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职业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对策

2023-03-17祁艳丽

山西青年 2023年4期
关键词:职业环境分析

祁艳丽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尤为重要。

一、职业能力分析

以企业需求为切入点,展开职业本科职业能力要素分析,探索职业能力的具体表现要素和特征,从知识维度、技能维度、素养维度、适应能力维度等多维度进行研究,跟踪学生不同时间段的能力水平[1]。根据对企业的走访调研结果,结合岗位能力需求把职业能力进行了分解。

二、在读职业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研究的样本来自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19级职业本科的177名学生,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对样本学生从学习环境、学习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39份,信息完整有效的问卷139份。

(一)信度分析

信度是反映测量稳定性的重要标准。选取Cronbach alpha系数来判断,当 0.8< Cronbach’s α<0.9时,表明样本数据可靠性较强,本研究采用SPSS26.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样本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中对应的Cronbach’s值为0.876,符合上述可靠性范围。

(二)效度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法对问卷资料中所选变量进行检验,KMO样本和巴特(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如下表2:一般情况,KMO值需满足大于0.9的条件,满足条件意味着数据适合因子分析,或者虽达不到大于0.9,只要满足介于0.5~0.9也比较合适。表2中KMO值为0.852,在0.5~0.9之间,说明问卷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问卷的整体效度良好。

表2 效度分析

(三)调查结果

1.学习环境及校园氛围的调查情况

以职业本科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校环境及课堂环境一并纳入分析框架,进行了课堂学习环境及校园氛围调查。其中,88.49%的调查对象认为班级是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场所;83.45%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求知和交流环境,82.01%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93.53%调查对象认为学校评价学生时,考试不是唯一的手段。

2.行为投入调查情况

学生对课堂行为的投入情况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上课前总是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40%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平时不怎么努力,考试前加班加点复习。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较频繁地在课堂上提问或参与班级讨论,三分之二的学生较少参与。

对学生的作息了解中有51%的学生在23~24点之间入睡,0点以后入睡的有15%,晚睡原因从多到少的排序分别是游戏电影小说、学习课外知识、宿舍卧聊、学业繁重或作业较多、就业和升学等压力较大。大部分职业本科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较好,批判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偏弱。

3.认知投入调查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认为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求知和交流环境的学生占比84%。另外,50%的学生认为要实现自身理想,需多方面来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35%认为未来就业需要相应的技术为基础;9%为了获得文凭;6%为进一步升学做准备,可以看出,职业本科的学生对大学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认知方面较为清晰。

4.情感投入调查情况

调查中,78%的学生很愿意与老师交流情感、知识、信息,22%较少或无交流。课后和老师沟通交流的学生占比90%,其中大部分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文字形式进行,少数会采用打电话或直接找老师的方式进行,10%的学生课后不与老师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态度偏向调查中,60%能够完成学业但学习比较被动,37%主动积极学习,3%对学业采取应付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中8%的学生认为有归属感,72%学生认为同学是友好的,14%的学生觉得和同学能正常相处,6%的学生觉得和同学的关系较为疏远。

5.学生能力水平的变化情况

通过从知识、技能、素养、适应能力等方面跟踪学生入学以来五个学期的能力水平变化,不同观察项中有5%~8%的学生保持在较高的能力水平,有61%~86%的学生通过在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其能力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交叉分析

1.学习环境和学生能力水平的交叉分析

根据学习环境评价指标,将各指标作为自变量;根据岗位需求,将分解出的各职业能力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

宽松、活跃的班级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比较大,对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影响非常大;学校的课外活动对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资料查询和信息处理能力、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影响比较大,对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影响非常大;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充分利用对文字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资料查询和信息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比较大;学校评价方式对文字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比较大,对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资料查询和信息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影响非常大。

2.学习投入和学生能力水平的交叉分析

根据学习投入评价指标,将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各指标作为自变量;根据岗位需求,将分解出的各职业能力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学生能力水平的交叉分析中可以看出,善于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能够进行团队合作、能够利用好互联网等方式学习、个人兴趣、教师教学水平、校园环境及硬件支持、教师引导、善于和老师同学交流、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学习投入的因素对职业能力发展影响比较大。

(五)分析结果

本项目分析了学习环境、学习投入与职业能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分析了职业能力增量与院校影响模型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下:

1.职业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均衡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职业本科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较好,对大学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认知方面较为清晰。但批判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偏弱,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方面的课外投入不够,存在职业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习所投入的程度分析,根据线上线下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从独立思考、师生互动学习负担等线下维度和网络学习资源等线上维度分析,应该针对能力水平较强的学生和能力提升较快的学生,一方面继续提升核心专业技能,一方面培养锻炼其能力的全面性。对能力水平偏弱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的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

2.学习环境对职业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

通过课堂学习环境及校园氛围测量和分析,验证了学习环境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可以看出优美的学校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质量,浓厚的整体氛围等对提高职业本科学生的学习动力方面作用明显。

同时,从师生关系、互助合作等维度观察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发现虽然职业本科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的学习环境,采取有效策略提升校园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职业临场感,对保持学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和保障学习质量非常关键。

3.学习投入的范围和程度对职业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学习投入的研究,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的程度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呈正相关性。发现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加强和被动学习的规避,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更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来实现。针对进步不明显和退步的学生鼓励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职业本科教育下应该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鼓励增强学习投入,提高创新学习以及实践技能。

三、提升职业能力发展的对策

(一)解决职业本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1.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职业能力

教师要用积极教育的理念来培养学生。教学中主动对接行业、企业来指导学生实训活动,及时、细致地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学生职业能力。

2.完善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养成教育

职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应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在日常的专业课理论教学中加强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在实训课程和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个性化职业训练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

(二)为学生构建有利于职业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

1.教师建构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要针对差异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选择

可以充分给予自律性、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多的自主选择权,给予自律性较弱、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有限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习小组的带动作用,分层次分阶段地给予差异化的自主选择权。

2.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为学生构建有利于职业能力发展的校园环境,将线上和线下环境进一步融合。通过完善信息化服务,提高图书馆有限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悉心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升级各类场馆和活动区域服务;打造非正式学习环境,优化校园公共环境,将其营造为非正式学习场所[2]。

3.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评价方式

终结性考试是当前的主要评价模式,其中缺少过程性评价,而且考试内容比较简单,考试的结果根本就起不到反馈作用。学校评价学生时,考试不是唯一的手段。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要重视对过程性评价的完善,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由学生来评价教师、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等[3]。同时,多维度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本项目研究组所属的经济管理学院近几年探索过程性考核、多维度呈现的方式,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初见成效。

(三)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投入水平

1.强化主动性人格的塑造

对职业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影响因素众多,梳理和分析发现对学生强化主动性人格的塑造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完成人职匹配,更加有利于个体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

2.强化课外学习,合理设计教学

为增强学生投入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赛训结合的方式强化课外学习和技能练习,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训练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综合。另外,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进行团队合作、利用好互联网等方式学习、提升个人兴趣、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校园环境及硬件支持、加强教师引导、锻炼和老师同学的主动交流意识、调整学习态度等都是提高学习投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推广应用

通过对职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19级学生学习环境和学生投入行为研究,验证了对其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发现师生关系中尤其是学生主导的师生互动对其能力发展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师生关系建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为职业本科其他专业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水平提供了路径和依据。

猜你喜欢

职业环境分析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