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

2023-03-15贺琳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学前教育高校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特点,探究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策略,了解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是必要的,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教学工作,并为儿童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141—03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因此,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进行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音乐课程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同时也会了解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了解到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二)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在音乐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音乐创作技巧和方法,学习如何进行音乐创作和编曲。同时,学生也会有机会参与到音乐表演中,通过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三)满足学前教育理念

音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解和认知,使学生能够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和方法,并能够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音乐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在音乐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到音乐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内容的引导和讨论,学生会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同时,音乐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幼儿园中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学生会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如设计音乐教学方案、组织音乐活动等,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四)重视跨学科融合

通过学习音乐中的歌曲、歌谣和儿歌等,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到正确的发音和语调。音乐和美术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审美特点和表达方式,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应用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来创作绘画作品,或者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来设计艺术装置。

(五)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集体教学中,学生可以共同参与音乐演唱、合奏和舞蹈等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同时,集体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分享的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小组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个别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通过个别指导,学生可以得到更加专注和深入的学习支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六)重视实践

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则强调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创作、演奏、舞蹈等活动中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演奏乐器、舞蹈等活动,让学生能够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技巧。通過不断地练习和演出,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从而在艺术表现上达到更高的水平,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益,也为将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素质基础。

(七)关注教育创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教育研究项目,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教育实践中,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为其提供改进和创新的思路。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通过注重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教育研究项目,旨在推动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学生通过参与研究项目,可以深入了解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方案。学生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和分析数据,探索不同教学方法对儿童音乐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音乐表演、合唱团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随着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应用,丰富了音乐教学形式,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音乐创作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互相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一首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培养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通过引入更多的音乐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观看音乐剧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音乐表演和创作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表演和创作机会,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锻炼音乐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传统的音乐课程往往独立于其他学科存在,学生只注重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语言表达活动,让学生通过歌唱、朗讀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音乐创作中引入数学元素,让学生通过音符的组合和节奏的控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增加合唱团、乐团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合唱团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成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一首音乐作品;在乐团中,学生需要根据指挥的要求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和反应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动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引入音乐课程教学中,丰富了音乐教学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音乐与图像、视频等元素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教学中开设音乐创作课程,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学生通过创作实践来发展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四)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音乐的学习和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士的社会责任,即要为幼儿提供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音乐课程中,学生可以参与音乐剧的创作和演出,通过合作与实践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音乐的学习和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幼儿的情感需求,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对幼儿情感的敏感性和关怀之心,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促进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音乐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学习到音乐对幼儿情感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将音乐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音乐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音乐制作软件、音乐编曲等技术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音乐也是一门科学,通过学习音乐的物理原理和声学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音乐与科学、技术等学科进行融合,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音乐还是一种文化载体,通过学习音乐作品和音乐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加强跨学科整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全面的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仅仅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教授往往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可以设计一系列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这些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作和演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创新

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往往侧重于技巧训练和乐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听、看、唱、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另外,教学中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如音乐会、音乐剧、合唱团等,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充分应用网络资源

在教学中使用音乐教育软件、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互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作品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传统的音乐课程主要侧重于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本乐器的演奏技巧训练,而通过引入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音乐软件操作等方式主动获取音乐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音乐表达。此外,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提供更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四)增加课外音乐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演奏和表演技巧,因此,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音乐会、合唱团、组织乐队等活动,通过实际的演奏和表演来锻炼学生的技巧和能力。通过引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和任务来实现,例如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歌曲、设计音乐游戏等。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音乐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强化专业师资培训

高校可以组织音乐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和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应加强音乐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同时,还可以组织音乐教师参与教学案例研究和教学交流,提升学生的教学技巧和教育观念。

(六)建立音乐资源库

在高校音乐专业相关的教学中,可以构建音乐资源库。通过建立音乐资源库,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教学参考。学生可以从中获取适合自己年龄段和水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教学视频和教案,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而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音乐资源库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加强校外合作

高校可以邀请社区音乐机构的音乐教师来校内进行音乐讲座和工作坊,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和演出,让学生在真实的音乐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与社区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音乐教育项目。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幼儿园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过程。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可以将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提升。

四、结语

通过丰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这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桂梅.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11).

[2]许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9).

[3]安然.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求学,2021(20).

作者简介:贺琳娜(1988—),女,满族,吉林四平人,2017级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学前教育高校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