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困境与策略
2023-03-14尹小美刘春蓉
尹小美 刘春蓉
[摘 要]为满足社会对婴幼儿托育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陆续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开设有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发放问卷和访谈形式开展调研,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优质生源供给不足、专业認同感不强、师资不足、物质资源匮乏等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关键词]托育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策略
自三孩政策颁布以来,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愈加凸显,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解决供需矛盾,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要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各职业院校陆续增设托育专业,为托育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缓解婴幼儿托育供需矛盾。本研究以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简称“托育专业”)培养现状为目的,探究其根源,从生源、专业认同、师资、物质资源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湖南省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湖南省高职院校发放问卷720份,有效回收问卷670份,回收率为93%,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以女生为主,男生仅占2.1%;考生来源主要以中专考生为主,占比40.4%。
(二)研究工具
在借鉴以往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自编高职高专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卷,问卷由基本信息、专业的认同感及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三部分构成。通过SPSS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问卷信效度良好(Cronbach系数0.918)。
二、高职高专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认同感现状
考生填报志愿选择托育专业的首要原因在于报考人数少、竞争小、易录取,其占比51.76%,其次有37.19%的考生考虑选择该专业是认为本专业属于新设专业,目前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就业前景好。55.28%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喜欢程度表现为一般,少部分学生不喜欢或很不喜欢该专业。调研发现被调研学生中有58.29%的学生对本专业了解程度一般,仅知道毕业后从事0~3岁的婴幼儿服务工作;11.5%的学生对本专业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不了解或很不了解。
(二)课程开设现状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于2021年更名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2017年湖南省仅两所高职院校开设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2018年共8所,截至2022年上升至20余所。湖南省托育专业已经历了7年发展,建设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调研发现,74%的学生认为课表内课程与实际开设课程较为一致,23%的学生认为课表内课程与实际开设课程稍有差别。学生对理论课程课时比、实践课程课时比、课程与自身未来的规划契合、课程学分比、课程变化与更新、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等方面均表现为满意,不足5%的学生对课程体系表现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总体来说,学生对托育专业课程体系满意度较高。
(三)教师教学现状
根据调研发现,师范类高职院校托育专业教师主要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担任;医卫类高职院校托育专业教师主要由护理专业或其他医学专业教师担任;而其他类高职高专院校若设有学前教育专业、早期教育专业则由该专业教师任教,若无相关专业则由教育类教师、管理类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任教专业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体满意度很好,有4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习要求,有1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很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且有助思维发散,有高达64%的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四)专业设施现状
专业设施设备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保障,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依托。据统计得知,托育专业的教学资源处于中等水平。45.7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一般,7.04%的学生认为教学资源缺乏或很缺乏,说明教学资源建设有待加强,教材、在线课程、教学设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室物质、材料方面的准备总体较满意。据调研,有48.74%的学生对实践教学、实训室物质及材料准备表现满意或很满意,41.21%的学生持一般态度,但也有10.6%的学生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三、高职高专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困境
(一)优质生源供给不足的困境
高职院校在面临本科院校扩招及同类院校招生的竞争中,为了维持学校的生存,不得不一次次降低门槛,录取分数线越降越低,生源整体质量明显下降[1]。此外,托育专业为高职院校新设专业,办学优势不明显,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托育专业成了低分数考生的选择对象。这进一步造成了高职院校托育专业录取分数偏低,生源质量更加难以保障。托育专业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职及社会考生。据调研得知,托育专业生源以中职类考生为主,占比40.44%,中职考生文化分数较低。应届普通高中考生若学考成绩偏低,为稳妥起见,都会选择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职业高中考生综合素质较好,但与普通高中考生相比文化成绩则偏弱。社会考生的录取率排名靠后,仅占所有考生的2.99%。综上所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来源途径复杂,以上四类生源由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造成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差异,对该专业生源质量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二)专业认同感不强的困境
目前高职在校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比较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2]。大部分托育专业学生对托育专业认知有待加强,专业认同感亟需提升。学生对托育专业的认知方式主要依靠报考专业指导书、网上查询和家长等途径了解基本信息,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实训、见习、实习等不得而知。喜欢或很喜欢该专业的学生比例较低,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托育专业表现出既不喜欢也不厌倦。访谈得知,对托育专业表现为一般的学生,一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专业选择,学考分数不够,基本只能满足托育专业录取分数;二是入学后,根据专业管理制度,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转专业;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从教师或见习中了解托育就业岗位,对未来的工作表示不喜欢。
(三)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由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担任,托育专业在我国本科院校尚未开设,导致师资滞后于新设专业所需求的教师。专、兼任教师教育背景均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关联性不强,部分教师缺乏托育机构、早教机构教育教学经验,无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托幼机构或早教机构的教师拥有实践经验,但缺乏专业理念,从业资格证书混乱,资格证书适当贴切性不足,无证上岗现象较为严峻[3]。此外,不同企业拥有各自的课程体系,对托育教师的要求均不相同,因此,聘请不同托育机构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差异性。
(四)物质资源匮乏的困境
托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源较为匮乏。在教材方面,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购置教材,部分课程无相应教材,网上售卖托育专业教材寥寥无几。在线上课程资源方面,研究者在慕课、智慧职教网站以“婴幼儿”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慕课网仅有4门相关课程;智慧职教显示40门相关课程,省级精品课程4门,课程资源逐渐丰富,但相同课程较多,例如《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共8门。在实训基础设施方面,校内实训室在逐步完善中,前期共享于学前或早期教育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在不断拓展中,实训体系与校内课程衔接不紧密。
四、高职高专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一)宣传专业优势,吸引优质生源
借助媒体,加强高职院校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例如,借助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电视媒体及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等加强专业招生宣传。首先,利用学校公众号报道托育专业的软实力和硬件办学条件,宣传办学以来取得的优良成绩及未来的就业优势。其次,借助有影响力的短视频账号,为托育专业拍摄宣传视频,帮助考生了解专业特色,提前熟知课程特色,提升家长及考生对专业的喜爱程度。最后,联合优秀企业和毕业生传播托育专业的影响力,通过企业对托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可及对职业的肯定,发挥外部公众对托育专业在人际中的传播,从公众层面影响优秀考生对托育专业的志愿填报意向。
(二)构建三方联动,加强专业认同感
“专业认同感”即学习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接受、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从情感、行为及就业期待等方面得到认同,从而产生对专业价值的认可。研究表明,专业认同感强的学生,对专业有较强的专业喜好[5]。加强托育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感可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学生自身三方采取措施。就社会层面而言,邀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宣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当前行业发展情况、就业待遇,感受托育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助于托育专业学生加强专业认同感。就学校层面而言,开展多形式的课堂教学,加强理论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实践课程的创造性,体会实习课程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深度和专业实践能力。就自身层面而言,树立理想坚定的职业信念;从专业学习中获得满足感、自信心;从专家的讲座中激发对托育事业的热爱,加强专业情感、专业认知,从而提高专业行为频率,形成专业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开展多方协同,健全师资队伍
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我国托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高层次技能型托育人才[6]。我国托育专业的增设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尚未设立,托育专业高层次研究型、技能型人才严重滞后,导致职业院校有专业无师资现象。首先,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增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扩大不同类型、高学历托育服务人才培养。高职院校通过引进托育专业高学历人才有效解决师资滞后问题,促进专业发展。其次,聘请“双高”人才,即引聘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可以平衡师资结构,作为专业带头人引领托育专业快速发展,形成“一带多帮扶”策略,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发展。再次,鼓励教师内部转型,并联合行业专家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应积极鼓励或提倡与托育相近专业的教师转型,以此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满足托育专业教师需求。最后,聘请医院、企业优秀的兼职教师。企业和医院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兼职教师的引入可以弥补教学团队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四)深化企教融合,整合教学资源
深化企教融合是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径,结合托育专业特点,取长补短,探索有利于企业和高职院校托育专业发展的共建、共享的育人模式。积极挖掘企业教育资源,共建教育教学资源库。一是以“国规”教材为引领,共编托育教材。由于托育专业学科的交叉性,涉及范围广,编写人员既需懂得育儿、医学、护理学等相关知识,也需拥有托育实践经验。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撰写。二是共建在线精品课程,专职教师建设理论课程,企业兼职教师建设实训课程,实现“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精品在线课程。三是共享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选择与本地或省外优质的托育机构、月子中心、早教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管理公司等合作,满足托育专业学生课程、教育、见习和实习等实训活动,为师生提供教科研实践活动基地。
结束语
总之,推进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托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探索、优化。以优质生源为关卡,以学生专业的认同感为内在动力,以健全师资队伍为依靠,以整合教学资源为保障,为托育行业建设一支高素质、善育儿的托育教师队伍,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守湖,楼玉宇.高职院校优质生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8-89.
[2]雷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24-26.
[3]洪秀敏,张明珠,朱文婷.当前我国托育人员队伍建设的瓶颈与对策[J].中国教师,2020(2):79-83.
[4]陈秋珠,徐慧青,郑美妮.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与自主学习动机的关系:心理弹性和学习倦怠的序列中介效应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56-66.
[5]赵慧勇,宁静.高职生专业认同特点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4):95-99.
[6]陈敏,李静.托育人才供给现状及改进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7):18-24.
作者简介:尹小美(1989— ),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刘春蓉(1979— ),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全面三孩政策下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ZJGB20220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