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交响重奏
——论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
2023-03-15刘望,王雪,廖纤
刘 望, 王 雪, 廖 纤
(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7; 2.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让中国用数十年走完了西方一两百年的科技发展之路,袁隆平就是其中的卓越贡献者。“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袁隆平的身上,凝聚着种种堪称伟大的精神,其中最为人广泛认知的就是其伟大的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研究和弘扬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唤起人们敬重科学家、学习科学家、争做伟大科学家的激情与追求。
一、袁隆平的科学成就
袁隆平是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1930 年出生于北平(今北京)。1953 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农业科学特别是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毕其一生精力,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杂交水稻的研发、升级与推广
袁隆平的农业科学研究始于对粮食高产的追求,他深知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产量瓶颈问题,于是致力于研究新的农业技术,以实现粮食产量的突破。他的巨大功勋,首先体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研发、升级与推广上。袁隆平提出了一系列杂交水稻的育种材料和方法体系,如“野败”选育法、“三系”配套法等,这些方法为杂交水稻的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袁隆平及其团队选育出了许多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如杂交水稻优良品种深两优841、隆平006 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袁隆平团队还研究和推广了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三定”栽培法、间作套种技术等,这些技术为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袁隆平开始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验,70 年代,袁隆平率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第一个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 号”,并成功地研发出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同时还为后来大范围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解决了当时普遍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80 年代初,在不断推进杂交水稻升级换代的同时,袁隆平成功地实现了向全球推广中国技术的目标。然而,他并未因此满足,而是继续朝更高的目标迈进,在90 年代中期成功研发出超级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优良的品质,它的研发标志着中国水稻生产的重大突破。推广这种新型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也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杂交水稻研发的巨大成功,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1985 年,袁隆平初步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杂交水稻发展的方向。1987 年,袁隆平开始担任863 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仅用8 年时间,两系杂交稻就于1995 年宣布研制成功。1997 年,袁隆平又快马加鞭地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并于2000 年实现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第一期目标,2004 年实现了超级稻育种第二期目标。这期间,袁隆平带领团队发现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现象,历尽千辛万苦成功找到雄性不育株,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只是水稻育种,袁隆平还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多种新型的农作物品种,如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发与培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袁隆平开始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他认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一定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科技的必然趋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为它能够改造作物遗传特性,提高其抗逆性、产量和品质。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虫、抗病、抗旱等特性作物,我们能够显著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改良作物的营养价值、提高其耐贮性,为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提供更多优质原料。同时,袁隆平认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对转基因技术不能“一棒子打死”,利用生物技术发展未来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出路,必须作为一项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
正是因为认识到转基因技术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袁隆平组织科研团队,展开了对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2000 年,袁隆平科研团队成立了转基因应用研究室、分子育种研究室,从全国招聘了数十名高级专业人员参与研究。2003 年,袁隆平指导并带领博士生,开展远缘物种基因组DNA 导入水稻的研究,初步将一批外源基因转入水稻。2005 年,袁隆平指导团队研究人员通过水稻穗茎注射法,将其他生物物种的外源基因组导入了杂交水稻亲本品系。2007 年,袁隆平团队公布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抗除草剂的Bar 基因转入到杂交稻中,获得了具有抗除草剂性能并能稳定遗传的新水稻材料。
尽管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领先的优势比较大,但袁隆平认为,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很快就可能被别人超越,短则五年、长则十年。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要求、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但也有可能会造成生物遗传基因污染[1]。通过不懈努力,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袁隆平团队成功地研发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这种水稻能够抵抗常见病虫害的侵袭,显著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尽管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出于科学的严谨,尤其是对生命的敬重,袁隆平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时也不忘提醒,生物技术的运用要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在进行转基因作物研究和应用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因素,并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这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极其严谨的科学和伦理精神。
(三)农业生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生态可持续农业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在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袁隆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农田度过,他最大的牵挂就是农业,如何让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正是他孜孜以求的课题。在袁隆平的生态农业科学研究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面对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他认识到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从而致力于研究节水农业技术。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袁隆平带领团队成功地研发出了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先进农业技术,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农业生态学领域,袁隆平还致力于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提出了多项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和模式,比如通过采用间作、轮作和套种等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良性循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农药使用量。这些技术和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袁隆平在宁夏主持的“盐碱地稻作改良项目”,利用生态农业原理和技术,成功地在盐碱地上种植出了高产优质水稻。通过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合理配置水稻群体结构、采用有机肥料等手段,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和效益,也为我国盐碱地改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袁隆平不仅在国内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生态技术,还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应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在为非洲和东南亚等国家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服务,帮助他们建立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生态农业体系,赢得了相关国家的广泛尊重和赞誉。
二、袁隆平科学家精神的体现
袁隆平的伟大成就,源于他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2020 年9 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阐述了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3],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核心中的核心、关键中的关键。除此之外,袁隆平以其伟大的人格、伟大的执着,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相辉映的方式,共同铸就了他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一)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
袁隆平始终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种信念指引着他不断前行,持续创新。这种创新观念,使得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始终保持着前瞻性和前沿性。袁隆平特别强调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基石,应该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袁隆平在科研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新勇气是他人难以企及的,他敢于挑战权威,不畏艰难险阻,以大无畏的精神推动科研的进步。当然,这种勇于探索的创新勇气也正是来源于他深厚的科学素养,来源于他对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科学技术的坚定信念。
在其一生的科研与实践中,袁隆平不断突破传统思维,以开创性的思维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他利用先进的遗传工程技术,创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品种。除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外,袁隆平还在其他农业科学领域进行了多项创新。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袁隆平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转基因作物,如转基因抗虫棉、抗除草剂玉米等,提高了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另外,袁隆平也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他们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整个水稻种植生产环节、各个要素实现数字化管控,以提升水稻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由此达到水稻种植的省水、省肥、省人,最终实现增产、增效、增益。可以说,袁隆平从来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他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探索和突破,很多成就都是远远走在同行的前面。
(二)躬耕田野的务实精神
实践是科学之母,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深知科学实验与实践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实践,科学研究才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袁隆平就开始关注国内外杂交水稻研究动态,他发现当时许多国家都在开展杂交水稻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很少有人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这让他认识到,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停留在纸上,只有在实践中,在田野里,才能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才能找到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案,真正推动农业的发展。袁隆平在科研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晚年的袁隆平工作热情依然不减,每天早晨8 点起床,一边看着屋后的杂交稻一边做健身操。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让他避免了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弊端,从而能够专注于真正的科研,取得卓越的成就。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其核心就是求真务实,以真为本,不畏权势,不患得失。袁隆平正是具有这样的务实作风,他强调“干”字当头,认为只有通过踏踏实实地研究与实践,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他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他特别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从普通杂交水稻到超级杂交水稻,从淡水稻到海水稻,袁隆平始终保持着务实的工作态度,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反复探索和尝试,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寻求最优方案,从而优化杂交水稻的品种和质量。他们不断尝试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正理论,使得科学研究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袁隆平依靠自己的务实作风,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和谐共赢的协同精神
协同精神,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合作、协调和共享的精神。这种精神强调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和目标一致性,并且重视创新、效率和经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力量往往有限,而团队的力量则是无穷的。团队只有通过协同合作,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力。在科学研究中,协同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团队协作,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可以相互补充,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科学家们可以获得新的研究视角,拓展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效率。在协同团队中,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相互支持和分享资源,降低个人和团队的研究风险。另外,科学家们在协同合作中通过共同研究和验证得出结论,也有利于增强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价值。
协同精神是实现创新的重要保障,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在一起碰撞和交融,往往能够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在农业科学领域,协作的必要性尤为突出。农业生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等,这要求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在多领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农业科学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通过协同合作,可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高研究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袁隆平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协作和沟通,倡导“和谐”和“共赢”的团队氛围。1970 年,袁隆平团队在为远缘杂交收集野生资源过程中,在海南岛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经人工授粉繁育出两百多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面对如此宝贵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袁隆平没有保守,而是非常慷慨地把种子共享出来,从而大大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研发进程。他不仅注重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还积极倡导和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他带领团队与多个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展开了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在育种研究过程中,袁隆平将遗传学、植物学、农学、生物技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更多元的方法。
(四)拳拳坚定的爱国精神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家精神具有本土性、发展性的特征,爱国始终是厚重底色。”[5]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本质目标,爱国是科学家的价值追求。在23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9 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归国的。在祖国建设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奋斗,决心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袁隆平出生于战乱年代,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民族自尊的受损,对民族自尊和爱国主义有着尤其深刻的理解和坚守。在成长过程中,他始终牢记民族自尊的重要性,把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自己心中。对祖国的浓浓热爱之情,激发了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立志要将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努力为中国的农业事业和祖国人民的温饱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爱国主义是科学家的内在品质和成长条件,是科学家取得科学成就的催化剂,瞄准国家需求才能确定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袁隆平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必须肩负起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他曾经说过:“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6]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一直引领着他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农业科技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将个人的科研事业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始终秉持着“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研发的科学技术解决国家的难题,为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是中国人,就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种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恩之情,成为袁隆平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为了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坚定地扛起了粮食安全的重担,把自己的一生浸在稻田里。他不仅关注农业生产,更是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利益、人民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让自己的研究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五)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无奉献不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科研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首先,这种精神有助于推动科学进步。无私奉献精神能够激励科研人员不畏艰难,持续投入,甚至在面临失败时也能坚持不懈,不断尝试、反复验证,从而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其次,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在科研工作中,团队成员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而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体效能。从本质上来说,“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袁隆平坚信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未知领域,为人类创造福祉,他始终将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于自己的科研事业中。袁隆平的奉献不仅仅是对于科学研究本身,更体现在对国家的责任感上。他以身作则,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袁隆平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从来不计个人得失,从来不被名利所诱惑。他强调科学家为民谋福利的使命,他认为科学家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名誉,更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他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上,很少有时间顾及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他曾经说过:“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7]杂交水稻的研发与推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袁隆平以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为己任,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开展试验、示范,不断优化品种和栽培技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即使在年届九十时,袁隆平依然非常“享受”下田的快乐与满足。他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普及杂交水稻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益。不仅如此,他还将获得的奖金几乎全部用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这种高尚的行为和淡泊名利的品质,不仅彰显了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公益事业。
(六)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全部科技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8]。科学事业是永恒无止境的接力事业,唯有做到一点一滴薪火相传,才能持续推动科学事业拾级而上、勇攀高峰。这就要求科学家们要甘为人梯、善做伯乐,敢于放手并全力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愿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9]。这要求科学家们主动在识才、育才、用才方面下功夫,并将爱国、敬业、求实、奉献、协作以及淡泊名利的精神传递给一代代青年学子,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10]育人是教育家的责任,也是科学家的责任。袁隆平认为,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后劲决定了其国力和民生。他坚持以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倡导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他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此外,他还强调学生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的培养,注重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袁隆平一直以其为人师表的形象和风范而闻名于世,以身作则树立了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在他的带领和精心培育下,我国杂交水稻界可谓是精英辈出,牢牢奠定了国际领先的地位。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
科学家精神,既包括科学精神也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科学精神主要强调客观性、实证性和逻辑性,追求真理和知识,以发现和创新为特点;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主观性、价值观和人文关怀,崇尚自我实现和人类自由,以人权和人类文化为基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支撑,为人文精神提供发展的动力和工具;另一方面,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导向和目标,为科学精神提供价值支持和保障。在袁隆平的事业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科技彰显强烈的社会责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往往只关注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实际上,人文精神引领着科技发展的方向,使科技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和期望。人文精神强调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这有助于规范科技行为。在科技研究和应用中,人文精神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强调科技创新应该以人为本,确保科技研究和应用符合人类的利益和福祉。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社会需求和人的价值,使科技创新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人性关怀。只有这样,科技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袁隆平不仅关注科技的进步,更关注科技对社会的贡献。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成就,不仅源于他对科学的严谨和创新,更源于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注,源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不仅将科学精神用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更将人文精神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这种融合与体现,让袁隆平的事业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和追求,它强调人的尊严、价值、自由、理性、情感和文化的多样性,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袁隆平生长在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人文精神也有着深刻的理解。袁隆平始终将个人的科研事业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强调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民生活。这种关注民生的理念,使他在科研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袁隆平一直坚信科学技术只有造福于人类才有真正的价值,他的科学研究和人文关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将人文精神融入科学研究中,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他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解决粮食短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还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科学家,袁隆平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不仅关注自身的科学研究和事业发展,还深刻理解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福祉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种理念,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科研工作中,成为他追求科学探索和人文精神的内在动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他不仅追求真理、创新技术,还关注科技成果的应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这种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他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公益事业。他以科学家的敏锐视角,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研发计划,既解决了粮食生产的问题,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为人类福祉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袁隆平还积极参与到国家重大决策的咨询和建议中,针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多次向党和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采纳,也为我国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科技强国与为党育人无缝融合
袁隆平,是一个成就卓著的科学家,科技强国是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也是他一生的行动与实践。但袁隆平的功勋绝不是一个科学功臣这么简单,袁隆平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育人专家。科技强国与为党育人,在他的身上实现了完美融合。实际上,袁隆平的第一个职业便是老师,这也为他后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奠定了根基。1953 年,23 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偏远落后的安江农校任教,由此而开始了他长达18年的教书生涯,也成为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攒的第一笔“财富”。
袁隆平的育人理念奇特而务实,在安江农校工作时,他最感兴趣的工作之一便是组织学生开展农科实验活动。他经常带领学生采集实物和标本,并据此制图、画表格、编教材,在自编自教中甘之如饴。他指导并带领学生做各种有趣的试验,比如将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将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将西瓜嫁接在南瓜上。这些创新试验让学生其乐无穷,各种奇妙的试验结果也由此产生:月光花嫁接的红薯产量特别高,10多斤一个的红薯让大家成就感满满;西瓜嫁接南瓜长出了既不像南瓜又不像西瓜的“奇瓜”,究竟是生啃还是熟吃?每一次科学实验,在学生看来,完全就是一场好玩的游戏,原本大家认为可能会枯燥艰苦的农业课,都被袁隆平演绎得生动而有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袁隆平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是农业科学家,就必须离开办公室、走到田里去,只有用汗水浇灌的科技成果才会踏实[11]。正是秉承这一理念,袁隆平用他的方法不仅为世界培育了杂交水稻,还为国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从安江农校走出来的学生,如李必湖、杨运春、尹华奇、潘立生等,很多都成为我国农业科学领域重要的科学家。
进入湖南省农科院后,袁隆平的本职工作似乎已经跳脱教师行业,但他并没有停止育人工作,反而是将培育人才的工作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他对学生的培养和提携,就像他培育杂交水稻一样,是悉心呵护的,是满怀感情的。他对学生的关爱是全方位的,是完全无私的。不管是在农科院,还是在国家水稻研究所,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一般都很难申请到科研课题,也就得不到科研经费,自然也就难以出成果。为了促进年轻人早日成长成才,袁隆平拿出自己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的几万美金劳务报酬和自己的所长基金,专门设立了一个“青年科研基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青年人才的研究经费。
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实际上同时契合着伟大的教育家精神。“这不仅因为他也是教师,更重要的是他的‘一颗改变世界的种子’‘一稻济天下’的思想与理想,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真正内涵,给教书育人以丰富而深远的启示。”[12]从某种意义上说,袁隆平是用教育家精神做科研,用科学家精神搞教育,他的理念、他的做法,正是把科技强国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进行伟大而细腻的融合。袁隆平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稻田里。他同时也是把教育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学生的心田里。袁隆平说:“我培养研究生要看这个人的科研素质,看他肯不肯下田,顶着太阳,蹚着泥水……每天把脚扎在稻田里,去认识水稻,熟悉它们的‘脾气’,辨别品种,就如区分自家和别家的孩子一样。”[13]袁隆平表面上说的是育稻的道理,而实际上这更是育人之道。育稻需要熟悉稻子的“脾气”,育人更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扎根大地、深入田野,才能培育出我们需要的良种;扎根课堂、深入内心,也才能培育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英才。
从袁隆平的科研事业上,我们看到的是他对“美好”对“更好”永无止境的追求,杂交水稻的产量不断在提升,但他的雄心甚至“野心”并没有止步,他也从来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抑或小憩的想法。当杂交水稻亩产量突破1000 公斤后,他开始把重点转向海水稻而且取得了成功。这种水稻可以适应高盐分土壤,可以适应盐碱地的生长环境,也就能够大大扩大水稻的种植范围,大大增加粮食总产量。袁隆平以自己的实验和成功告诉我们,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是允许也需要有一定野心的。他经常告诫和要求自己的博士生,要有大胆的想象,要有勇敢的设想,也要有野心失败的准备。在袁隆平的育人理念中,对知识追求的野心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和火苗,不要去嘲讽,更不能去浇灭,而是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袁隆平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身上凝结着不朽的科学家精神。创新、务实、协同、爱国、奉献、育人,这种浓浓的科学家精神,深刻地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汇,彰显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辅相成。一方面,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支撑,为人文精神提供发展的动力和工具;另一方面,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导向和目标,为科学精神提供价值支持和保障。袁隆平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不仅拥有精湛的科学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他的身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了完美统一。袁隆平用毕生心血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这种激励,必将成为一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