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整合策略初探

2023-03-21刘明智安徽省亳州市第八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数因数笔者

刘明智 (安徽省亳州市第八中学)

刘雪艳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武小学)

回顾传统教学,很少进行单元整合,基本上都是进行单课教学。单课教学是注重局部的教学,虽然有其独立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只是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材虽然是按照单元来编制的,但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基本是以单一课例作为教学单元的模式。这种教学设计实质上是以文本为中心,每节课的内容按照单元的自然次序排列,往往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框架,难以真正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全面、有序地推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多局限于单一课堂教学的点状发展层次,其重点和真正的落脚点不能很好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文本为中心,难以摆脱其局限和狭隘。单课教学的教学时间有限、内容有限、活动空间有限,难以让学生有经历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更难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影响了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下面以复习课的整合教学为例进行实践探索。

一、先做后说——突破时空,回顾梳理

由于复习课内容多、密度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又不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时间紧,难以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情况。因此,在整合复习课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自主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再现、尝试整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评价,这样让每名学生在课前都有独立的“做”。做得不一样,才会有课堂精彩的“说”。

例如,在整合复习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这节课时,学生虽然已经亲历了复习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独立分析、自主建构的能力还未形成。于是,笔者在课前先让学生独立地对照教材写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用网状图、知识树等形式整合表现出来,接着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激烈讨论、达成共识后,笔者让小组代表上台展现、阐述整合的结果和思考的方法。

小组1:我们小组对大数的认识进行整合与复习时,分为大数的读写法、数位顺序表、大数的比较大小、大数的改写、求近似数、计算工具的认识几个部分,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小组2:我们小组利用画网状知识结构图的方法,把所学知识分为“万以内”和“万以外”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数的改写、求近似数等进行整合。

每当学生阐述完整合的结果后,笔者便顺势提问:你们对这一小组的整合结果满意吗?满意在哪里?学生有了之前独立的思考、整合及与小组成员的交流,纷纷跃跃欲试,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笔者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使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思维,取长补短,共同完善了知识结构。

二、以点带面——沟通联系,注重对比

整合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又不同于练习课,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以整合、归纳、对比、转化等方法串成线、连成面、织成网。因此,在回顾梳理时,教师还要注重对比知识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结构化。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时,教材中安排了倍数和因数的复习。倍数和因数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和概念较多且名称相似,如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学生容易混淆。教学时,笔者在学生搜集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之后,以画知识树的方式链接这个单元各个知识点,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树。紧接着,笔者提问:这些知识点中哪个是最重要的?其他知识点与其有着怎样的联系?通过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指引学生通过对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到“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就是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找出各个知识点与其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发现无论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等知识,都离不开倍数和因数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通过画知识树,让学生感受到倍数和因数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其他知识点就像树干上伸展开的树枝和树叶,紧密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在这样的复习中,借助生长点,以点带面,对比概念之间的异同,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从而记忆与应用,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三、精挑细选——学以致用,发展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以下统称“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统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此,教师既要关注数学内容的整合及内容之间的联系,又要关注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学生亲历回顾整合的过程、构建知识网络后,能否做到学以致用,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因此,在练习提高阶段,教师要关注重点知识和易错点,设计好每一道练习题,使知识的应用更具综合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仍以教材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整合复习课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环节1:让学生对以前学过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的知识进行联想,通过对知识的回忆和再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环节2: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如何改写大数,以及在改写大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环节3: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把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看哪个组写得又对又快又全。例如,用四个5和三个0按要求组成一个五位数:(1)一个零都不读的数有哪些;(2)只读1个零的数有哪些;(3)只读2个零的数有哪些;(4)只读3 个零的数有哪些。任务完成后,统计出哪个小组写得最棒。

通过联想、举例、实践应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知识、对知识体系进行自主建构。虽然整节课只有三个环节,但是每一环节都击中了多个知识点,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有效加强了学生的概括、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

四、结束语

《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在整合复习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知识再现、整合归纳、练习拓展等环节,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猜你喜欢

大数因数笔者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老师,别走……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超级英雄教你大数的认识
积的变化规律
生活中的大数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