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探索研究

2023-03-14周玉秀何小媚

华章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周玉秀 何小媚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当代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资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消遣时光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众多挑战。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门槛比较低,信息传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受教育者对于冗杂的网络信息缺乏辨别力,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尚未真正提高等。这些挑战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优化思政教育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在当前的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媒介融合发展。特别是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技术手段等进行全方位创新探索,以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路径不断优化。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治党治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置身“大思政格局”,是“独立承担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主体,并且在全员育人中居于落地者、协同者和跟踪者的重要地位”[1]。思政教育过程是教育实践的历程。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高低,检验着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成效。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高度一致,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抓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育治理的聚焦点。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是主力军,是思政工作“一体”和不可或缺的“两翼”。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由于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对新媒体的接纳程度比较低,仍然习惯性地将旧有的教育思想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新时代高校学生需求的变化。新媒体的边缘泛化和机制共享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权威性”提出挑战,这加大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面临着师资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结构老化的问题。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性的要求下,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客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东西[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活动、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四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时俱进。

(二)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同时又有其社会属性,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受教育者看成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特点的群体,而不是作为一个脱离社会、孤立存在的个体。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分享劳动成果、体现自身价值的首创精神与核心利益。

教育部提出,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充分整合调动好社会力量资源和智慧资源,促进思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更高质量的学习环境。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崭新的使命和任务,“00后”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主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迫切需要以更高质量的发展来应对变化[4]。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

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全体教师要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共同营造一种蓬勃的活力,并为促进教育质的飞跃而不懈奋斗。在新时代背景下,堅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依据,是当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持。马克思只有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只有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路径。

(二)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大量的理论资源,而且具有指导社会实践的意义。中华优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不是对优秀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和谐观等内容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富国强兵”的爱国情怀、“明礼知耻”的社会风气、“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丰富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家文化繁荣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历史典故、道德典范,讲好中国故事,打破对传统文化“古板”“乏味”的错误认知,才能更有效地增进思政教育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飞跃式发展,就要紧跟党的步伐,紧紧把握党的理论创新本质,从而做到为党育人,为党育才。新媒体的出现,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契机。在教学管理中,QQ、微信等通信平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施教方法的多样性、沟通方式的便利性以及教学场景的再现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在打破时空限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将复杂多样、个性化较强的思政内容通过视听手段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更为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地域限制,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媒介素养

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历史局限,推进了思政工作的创新,同时对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也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培养一支既懂思政教育工作又熟练运用新媒体的高素质队伍尤为重要。这就促使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贴合实际、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平台和学生构建更密切的联系。辅导员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能力,有利于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为学生做表率、树标杆,有利于实现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网络思政教育方式创新。

(五)提升意识形态,创建网络育人环境

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5]。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构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工作场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辅导员要重视特别是“丑文化”“丧文化”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导,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阻断。加强网络育人场域建设,需要整顿网络社会的整体环境,强化学校的网络环境,及时对不良信息进行阻断。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正面影

响[6]。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播洒红色基因,铸魂育人,赓续红色血脉,用红色文化润泽师生心田。将红色基因注入红色校园,筑牢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六)專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专业课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是让大多数学生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应开展“三农”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三农”的认知水平。辅导员积极向学生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就业意识,促进他们投身基层建设。学校通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广泛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民群众,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服务、实习培训等,使广大大学生在基层真正了解农村,加深对农村的情感,促进乡村振兴。

(七)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辅导员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不仅要做学生专业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为青年。思政课不仅是一门必修的基础性公共课,也是在我们社会生活、学习科研及以后工作中,提供基本方法,积极有效地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工作相协同,需要提升思政教育理论课质量,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八)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发展要吸收借鉴传播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发展,要吸收借鉴传播学理论。尤其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新媒体等手段,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提质增效。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工作部门的领导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广大思政教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引导作用;二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为时代新人创造道德自觉的情境,以广泛、全面、渗透式的影响力推进时代新人道德自觉的形成,使学生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能动主体;三是关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将人生理想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九)注重新工科人才“重德重技”思想的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理工科学生正处于科技发展红利的前沿,是最能体现国家创新能力的群体。与此同时,新工科的发展也给理工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新工科人才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其德育教育,二者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在对理工科学生教育时,应注重人文素养、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在管理上要加强灵活性和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理工科学校能够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提升其学科特色和学科核心竞争力,塑造“三位一体”新型思政育人体系。

(十)推动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

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要以一流党建引导一流思政体系,以一流思政队伍培养一流人才。党委学生工作部门牵头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校级组织,让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勤工俭学、易班活动等方式参与社区建设;定期开展宿舍之星评选、社区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辅导员和学生共同打造一批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大家服务。

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也为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媒介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要想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实现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优化,一方面,要跟上时代步伐,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大学生群体特点与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手段,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一个大思政格局。

参考文献

[1]朱评.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19(2):96-101.

[2]向伟.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刘震,杨智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浅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1):44-49.

[5]米华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6]王娇,严实.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与策略[J].传媒,2023(2):86-88.

作者简介:周玉秀(2001— ),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在读本科。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何小媚(1991—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宜宾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四川省202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探索研究”(S202310641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