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进校园 民族团结谱新篇

2023-03-17陈嘉颖李丹萍蒋鸿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陈嘉颖 李丹萍 蒋鸿波

传承民族文化,发展非遗传承教育,是民族地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柳州市民族高中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唯一一所公办民族高中,当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民族育人教育。十多年间,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办学思路、具备了开放性的民族文化育人环境、构建了契合学生需要的特色课程体系、培育了大批既有现代知识又热爱民族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学校先后获评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学校逐渐成为桂中地区学生向往、家长称赞的优质特色民族高中。

一、创新育人模式,积极转型

伴随着社会文化格局的日益复杂,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培养面临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为民族文化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帮助与指导下,学校创新性地融入中华民族情怀开设渗透式德育课程,开展实践类活动,以推动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变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固本筑基,呈现出非遗传承育人体系创新建构的新思路,形成“一强化三融合”的实践模式。

二、党建引领,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组织领导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建设。学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书记领航项目“学校党建促进民族文化特色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究”于2022年5月顺利结题。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打磨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塑造深入人心的民族教育品牌,发掘更加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进一步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在广西全区甚至全国推广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建设模式和活动模式。图1所示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推进会会场情景。

三、品牌课程,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

学校着力打造“真慧美”特色品牌课程,紧扣一条主线,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尊重各民族优秀文化、人文风俗,对全体师生进行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学校着力基础性和选择性,构建“真慧美”特色品牌课程。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

坚持“多元融合”的课程思维,推进基于国家认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建设;探索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渗透认同感教育的嵌入式课程;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以及与民族礼仪、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民族语言、民族风俗、民族环境等有关的民族特色课程(图3所示为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的民族体育节比赛情景);实施注重学生和教师素养全面提升的“五个一”工程,即在校期间学会唱一首民歌,学会跳一支民族舞蹈,掌握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参加一个民族文化社团,参与一个民族文化课题研究。构建“四力四度三量”智慧课堂,培育专业民族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模式转型,基于“尊重學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完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化的课程育人模式,打造以芦笙侗歌为特色的区域品牌。图4所示为学校侗歌队。

四、品质科研,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非遗传承优师团队。学校广纳专业的民族学教师,且鼓励他们开设专门的民族课程,定期参加全国、自治区级培训。精心编制校本教材。学校编写并使用了民族类校本课程教材共8本。民族文化特色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学校连续两次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近三年,学校共有自治区级民族类课题结题2项、在研4项,市级课题在研20项,编成《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论文集》1册。

五、特色活动,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式

学校承办和参与的非遗传承活动多、规格高。近年来,学校参加教育部节目录制3场,学生民族社团参加市级各类大型活动30余场,获奖10余项。学生在组建并参与民族社团的过程中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学习了各民族文化。学校参加的市级以上民族团结教育和非遗传承活动具体如下:由教育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的《传承的力量》纪录片拍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千人歌飞大龙潭·绣球舞动三月三”文艺汇演, 柳州市“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侗族大歌进校园,柳州市“相聚紫荆花城    唱响侗族大歌”之全国侗族大歌·芦笙踩堂邀请赛等。

学校致力打造高品位的民族特色校园文化,从管理育人转变为文化育人,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引导师生将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作为自己的使命,将国家认同内化于价值观、外显于行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新高考形式下,如何继续优化非遗传承背景下学校现有的育人体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精品化,都还有待多方位的深入研究、实践以及检验。

学校将继续发掘更加丰富的育人模式及体系,培育师生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提升师生的国家认同,增强师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而进一步铸牢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促进文化共生共融。

本专题通过5篇论文呈现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柳州市民族高中建设研究的成果,以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当地乃至全区一大批学校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构筑好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师生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