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语言艺术研究综述

2023-03-13硕,肖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话语语言

王 硕,肖 芳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习近平在传播治国理政思想时所发表的许多重要论述,其话语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的话语内容和生动的表达形式,这两方面复合构成了习近平语言艺术。随着这一语言艺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为人所熟知,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习近平语言艺术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产生了诸多代表性观点和成果,对其进行梳理总结,一方面可以更加明晰地展示现阶段研究成果的基本概貌,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出现阶段的研究缺口并指明未来的深化路向。

一、总体研究概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立足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科学概念、生成逻辑、表现形式、话语特色、话语价值等方面各抒所见,涌现了诸多代表性观点和研究成果,将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研究推向了历史新高度。

(一)国外学者和媒体盛赞习近平的话语风格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习近平在国际外交、治国理政中所显现的人格魅力、话语风格以及为政艺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主要体现在媒体、报纸、网络的评赞和部分书籍的出版发售等方面。

第一,有许多学者指出习近平语言风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比利时学者蓝露洁在《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官方话语中的战略叙事研究》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儒家思想的特征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述[1]。美国著名国际问题和中国问题专家季北慈认为习近平当前所展示出的为政风格、语言艺术与习近平的家风、生长环境、基层工作经历息息相关[2]。

第二,习近平的“外交金句”广受赞誉。2014年7月3日至4日,习近平对韩国进行访问期间,资深驻华记者洪德回忆起2000年采访习近平的场面感慨道,“如同邻居家的大叔一般和善”“很亲切”“声音厚重又响亮,没有让汉语不好的我感到一丝压力”。2015年1月27日,日本《钻石周刊》网站刊发的《解开崛起中国之“谜”的关键》文章中提到,习近平“善听人说”“敢于打破陈规旧习”“敢言”。

第三,习近平的“为政语言”深受喜爱。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发表题为《中国完成伟大的起飞》称道习近平言简意赅的讲话作风深受人民喜爱。2016年,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金珍镐教授称赞道,习近平的讲话不仅体现了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大国榜样,也体现了习近平讲话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智慧。菲律宾《旗帜报》时政评论员罗德·卡普南认为,习近平的讲话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四,习近平的“新年贺词”备受好评。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被新加坡《联合早报》、德国《明镜》周刊网站、泰国《亚洲日报》《欧洲时报》、巴基斯坦《每日新闻》以及美国《赫芬顿邮报》等报纸媒体接连称赞,都表示习近平在贺词中善用“口头语”,像“蛮拼的”“点赞”“朋友圈”这样的网络话语,讲话“脚踏实地、热诚,并且鼓舞人心”,极具亲民色彩,也体现出中国领导人一心为民的态度。第五,部分书籍的出版发售掀起了“习式语言”的学习热潮。首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被翻译成了多语种版本在海外多国畅销,并赢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2014年12月3日,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撰写书评时就提到,习近平的讲话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阐释,显示出中国文化自信的日益坚定。其次,2015年5月1日,由俄罗斯最知名的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撰写的《习近平:正圆中国梦》正式出版发售,该书主要以习近平的生活经历、从政经历为主线,在介绍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的同时,也阐释了习近平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为了让更多的俄罗斯人进一步了解习近平的个人特质及其治国理政思想,他正在着手写第二本关于习近平的书籍,暂时命名为《习近平时代:第一个五年》。

(二)国内学者的专著和论文纷呈涌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习近平语言艺术、话语风格、语言力量为主题出版了一系列著作。例如,研究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出版的系列著作主要有:《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3]《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4]《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5]。还有针对习近平用语习惯、用语内容出版的“习近平用典”系列的经典著作,如人民日报评论部出版的《习近平用典(第一辑)》[6]《习近平用典(第二辑)》[7]《习近平用典(第三辑)》[8]《习近平用典(第四辑)》[9],还有“习近平讲故事”系列的经典著作,如《习近平讲故事》[10]《习近平讲故事(第二辑)》[11]《习近平讲党史故事》[12]。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版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季)》[1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二季)》[14]。同时,还有以习近平的工作足迹为主线、以重要思想和重要讲话为核心内容出版的传记作品,系统回顾并呈现了习近平的施政实践和话语风格,对于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主要有:《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15]《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16]《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17]《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18]。这些文献精品将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研究水平提升至了历史新高度。

此外,分别以“习近平语言艺术”“习近平话语风格”“习近平的语言风格”为主题在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中检索发现,2014年至2023年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收录了一大批与“习近平语言艺术”相关的精品力作。代表性成果主要有:《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19]《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语言风格及其启示》[20]《平易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及其力量》[21]《习近平用典的当代价值》[22]《习近平话语风格的深刻意蕴及实践引领》[23]《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24]《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25]《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及话语特色》[26]等。这些文章主要涉及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科学概念、生成逻辑、话语特色和语言价值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并深化了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内学术界以习近平语言艺术为核心论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高频词汇主要聚焦于“语言艺术”“话语风格”“讲话特点”“语言价值”等,形成了一系列研究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精品力作。

(一)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科学内涵

研究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科学概念,回答“习近平语言艺术是什么”的基本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主要立足于“话语本质视角”“话语系统视角”“话语构成视角”“话语生成视角”的四重维度对习近平语言艺术“是什么”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第一,基于“话语本质视角”,张智和刘建军认为习近平在宣传思想工作中讲出了许多人民群众爱听、想听的大众化语言,并指出习近平语言艺术在本质上是“群众语言”[27](P58)。

第二,基于“话语系统视角”,凌继尧认为习近平话语体系是一个多样化的话语美学系统,是恢宏、亲和、警策这三种美学风格相统一的有机体[28](P21)。

第三,基于“话语构成视角”,曹楠认为习近平语言艺术是由丰富的话语内容和生动的表达形式这两者复合构成的文化风格,是习近平作为发话主体,以治国理政思想为话语内容,以形象化、生动化、通俗化的语言技巧为话语形式,给话语客体一种美好体验的丰富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组合,即“内在美”与“形式美”的统一[29](P12)。

第四,基于“话语生成视角”,王硕和肖芳认为习近平语言艺术是丰富的出场形态和实践逻辑两者综合作用的逻辑必然。从出场形态看,习近平语言艺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术语革命”、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资源的深刻凝练;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语言艺术顺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客体、内容、环体这四个方面,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需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创新[30](P90)。

(二)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逻辑

研究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逻辑,回答“习近平语言艺术如何形成”的基本问题。习近平语言艺术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感召力,是因为习近平本人有着丰富的施政实践,以及在深刻改变的时代语境下不断淬炼才得以形成。学者们针对这一问题主要聚焦于主观层面、客观层面以及语言艺术形成的阶段划分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丰硕成果。

1.主观层面

关于主观层面的研究,学术界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一,理论层面,许多学者认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源自多年的知识文化积累和理论学习。张爱民认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与其自身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文化底蕴有关,读书是习近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且阅读广泛,尤其是对中外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古典诗句、经典言语穿插于众多讲话之中[31](P42)。张智和刘建军认为习近平的语言风格源于对中国格言警句、诗词成语和言语典故等优秀历史文化的长期学习和积淀[27](P59)。杨瑞森在《习近平语言力量的深刻意蕴》一文中指出习近平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务实的传统而形成了在语言上言行一致的思想特征,在讲话中穿插古典名句、化用经典故事,激活了中华民族传统话语体系中的文化基因[32](P32)。同时,胡银银指出,习近平借用中华民族传统话语体系中的平仄押韵的古语名言形成了典雅规整的语言风格[33]。

第二,实践层面。实践是事物得以生成并不断发展的基础,对于习近平语言艺术而言也是如此,这一语言艺术正是基于习近平多年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才不断形成并成熟定型。张智和刘建军认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与习近平本人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有着密切联系[27](P59)。魏磊指出,习近平在地方多年的从政历练,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是其语言风格和执政风格形成的实践基础[34](P98)。

2.客观层面

关于客观层面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是基于环境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一,基于时代环境的分析。魏磊认为,习近平所展现出的执政底气和语言风格,来自于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出伟大成就的高度自信,并且与世情、国情、党情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是随着“时”与“势”的转变而不断形成的[34](P99)。同时,刘江和王浩俨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入手,指出习近平在外交讲话中盛赞国家特色、善讲友谊故事、博引中外经典、巧用概念隐喻等话语风格,是应对中国外交关系和姿态不断变化而发出的中国声音、分享的中国经验[35]。

第二,基于家庭环境的分析。张爱民认为习近平革命家庭的出身背景,对其为民情怀和为平民讲话的执政风格产生着一定影响[31](P42)。任媛和王琪也认为习近平成长于革命家庭,浓厚的家风造就了极具特色的话语风格和文风思想[36]。

第三,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环境的分析。“作为一种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语言运用艺术,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促进了党的创新理论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升华,为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提供了新的语言运用借鉴和方法论启示”[37](P12)。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与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环境密不可分。例如,辛向阳针对当前大众化话语“不够形象”“不够鲜活”“不够启迪”等现实性问题,追溯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叙事的多维视角,如“形象概括”“反向比喻”“逻辑分析”“警示语”“可视化语言”等角度巧妙鲜活地指明了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并且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地加以接受,有助于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走深、走心、走实[38]。闫安认为当前的话语体系难以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特色“讲好、传播好、阐释好”,这是新时代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所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要增强国际话语权、建构具有自身特质的话语权体系,就必须建构能反映和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39]。刘玉珂、许进利提出长期以来农村没有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也没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品,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冒着热气、带着温度”从文本到心灵,不仅要打造群众喜爱的话语体系,也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思想、新理论[40]。高圣洁、蔡亚志更加鲜明地指出学习群众语言、讲“大众话”的必要性,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要想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就必须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41]。也有学者指出,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只会照本宣科、照抄照讲,常讲“空话、大话、套话、官话”,难以将新思想、新理论“阐释好、传播好”,无法将现实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而习近平的讲话风格正是在规避和解决这些问题中不断形成的[42]。

3.阶段划分层面

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生成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时代逻辑,也必然有着明晰的生成脉络和时间轨迹。当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依据习近平的从政经历和工作足迹进行了尝试性划分,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经历了孕育、萌芽、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具体表现为:孕育阶段(1969年-1975年)、萌芽阶段(1982年-1985年)、发展阶段(1985年-2002年)、成熟阶段(2007年之后)[30](P95)。

(三)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

研究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回答“习近平语言艺术有何表现”的基本问题。习近平在讲话过程中用语手法多样、用语内容丰富,形成了“言之有‘马’、言之有‘典’、言之有‘理’、言之有‘趣’、言之有‘情’的表现形式,彰显了极具哲理性、人民性、朴实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全球性的大众化语言特色”[26](P63-65)。这一问题成为了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学者们的观点多元、成果丰富,现将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集中于用语力度、用语习惯和用语领域这三方面进行阐释。

1.用语力度的“两个表达”

语言是思想、情感、意识的载体,在表达过程中有一定的韧度。因此,习近平语言艺术在用语力度上有一定的“温度”和“硬度”,是刚性表达与柔性表达的统一体。杨威和谢丹认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刚性表达体现在,不仅善于转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表达为符合中国人民用语习惯的融通性话语,又善于批判,以强有力的话语回击各种错误思潮和极端论调。柔性表达体现在,习近平在传播治国理政思想时善讲故事、善用俚语、善引经典,使得话语表达富有温度和亲和力[20](P118)。凌继尧则立足于习近平讲话的语音语调,指出习近平语言艺术是一种柔中有刚的文化风格,柔性表达是语调舒缓,刚性表达是金戈铁马[28](P21)。

2.用语习惯的“四个擅于”

关于在用语习惯上的研究,学者们往往注重习近平语言艺术在语言内容和语言技巧的表现,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擅于”:一是擅于引经据典,二是擅于讲故事,三是擅于用修辞,四是擅于讲俗文俚语。

第一,擅于引经据典。引经据典是习近平在讲话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言说艺术,古典名句是中国古代哲思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产生着深久影响,习近平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和运用,无论是处理国内事务还是在大国外交中擅于引经据典进行说理[26](P64)。

第二,擅于讲故事。擅于讲故事是习近平语言艺术鲜明的话语特色,使得话语表达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话语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故事和对象国故事。首先,爱讲中国故事。习近平讲述的中国故事主要包括信仰故事、红色故事、品格故事等。例如,习近平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信仰故事生动说明了什么是信仰的味道、什么是真理的力量[31](P41)。用中国红军长征时期“半条棉被”的红色故事形象揭示了军民之间“鱼水情深”的亲密关系[43](P22)。在强调党性修养问题时,讲述了杨震“四知拒金”的品格故事,以此警醒广大领导干部要坚守底线、清廉正直[44]。其次,爱讲对象国故事。例如,习近平在欧洲的多次演讲中,分别引用法国医生贝熙叶守护中国小女孩的故事、德国友人贝拉救助20多万中国人民的故事,在展现中国与法国、中国与德国之间友好往事、深厚情谊的同时,也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20](P29)。

第三,擅于用修辞。修辞手法是使得习近平语言风格极具艺术性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主要包括比喻、排比、对仗、对比、设问等。首先,擅用比喻。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陈锡喜著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该书中专设了“形象比喻篇”的章节,系统总结了习近平在重要讲话、文章、访谈中运用比喻的基本概貌,其中节选了26句经典话术进行分析,主要有:“骨头喻”“空气喻”“蛋糕喻”“补钙喻”“两山喻”“摊饼喻”“打虎拍蝇喻”“赶考喻”“钉子喻”等[3](P14-106)。其次,擅用排比。习近平在阐释中国梦的价值逻辑时,连用“三个共享”(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气势高扬,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实现中国梦的追求和向往[45]。再次,擅用对仗。胡艺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为例,阐述了习近平在讲话过程中善用对仗的用语习惯,字字千钧,传达了习近平对作风建设一抓到底的决心[46]。然后,擅用对比。通过对比才有鉴别,习近平在讲话过程中常用对比手法,在时间维度上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加以比较,更加直观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辉煌而迎来复兴前景的奋斗历程,同时,在空间维度上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国家治理方式和发展成果进行比较,以翔实的数据和真实的生活实际为考量,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20](P30)。最后,擅用设问。马忠和李双根认为习近平在讲话过程中适当增加简单设问、并列设问、诘难设问等方式,是一种论证艺术[47]。

第四,擅于讲俗文俚语。习近平的讲话能够被人民群众轻易接受、广泛流传,最大的原因就是在讲话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俗文俚语,俗文俚语是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话语、通俗话语,不仅为人们所熟知又蕴含着深刻道理,是拉近与人民群众心灵距离的重要话语资源。杨瑞森认为习近平的语言能够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是因为习近平常常使用俗文、俗句来阐释治国理政思想,增强了话语亲和力和通晓性[32](P31)。同时,张爱民指出习近平讲话的一大特点就是深接地气、通俗晓畅,这是因为习近平常常使用一些简单质朴、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和俗文俚语[31](P40)。

3.用语领域的“八个方面”

习近平围绕不同主题、不同问题发表的一系列讲话,在诸多领域都展现了极具风格的话语特色,备受国内学者的关注,针对习近平语言艺术在用语领域上的表现,相关理论成果总体上涵盖了八个方面。唐春淋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领域、党建领域、国防领域、外交领域分别论述了习近平在各个领域的用典情况[48]。曹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从五个方面梳理了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习近平运用语言艺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是以抓住经济建设为关键、以加强政治建设为方向、以增强文化建设为动力、以完善社会建设为基础、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29](P21)。

(四)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话语特色

研究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话语特色,回答“习近平语言艺术有何特征”的基本问题。习近平在讲话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更彰显了独具风格的话语特色,这也是习近平语言艺术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关键所在,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现将所取得的理论观点大致概括为六个方面。

1.哲理性

很多学者认为习近平在讲话中巧用古典名句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极富哲理性。较为引人注目的是陈锡喜教授编著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该书以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为切入点,专设了“诗文引用篇”对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进行了系统阐释,揭示了习近平极富哲理性的讲话特点[3](P188)。人民日报出版社所编的《习近平用典》也引起了较大关注,该书从敬民篇、为政篇、立德篇、修身篇等十三个篇章在对习近平讲话中引用典故追根溯源的同时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指出习近平“用典”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生动实践,凝练出了极具哲理性的话语风格[6]。同时,其他学者对于习近平在讲话和文章中擅用诗词古典的用语习惯进行了解读与研究,指出习近平多次、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富有哲理性,对于理论宣传工作者极具启迪意义[49]。

2.人民性

学者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在重要讲话和文章中所提及的“人民”二字次数最多、分量最重,并且话语“是否贴合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否听得懂”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习近平以“平易近人”的话语技巧将伟大思想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人民性在习近平语言艺术中得以彰显[50](P97)。

3.朴实性

陈锡喜认为习近平擅用“平易朴实、深接地气”的话语来阐释内容丰富、意蕴深邃的科学理论和治国理政思想,彰显了话语风格的朴实性[21](P52)。郝连儒在研究习近平语言风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时指出,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使用很简单、很质朴的大白话、大实话和大众话来阐释真理,极具朴实性和生活气息[51](P86)。刘新庚、谭紫菱在研究此问题时也持有相同观点,指出习近平语言具有深接地气、朴实直白的话语风格[50](P98)。

4.生动性

语言艺术的生动性集中体现于习近平对于比喻手法的运用,且手法多样,明喻、隐喻、借喻贯穿众多讲话之中。学者们针对习近平所使用的喻体展开了广泛研究。

徐平在文章中指出善用比喻是“习式语言风格”广受欢迎的秘诀之一,并从动植物喻、器物喻、江海喻、路途喻、车船喻、家庭喻、战争喻、人体喻等八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讲话善用比喻的修辞艺术[52]。吕迅喜还从“大海之喻”的角度阐述了习近平“巧譬善喻”的语言艺术,他指出,习近平在形容中国经济发展历经狂风骤雨仍有蓬勃动力时,所使用的“大海之喻”,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还展现了习近平善用比喻的语言艺术[53]。张智指出了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个比喻”,分别为“总开关”“钙”“扣子”“空气”和“盐”五喻[54]。钱景童指出了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蓝图的“三个比喻”,分别为“茶酒之喻”“地瓜之喻”和“百花园之喻”三喻[55]。文建龙和杜敦科分别围绕“党建十喻”[56]“实干精神六喻”[57]阐释了习近平关于新形势下党的自我革新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实干精神的相关论述。

5.民族性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擅用古代典籍说有“根”的话,极具“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体现了习近平语言艺术的民族性[58]。

6.全球性

有学者指出,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全球性体现在,习近平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总是站位全人类、胸怀天下来阐述国家治理的为政手段和全球治理的共治理念,在关照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同时,也向全球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43](P40)。

(五)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话语价值

研究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话语价值,回答“习近平语言艺术有何价值”的基本问题。研究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目的,不仅是梳理总结这一语言艺术“如何生成”“有何表现”,更重要的是挖掘这一语言艺术在其他领域“有何价值”和值得借鉴的方法论启示。

1.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习近平语言艺术不仅是习近平本人的个人特质和话语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习近平运用精湛的语言艺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因此,这一语言艺术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凭借其自身高超的话语能力所形成的语言艺术,是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的宝贵话语资源和指导教材,在用语习惯、语言技巧、话语形式、话语内容等方面对于当下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37](P13)。

2.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者们立足于习近平擅于引用古代典籍、诗文名句的用语习惯,一致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有利于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语言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气派,对于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的引用,不仅以古代哲思的精神智慧折射出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也以一种创新性表达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1](P87)。赵伟通过列举习近平在讲话中所引用过的经典诗文和格言警句,认为习近平不仅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而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时代性表达和转化,充分体现了对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发展创新[20](P30)。

3.有利于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鉴和运用习近平语言艺术是改善教育话语表达、提升教育质量的必要进路。

第一,能够为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影响力提供生动指导。习近平讲话总是能够贴近群众生活、融入群众心灵,常常以广大青年的学习生活为话语议题,极具感染力和时代气息,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有重大指导价值[25](P98)。

第二,能够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内容提供话语资源。同时,通过借助习近平语言艺术“刚柔并济”的表达技巧,对于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丰富话语内容、改进话语方式、优化话语传播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24](P120)。

第三,能够为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表达创新思路。习近平语言艺术所彰显的话语原则、话语底蕴、话语特色为形成思政语言艺术创新了思路,具体体现在:首先,话语原则要高举意识形态旗帜、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彰显话语劲道。其次,话语逻辑要扭转“话语平庸”、摒弃“一板一眼、寓“理”于例,这是主要的推进关系,进而实现情感转向。最后,话语特色要着力体现中国立场、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进而提升话语影响力[50](P99)。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须看到,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仍有深化和拓展的研究空间。

(一)丰富习近平语言艺术科学内涵的研究

当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中,鲜有对习近平语言艺术科学概念的界定,现有文献中对此问题的讨论也几乎是围绕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展开的,并未触及这一话语风格的本质核心。较之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的研究现状,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中检索发现,对于毛泽东语言艺术的研究成果约有150篇,对于其科学概念也展开了广泛、深刻的讨论,而对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研究成果约有70篇,对于其科学概念的研究和讨论少之又少,仅有上述提到的“三个视角”的分析,但都是通过论述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进行的简要概括,并未形成系统、成熟的观点。从文献的数量和内容上看,当前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科学概念的研究略显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一方面,在文献的“量”上,应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可以借鉴语言学中的语体、语法、语境等多维属性对其科学概念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在文献的“质”上,对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深耕细作”,再度提升习近平语言艺术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二)界定清晰习近平语言艺术生成的历史阶段

当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中,对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生成阶段的划分并未形成定论性观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仅有一文简要划分了习近平语言艺术生成的历史阶段并阐述了各个阶段的话语表现,主要划分依据是习近平的工作足迹,这确是一个科学的划分脉络和思考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拓宽划分视角和依据,例如,以习近平本人编写的著作和文章进行分类划分,或者以习近平的代表性理论贡献,挖掘其话语转型和语言艺术升华的具体时间节点,等等。以期在这一问题上形成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并达成一致观点。

(三)打破习近平语言艺术话语价值研究的“冷热不均”格局

当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中,对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研究存有“冷热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在话语价值层面。譬如,绝大多数文献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关键词或主题讨论习近平语言艺术在这些方面有何价值启示,仅有少数文献讨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价值。实际上,习近平语言艺术是一种进行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话语资源,这不仅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对于推进其他领域的发展、解决其他问题也有极大的话语价值和启示。譬如,“为什么运用”和“怎样运用”习近平语言艺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什么运用”和“怎样运用”习近平语言艺术创新性运用中国古典名句、“为什么运用”和“怎样运用”习近平语言艺术改进领导干部文风、“为什么运用”和“怎样运用”习近平语言艺术在国际舞台传递中国声音等重大问题,对这些研究不深、关注不够的“冷”论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有助于我们从更广泛、更细微的视角去全面、精准地把握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全貌,打破习近平语言艺术话语价值研究的“冷热不均”格局,是未来学术界重大的学术使命。

综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习近平语言艺术的相关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研究者们仍需聚焦于更多视角、更多领域、更多问题将这一论题的研究做细、做深、做实,推动习近平语言艺术研究继续深化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话语语言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语言是刀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我有我语言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