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与向量两法齐飞 立体问题迎刃而解
——谈一道立体几何试题的解法以及启示
2023-03-18唐洵
唐 洵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 350000)
1 问题呈现
图1
(1)证明:DB⊥平面AEF;
(2)求二面角A-DB-C的大小.
2 命题意图
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的解答题,满分12分,其中第(1)问5分,第(2)问7分,具体考查如下:
知识结构层面:考查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的求法、向量方法在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使用.
基本能力层面: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核心素养层面: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数学思想层面:考查了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
四翼评价层面:体现了“四翼”中的基础性与综合性.
3 解法探究
3.1 第(1)问解析
解法1因为DA⊥平面ABC,且BC⊂平面ABC,所以DA⊥BC.
所以AC2+BC2=AB2.
所以AC⊥BC.
因为DA∩AC=A,DA,AC⊂平面DAC,
所以BC⊥平面DAC.
因为AE⊂平面DAC,
所以BC⊥AE.
又因为DA=AC,E是CD的中点,
所以DC⊥AE.
又BC∩DC=C,所以AE⊥平面DBC.
因为DB⊂平面DBC,
所以DB⊥AE.
因为EF⊥DB,EF∩AE=E,
所以DB⊥平面AEF.
解法2 如图2,取BC的中点G,连接AE,EG.
因为DA⊥底面ABC,AB,AC⊂平面ABC,
所以DA⊥AC,DA⊥AB.
因为AC2+BC2=AB2,
所以AC⊥BC.
所以AE2+EG2=AG2.
所以AE⊥EG.
因为BD//EG,故AE⊥DB.
因为EF⊥DB,AE∩EF=E,
所以DB⊥平面AEF.
图2
解法3 因为DA⊥底面ABC,AB,AC⊂平面ABC,
所以DA⊥AC,DA⊥AB.
所以BC2+CD2=BD2.
所以BC⊥CD.
所以AF2+DF2=AD2.
所以AF⊥BD.
因为EF⊥DB,AE∩EF=E,
所以DB⊥平面AEF.
解法4 因为DA⊥平面ABC,且BC⊂平面ABC,
所以DA⊥BC.
所以AC2+BC2=AB2.
所以AC⊥BC.
因为DA∩AC=A,
所以BC⊥平面DAC.
因为DA∩AC=A,
所以BC⊥平面ADE.
因为BC⊂平面BCD,
所以平面BCD⊥平面ADC.
因为DA=AC,E是CD的中点,
所以DC⊥AE.
因为平面BCD∩平面ACD=CD,AE⊂平面ADC,所以AE⊥平面DBC.
因为DB⊂平面DBC,
所以DB⊥AE.
因为EF⊥DB,EF∩AE=E,
所以DB⊥平面AEF.
解法5 因为DA⊥平面ABC,且BC⊂平面ABC,所以DA⊥BC.
所以AC2+BC2=AB2.
所以AC⊥BC.
因为DA∩AC=A,
所以BC⊥平面DAC.
因为AE⊂平面DAC,
所以BC⊥AE.
又因为DA=AC,E是CD的中点,
所以DC⊥AE.
又BC∩DC=C,所以AE⊥平面DBC.
解法6因为DA⊥平面ABC,且BC⊂平面ABC,所以DA⊥BC.
所以AC2+BC2=AB2.
所以AC⊥BC.
因为DA∩AC=A,
所以BC⊥平面DAC.
过点A作AG∥BC,所以AG⊥平面DAC.
所以DB⊥AE.
因为DB⊥EF,且AE∩EF=E,
所以DB⊥平面AEF.
图3
解法7因为DA⊥平面ABC,且BC⊂平面ABC,所以DA⊥BC.
所以AC2+BC2=AB2.
所以AC⊥BC.
因为DA∩AC=A,
所以BC⊥平面DAC.
过点A作AG∥BC,所以AG⊥平面DAC.
因为点F在DB上,所以存在实数k,使得
所以x=k,y=k,z=1-k,即F(k,k,1-k).
设平面AEF的法向量为m=(x,y,z),
所以DB⊥平面AEF.
3.2 第(2)问解析
解法1过点A作AG∥BC,由(1)知BC⊥平面DAC,所以AG⊥平面DAC.
设平面ADB的法向量m=(x1,y1,z1),
令y1=1,则m=(-1,1,0).
设平面DBC的法向量为n=(x2,y2,z2),
令x2=1,则n=(1,0,1).
解法2 因为EF⊥DB,由(1)得DB⊥AF.
所以∠AFE为二面角A-DB-C的平面角.
因为点F在DB上,所以存在实数k,使得
所以x=k,y=k,z=1-k.
即F(k,k,1-k).
所以k+k+(1-k)×(-1)=0.
解法3因为EF⊥DB,由(1)得DB⊥AF.
所以∠AFE为二面角A-DB-C的平面角.
因为DA⊥底面ABC,
所以DA⊥AC,DA⊥AB.
由(1)知,AE⊥平面DBC.
因为EF⊂平面DBC,所以AE⊥EF.
解法4 如图4,过点C作CG⊥BD,垂足为点G,则直线CG与AF的所成角θ即为二面角A-DB-C的平面角.
图4
解法5(射影面积法)如图5,取AB的中点G,连接CG,DG,
因为CA=CB,故CG⊥AB.
因为DA⊥平面ABC,CG⊂平面ABC,
故DA⊥CG.
因为DA∩AB=A,故CG⊥平面ABD.
故△CBD在平面ABD上的射影面积即为S△BDG.
因为二面角A-DB-C为锐角,
故二面角A-DB-C的余弦值
图5
记A-DB-C的大小为θ,由三面角余弦定理可知,
4 教学启示
作为老师,应当积极归纳高考真题中的图形特征,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挑选常考的空间几何体模型,让学生通过“眼观”,记住空间图形的结构特征;让学生通过“手绘”,增强空间想象能力;最后能通过“脑补”,在头脑中形成空间几何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绘制的几何体的美观程度,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该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好坏.
注重基本定理的使用,关注问题求解的细节;对定理的记忆,必须做到“定理文字”“数学语言”“图形表示”三管齐下;对定理的应用,既必须“滴水不漏”,也不能“画蛇添足”,如果教师能够解决证明过程中的漏条件与添条件的问题,那么得分率的提高将一马平川.
跳步易踩坑,踏实得满分,建系常规化,坐标逐个求;利用向量法求解坐标时,学生容易跳步走,特别是对于中点、重心等点坐标,喜欢通过观察图形,一步写出,这样的结果,对则全盘皆活,错则满盘皆输,教师应当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特别是动点问题,对动点的坐标切不可一步到位.
回归课本重基础,一题多变显神通.除了关注高考的图形之外,课本也是很好的命题素材,事实上,本题来自人教A版选修2-1数学P109页例题4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