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路径·目标: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三重维度

2023-03-13刘侣萍张丽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教师

刘侣萍,张丽莉

(1.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湖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系列制度文件是新时代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四梁八柱”。在制度供给持续保障基础之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2016年至2021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快速增长,总数分别达到104和279个;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21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数量较2012年增加了7.4万,总数超过12.7万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

量的扩张催生质的追求。如何对标对表思政课建设标准,确保立德树人的目标在地方高校达成、确保思政教育质量提升事关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政治信仰的坚定,事关能否为地方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中坚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全国马院大发展、师资队伍大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高校正遭遇量不足质难优的发展难题。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本科高校马院面临着定位模糊、规模小、资源少、学科层次较低等一系列挑战,从而导致思政课应具有的地位、应发挥的作用与其发展现状不匹配。如何用好有限资源,推进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新时代思政课在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应重点从逻辑之维、实践之维和目标之维三方面进行了突破。

一、逻辑之维: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逻辑理路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必须坚持三个“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探寻变革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统一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一)坚持思政教育的普遍规律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

从普遍性来看,办好思政课的前提是守正,坚持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普遍规律。“守正”有着丰富的内涵,旨在“守立德树人之正”“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正”“守教学规律之正”“守思想性、理论性教学要求之正”“守亲和力、针对性教学目标之正”[1]。简而言之,地方高校办学、办马院、办思政课,首先是要守住基本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要求,对照思政课建设标准认真建设,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办思政课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从特殊性来看,办好思政课还需要结合地方高校的特色、学情状况来进行创新。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提供科技文化支撑的重要职能和使命。”[2]因此,地方高校思政课应彰显地方特色,把党的事业生动实践、国家大政方针、社会深层次的改革以地方鲜活案例、学校改革案例来呈现,讲好地方故事、学校故事,突出自身思政课办学特色,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话语的生动性、提升思政课育人的实效性。

新时代推动地方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要实现思政教育的普遍规律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高校思政课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各高校既要看到目前所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也应肯定与总结过去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坦然面对各种矛盾,始终坚持基本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要求,认真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推动全国思政课建设共同发展。同时也应注重特殊性,具体分析自身的思政课建设情况,在遵循统一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课建设方案,将中央政策与地方特点、普遍性原则与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坚持思政课建设标准的统一性与教学设计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统一性即高校思政课改革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落实落细文件要求。新时代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提供了重要导向,是当前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基础;多样性即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3]。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既有所有高校都应遵循的统一性要求,又有鼓励和建议地方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开设选修课程、编写选修课教材的多样性体现,给予地方高校以充分的自主权,实现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地方高校的独立自主相结合。

新时代推动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实现思政课建设标准的统一性与教学设计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在遵循统一性的前提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呈现出事物的多样性。统一性是多样性的基础与本质,地方高校在推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坚持建设标准的统一性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生配比等方面遵循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形式与表现,思政课教师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还应结合省情、地情、校情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从实际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案例,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切实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展现出自身教学的多样性。

(三)坚持思政课课程的理论抽象性与社会实践具象性的辩证统一

理论抽象性即“思政课要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4]。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科学的理论,思政课教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去说服学生,引导学生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具象性是指上好思政课要用好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从而实现“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论只有落实于实践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力量,思政课不应该只是纯粹讲“理”的课程,而更应该是“理”与“行”的结合,要充分做到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让理论服务实践,让课程融入生活。

新时代推动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实现思政课课程的理论抽象性与社会实践具象性的辩证统一,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丰富理论。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P11)。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帮助学生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本时应做到以下三点,即精研、弄通和讲活,“精研”是前提,弄通与讲活是目标。思政课教师首先应研究并掌握全面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应将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联系,结合教师亲身实践及地方资源,打通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壁垒,运用实践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到真理的强大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时也要赋予理论以生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理想信念,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和“报国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融进奋斗进程里,从而实现知行合一。

二、路径之维: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应立足地方做到“三结合”,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推动思政课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

(一)结合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古老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发生了许多难忘的历史故事,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发展的历史脉络,拥有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而地方高校作为当地重要的教育资源,办在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时空优势,因此,地处该地的高校就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精选地方案例,将这些特色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将一切可利用资源引入思政教育,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具体而言,课堂教学作为最普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方式,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学生在课堂中所了解和掌握的大部分都是凝练总结后的理论知识,缺少生动的案例和切身体会的直接经验,因此很难对相关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为此,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抓住背靠地方这项优势,将思政课与地方资源结合起来,设立有关选修课程;思政课教师应扩大教学空间,将教育内容融入社会大课堂中,合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选取地方典型案例,带领学生在学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走入社会大课堂,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加大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在课下带领学生开启课题研究,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学术成果,为地方各方面建设出谋划策,为思政育人事业添砖加瓦。

(二)结合专业特色,实现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6]。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思政课教师也具有一定特殊性,他们担任着向学生弘扬社会主旋律、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的认同感的重要使命,有着严谨、规范、崇高的职业要求,必须比其他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触犯任何政治红线与道德底线。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地方高校相比于部属高校而言,由于地理位置、薪资水平、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影响,在招纳思政人才、建设思政队伍等方面面临更多的难题,导致有限的师资力量承担着过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思政课整体教学水平有所下降,思政课建设面临阻碍,思政课教师也无暇兼顾自身能力提升。为此,鉴于专业的特殊性及条件的约束性,地方高校应积极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中找寻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还可以探寻符合条件的党政管理干部及辅导员转岗成为专职思政课教师机制与办法。针对当前已有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地方高校也应重视制定相关培养培训规划,通过开展研修班等方式来加深思政课教师对理论的全面理解,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从而发挥思政课教师育人的关键作用。

(三)结合学校特色,打造思政“金课”

讲好一堂思政课并不容易,打造一门思政“金课”绝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到:“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6]。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已成为每个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6]地方高校只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特征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完成好每项思政课教学任务,才能真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每一所高校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校史资源,这正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除此之外,校规校训、校园文化、社团群团等同样也是高校的独特资源,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结合学校特色,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思政“金课”,让课程内容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打造一门思政“金课”需要下大气力,地方高校应以实事求是为准则,组建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基础知识扎实、理论结构完整的思政教研团队,从校史资源着手,回溯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断充实思政课程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拓展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空间与舞台。同时也要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及时收集学生对课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鼓励学生从思政课的参与者变为建设者,举师生共同之力,为建设思政“金课”出谋划策,使思政课既接地气、又聚人气,既富生气、又蕴灵气,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三、目标之维: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指向

思政课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课程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标准。新时代推动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调研,讲清真理,实现知识目标;用好形式,情感在场,实现情感目标;做好榜样,塑造价值,实现价值目标。

(一)充分调研,讲清真理

充分调研是指思政课教师应做到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了思政课教师应“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毫不动摇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必须要先具备深厚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信仰等素养,充分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相关文件精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同时也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地方调研,精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素材,利用“身边事”讲好“天边事”。

讲清真理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向学生讲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充分调研之后,应在课堂中给学生讲清真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7],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问题、想办法,帮助学生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及历史视野,提高学生对真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用好形式,情感在场

用好形式是指思政课教师应用好“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多种教学形式,实现对学生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影响。用好“课上+课下”形式,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用好“第一课堂”,在课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问,也要延伸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在课下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服务社会;用好“线上+线下”形式,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主动学习和运用有关软件,利用微信、钉钉等工具实现与学生跨时空的交流,也要主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最新的情况动态;用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形式,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翻转课堂、小组作业等教学模式,通过大合唱、微情景剧、诗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情感在场是指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心用情,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必须情怀要深,即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3]。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思政课教师在使用恰当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还应注入情感,通过言行举止感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回应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爱国情怀。例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中,思政课教师应以历史为老师,根据教材内容找寻合适的案例,讲好党史故事,让历史不再仅仅只是书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更应该是一幕幕鲜活、壮烈的英雄史诗,实现学生与历史隔空对话,进一步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将自己的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社会理想之中。

(三)做好榜样,塑造价值

做好榜样是指思政课教师应做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的主要承担者,担任着育人与育德双重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引导者与协助者。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做到“自律要严”,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都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自觉弘扬社会主旋律,向学生传达正能量。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到“人格要正”,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努力成为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身体力行,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塑造价值是指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看法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八个统一”中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思政课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7],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进民族认同,使其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新时代推动地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做法,必须坚持思政教育的普遍规律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思政课建设标准的统一性与教学设计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思政课课程的理论抽象性与社会实践具象性的辩证统一,结合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与学校特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与价值目标的统一,推动地方高校思政课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教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