APP下载

中学家校合作过程中父母参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03-21李文霞尚元东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家长

李文霞 王 坤 尚元东

(1,3.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山东华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济南 250106)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

家校合作(Home-school cooperation)指的是学校教育者(包括教师,学校管理者)与家长共同承担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包括在家的学习、相互交流与发展、学习当好家长、参与学校决策、支援交流和社区学习合作在内的六种实践类型。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由此也能看出,家长参与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霍普金斯认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Partnerships between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霍普金斯指出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相互合作所产生的效果会对孩子产生叠加影响效应,从而创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The theory of 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强调二者的平等地位。我国学者马忠虎在其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中指出:家校合作本质上是联系了对学生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成长场所即家庭和学校。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不仅可以获得来自家庭更多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阻力也会变小。而且家长教育学生过程中也会得到来自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更多的科学指导,基于学生各阶段发展特点而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减少家庭矛盾。[1]

二、家校合作中父母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1.对家校合作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现代教育制度背景下,促进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家校合作的目标。“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道德。”[2]但是父母对此认识却大相径庭。随着家校合作开始普及,家长仅仅只是认识到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对合作目的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提升成绩的层面,即使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父母向老师、班主任询问最多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大多数还是只关心学生在校成绩如何以及课后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课外时间再给学生报几个课外辅导班。

2.对家校合作内涵的认知出现偏差

父母对于家校合作目的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直接导致父母关心学生成绩远超于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和相关中学班主任的交谈中得出的结论是:父母对学生在学校的精神状态“是否开心、焦虑、压抑、紧张”等几乎是不关心的。就像热播剧《小舍得》里面的一位妈妈, 每天向老师询问的除了成绩就是成绩, 孩子考得不好的时候,只会认为学生没努力,从来不会进行合理归因。最终导致学生精神崩溃,出现幻觉。 不夸大地说,家长对于家校合作情况、学校教育情况以及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闭口不谈选择沉默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3]

目前,家校地位不均等,除了“家校合作”本身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外,家长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从属的地位,将教育的责任统统归为学校,甚至明确归在各科老师身上。基于此,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意识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会缺乏参与家校合作的意识,家长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发展负全部责任,自己就没有必要参与进来,只要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就可以了。[4]

3.对家校合作方式的认知出现偏差

传统的家校合作的方式包括家长座谈会、家庭访问、电话访问、校园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时代,线上合作成为大趋势,其中微信更是成为其中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微信发布班级信息、学习资源分享、信息实时反馈、教育教学指导、微型家长会以及学校生活及风采展示。[5]是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与学生数量极度不匹配的情况下,最高效地与家长沟通、商讨应对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式。但是辩证地来看待这种方式,线上合作虽然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这种方式无形之中挤压掉传统家校合作方式所占的比重,尤其是一些比较好的方式,例如家长委员会、学校开放日等等。家长会以工作忙、距离远、没时间等等理由拒绝掉传统家校合作活动,仅通过线上了解。这种效果远远不如面对面交流、商讨的好。

(二)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是父母最爱的人,父母将自己能力内最好的都给予孩子,但是往往却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对处在青少年阶段学生发展做出相关阐述,学生青少年阶段的任务探索自我同一性,是探索未来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主要的任务是青少年试图回答“我是谁”和“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等这样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探索价值观和职业目标,从而形成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促进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家长对学生身心发展过程几乎是不了解的,只是单纯认为他们生活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学习,孰不知,这样的错误观念只会令学生在面对未来的成人角色以及未来社会自我定位认识甚至在对未来人生方向的选择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

(三)部分家长拒绝沟通

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相关的知识以及学识不够,如果与教师交流过多关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可能会被老师看出自己的实际能力,担心教师对自己和学生产生轻视的态度,从而导致自卑心理,这种心理逐渐使得家长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发言或活动。[6]部分家长的拒绝沟通有的是家长的权宜从众行为的沉默;有的是因为群体压力所导致的防御性沉默;有的是抱着以和为贵的理念,与他人保持一致,倾向集体行动的亲社会性沉默;还有的是本着学校和家庭责任分化态度的漠视沉默。[7]

三、家校合作中父母参与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1.传统应试教育导致家校合作目标功利化

家校合作的理想化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教育制度的框架下,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考定终身这一想法深入人心,仿佛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获得一纸证书。应试教育导致的家校目标功利化,体现在有限的家校合作的时间内,家长和教师谈论、商讨的主要话题还是学生的成绩,即使教师提出学生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建议,家长往往表面口头答应,事后还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常常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觉得跟学习成绩比起来这些都不值一提。

2.家校合作的政策实施不到位

关于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等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家校合作的开展、摆正家校合作中家庭与学校的地位以及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化的指导。国家对此做了总体的概括,但是目前在实践中,当地教育部门并没有将政策本土化,细致化,只是简单给学校一些口头指示,相关教育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教师发挥主动性,最终使得家长对这方面意识淡薄。

(二)学校方面

1.家校合作形式流于表面

在实际的中学教学中,依然有部分学校对于家校合作没有具体的规划,没有将家校合作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环,没有长远的目标,反而将其作为应付上级检查,评定荣誉的一个踏板。目前常见的家校合作是家校委员会,但是计划性不强,常常是走一步看一步,学校举办家校委员会常常是出现了凭借学校单方面能力无法解决时才会举办,会议上谈论的主题也只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等事情解决完毕,家长也失去了这一阶段的利用价值,虽说解决问题是家长委员会其中任务之一,但是主要目标是发展和预防。长时间保持这个形式会造成一个不良循环,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家长对于家校合作会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只顾眼前问题,而不计长远发展。[8]

2.学校选择性抑制

在研究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中,学校方面对于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阻碍被称之为“教育机构歧视论”(Discrimination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会潜意识地降低来自低阶层家长的参与度,例如学校家校委员会的成员大部分来自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那些不知不觉中被贬低的家庭会逐渐变成被动参与,直至最后家长会主动退出、放弃参与。[9]学校或者教师如果没有在家校合作中表达出对家长的欢迎态度,或者是也没有给家长提供必要的培训,最后无论家长来自社会哪个阶层,都会导致家长很低成就的参与。[10]有的学校还会担心家长委员会权力的逐渐增大会无形之中影响学校的决策,而选择忽略或者减轻其职能的发挥,而这些都会逐渐降低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3.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

家长喜欢的家校合作的方式是否是学校经常会采用的方式呢?郁琴芳(2014)基于上海市146所公办学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与家长的认知差异。将“家长喜欢的方式”与“学校经常使用的方式”进行了相关数据检验。最后得出的结果显示学校比较偏向使用“家长讲座”即家长座谈会与校园开放日,这两种方式并没有普遍家长的支持。而家长比较偏向于“家长参与学校学生事务”这种形式,但是中学一般不采用这种形式或者参与程度流于表面。[11]在“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主导学生身心发展,家长也默认这种观念,再加上学校采用方式不是家长更乐于接受的,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参与度更是会逐渐降低,最终导致“习得性”沉默。

4.缺乏家庭关怀

如果说学生的个性是万千颜色中的一抹,那么作为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必是千姿百态。上文也提过在实际的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地位并不均等,达不到双主体的理想状态。郁琴芳(2014)在认知差异视角的基础上进行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出家校合作的一个最大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学校和家庭并不是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根据学校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学校是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而且作为家校合作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家庭作为受益方,却没有得到一个相应的尊重与关怀。[12]而是从学校的立场上采用自己方便的方式来开展家校合作,其中就包括很多家长不太稀罕的“家长讲座”以及家长开放日。采用一种统一的方式甚至于用管理学生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包括统一时间、统一主题、同一内容。但是这些很难满足家长个性化的要求,使得所采用的方式缺乏普适性。家庭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参与方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怀,对于参与的积极性也就逐渐降低。

(三)家庭方面

1.家庭社会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哈克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家庭社会地位与家长在家校合作自信心方面呈显著负相关,家庭社会地位越低,家长与教师交流时越没有自信,最后会选择逃避与教师见面,造成一个自我淘汰的局面。[13]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提出,社会地位较高的家长在家校合作的参与中也会带有阶层优势,与此同时,处于低社会阶层的家庭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传统,父母自身不重视教育,认为学习对未来并没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更不会有终身学习的动机,因此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以及参与程度都不会很高。[14]德贝里也指出,低社会阶层的家长会传统地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在于学校而不在于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15]

2.家长文化水平

乡镇中学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一般较低,思想观念比较传统,一方面认为教育学生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单凭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发展,将学生学习成绩与学校责任直接等同。就是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习,并不会考虑到学生自身也是有差异的,更不会考虑到学生是否有心理上的压力而导致了某一次的失败。另一方面,家长文化程度低,在与教师的沟通方面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上文曾提过家长文化程度低,家长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中流露出自卑的心理,担心教师会发现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从而对学生另眼看待,久而久之,家长会慢慢从家校合作中退出,最终保持沉默。

3.家庭结构

目前学校里常见的家庭结构有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这三种家庭结构的家长在家校合作方面的意识和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顾惠娟(2017)选取上海市崇明区一、二、四年级1036名独生子女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左右的家长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希望提高家长会议质量、认同认为家庭教育除了教会孩子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人的观念高达79.3%、在家访方面要加强覆盖性和有效性。[16]这足以说明独生子女的家庭对于素质教育的家校合作的意识很高。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农村劳动力的大批涌入,家长没有能力将学生带在身边,就出现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者还要更加重视心理的发展。家长参与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代理监护人一般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他们认为自己管不了并且也不知道如何管教。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参与家校合作的水平也比较低。贾勇宏(2020)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困境的研究中与10位家长进行过访谈。其中母亲A在访谈时多次提到“小刚(孩子小名)我从来没有管过,也从来没有跟孩子老师谈过孩子教育问题”;母亲B在访谈中袒露:“对于孩子的老师叫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简单在微信上聊了两次,家长会也没有去过,也没机会去”。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代理监护人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家校合作的频率都很低。

目前两地分居、丧偶等是导致单亲家庭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这些家庭变故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也会带来教育责任扯皮。教师A在某学校担任班主任,在联系了很多单亲家庭长大的学生家长后,他表示班里一些单亲学生的家长除了不主动参与家校合作外,就连教师主动找家长都很难找到,对孩子不关心,谈到教育孩子责任就相互推诿,更别说是参与家校合作了。

(四)学生方面

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任务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探索自我同一性,这也是家校合作中的一个方面。家长过分强调学习,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发展阶段,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会对家长产生隐瞒,减少沟通。让家长觉得学生在校只要成绩没有问题,别的方面也就没有问题。爱普斯坦还指出家校合作中存在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家长的参与程度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而降低;Seea等人在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中发现,特殊儿童的家长比普通学生的家长参与程度更高。吴重涵(2017)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智力水平和家长参与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但是在毕业前,家长参与度会上升,但只是针对于成绩。[17]

学生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出现偏差,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家校合作目的是家长和学校联合起来督促、监督自己学习,站在了教师和父母的对立面,从而导致不愿意配合,抵触情绪强,拒绝沟通。对于大部分独生子女,父母比较溺爱,不愿意违背孩子意愿,学生不沟通,家长认为没有问题,从而对家校合作的意识就会逐渐淡化。

四、提升家校合作中父母参与度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

1.开发地方课程

虽说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家校合作的指导文件,将其推向制度化和组织化,但是获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当地教育部门应学习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领会其指导精神,并结合地方自身的情况特征开发地方课程,不能生搬硬套。当地教育部门向学校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要将目的、任务、方式具体化,提高课程的可行性。只有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才能相应地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

2.严格监督监管

市场需要监督监管。同样,落实某一项新的政策也需要监督。当地教育部门应成立巡视小组,必要情况下可以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例如家长班会、校园开放日活动、家长委员会活动等等。对学校举行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最后活动达成的效果实事求是地记录,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校进行经验推广。

(二)学校方面

1.更新自身教育理念

教师除了及时补充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更新教育知识,认识到学校与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两大阵地,没有主次之分,更不是由学校主导,不能因为担心家长委员会会影响到学校的决策而淡化家长委员会的权利,更不能因为学生各自的社会背景而出现“选择性抑制”的局面,这些都有违教师职业道德。学校管理者应安排学校思想政治老师和心理健康老师向科任老师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学生发展阶段理论,并安排相应的测试,不合格的教师要重新学习相关知识并再次接受测试。也可以请校外相关教育专家来校开设讲座,讲解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开设方法,学校所有教育者都应到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2.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在接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后,不能拿来就用,更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应该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设计符合本校的活动。朱光成(2017)在构建校本课程过程中推行理念先行、课程统领、活动促进、平台创新四个步骤。其中课程统领,通过校本研发来促进家长深度参与是值得目前很多中学参考和借鉴的。例如南京市栖霞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龙潭中心小学立足于这一优势,开设“金箔”文化这一校本课程,希望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承文化。身怀绝技的家长积极参与,使得这一课程取得进展性突破。[18]在关于家校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南京市栖霞区内的学校积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基于自身的情况开发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从而实现亲子共同成长的目标,这也是家校合作的目标。

3.形式上具有普适性

上文中提到郁琴芳(2014)调查发现学校比较偏向使用“家长讲座”(家长学校)与家长开放日,都不符合家长对于家校合作方式的期待。原因是在家长讲座及家长开放日中,学校向家长传达的大部分是大而空的知识,而且家长并不是每次都能有时间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而家长比较偏向的家长委员会却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学校对此应该重视,转变观念,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家长喜闻乐见的活动放在家长会的同一天,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出席率会比较高。在沟通上不要单向交流,多给家长发挥的空间,在内容上成绩、心理、身体素质、人际等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在方式上也不要由教师主导,可以将主导权分出一部分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场所上,可以是教室内,也可以是操场上,不要单纯局限在一个空间。找到家长、学生、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当然,目前社会节奏加快,除了家长会很难有很多机会将家长全部集中起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由工作没有那么繁忙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代表,当然这个代表团要由不同职业、不同家庭情况的父母组成,代表全班家长跟学校协商,结束后在线上传达。

4.具体家庭具体对待

家庭访问作为家校合作的传统方式至今在素质教育中依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在学校统一举行的活动中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家访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是传统的家访面对的总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一点要在现在的家访中改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可能会因为竞争激烈而产生学习焦虑,也有可能因为竞争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成为家访的内容之一。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挖掘学生其他方面的闪光点,通过移情,将学生对待擅长事情的注意力转移到重要却又不太擅长的事情上,帮助学生提高,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元化,学生成才也会多样化。在家访中要向家长传达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教师在家访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人文性关怀式的家访。

(三)家庭方面

学生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父母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但这并不代表在家庭内部无能为力。

1.提高学习与教育能力

学生无法选择家长,可是家长可以提升自己。家长的行事作风都会给学生带来潜在的示范作用。家长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自省,善于反思。乐善耀在其《学习型家庭》一书中提到学习型家庭的全体家庭成员会为了提高家庭适应力与生活质量而共同努力,彼此相互学习、共同实现发展。家长在督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应与学生一起学习,无论是学习自己工作领域内的知识还是有关教育的知识,都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提高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产生的效果会是学校和社区所产生效果总和的两倍。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成员内部地位平等,没有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彼此互相尊重,尊重孩子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自己用来炫耀的物质,也不是为了实现家长理想的工具,而是基于自己的兴趣,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完整”的人。只有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因材施教。

3.权衡家庭与孩子教育

生活和孩子教育是压在家长肩上的两座大山,无论单纯偏向哪一边,都会顾此失彼。关于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父母不堪生活压力,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但是并不能放松对孩子的关心,科技是有温度的,互联网的存在,使得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通过视频感觉父母就在身边。家长与学生通话时,不要把说话的重点放在学习上,可以与孩子分享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趣事、烦恼。即使不在身边,也要让孩子感觉到关心与爱护。家长要主动与教师取得联系,关心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询问教师孩子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从教师那里获得孩子的信息,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也会谈得更多,更深刻。

4.多途径、多方面参与家校合作

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在社会上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在家庭中也要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教育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要共同合作,基于对孩子的了解,达成共同的目标,有目的地参与家校合作。孩子的性格特点不一,所以选择参与家校合作的方式也不能随波逐流。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家长就可以在与教师讨论时候让孩子也参与进去,培养孩子的合作与主人翁意识,因为家校合作的主人公就是孩子,也是为了孩子。但有的孩子比较内敛、含蓄,家长可以先跟孩子讨论,经孩子同意后再与老师讨论,让孩子明白老师、家长不是对立的敌人,而是合作的伙伴,扬长避短地参与家校合作。

(四)学生方面

1.转变认知——父母、教师是学习上的朋友

中学生阶段也是叛逆的阶段,由于追求自我同一性与父母看重成绩之间的矛盾,大部分的中学生在认知中把父母和教师当成敌人。学生可以通过“一日体验活动”,来体验家长和教师一天的生活,体会站在教师的角度希望学生成才而不是看着学生误入歧途,体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希望学生健康快乐而不是叛逆没有追求。通过感同身受,学生会在认知上发生转变,虽然教师、父母的方式可能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都可以协商。

2.多与父母、教师沟通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离不开沟通。学生可以每天和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能够互相增进了解。当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与教师和家长沟通,得到有效建议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家长、教师和自己的家校合作的参与度。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家长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