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晋城民间传说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2023-03-15王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晋城设计方法

【摘 要】民间传说融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提高了产品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文化创意产品也使民间传说更好的活在当下,传承与延续下去。本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针对山西省晋城市民间传说的生存、发展与保护所面临严峻形势的问题,以民间传说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融合为主体,通过对民间传说特色文化价值分析、关键元素形象采集与符号化提取,结合现代市场需求,从视觉造型、色彩、产品载体使用材料与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方法研究。试图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艺术魅力,找到一条利于民间传说传承与发展的视觉传播之路。

【关键词】晋城;民间传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视觉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172—03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随着“视觉图像”代替“语言文字”时代的到来,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出现生存、保护与发展困难的问题。面对通过语言传承与发展,具有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的晋城市民间传说来说,找到与时代相融合的传承保护方式,使其重回当下,成为真正的活态文化,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对抽象化的民间传说元素进行提取,视觉符号化设计,并从视觉造型、色彩、文创产品载体使用材料与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将晋城民间传说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寻找适合当地特色文化的文創产品最佳设计法则,研究民间传说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最佳方案。

一、晋城民间传说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一)晋城民间传说的概念与现状

鲁迅先生这样讲过:历史是历史学家的,传说是人民的。晋城民间传说由人民群众创造,大多数通过语言相传于群众当中,它是人民的艺术,表现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实景与美好愿望,代表着每个时代的地方群众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是晋城人民活着的历史文化,具有宝贵的艺术研究价值。晋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传说种类与数量更是精彩繁多,例如:神话传说——“女娲补天”“铁拐李的传说”等;人物传说——“孔子回车的故事”“毕阁老传说(系列传说)”;史事传说——“长平大战”;地方传说:“珏山吐月的故事”“九女仙台的故事”等等。

晋城市针对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部分民间传说,例如:“白马拖缰传说”“玉泰来的传说”“女蜗补天神话”“孔子回车故事”等已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虽然有地方政策的保护,但面对数量繁多的民间传说来说,能够被列入国家级保护的项目数量与实际存在的数量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加之,晋城民间传说大多以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为依托,传承者与听众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存的讲述者也多为老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流逝,记忆中的民间传说也将逐渐消失。由此看来,晋城民间传说如何在时代的语言下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晋城民间传说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关系

对于晋城来说,每一个民间传说都是当地人民特色民俗风情的体现,包含着丰富的人物形象、时间、地点、事件、文化与精神内涵,是具有文化与社会价值的,每个故事的主角都体现着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可以为文化创意产品带来无数的灵感来源,利于避免市场同质化现象的产生。例如:“珏山吐月”系列传说,具有丰富民间色彩,透露出广大人民热爱自然、崇尚美好的思想感情,也表达出了以月亮为审美对象的浪漫情怀,极具文化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等。将民间传说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植入设计中,能够打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与不可替代的文化创意产品。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内涵的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能够促进消费者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热爱与自豪,使晋城民间传说重新焕发生机,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同时也能带动地方文化与经济产业的发展。所以晋城民间传说与文化创意产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民间传说提供灵感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文化创意产品传播、保护、推动民间传说地发展。

(三)晋城民间传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难点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晋城民间传说文化创意产品数量较少,但具有不同年龄段的市场需求,研究民间传说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的优化方案,能够用艺术的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一种新的生机。

晋城民间传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面临着以下俩大难题。因为民间传说发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没有固定的记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随着岁月的变迁故事版本逐渐变多,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品来说,设计师如何能够精准选取最具民俗特色文化的版本,寻找出合适的故事情结作为灵感来源;又如何将这些无形的传民间传说表性元素进行提取与视觉化设计,使“无形的故事”转变为“具象文化创意产品”,能够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使传统元素与时俱进,让消费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文化信息地传递,建立用户与产品的情感纽带。对此,下文将从设计的视角入手,进行具体的方法分析。

二、晋城民间传说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推广,我们进入了“视觉图像”时代,各种信息、语言、文字均以符合现代人审美与认知思维的形式存在着,人们的生活模式由“文字语言”转变为“视觉语言”,这样的时代,选择视觉化的设计方式传承与发展晋城民间传说是必要的选择。设计既能保留民间传说原汁原味的文化精华,又能满足时代、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的民间传说文化创意产品是符合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一)定位符合设计需求的故事情节

晋城民间传由于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讲述者与倾听者数量的增加,演变出了不同的传说版本。设计师首先需要利用文献、书籍、实地调查等方式搜集与对比找寻最具有时代性、真实性、主题积极向上的、展现地方特色的传说版本。其次,民间传说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主题组成,最精华的部分在于故事情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适合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应用,为了避免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尽量选取具有地域特色人物形象与元素,能够展现主题,激发用户联想与产生情感纽带的故事情节进行视觉化的设计。

(二)民间传说元素形象采集与视觉设计方法

民间传说最主要的部分就在于故事情节,通过前期选择适合的故事情节之后就需要将“抽象的元素”视觉转化为“具象的设计”。下面将从“主要人物”“场景元素”“色彩”等方面展开晋城民间传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在主体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民间传说的中心主旨。为了更好的体现民间传说故事的主旨中心,就需要了解主体人物所在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職业、社会地位等,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从人物形象的外形和性格俩方面进行采集与创造是视觉化设计的关键之处。人物形象“外形”可从“性别”“年纪”“服饰造型”“佩戴工具”等进行相关形象采集,其中“服饰”与“佩戴工具”可以根据人物设定的需要进行搭配,也可借助地方民俗特色的生产生活物品与人物进行结合,丰富形象。同时,设计师可以参照生活中的相似人物形象为基础,进行选择与重新组合,创造出一个个性鲜明又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可以通过人物的面部五官的表情与动作进行塑造。例如:阳城县“愚公移山”的故事。北山愚公,通过“年近九十”“头发花白”“农户人家穿着”“手持凿山工具”等关键词来进行人物外形提取,动作可选取凿山的动作,面部配合用力的五官造型。这样提取出的“愚公”形象,符合故事原貌,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坚持不懈的精神。主题人物造型提取后,可以根据产品材料、面积、与用途需要归纳提炼、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视觉化设计。

针对民间传说“场景”的采集与设计。如果故事中提及明确地理位置,可通过查阅资料与实际调查后,对该地域面貌或特色建筑进行形象采集。如果在需要展示场景画面的需求下,故事中未明确提及相关地域特征,设计师可以通过故事存在的时代背景,选取当地特色标志性建筑作为场景进行形象采集,也可增添一些地方特色民间工艺制作画面的在其中,增添地域性特色。通过绘图软件的使用,对标志性建筑的外轮廓或文化元素进行提取与视觉化设计,使其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用途的文创产品中去。例如:“白马拖缰”的民间传说,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色彩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变化,赋予了物体人性化、情感化、文化内涵的特征,代表地方民族的审美特征。在晋城民间传说文化创意产品的色彩提取与创新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对故事中原有用色进行提取。例如:“精卫填海”中鸟的特征用色,“花脑袋”“白嘴壳”“红爪子”,对这种已存在的颜色进行提取。其次,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关键,是需要找到俩者表达的共同点,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充分展现民间传说的寓意性。例如: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情活泼之意;蓝色代表着忠诚、纯洁、和平安定之意等。也可使用提炼出的地方民间艺术配色原理进行应用,例如:红色与黑色、蓝色相配;红色与金黄色相配,凸显出喜气洋洋,劳动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精神。在色彩使用上,需要重点考虑色彩元素的是否符合民间传说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的需求,不仅要分析色彩的组合形式,也要考虑色彩构成的视觉效果。

(三)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与传播途径

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视觉媒体的飞速进步,给视觉化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帮助,针对民间传说的发扬与传承来说,使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与不用材料可以使文化创意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力,适合市场的需求。在传播媒介方式上可以选择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民间故事是叙述性的表达,设计师可以使用“听故事”“看故事”“讲故事”的方法做到产品与消费者情感的关联。例如:盲盒产品中加入“民间传说”卡片;文创产品表面附二维码,扫描后跳转到已录制好相关的“民间故事”讲述环节等方式。也可利用民间传说的主要人进行“IP”设计,与品牌限量合作,或者是量身定制动画,打造“英雄人物”形象,利用周边以及衍生品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播。也可与晋城民间传统工艺、材料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从多元化的角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三、设计原则

(一)表现地域民俗文化

民间传说最大的价值是“文化与认识价值”,需要传承其最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设计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艺术元素的调查收集,在人物、场景、色彩的元素采集与塑造时,需要尊重与还原地方民俗文化特色,从而保留原汁原味民间传说的文化传承效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基于晋城民间传说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将传统的口头文化借助设计的方式实现图像化的转变,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设计的融合。因此,设计时需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注意“古今结合”,找到传文化艺术与文创设计的平衡点,挖掘二者结合的可能性,达到“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用艺术设计的方式让民间传说焕发新的生机。

四、结语

人类的认知、思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面对“视觉图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理解与接受均离不开视觉形象的表达。为了保护与传承晋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让优秀的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符合“视觉图像”时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探究适合晋城民间传说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与材料工艺的创新研究,能够更好的向消费者传递晋城民俗文化、了解当地特色风俗人情,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探寻新思路,让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流淌在时代的长河中。

参考文献:

[1]孔庆祥,李小猫.珏山故事传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刘锡诚.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8(4).

[4]刘润民.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5]邹建军.创意文化产业:区域地理、科技优势与地方传说——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6]赵一鸣,姜晓微.民间传说视觉化传承与创新性应用研究[J].设计,2022(15).

[7]邹晓兰.湘西民族民间故事动漫化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晋城民俗文创设计的视觉形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KY036)。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品晋城设计方法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浅谈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现状及保护对策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马不停蹄找到你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