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五色教育”探析
2023-03-21王瀛晨
王瀛晨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思想政治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规范,政治引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课应始终紧跟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拘泥于教科书的静态理论,思政教育应结合实践,结合本地地域特色,吸取新的经验新的理论成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黑龙江省积极推进“五色教育”,引领全省中小学校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五色”实践教育实施体系,充分发掘黑龙江省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将“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文明”“蓝色高新科技”“金色农业实践”“银色冰雪文化”构成“五色教育”主题内容。“五色教育”最初在中小学开展实施示范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五色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涵盖的文化精神,在高职思政课中同样需要,是讲好思政课,讲好龙江故事,挖掘好地域资源的抓手和媒介。
一、“五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结合的意义
1.引入龙江红色精神谱系,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龙江“四大精神”,构成了我们黑龙江的红色精神谱系,是我们的先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红色基因是“五色教育”的灵魂,根植红色基因,感受红色内涵,传承红色精神,是我们现代青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将“五色教育”中的红色精神谱系引入到高职思政课中来,用龙江的榜样,龙江的红色资源,龙江人自己的精神血脉来感化教育青年人,拉近与青年人的距离,增加亲切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龙江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精神谱系与思政课内容相结合,案例生动,贴近生活,丰富我们的实践教学,做到润物细无声。
2.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五色教育”,强化与思政课的实践融合
结合本地区地域特色,将“五色教育”与本地特有资源相融合,挖掘本地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黑龙江省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东北抗联博物馆,八女投江纪念群雕,马骏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等等,这些纪念馆、博物馆都是我们黑龙江省精神谱系的具体映照,作为高职思政课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就近取材,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将课本上的知识价值观与我们身边的历史人物相结合,让大学生从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遗物中感受爱国主义,体会爱国情怀,树立奋斗理想。
3.知行合一,启迪学生爱家乡、留家乡、建家乡的思想意识
“五色教育”从思想、生态、科技、农业、文化五个大方面介绍黑龙江,宣传黑龙江,将龙江精神,龙江建设,龙江发展,未来目标展现在青年面前,高职高专院校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就是要为家乡建设培养后备力量,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所以我们有义务将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和发展愿景,讲给大学生,让他们了解黑龙江,爱上黑龙江,进而学有所成后愿意留在黑龙江,建设黑龙江,为“六个强省”战略、龙江振兴发展提供动力来源和智力支撑。
二、基于高职思政课建构“五色教育”实践策略
“五色教育”展现了黑龙江精神财富与地域特色,是生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呼应,是实践教学的生动载体。立足黑龙江,可以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将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精神血脉,自然风光,地域特色相互融合,在高职思政课中分篇章分内容的体现,充分开展实地参观感受、沉浸式教学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的艰辛过往,信息时代的革陈出新,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奋斗激情,让思政课内容更加丰满,事例更为鲜活,课程增加生动。
1.“五色教育”之红色基因,精神谱系代代传
2021年10月党中央批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中包括在黑龙江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色基因是龙江儿女用泪与汗、生命与热血铸就而成的精神之“钙”,是永载史册的龙江精神之“魂”,是新时代龙江改革发展的传家之“宝”,也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的力量之“源”。
“五色教育”正是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的具体的教育方向,指引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方向,结合龙江特色,展现龙江精神,凝聚龙江力量,引导学生价值观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用文化感染新青年,用历史教育新青年,用实际感召新青年。高职思政课要继承红色基因,将龙江精神谱系传承下去,课上课下双向并举,线上线下双线合并。课上主阵地要将红色精神讲好,融入到思政课的讲授中去,课下与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时,要用好龙江精神,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引导学生。实践课作为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红色精神,用生动鲜活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用自己的青春去建设家乡、贡献社会主义,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2.“五色教育”之绿色生态,体会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讲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1]这表明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是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
黑龙江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全省森林覆盖率45.2%,有林地面积205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2]青山绿水就是财富,黑龙江地域辽阔,不但拥有大面积的“地球之肺”,还拥有广阔的“地球之肾”,它们都是我们黑龙江的绿色名片。伊春的天然氧吧,小兴安岭的丰富物产,扎龙湿地、镜泊湖、兴凯湖等,这都是我们需要长期投入重点保护的。教师可以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讲清绿色生态的重要性,黑龙江的绿色生态资源,更要对学生强调它们构成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只有保护好绿色生态,人类才有美好的明天。
3.“五色教育”之蓝色高新科技,强省战略重要支撑和智能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更要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促使产业加速升级,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依托高校人才优势,培养高新科技新人,助力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制造强国到“智造”强国的蜕变。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布中长期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加快科技创新资源“潜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打造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人才供给站,思政课程可以和专业课程联手,与企业 “双剑合璧”,采用多种形式校企联合互动,订单式培养人才,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沿用师徒传授模式。例如,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工匠班”,小鲁班具有大能量,培养出来的学生徐颜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优胜奖;大三学生王纵横夺得“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木工项目)”冠军,即将入选国家集训队,争夺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的“入场券”。职业院校的优越性在于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专业知识,在企业中掌握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努力培养成为振兴龙江强省战略的“行家里手”和“大国工匠”。
4.“五色教育”之金色现代农业,粮食安全、科技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3]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中国人的手里。黑龙江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有着科技兴农的历史担当与重任,责任重大不容小觑。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大力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建设国家粳稻口粮战略保障基地、玉米和大豆优质粮源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总产量5570.6万吨(1114.1亿斤)[2],保持全国第一,坚决当好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主力军”,国家粮食统筹调剂最可靠的“供应地”。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做优叫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粮仓、绿色厨房。
例如,黑龙江省宁安市作为石板大米主要产区,当地在发展优良石板大米有机种植的同时,着手与乡村稻米文化有机组合,形成种植、直播、观光、农家乐的链条,对黑龙江省金色现代农业立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模板。将过去种地“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低的农业,摇身一变成为远程操控,专家连线,无人机作业,种植全程可追溯的现代科技新农业。
5.“五色教育”之银色冰雪,赏冰乐雪体验冰雪魅力
黑龙江位于中国最北方,冰雪孕育了黑龙江特有的文化。随着2022年冬奥的胜利举办,冰雪运动开始在中国盛行并风靡全球。黑龙江省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推动“三亿人上冰雪”为契机,以“冬奥在京张,冬游来龙江”为主题,准备了一系列冰雪盛宴、冰雪活动,是宣传推介黑龙江的最好契机。诚邀全国广大游客来黑龙江观光旅游、赏冰玩雪。黑龙江作为冰雪圣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成为国家冰雪健儿孕育的摇篮。奥运冠军武大靖、王濛等都来自黑龙江,黑龙江为国家冰雪运动发展贡献助力。同时独特极寒天气下人们不畏严寒乐观豁达的精神以及衍生出的冰雪精神冰雪文化均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高职院校在注重德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青年们体能锻炼和坚毅性格品质的培养。思政课中与学生分享林海雪原东北抗联的故事,艰苦环境下坚持战斗,保家卫国,结合当地特有特色,冬季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高山滑雪场、漠河北极村和童话世界般的中国雪乡体验冰雪魅力,也可以与体育课程联手,开设滑冰、滑雪等体验课程,在冰雪中体会别样的火热与激情。
三、“五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结合存在的挑战
1.“五色教育”在高职思政课实践中实践经验不足
“五色教育”一直在中小学中开展实践,在高职院校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体系。作为一线思政教师,更多的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摸索中积累经验,在教学中探索融合路径,所以在“五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结合的研究中,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给予理论指导,经验传授,帮助我们一起完成“五色教育”高职思政课的融入与结合。
2.“五色教育”在高职思政课实践中参与对象思想活跃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与中小学学生有所不同,更加具有独立人格、独到见解,“五色教育”在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注重思想引领,更需久久为功。当今的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应该与时俱进,要结合新时代新中国发展浪潮的大背景,结合我们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要求,结合新时代新青年发展特点,坚持因材施教,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真实的故事去打动人,用真实的案例去感染人,启迪广大学生形成共鸣,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3.“五色教育”在高职思政课实践中地域特色千差万别
每所高职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所拥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也各不相同。在“五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过程中,不可能做到整齐划一,复制粘贴,只有立足本地特有特色和资源,因地制宜,将“五色教育”文化精髓,融入到实际环境和现实中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才能使死板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这就少不了实践教学的沉浸式体验。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在身边寻找案例,从身边的资源入手,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让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带领学生走进纪念馆,从真实的历史史实出发,去触碰红色基因密码,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带领学生感受冰雪魅力,在寒冷中体验别样的生动,让学生爱上冰雪文化。结合“五色教育”内容,寻找我们身边的有利资源,提高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从而推广开来;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和科技手段,多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呈现龙江风貌、展现龙江魅力,进而讲好龙江故事、弘扬龙江精神。
4.“五色教育”“五育”并举在高职思政课实践中的关系与平衡
“五育”即育德、培智、健体、尚美、促劳,“五育”并举就是要实现实践育人、全面育人的价值目标,其中,德育为先,从这一点出发,“五色教育”“五育”并举相互交叉,密切联系;同时,“五育”并举更注重全面发展,“五色教育”侧重于多维度引导,两者又互为补充,有机统一。高职院校应当立足本校办学特色,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借助课程思政、“大思政”的东风,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将“五育”并举与“五色教育”科学合理地融入到课程思政中,体现专业特色,办学优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建有效的途径,也能激励黑龙江省高职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更能谋求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标准落实。
四、结语
高职思政课作为高校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肩负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价值观树立的重要职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线,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课也要有新的生机新的活力,如何摆脱沉闷、死板的传统印象,这需要思政专业教师在实践中去总结和完善。黑龙江省“五色教育”内容涵盖了传统教学实践教育课程多个类别,将“五色教育”引入高职思政课中来,就是为思政课注入新的“血液”,在与地域特色相融合后,将思政课从古板的说教中解放出来,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方法,走进黑龙江红色的基因,去体会绿色的和谐之美,去感受高新发展的速度,去触碰金色的希望麦田,去踏足冰雪的极光圣地。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五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实践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还面对很多挑战,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还要借鉴中小学开展实践的成功经验,有效结合高职办学特点、学生特点、地域特点,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地域特色资源,国家级、省级实践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五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探索,力争实现二者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