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中低年级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的策略

2023-03-15孙洋明

教育界·A 2023年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寓言故事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之一,其本身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结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还原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哲理。据此,笔者从设置情境、重视基础、组织扮演、复述情节、编写故事、分享故事等六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开展小学中低年级语文寓言故事教学。

【关键词】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寓言故事;策略

作者简介:孙洋明(1982—),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朱码外国语学校。

寓言故事凭借其极强的故事性和一定的教育意义,深受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的喜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寓言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能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升。进行语文寓言故事的教学,能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领悟社会和人生的一些道理。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对小学中低年级语文寓言故事的具体教学策略及实例进行分析。

一、设置情境,明确内容,凸显寓言教学目的

小学中低年级语文寓言故事和一般的阅读文本有所不同,寓言故事的故事性更强,文章的篇幅更加短小,语言更加精练,寓意包括讽刺等,主要通过夸张等手法来对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描写。故事中的人物需要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了解,进而全面地总结出人物形象特点。据此,学习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其他文章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奠定基础[1]。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2课《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和寓言故事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故事内容—故事中的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展开了争论。这则故事阐明了一个富有深意的道理:在看待问题、认识事物时,不能像故事中的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而只有站得高,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视频素材,这样能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明确课堂内容,突出寓言教学的目的。学生能在学习中掌握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且明白其中的哲理,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

二、重视基础,梳理情节,凸显寓言教学效果

教师要想让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在寓言学习中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需要从学生的语言基础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字词和描写,梳理故事情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寓言故事的特点,先从字词方面入手来学习,再了解内容,这样才能基于自身的语文能力进行寓言故事的深入学习,提升寓言学习的效果[2]。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2课《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时,教师需要讲解寓言故事中的重点字词。学生只有掌握重点字词,才能顺利地完成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对寓言故事情节的梳理,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内容和知识。教师在为学生梳理基础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呈现,加深学生的印象。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羊和羊圈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形成对羊和羊圈的印象,通过观察图片和联想来加深理解。这样,当教师进行故事内容的讲解时,学生就能快速地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开始进行寓言故事正文的教学,指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具体的故事内容,还需要巩固教师之前讲解的基础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故事结构,对故事的寓意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在遭受损失后要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遭受损失”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极大地提升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组织扮演,结合实际,凸显寓言教学意义

寓言故事通常以故事性文本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需要看到寓言故事背后所潜藏的教学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熟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并在阐明寓意后,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再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将故事中蕴含的哲理运用到生活之中,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3]。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27课《故事二则》中的《扁鹊治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扁鹊、蔡桓公的角色,让学生体会故事中的寓意。故事主要讲述了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劝他早点治病,但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最终病死了。教师在两名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后,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故事中的蔡桓公代表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该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呢?”的问题。然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提升理解文章的能力,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文章的内涵,并且有机会在课堂中展示自我,发挥自身的特长,进而达到共情的效果。这体现了寓言故事教学的意义。

四、复述情节,深化理解,凸显语言教学质量

由于寓言故事文本篇幅大都较为短小,情节相对较为单一,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时容易理解相关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复述寓言故事的情节,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而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通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寓言故事,有效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为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对于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2课《寓言二则》中的《揠苗助长》,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后,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寓言故事的内容进行简单加工并复述。在阅读完故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简要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于是,教师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道:“古时候有一个人嫌自己地里的禾苗长不高,于是他到地里將禾苗一株一株地拔高,并将禾苗长高的事告诉了家人。第二天,他的儿子到地里发现禾苗全部都枯死了。”教师让学生对这个人的行为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从中悟出的道理。然后,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这样,学生能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复述,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文章的情节等内容,并理解了相关的知识。

五、编写故事,进行应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在应用寓言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和引导。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加上他们对于故事往往有着较浓厚的兴趣,所以许多学生具备较强的创作故事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受制于自身思维能力以及语文基础,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等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编写故事的方式,对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与应用,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对故事的编写,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写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习作:国宝大熊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围绕写作的主题展开思考与探究,进而结合自身的认知与想象整合素材,编写故事。本课内容的主要写作对象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但有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熊猫的了解与认知不够全面,如果教师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写作与编写故事,就不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在让学生开始写作之前,应该为学生提供联想与写作的素材,以保证学生编写寓言故事的效率与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熊猫的形象进行展示,同时也可以拓展相关内容,展示熊猫的生活环境、饮食作息习惯、分布地区以及动物园里的熊猫与饲养员之间的互动情况等。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深化学生对于熊猫的认知,让学生了解熊猫有什么样的特征,为什么熊猫被称为“国宝”,如果熊猫出现在自己身边,自己应该做什么,熊猫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动物园里的熊猫对待人类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编写。在学生编写寓言故事之前,教师应该注意让他们进行故事结构的分析,使他们编写的故事内容完整,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寓言故事的结构主要分为开头、主体与结尾三部分,并且故事中至少应该蕴含一种寓意或思想。教师应该适当应用学生之前所学的寓言故事,将这些故事作为案例并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进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及其应用技巧。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结合教师所讲解的方式方法,以及之前通过观察所获取的知识与信息,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编写寓言故事,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推动自身在语文方面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六、分享故事,拓展阅读,丰富语文教学素材

多数寓言故事趣味性较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以及课外阅读中对寓言故事大都有着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欲望。学生的这一特征也反映出学生对于自身较为感兴趣的寓言故事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分享、应用自身在生活与阅读中积累的素材,从而丰富教学素材。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1课《青蛙卖泥塘》时,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教学之后开展一个故事分享会的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在活动前,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一定的主题,保证所设计的主题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重合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能够借助学生所分享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教学拓展,将其作为素材进行应用,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在故事分享会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所分享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哪些寓言故事感兴趣,学生能否通过文字去理解故事背后的思想与情感,从而为后续调整教学内容提供依据。此外,对于学生的分享,教师要注意进行积极的评价,通过某些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提升学生分享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地阅读寓言故事,积累相关素材,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结合之前通过观察了解到的学生兴趣选择教学素材,在课堂中适当地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进一步推动学生阅读能力与解析能力的提高。教师以寓言故事作为基础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分享,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在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中低年级语文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针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尝试探索一系列的寓言故事教学模式。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深入领悟寓言故事中的哲理,积累相关的知识,并且夯实语文基础。教师也需要在日常的寓言故事教学中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地从实际的教学问题着手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的。

【參考文献】

[1]靳如平.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1(34):155-156.

[2]史美平.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7):99.

[3]梁长春.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J].考试周刊,2019(67):42.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