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3-03-14陈囡囡

华章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摘 要]“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既彼此契合,又互相成就,其不断融合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经验、开拓发展道路,同时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拓宽理论创新空间。在新时代下“第二个结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遵循,将“六个坚持”融入“第二个结合”,以“六个坚持”推进“第二个结合”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一、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

斗。[1]”明确体现出当前我们国家仍然处于现代化轨道中,现代化建设仍然是我们国家当前以及接下来奋斗的重点内容,因此,研究“现代化”概念对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

意义。

我国的现代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将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现代化的重点,是把握当代中国的重要历史坐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新时代,急需寻求新的突破。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故而,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二个结合”蕴含着深厚文化基因,凸显出中国特色,对正确理解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认识“第二个结合”能够更好挖掘“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总结历史经验,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接续发展拓宽理论创新空间。

二、“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中国式现代化保持活力的关键是坚持“第二个结合”,通过梳理“第二个结合”中的内在契合性和实践进程,明确“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何以实现。

(一)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

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在于中国式。“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因此,要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去。“第二个结合”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具有普遍性的部分与中华传统文化剔除糟粕之外的部分进行有机融合,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浸润民族基因的道路上朝着科学方向前进。由于二者在实践、社会理想、人民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内在契合性,也正是这种内在契合性使得“第二个结合”成为可能,同时使得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能。

从实践层面来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十分注重扎根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所以说,必须用实践的观点去理解社会,只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才能够真正把握人的本质和特点。实践性特征同样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提倡实用理性,讲究经世致用,体现出中国部分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务实的思想特点,主张结合现实问题来为人处世。

从共同理想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在《礼记》中提出的“天下为公”,还是今天我们国家提出的“命运共同体”,都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下大同思想的追求与畅想。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对于大同社会的渴望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了,从我们现代社会的全面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来看,中国人民一直在不断追求美好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道德水平极度高尚、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关注人的本质自由和解放,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大同社会”不谋而合。

从人民性层面来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将人民放在重要地位。马克思不仅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而且对于人民群众地位的认识也十分清晰,他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在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变革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注重人自身能动性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在中国的文明文化土壤中具有民本思想,《尚书》中记载着“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将民众置于首位,主张“所重:民、食、丧、祭”;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主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民本思想深深铭刻于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

在实践、理想以及人民性方面的契合性不是“第二个结合”之主体的全部契合性所在,但是却为二者的结合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及深入發展的强大支撑。理论上的契合性使得“第二个结合”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基因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理论创新空间。

(二)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实现

“第二个结合”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不断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且不断发展。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时也是被历史检验过中国式现代化可推进的实现和发展经验。

第一,正确的历史观是“第二个结合”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在历史中生成,我们要正视我们的民族所创造的历史,明白我们的文明来之不易,我们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我们从诞生到长大,从弱到强,经历起起伏伏,又在近代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反抗强敌,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样跌宕起伏的历史表明我们文明发展的特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坚持发展的过程中坚定自信自立,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只有正视自己的历史,我们才能在世界发展大局中找准自己的地位,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第二,有选择性地进行“第二个结合”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结合”的主体内容,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党和人民选择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稳定的普适性,能够在与具体国情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被历史筛选出的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只有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才能够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第三,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深化“第二个结合”。实践是没有止境的,作为理论创新的“第二个结合”也是没有止境的。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发展形势之下,中国发展要想跟上世界发展就必须不断变化、不断进行创新。而实践则是我们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才能得到有效的创新,也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不断激发创新的灵感。现实不断发展变化要求“第二个结合”要坚持在实践中去发展,使其能够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时代变革相匹配。

三、“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同理,中国式现代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关键也正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为科学指导和历史血脉的凝结,拓宽了理论创新的空间,能够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不断深化“第二个结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化“第二个结合”要把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精髓的指导下深化“第二个结合”,将“六个坚持”作为深化“第二个结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第二个结合”必须明确的价值立场。人民在历史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凝练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智慧结晶,对历史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深入发掘当前社会人民群众具有的积极实践成果,找出能为“结合”提供动力的精华,以人民群众所需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首先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定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5]”增强历史自觉,坚定自信自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焕发时代活力的同时,给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的表达形式,使二者在良性互动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中国式现当代发展提供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强大的前进定力。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凸显出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所必须关照和思考的两个问题: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地位问题,即何者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结合的创新问题。关于何者居于主导地位的问题,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想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过程中不走岔路、错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深化“第二个结合”的方向保证。其次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明确其结合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彼此创新的过程,无论二者哪一方僵固不化,都没有办法实现其深入发展。因此,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二者的创新发展,以创新激发结合活力,增进二者黏合度。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6]”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解决问题,对问题做出回应。当前,我们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这一问题进行积极回应就需要我们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在深化“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二者结合的维度,将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发展方向。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观点映照,而是两个不同的思想文化系统之间的融合,因此,在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整体性思维,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促进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明确我们要达到的不是单纯的二者合二为一,而是两个系统在融合的基础上全新的文化体系,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胸怀天下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维的重要体现,与“协和万邦”的中国传统思想相契合,最终形成中国式現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不能以中华文化为唯一发展源泉,应该尊重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传承,在推进结合的过程中不能仅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应该采众家之所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共融共通的态度打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束语

“六个坚持”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第二个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证明了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六个坚持”则为新时代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撑,让“第二个结合”能够在价值立场、理论立场、实践观点、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世界历史思维等方面获得深化和全方位的提升,进而为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蔡奇主持[N].人民日报,2023-06-03.

[3]习近平.习近平考察朱熹园谈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EB/OL].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2021-03-23.缺网址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9.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作者简介:陈囡囡(2000— ),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