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2023-03-14李莉

华章 2023年8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就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规避发展中存在的财务、资金和廉政等风险,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正常运行保驾护航。本文浅析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为实现财务内部控制不断努力。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仅关乎本单位自身的发展,而且需要保护资产的安全,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单位内部的每一项资金,需要具备良性发展和不断增值的管理理念。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时代,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普及与应用的背景下,管理会计成为单位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管理会计以其对经济活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受到了事业单位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实施是建立在财务信息真实、有效、高效的基础上的。财务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能够确保单位的各类会计信息真实,能够有效规避各类风险,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好事業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能够确保管理会计模型的建立[1]。

(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由于事业单位所需要应用和涉及的资金通常较大,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对资金进行全方位考量,以此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作为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量会因工作内容不同而存在差异和区别,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全面考量,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需求进行资金预算。事业单位要科学管控财务预算,创新管理意识,不仅可以避免财务收支失衡现象的发生,还可以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来整合各项活动资源,进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

(三)确保事业单位资产安全与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其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财务内部控制活动的展开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防止因管理不善、财务舞弊等现象引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展开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查找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对资产的购入、领用、毁损、报废的整个过程实施全面、系统的监督;另一方面,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助于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确保相关责任岗位的健全、高效运作,从而减少资产损失[2]。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不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还不完善,各科室职能和责任相对模糊,尤其是很多事业单位业务工作量巨大,存在人员身兼多职的情况,难以落实内控责任制度。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尚未形成详细的约束体系,多为指导性措施,缺乏落实性细节,使得内控制度执行力弱化。财务人员不能准确掌握业务知识,在财务决策、预算编制等工作上,欠缺考虑,使得预算编制脱离业务实际,都会影响到内控环境。

(二)风险评估不到位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认为财务工作是对资金的分配,对于资金使用率和安全性重视程度较低,造成对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相对松懈,关于票据、印章等管理相对随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缺乏风险控制制度的情况,对风险的管控无法覆盖使用资金,疏于安全管理。更缺乏关于财政资金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将引起巨大内控风险,难以及时纠错纠偏。

(三)预算管理执行力薄弱

预算管理方案在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进行优化、更新与调整,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投入成本。同时,少数事业单位也存在工作速率较慢的问题,工作开展过程中并未有明确的资金标准,也会影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

(四)信息化程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在积极构建信息化。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多个信息管理体系,既能保护部门自身的信息安全,又能有效推进部门自身的业务。这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信息融合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受到信息化体系分离的影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产生了各自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彼此在信息化体系中也是分离的,无法呈现出信息化的优势,需要另辟蹊径完成双方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要想切实推进财务与业务信息融合,现有信息化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完成财务与业务信息之间的深度整合。另外,由于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构建目标和需求不一致,使得信息化系统集成难度随之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信息融合,使得这一机制的落地实施尤为困难。

(五)财务预算监管考核力度不够

财务预算监督管理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核心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及财务部门必须重视财务预算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少数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无法有效解决财务预算管理问题,进而导致监督管理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在财务预算监督管理过程中,并未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针对性、完善性的考核制度,导致财务预算监督管理效果不理想。事业单位并未按照要求构建跟踪评价体系,也会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管理执行力,导致事业单位财政资源受到损失[3]。

(六)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财务内部控制需要结合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化需求,在宏观政策下实施,因此对人员要求较高,需要高质量新型人才满足当下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在发展中存在一定滞后性,理念意识薄弱又缺乏相应的先进经验,内部也缺乏对于该项工作的有力支持和重视,因此使得该项人才非常缺乏。目前一些财务内部控制人员存在专业能力较弱、理念和实践能力不足、认知不够充分的问题,难以担起重任,而常规工作又较为繁杂,效率低下导致其无法抽身进行全面自我提升,以至于陷入恶性循环。当下财务内部控制人员在很多单位仍归于财务部门,没有进行独立划分,通常由普通的财务人员兼任,两项工作重叠导致财务人员工作效率进一步下降,工作中错误频出,存在诸多隐患。专业新型人才的缺失非常不利于财务内部控制的正常发展和建设,也导致工作很难推进,且弊端较为明显。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措施

(一)积极完善内控环境

首先,要提高全员内控意识,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全员参与学习,了解内控制度条例,认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内控目标的关联性,在认知和理念上認同内控制度,能够在自己岗位上践行内控制度。积极建设内控文化,利用宣传板、官方网站、宣传标语等营造内控氛围,借助隐性表现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价值观,引导其自我约束,积极落实内控措施。其次,需要优化组织结构,保证权责对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以及责任,明确每个科室和部门的内控目标。在财务人员帮助下,对每个岗位编制责任书,分配每个部门和科室的内控目标,确保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督促员工积极参与内控制度建设,落实内控制度责任。财务人员和领导人员要积极和员工保持沟通,了解科室或部门目标完成情况,对内控目标进行动态化调整。员工也能利用沟通机会及时反馈内控风险点以及内控制度的不足,保证内控制度不断完善。最后,要建设内控奖惩机制,对于完成内控目标的部门或科室提供一定奖励,严肃处理不负责任、不顾内控目标的部门或个人。借助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督促全员参与内控,为内控制度建设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事业单位要从组织结构和业务两个层面提高风险评估控制能力,全面提高抵抗风险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风险的发生。各个科室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预算编制,结合业务经验提高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运营业务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展开活动,遵循内控制度。风险评估过程均在领导人员组织下,由财务人员、风险控制人员等共同展开。为方便及时捕捉风险点,需要内控人员一同参与业务活动,监控事业单位活动进行过程,从专业角度评估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点,并根据业务内容设置风险评估机制,识别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因素,根据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的风险应急预案。着重于评估合同风险、采购风险以及执行预算情况,深度分析可能存在的内控风险,并第一时间介入纠偏。此外,还需要对内部经济风险展开评估,以月度或者季度为单位评估内控风险,并编制为书面报告,及时上报。及时发现组织结构是否存在权责不明的问题,分析决策机制是否高效,有无漏洞。经过对内控风险更完善的评估管理,才能有效控制风险,为内部控制奠定基础[4]。

(三)强化财务预算实施执行

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关注和重视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明确事业单位发展和财务实施执行力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事业单位必须严格管理资金,通过多种方法措施不断提升单位资金配置的均衡性及有效性。在财务预算实施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最好结合自身特点对现有执行计划和制度进行完善,制度与计划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还必须加强执行监督与反馈,并对超出预算部分按照要求给予详细说明,以确保财务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审核工作,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与反馈,并对不合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财务预算管理在具体实施执行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信息数据登记,并留存各项凭据,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可追溯性。

(四)加快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信息融合方面,要想加快信息化进程,需要对两个部门的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两个部门工作过程中的联系点。利用这些联系点,将两个信息化体系完成交互,即从这些联系点出发促使两个部门的信息完成融合。以信息系统为媒介,将两个部门之间的关联信息进行共享,进而为财务与业务信息融合的产生提供助力。比如,事业单位可以构建信息一体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或者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共享,并根据财务管理需求挖掘必要的业务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从财务角度出发进行业务信息汇总报告。了解各项业务活动的弊端和不足,给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提醒,促使业务部门进行改进和优化。在加快信息化进程方面,需要立足于现有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信息的衔接方面,展开构建融合信息化。引进信息技术,持续加强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解决信息系统分离问题。最大限度实现信息交互,为财务与业务信息融合提供最便捷的途径,提高融合效率,让财务与业务信息融合成为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

(五)健全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监督管理部门,并委派专业人员负责监督管理工作,审核财务预算管理流程。若数额较大,则需要联合审批,从而进一步保障资金安全。同时,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对监督中所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上报,确保事业单位各个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财务预算资金执行,对发生或存在问题的部门要进行惩处。同时,事业单位需要落实责任制度,对并未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的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追责,以确保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六)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导致该项工作在开展中频频受阻,很难得到实际性进展。人才建设应从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提升引进人才的标准。在该领域人才的选拔中要充分考量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结合所学专业、拥有的相关证书,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充分评估,严格把关人才引进。其次,加强内部培训,对目前在职人员要给予更多培训和学习机会,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监督能力、管理能力等。鼓励在职员工积极进取,坚持学习和进步,对于参与学习并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适当鼓励和奖励,组织优秀员工进行线下分享和讨论,激发员工的创新力和积极性,还可定时邀请专业领域佼佼者对员工进行培训,此外还可借助线上力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讨论并掌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相关人员应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展开思想认识培养工作,提升其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审计人员和被审计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严格防范,若存在关联应选择事先主动汇报,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违纪现象。

结束语

财务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既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又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财政支出方向,并对资金支出规模给予合理控制,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志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探究[J].当代会计,2021(4):191-192.

[2]刘丽衡.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20(29):152-153.

[3]巩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难点分析[J].财会学习,2020(25):192-193.

[4]张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财经界,2020(9):158-159.

作者简介:李莉(1987— ),女,回族,宁夏海原人,海原县海城镇人民政府,中级经济师,本科。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