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与管理
2023-03-19房月华武升马友华
房月华 武升 马友华*
(1.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农村局,安徽铜陵 244100;2.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1 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畜禽和水产品等主产区,也是经济和人口相对集中、河流水系比较发达的区域。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2]。铜陵市义安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多年来当地农户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禽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粪污[3-4]、农田残膜、农作物秸秆不规范处理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5-6]。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染物的随意排放等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7],不但造成土壤污染,而且加重对长江流域地区水体的破坏,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使农村生态环境承担巨大压力,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8-10],尤其是针对长江经济带,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到压倒性位置”的战略下,做好面源污染治理至关重要[6]。本文以铜陵市义安区为例,结合当地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探索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以提高项目运行的科学性、安全性、稳定性及实效性等,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2 义安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相关省市不断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资源开发强度大、生产经营方式不合理、历史欠账多等,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仍是长江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铜陵市义安区项目实施前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种植型、养殖型和生活型3 种类型,存在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不高、化学品包装物收集处置不规范、农作物秸秆未能充分资源化利用、畜禽及水产养殖业粪便和废水处理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2.1 养殖污染
部分畜禽养殖场因市场需求,新、改、扩建养殖栏舍,或现有设施老旧、处理技术落后等,导致处理设施不能满足现有粪污处理需求。水产养殖主要为传统式粗放水产养殖,工厂化程度不高,每年投喂饲料较多,过度的投饵量会造成鱼塘水质恶化,而鱼塘水直接排放到周边沟渠里,加大了周边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少数水产企业采用工厂化养殖,但养殖尾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2.2 种植业污染
铜陵市义安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施用方式不合理,农膜回收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投入品废弃物污染较重。区域内化肥用量大且结构有待改善,总体上化肥中的氮施用量相较于土壤肥力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磷和钾施用也比较单一,土壤肥力水平不均衡使得部分土壤中磷钾含量积累过高,氮磷比例不平衡。农药、化肥施用方式不合理,家庭承包种植户大多沿用简单氮磷钾化肥+常规农药的种植方式,而且在肥药采购、管理、施用等方面并不精细,真正能达到良种、良法、良机、良艺、良肥、良药配套的较少。肥料施用方法不科学、化肥用量大、基本不用有机肥,造成施肥季节水体污染严重,土壤中磷钾含量积累过高,氮磷比例不平衡,污染了土地和环境。农药瓶、化肥包装袋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废弃物也是危害区域内农业环境的一大污染源,农药瓶、化肥包装袋等未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利用率和回收率低,部分农膜仍残留在地里或收集堆至农田旁。残留的农膜在缓慢的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污染物,致使耕地质量下降。有些废弃物进入农田周边的沟渠,随着沟渠进入河道中,造成水体的污染。
2.3 生活污染源
农村生活源产生的污染物加剧了流域水质恶化。项目区域内各村每户基本配备有化粪池,大部分村落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后通过屋旁的沟渠直排。各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较为完善,村落里生活垃圾污染情况较少。项目示范区域内居民点相对集中,依马路和沟渠而居,大部分为水冲厕所并且建有化粪池,无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于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污水排入周边水系(沟、渠、塘、库等),造成居民区水体环境污染。居民住宅集中沿着沟渠分布,区域沟渠自净能力较差。区域内沟渠丰富、分布广泛,本应成为水体净化吸收氮磷的系统,但是区域内沟渠水质普遍较差,部分沟渠起到的只是污水收纳池的作用,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水体黑臭趋势。生活污水排放过程中,在沟渠内停留时间短,氮磷养分等营养元素不能够充分被沉淀、吸收;灌溉沟渠两侧坡面以硬化为主,植被缺乏,也不能有效地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这些因素均加剧了流域水质恶化趋势。
3 农业面源污染项目主要治理措施与存在问题
铜陵市义安区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现污染有效治理,种植养殖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打造了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1 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本项目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增产增收、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等方面。通过实施畜禽粪污治理,使畜禽粪便得到资源化利用,如作为有机肥施用于大田种植等。农田、果园、蔬菜、苗木花卉施用有机肥料,可确保农作物稳产高产,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而提高农产品价值,另外,畜禽养殖环境改善后可促进畜禽健康生长、降低畜禽养殖死亡率及发病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同时加大了废弃农膜及化学品包装物的回收,有效地减少了水分渗透量,增强了耕地的抗旱能力,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水肥的运移、土壤肥力水平,增加了农产品产量,进而提高了亩均产值。农田既是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之一,同时也可以作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消纳场地,采用“农田有机替代—化肥农药减量—生态拦截—末端治理”的模式,通过推广稻田有机肥替代减量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直接还田或堆沤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并建立农田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实现示范区农田减肥减药。建立田间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减少农药包装、农膜等农业投入品污染;新建或改造农田排水拦截沟,进一步实现农田面源污染的过程拦截和末端治理,使之达标排放。针对项目区地表径流污染情况,采取建设生态沟渠等技术措施,实现地表径流污水氮磷的减排。
3.2 加强组织保障与技术支撑
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工作领导,实行规范化管理,保障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义安区于2016 年成立项目办,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实施农业建设项目专业管理。2019 年机构改革后,进一步完善人员配置,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铜陵市义安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成立了项目工作实施组,明确各治理分项工程负责组织实施主体。义安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成立铜陵市义安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工作实施组的通知》,成立项目工作实施组,并确定区农业农村局项目办主任为联络员,明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由畜牧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项目由水产站负责组织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成立了项目技术支撑专家组,确保各治理分项工程科学有序实施。成立以安徽农业大学专家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省、市、区相关专家为成员的项目技术支撑专家组,明确专家组职责和工作要求,同时委托安徽农业大学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并开展项目监测评价工作。
3.3 加强项目申报管理与监督管理
义安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义安区2019 年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严格按照“企业自主申报、乡镇(园区)审核推荐、专家评审、领导小组通过,公示无异议后立项”的程序立项或上报项目,让有积极性的企业自主申报,并要求申报企业落实自筹资金,实行企业自筹资金承诺制度,从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确保企业自筹资金到位。在专家评审环节,由项目负责人与局分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共同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员,评审结果报区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检查组备案。
3.4 取得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
通过项目各工程技术的实施,治理成效显著。通过项目实施,义安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8.9%,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7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区域内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明显提高。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管理运行有较强的专业性,结合农业建设项目自身特点,义安区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中存在专业人员紧缺、管护经验不足、政策扶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新技术培训工作尚需加强等问题。
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的策略建议
4.1 完善项目制度保障
为促进农业面源污染得到高效防治,需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方面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同时,地方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项目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办法等文件,从制度上确保项目建设规范实施和廉洁高效。项目实施推进中,需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强化制度保障,加强行政监督,有效防控农村面源污染。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项目建设程序规范、资金安全。在项目公开招投标环节,将施工业绩和经验列为重要的评审环节和评分内容,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保证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完善职能部门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定期总结相关工作经验,组织有效的实地调研考察,深入基层积极收集反馈意见,在项目实施中动态调整完善政策制度,做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切实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2 完善项目实施运行管理
在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中完善管理措施,保障项目顺利运行。明确责任制度,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做到“三到现场”,加强会议调度,深入现场调研,督查项目进展,确保项目投资按计划执行。严格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滞留、挪用项目资金,并实行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以监督项目规范实施。强化部门协作,在项目实施周期内,积极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重大事项向区政府或项目领导小组报告。做好项目验收管护,由义安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项目验收工作,及时完善项目档案资料,委托有资质机构开展项目结算审计,完成自验收后按程序报请上级验收。并及时办理工程和设备移交手续,移交到乡镇、村或项目使用单位,明确产权,落实工程运行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确保项目持续稳定发挥作用。
4.3 完善项目建设模式
长江经济带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复杂、点多面广、实施难度大。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制适用于投资较大、工程复杂、周期较长项目的管理运行,有利于保障项目推进。该模式是在业主的委托下,按照双方签订合同要求,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等全过程或指定阶段的承包,并对其所承担项目的质量、安全、资金等负责。EPC 总承包制模式明确了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固定合同总价和工期,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既有利于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又有利于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考核职能,加强对工期、资金使用、工程质量、设备质量、技术工艺等监督,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合格、进度符合要求。这种项目模式充分发挥了承包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作自由,因此业主方和承包方均需要提高自己的监管能力。业主要时刻关注项目进度,在明确项目实施之前,双方需预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问题,以降低合同风险对双方造成的影响[11]。张林[12]分析EPC承包条件下业主项目管理模式时,认为业主项目管理最大的风险是质量风险,这是因为承包方有可能自行更改工艺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建议业主在不干预项目运行条件下,加大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4.4 完善项目验收管护机制
义安区采用委托第三方验收的方式进行项目验收。在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运管单位所有项目自验收的基础上,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按规定的验收内容、时间、方法、程序及要求,开展各级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切实落地生效。第三方验收有利于提高项目推进的安全性,降低项目运行时的潜在风险。第三方验收的关键在于其独立性、专业性及权威性,独立性是验收公正的保障,专业性和权威性是验收结果的保障,同时,应严格审查参与验收的人员资质,以保障质量为第一原则,以避免可能存在的运行隐患。对于业主而言,项目验收仅是对其安全性、功能性等进行测试考核,并不代表绝对的安全,应在后续的持续运行中,加强实时监控、维护管理等工作。
5 结语
结合义安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举措,长江经济带区域在相关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以项目前期申报、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和资金管理等环节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此外,还需要注重加强人才培训工作,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应拓宽资金渠道,多方筹资,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扎实做好项目实施以及工程建成后运行管护工作,发挥财政资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