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目标下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思路探析及建议
2023-03-19邓万蓉王强张明东
邓万蓉 王强 张明东
(1.武威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甘肃武威 733000;2.武威市核与辐射监测站,甘肃武威 733000;3.武威市天祝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甘肃武威 733200)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保产业的作用日趋强化,地位显著提升[1]。生态环保产业具有公益性、外部性、政策性等特点,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政策落地实施将释放污染防治市场需求,带动环保产业持续增长[2]。2030 年与2060 年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生态环保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是其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2 武威市基本情况及生态环保产业现状
武威市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会地带,是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生态区位特殊重要,但其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近年来,武威市立足农业大市,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造了“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2021 年全市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22%,稳居全省第一位[3],农业基础雄厚。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持续招商引资,全市现有7 个工业园区(集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91家[4],工业经济发展取了一定成效。围绕祁连山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国土绿化、防沙治沙、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引进光大环境集团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等项目,引进亿利洁能建成“三废”无公害处理及煤耦掺烧发电项目,使生活垃圾等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目前,全市主要从事废机动车简易拆解、轮胎破碎、塑料简易加工的废弃资源利用业企业33 家,水处理行业企业13 家,环境服务类企业18 家,其中监测机构4 家,人员组成为5~50 人,均为小微企业。
综上,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产生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但还存在着门类稀疏、规模偏小、基础能力薄弱,产业链条过短,产品附加值低,有企业无龙头,品牌影响力不高,产业集聚效应不够等问题。“双碳”目标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武威市应及时布局多元互补生态环保产业链。
3 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潜力分析及建议
3.1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随着武威市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大量畜禽粪污、秸秆等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成为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魏晓燕等[5]对武威市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情况调研发现,近几年,畜禽养殖业逐步采用生产有机肥、沤制沼气发电、堆积发酵还田等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但是,因处理设施投资和维护成本大,加上粪污量大味重、运输和施用成本高,相比化肥见效慢、价格高,养殖户资源化利用意愿不强,畜禽粪污得不到就近还田处理。另外,由于非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养殖户粪污收集贮运和严格管理难以实现,存在随意堆放、溢流和排放的情况,造成的污染问题较多。建议充分考虑本地饲草资源条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土壤的粪污承载能力等,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企业,整合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强化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疏通散养户和粪污资源化处置企业间的多重障碍,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土壤固碳增汇能力[6]。另外,由于秸秆等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益弱、成本高等,武威市城郊农村秋冬季生物质燃烧现象依然严重,建议持续推进农业固体废弃物多元化、资源化利用,合理布局建设收储点、生物质燃料加工点,积极带动以农业固体废弃物为基料的产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秋冬季焚烧生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当前,武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刚起步,废旧物资的回收工作基础薄弱,废旧物资主要以个体回收为主,无较大规模企业,行业小、散、差特点明显,回收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分拣处理技术水平低,特别是含重金属的电池、废旧电子产品、电子器件等,流入小作坊进行不规范处置或直接与生活垃圾混合,潜在环境污染风险大。研究表明,废电拆解处理领域发展潜力大,具有高成长性[7]。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再生资源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的建立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对“十四五”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废旧物资资源循环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政策驱动下,再生资源行业市场空间将快速打开,以废旧物资回收、资源化加工处理和资源再利用3 个环节为主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势必形成并壮大[8]。建议抓住资本加速进入再生资源行业的有利时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因地制宜新建和改造提升分拣中心,培育多元化回收主体,引进一批规范化企业,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城市垃圾分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链条,从生活垃圾产生的源头减量,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碳减排、碳中和,实现“以废治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3.2 水污染防治与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十三五”末,武威市国控、省控、市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国考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均稳定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但是,武威市资源性缺水问题长期存在,石羊河流域是典型的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结构性缺水地区。石羊河干流地表流量小、流程短,河道自净能力弱,环境容量小,纳污量十分有限。“十四五”期间,计划围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节水控水等,实施石羊河源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庄浪河天祝段水生态、冰沟河流域等项目,开展庄浪河、石羊河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全面提升大小流域生态功能。但实施的河流、流域生态治理类项目繁多,其公益、半公益性质和投资巨大给地方政府财政造成沉重负担,项目实质开展有限;另外,在同一地点由不同单位实施不同项目,如天祝县400 km 风情线,自然资源局负责护坡治理项目,林草局负责造林绿化及草原修复提升改造项目。不同单位不协同开展修复治理就可能存在项目不匹配的情况。建议未来参考永定河等成功案例,在流域治理方面进行创新,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整体运作[9-11],引进流域治理方面比较成熟的企业,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及成效,由具体公司总体统筹实施,可以使上下游治理计划性更强,更加科学有序,水与岸项目实施更加匹配,治理效果更显著。
当前,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3 家,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建议要求制药、屠宰、酒及饮料制造行业等污水排放重点单位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到预处理排放标准后入网。鼓励化工企业提升废水处理处置能力,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行业是高耗能行业,市政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潜力大。常纪文等[12]研究发现,一些市政污水处理厂在探索污水能源利用、污泥热能利用、企业运营节能和光伏发电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低碳转型,所以污水处理行业低碳发展方面存在潜力。建议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水源热泵,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耦合沼气热电联产项目,充分利用污水、污泥和沼气的热能。另外,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精细化智能管控,如精准控制鼓风曝气系统及药剂投加量和应用新技术,如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等实现运营节能。还可以探索在污水处理厂内铺设太阳能面板发电,实现节能降耗、减污降碳。
3.3 大气污染防治
“十三五”期间,武威市各项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全部完成。但当前以煤为主,天然气、电、工业余热等为补充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城郊农村秋冬季生物质燃烧现象严重,城区环境空气PM2.5指标居高不下。“十四五”时期,减污降碳任务繁重,需聚焦“双碳”目标任务,深入分析全市减污降碳潜力与实现路径,推动开展重点领域碳排放达峰专项行动。工业园区是资源能源集中消耗的大户,是工业污染集中排放,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新污染物质集中排放的场所,是工业污染防治的主战场[13]。首先,园区在引入企业时要统筹考虑,强化企业间共生能力,通过企业间多级串联循环使用、副产品交换、废料循环利用、生产工业链、物质循环产业链、蒸汽—热水多级利用等合作,提升园区企业间的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园区固废的资源化、循环化。其次,综合分析园区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废弃物管理等多项指标,明确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抓住重点行业环境核心问题,针对水、气、固废等要素重点治理,利用共性技术提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14]。另外,建议园区引进能开展碳监测、智慧环保[2]等业务的企业,积极建设园区智慧化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大数据的计算,再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实现对园区碳排放及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的协同管控[15],以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园区减污降碳水平。
3.4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矿山开采活动更加频繁,近年来,矿山生态环境虽然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治理,但推动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矿山开采及废弃地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任重道远。武威市矿产资源较丰富,重要矿产为煤炭、油页岩、铁、钛、稀土、石墨、芒硝、石膏、普通萤石、水泥用灰岩等[16]。据统计,2015 年年底,全市各类矿山企业(非油气类)共计268 个。矿山企业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少、投入小,开发方式相对粗放,开发利用程度低,以销售原矿石为主,选矿及后续加工少,资源综合回收率较低,产业链条短,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17]。矿山企业要聚焦国家及省市绿色矿山发展要求,加强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水平,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边采边复”,也包括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地形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不同措施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不同植被类型储碳密度也不一样,因此,不同修复模式产生的碳汇能力不同[18]。鉴于不同的区域土壤性质、气候环境等不同,修复治理选择植被等要基于本地实际,综合考虑土质、气候等多因素与植被生长的匹配度,做到因地制宜,在提升矿山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碳排放,促进矿山生态系统由“碳源”向“碳汇”转变,提高碳汇能力。另外,建议相关单位开展武威市矿区相关废弃物如何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依托矿产资源及废弃地建立生态链、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多链条的联结互动基础上探索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19],使得矿山生态修复产业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
3.5 防沙治沙与国土绿化
“十三五”期间,武威市开展了大规模防沙治沙和绿地倍增行动,完成治沙164.4 万亩、人工造林23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2.9%[3],成效显著。但是,全市仍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271.1 万亩,危害严重的风沙口286 个,风沙线长达654 km,防沙治沙与国土绿化的任务依然艰巨。2022 年以来,武威市抢抓国家规划布局腾格里沙漠大型风光电基地和陇电入浙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光伏治沙,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光伏治沙既是治理沙化的新路径,又是光伏产业的生态化,能够带来经济、生态等诸多效益[20],但光伏、风电等产业带来的新兴固废亟须引起重视,退役的光伏组件、风机、塔筒、基座、机舱罩及叶片等处置不当,既是战略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风机叶片等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树脂,备受焚烧发电企业青睐,但研究认为焚烧风机叶片等易造成爆炸,安全隐患大;焚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环境风险大,且增强碳排放量,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21]。另外,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首次将新能源行业固废回收再利用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更是明确提出推动废旧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所以新兴固废的处理处置将是生态环保产业链需要延链、补链的方向。
4 结论
生态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几乎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方面,也具有极强政策引导性[22]。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战略定力下,大气、水、土壤和固废等全要素监管等需求依然强烈。另外,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将从各项污染源头加强控制,针对不同子行业的特点分区域、分行业对待,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以绿色低碳概念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链升级,扩大对应的市场空间。综上,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利用,尤其是废旧物质循环利用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领域潜力较大,其次是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碳监测、智慧环保等业务带动的环境监测领域,然后是水污染防治、矿山及流域生态修复治理等领域。建议根据各领域需求潜力,谋划相应的重点项目,引进一批重点企业,通过重点项目、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激发释放市场活力,构建多元互补生态环保产业链,服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