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3-03-21彭美贵
彭美贵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文化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时,鲜明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这些论述为新时代进一步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总结了经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面对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这一光荣而艰巨的铸魂育人重要使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理应精准研判形势,以昂扬奋进的使命意识和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稳健持续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涵界定
(一)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引领力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2],这一对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理解,已成为国内专家学者的普遍共识,诚如有学者指出,“从政治哲学方面看,他们大都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观念体系’、‘信念体系’或‘思想体系’”。[3]由于阶级社会存在严重的阶级对立,因而必然产生反映不同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尖锐的斗争。从其地位和功能是否处于主导性和支配性方面而论,有的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有的则居于次要和被支配地位。亦即“在一个社会里,意识形态是多元、多样的,既有主流意识形态,也有非主流的意识形态”。[4]区别于非主流意识形态,“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引领力是指特定主体对于事物或现象的牵引、带领及规范的素质及能力,通常可外化表征为主体所涵摄的某种无形精神力量,该力量可以为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发挥思想引领及价值导向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牵引、带动和规制能力,相对非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其功能效应和社会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及持久。因而,为保证社会良性运行,人们更倾向于关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这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也不例外。
(二)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增强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逻辑前提是对其科学内涵展开分析。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实质上是指一种特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独特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定境遇。新时代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特点和要求,又彰显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趋势和任务。二是管理部门主要是指高校党政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主体是高校师生,这就亟须发挥高校党政职能部门以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群策群力方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三是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作为群体性教育实践活动,是系统性教育工程,该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建设氛围,提供必要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保障。四是从增强功能发挥和着力点视角看,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实质上是指一种持续不断地增进和强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能力、充分发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导向、价值引领以及行为规约等主导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五是最终价值旨归在于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契合党和国家培育时代新人的宏观战略需求和价值指引;顺应党政部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引导高校师生健康成长的热切期盼;有助于纵深推进高校贯彻落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理性反观历史:科学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历程及经验
首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最佳营养剂。“每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总是与以前的意识形态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后人总要利用前人的思想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和发展,这样才能形成新的学说。”[6]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首要价值在于助力牵引高校师生历史反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光辉历程,引导他们分析梳理历史脉络。譬如,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才得以发生思想文化领域意义深远的思想转向,进而开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崭新篇章;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破旧立新,才使得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稳步推进,实现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继续发挥铸魂育人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其次,领袖人物谆谆教诲的当代启示。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蕴涵总结经验的价值意蕴。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7]毛泽东教导,“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8]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丢了根本。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中,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9]以上论述警示人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有助于理性反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以来高校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历程及经验。
再次,契合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崭新实践要求。从新时代实践要求看,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客观上要求引领高校师生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更好开辟未来。不忘本来,就必须教育师生回顾梳理历史脉络;引导师生分析和梳理经验;督促师生在梳理脉络和总结经验基础上持续走向历史深处,体认历史智慧,汲取丰厚滋养;惟其如此,新时代实践发展方能掘进思想深度,增强思维能力,继而更好观照现实,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实践中不断汲取继续前行的磅礴力量。
(二)强化思想引领: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10],“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11]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对于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指导地位,强化思想引领,夯实信念根基,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第一,在国际范围内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防范化解西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显性或隐性意识形态风险与日俱增,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斗争此起彼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12]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有助于应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防范化解西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尤其是在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长期占据优势,并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的局势下,这个任务更为迫切。
第二,立足国内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强劲彰显我国大学的最鲜亮底色。在国内,伴随价值多元化深入发展,校园文化夹杂弥漫“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马克思主义无用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错误论调,此类流毒颇深的错误言论已经并将继续侵蚀纯净健康的心灵,对师生思想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此,党和国家亟须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以巩固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1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这一思想理念。[14]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神圣使命与光荣职责。
第三,综合应对国内外双重叠加的风险挑战,合力打造国际国内两个阵地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不仅有助于积极抵御国际范围内的风险挑战,而且有助于应对国内的挑战和危险。两相促进,顺利达成“1+1>2”。亦即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不仅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兴衰成败;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否在思想理念建设阵地抢占制高点,能否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对于高校巩固强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根本地位,捍卫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意义重大且深远。
(三)深化明理践行:持续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走向深入
其一,激发师生强化和推进理论研究的思想自觉。高校师生作为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不可多得的生力军,绝大多数葆有炽烈深沉的家国情怀,发自内心响应和期盼成为骨干力量。如果因势利导,提出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理论研究要求,加上弘扬“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5]理念,高校师生将在主体层面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持续深化提供主体力量支撑,强化思想自觉,进而为行动自觉提供基础。
其二,助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推进学科建设。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在客观上有助于警示师生务必重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课程改革,促进师生深入推进学科建设。这种督促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动力,对于提升理论学养、推进学科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助推价值。
其三,强力彰显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指导价值。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不仅要求推进理论研究,而且更是要求指向丰富生动的实践本身。它在现实性上有助于督促警示师生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促进,有助于探讨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实践规律,为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提供实践支撑,并促进实践成果适时转化,实现传承赓续理论研究和推进实践探索之间的互融共进。
本研究主要考察三棱、莪术提取物分别联合热疗对结肠癌SW620细胞凋亡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三棱提取物组或莪术提取物组,三棱提取物+热疗组或莪术提取物+热疗组的细胞死亡数量增加、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由此可见,联用热疗能够明显增强三棱或莪术提取物对SW620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其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本课题组下一步考虑将三棱、莪术的有效成分进行配伍并与热疗联用于SW620细胞,并选用更高热疗温度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该疗法联合中药用于治疗PC等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四)助力全面发展:不懈激励师生在坚定“四个自信”中放飞人生梦想,谱写华章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更加彰显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特质。
其一,契合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归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6],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归旨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因而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谱写人生发展华美乐章。
其二,渗透校园文化生活并在其中发挥润物无声的引领效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价值追求,照亮了师生砥砺前行的道路,指引他们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对于防范化解显性或隐性意识形态风险,消弭形形色色不良社会思潮侵袭,构筑错误观点的思想防线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能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扎实推进高校师生在坚定“四个自信”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华章的宝贵思想资源。
其三,促成师生在日常生活世界追求个性自由和事业发展。大力促使师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引领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强化思想引领、指明人生方向,增进精神成长。此类价值意蕴,生动彰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对于师生在立身处世、恋爱婚姻家庭、朋辈交流互鉴等日常生活管理层面所内蕴的价值。
三、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实践路径
在揭示多重价值意蕴之后,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路径,以切实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一)坚持一以贯之: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于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一,树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自觉意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离不开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17],这对于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同样适用。应树立历史反省意识,将加强四史学习教育作为获取智慧、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持续领会精神内核,不断增加底气和分量。当然,此项工作亦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自觉契合生成性的时代特征及实践要求。
第二,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牵引作用。高校思政课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故应充分地使师生感悟思政课与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在契合关系,动员他们参与良性互动的教学实践,从而更好体悟思政课对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牵引和导向价值。譬如,促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的同频共振,以此形成内在一致的知识链条和良性联动机制,这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思维进路。
(二)发挥示范引领:激励先进分子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以身作则,实现信仰者实践者坚定者三者合一,争作理论先锋与时代标兵
其一,高度重视示范引领的价值和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极强的示范力、渗透力和引领力,它以无形的思想、特定的观念、丰富的形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价值。这一真理同样适用于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由此,应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示范引领效应,将它作为增强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必要途径和打开方式。
其二,激励引导思政课教师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疑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通过教育手段培养、造就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业务专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18]为此,应倡导思政课教师将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提升示范引领力。具有强劲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思政教师将更加容易获得认可和支持。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上的示范引领效应,不仅亟须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作为理论先锋身先士卒,开辟新路,而且亟须他们在行动中将榜样示范作用深度嵌入增强引领力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积极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履行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神圣职责等。
其三,既要理性引导又重情感动员,激励引导先进分子,努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不仅需要理性引导高校师生冷静应对来自国际层面的严重风险与严峻挑战,而且亟须动员和激励更多先进分子,持续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在精神领域筑牢坚不可摧的信念根基。面对双重使命,立足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一是应大力弘扬先进分子的示范功效和价值,激励他们成为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论先锋和实践模范;二是要持续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感性化和亲民化,葆有浓厚家国情怀。通过两方面的互动结合为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提供智力支持和情感支撑。
(三)崇尚研学新风:促进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走向纵深
高校师生应主动深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研究和学习,并长期坚持,自觉坚守。其一,充分认识研学一体的重要性,增进自主研判意识培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凸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确保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凝心聚力、阔步前进。”[19]鉴于此,应倡导增进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理论研究的自主意识培养,特别提倡潜心研读马列经典,以提升理论素养。离开理论的指导,或缺乏正确理论思维,就可能导致盲目的实践。因此,增进自主研判意识尤为必要。自主钻研是优秀品质,应激发师生保持对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钻研热情。在日常生活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养成习惯,形成思想自觉。
其二,倡导朋辈合作,持续加大研讨力度。师生通过读书会、研讨会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交流互鉴,可为有效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提供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师生应自主收集整理、归纳总结与意识形态引领力主题相关素材,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学深悟透,最好持续以问答形式实现自我反思及超越;其次,师生应积极营造结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良好风尚,通过搭建对话平台开展平等对话,展开思想交锋。亦即坚持勤学多思,追寻精神之源,坚定理想信念,掘进理论深度,增强理论功力,提升理论素养,最大限度补齐意识形态引领力“短板”。
其三,构建倡扬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长效机制。短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固然重要,但效果难以巩固,为此亟需引导师生积极构建长效机制,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设置师生共同关心关注的意识形态建设议题,增加互动频率,实现针对性引导、稳步化提升。
(四)激励担当作为:引导师生在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生动实践中踔厉奋发
“思想的长河奔流不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代代有人”[20]。新时代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亟须激励引导师生在实践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首先,师生应在政治立场上保持正确方向,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应扮演主动角色,积极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贡献智慧和力量,自觉坚守政治底线和原则,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方向上的正确。既要认识“当今世界”,又要把握“天下大势”,绝不能甘当西方意识形态“吹鼓手”,而应成为立场坚定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对风险挑战,敢于和善于在国际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抢占先机,赢得胜利。
其次,师生要在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中秉承铸魂育人理念,争作德学双馨的业务精英和骨干分子。要在专业学习和相关培训中省思增强引领力的使命职责,在教书育人行动上孜孜进取,持续提升能力和素质,深化学思践悟,争做不辱使命的时代楷模和有底气的精英分子。
最后,倡导师生在日常校园工作管理和生活交往中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和善于在坚守底线和原则前提下开展生动实践。师生应深刻省思使命担承,敢于揭露和遏制西方所谓“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之类错误言论,批判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误导和意识形态毒素,辨别和抵制社会上曾经流行的“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破产论“等错误论调,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和持续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