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域文化的传承主体及其创新实践

2023-03-11何春晖

关键词:民歌文化

何春晖

摘 要: 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显著特色,其中以涵括地域文化在内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为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宏观视野,对非遗传承人纳入文化传承领域来研究提供了宝贵指南。地域文化的传承主体是非遗传承人,运用口述志方法以发掘其作为非遗资源的地域文化品格。论文以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向坝民歌为个案,深入访谈其传承人杨福凤的生活史,研究其和地域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关系。地域文化传承主体的生活史,折射了“人”的心灵成长历程;以民歌中的故事为对象,展现民间经验及其人生智慧;民歌传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点,显现出传承主体在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实践,为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 地域文化; 非遗传承人; 口述志; 向坝民歌

中图分类号: G112; I207.7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6.016

一、 问题的提出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文化传承发展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密切关联起来,是新时代党的文化战略思想的新高度,也为非遗传承人指明了新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这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新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珍宝,逐步得到党中央的重视,向坝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不仅是补充关于民歌层面的学术研究,更是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探索。张明庚探究了向坝民歌的起源与发展[2];李霖深入分析了向坝民歌的艺术特点、审美特点以及传承与演唱方式[3];傅广典不仅分析了民歌特点,还分析了向坝居民对民歌保护的传承意识[4];袁渊、黄永林在文化生态视野下研究了向壩民歌的文化生态特点并探寻了其历史文化渊源。鄂西文化的根基是楚文化,其文化的支流主要包含以十堰为中心的秦楚文化生态圈、以宜昌为中心的巴楚文化生态圈、以襄阳和随州为中心的晋楚文化生态圈、以恩施为中心的土苗文化生态圈。在丰富的文化生态浸染下,鄂西人民用兼收并蓄的创新精神,让多元而又极具特色的鄂西民歌在这里“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形成了在整体风貌、调式色彩、旋律歌词以及曲式结构上的多元混融性特征,展现出多元共存的地域文化色彩[5]。

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制度化建设,从2006年实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制度[6],到2015年实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7],“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对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自身在传承实践中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的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下来,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宝贵资料,对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15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已连续组织开展了5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8]“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9]的实施,皆取得显著进展。新时代地域文化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以文化传承主体作为视角,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法,以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向坝民歌及其传承人杨福凤为切入点,研究其生活史及心路历程,通过民歌故事,展现民间智慧,梳理有利于民歌传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点,促进地域文化向坝民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二、 地域文化传承项目向坝民歌的文化功能

作为文化形态的民歌作品,其内容包涵着社会生活在村民头脑中的反映。文化源自生活,生活中的劳动造就了人类本身、造就了独属于自己的民俗风格,造就了独属于自身的文化。向坝民歌类别丰富、形式多样,按类别可划分为生产劳动类、社会生活类以及思想情感类,其思想内涵多以艳、贤、谐、怨为主格调。作为文化形态的民歌作品,其内容一定包涵着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化源自生活,向坝民歌类别丰富、形式多样,按类别可划分情歌、山歌、田歌、号子、丧鼓歌,其主要格调包括艳、贤、谐、怨、哀。民歌中的故事也传递出当地民众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出民间智慧结晶。

(一) 教化功能

歌曲自古以来就承担着修身养性的作用,可以直击人心,使人知善,还可以打动人心,改变习惯。而为广大民众而唱的民歌更是以其受众广、范围大、传唱易的特点在教化民众的方式中占据一席之地。如,《十劝妇女》(节选)①:

一劝妇女要勤快,不等天亮要起来,早起三日做双鞋。

二劝妇女要孝顺,孝敬公婆老年人,二老恩情比海深。

三劝妇女勤持家,莫把五谷来糟蹋,糟蹋五谷招雷打。

四劝妇女回娘家,娘家不说婆家话,莫把亲戚五裂哒。

五劝妇女要喜呐,来人来客要奉茶,无烟无茶要吱喳。

农村的家庭对婚姻十分重视,往往一生就认定一个人,在他们心中维护家庭和睦十分重要。勤劳、孝顺、节俭是做人应有的品质,约束好自身之后,还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妇女回娘家时,不能说婆家坏话;来客人时,要迎客奉茶。

(二) 仪式功能

民俗是一个地区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民俗仪式则是整合当地民俗的主要线索。向坝地区的民众选择用民歌来充当生活的民俗仪式,当婴儿降临人间第一次张口大哭时,会有接生歌欢迎他/她的到来,而当有人去世时,也会有连唱几夜的夜歌为他送行。在向坝,每当经过生活中的各种节日、仪式,都会有相应的歌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如《来到孝家五重门》(丧鼓歌《开路歌》节选):

众位歌师,众位哥郎,听我开个小小场。

开高必有天高,开长必有路长。

开个不长不短,四海达三江。

开天天有界,开地地有方。

开人人有三魂七魄,开鬼有一路寒光。

在家心生烦,听说旁边老(死)了一人。

不怕高山林深,不怕大风雨淋。

尊重歌郎本份,来到孝家一重门。

敬畏生命、死者为大,是中国一直流传的传统,在向坝地区,死者会受到民歌的最后送行,歌师长途跋涉,步行万里,只为给孝家送去几晚歌喉,而这几晚的歌喉,也成为孝家消解悲愁、邻里充实生活的一碗良药。

(三) 协作功能

农耕劳作是村民们赖以为生的主要手段,向坝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性气候,山麓地区杂草生长先于山顶地区,同时,每逢七月大雨飘过之后,草木便开始恣意生长,其生长速度远比禾苗要快。面对杂草的地域开始时段不同和生长迅猛,村民们选择通过卖工、换工、帮工的形式,集中力量一起薅草,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多也会面临着管理难度提升的困难,由此,《薅草锣鼓》应运而生:

只听锣鼓不见人

早上起来雾蒙蒙,只听锣鼓不见人。

双手拨开云和雾,一阵锣鼓一层人。

薅草锣鼓歌(节选)

你一阵我一阵,阵阵不离穆桂英。

昔日大破天门阵,谁不知是穆桂英。

这里前一首民歌所唱的,便是薅草锣鼓的场景。清晨,农民们从床上爬起来,在一排排的玉米丛里,他们一字排开,跟着对面歌手(一般为两人,一人持鼓一人持锣)敲锣打鼓的音律和歌声劳动。薅草锣鼓不仅仅只唱农耕相关的,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忠义传说,边听故事边干农活,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进行劳作,既能干活,又不至于过于无聊,随着锣鼓歌声的不断高亢,农民们也会更有激情和动力,更加奋进地投入在农耕之中。

(四) 情感功能

情感是文艺作品的内涵,没有情感的作品不具备灵魂。人作为社会动物,需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找寻自我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渴望和心理期待,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满足,向坝人们选择的,便是用最能表现个人情感和需求的民歌形式。歌曲通过抑扬顿挫来表现心中情绪的跌宕起伏、用歌词来直抒胸臆或旁敲侧击,相比于文字和动作,更具抒情性和表达性。爱情是文艺作品的主要话题之一,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让向坝人民谱写了一首首追求爱情的艳歌和表达少女少妇哀怨离别的怨歌。《风儿歌》(节选):

男唱:“一更里来风儿轻轻起,小郎戴帽穿新衣要到姐家去。”

男唱:“二更里来风儿吹得快,不觉来到姐门外,敲门把门开。

女问:“你哪里去哒。”

男答:这儿。

男唱:“三更里来风儿吹得哒,把郎吹到家神下,神仙也知道他。

女问:“哥你怎么才来?”

男答:“把父母安顿好哒才来。”

女唱:“四更里来风儿吹进房,叫声情哥我的郎,我时刻把你想。

男女合唱:五更里来风儿吹得圆,二人双双都团圆,风儿你回家转。

这首歌充分展示了男子去女子家拜访的过程。在故事的开始,男子要在家打扮好自己,据演唱者余昌美老师说,村里的人干农活,在自家生活,不用打扮太好,只有去对象家才会整理打扮自己。再用风儿比喻爱情,从“风儿轻轻起”到“风儿吹得圆”,风儿吹了五更里,从轻到重,最后风儿吹得二人团圆,最后完成了使命去另一户人家,把爱情传播到其他人家里。如《探郎歌》(节选):

二月探郎百花开,

情哥一去不回来,

没得哪一天叫奴不挂怀。

……

七月探郎七月七,

眼望牛郎和织女,

情哥你不来奴家心头急。

有人享受爱情相聚时的美好,也有人遭遇爱情分离的痛苦。“百花开”的生机景象和“不回来”的孤独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牛郎织女的相逢和你我的相离,强烈对比之下,不尽的愁情令少女老妇和听众感怀伤心;词义真实细腻,曲调哀婉低沉,真挚情感的流露,最能令人感动。

三、 向坝民歌传承人的生活史与心路历程

从文化谱系的代代相承,到社会转型的文化坚守;从日常生活的艰难维持,到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从边缘化的手艺人,到主流化的非遗传承人等,充分展现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传承力量。民间文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高度人民性的精神追求与理想表达。非遗传承人自小受到民間生活的滋养和哺育,在人民创造的文艺土壤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们以自己的热爱与执着,向民间文艺学习,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文化继往开来的优良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微观具体的传承人生命史、生活史和心灵史事件中,洞察传承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的多重关系的历史脉络,梳理其复杂而内在的文化谱系,即时间谱系、空间谱系、知识谱系和主体谱系,从而建构起传承人的“精神档案”,确立非遗的“人文品格”,还原非遗传承的“社会记忆”,建构地方性“知识谱系”,阐明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担当”,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贡献理论智慧[5]。

(一) 家庭环境

向坝地区位置偏远,与世隔绝,交通极不发达,过去仅有一条盐商走出的小径;生产技术和水平低,仅使用简单的农具劳作,并且由于向坝地区的土质贫瘠,土地生产能力有限,产出农作物的数量和质量较低。但是,在这样的封闭贫乏之地,向坝人民以自身的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为素材,用通俗易懂的民歌形式,创造了自己的精神文化宝库——向坝民歌。

杨福凤生活在农村家庭,由于物质生活资料匮乏,她经常帮助家人处理农活,应对生活,幸运的是,她的母亲和外公擅长歌唱向坝民歌,每当劳动生产及休憩娱乐时,母亲和外公总会为她唱起民歌,教授她如何歌唱,让她在劳作中也能找到一丝乐趣。杨福凤就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和亲身实践中,逐渐掌握歌唱技巧,记忆歌词曲谱,享受其中的精神乐趣,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民歌歌手。

(二) 青少年时期

杨福凤出生于1953年,三大改造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之年,劳动与奉献是杨福凤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内容。上学期间,杨福凤的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在校园度过,学校经常在农忙时节安排学生去帮村里人除草、收庄稼、捡柴;假期之余也会和家人一起劳作。在集体劳作中,薅草锣鼓歌、劳动歌成为大家在劳作期间的主要精神食粮,每当劳动生产时,歌师们唱出的鼓舞和热情,总能激励杨福凤从厌恶劳动的情绪中解脱,在劳动中寻找积极的意义,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听歌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中,杨福凤不断被民歌所吸引,进而激励自己不断去学习,终于,在外公循循善诱,母亲的帮助下,杨福凤学会了不少向坝民歌。杨福凤对向坝民歌十分敏感,她在这一方面极有天赋,在学习过程中听其他人唱一两遍向坝民歌就可以轻松学会,可以说是一学就会,在遇上部分比较难学的歌曲,她从不会轻易放弃,她会坚持不懈地一遍一遍地去学习,大多数情况下她通过自己的理解,投入歌曲之中,在学了四五遍之后,她基本上能够学会,将所学的向坝民歌完整地唱下来,诚如杨福凤自言:“我没有什么学问,我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学,直到我会唱。”杨福凤学习向坝民歌的过程中从不会半途而废,她会锲而不舍地钻研,同时杨福凤在学习民歌时也会将自己所学的民歌进行整理与记录,她会将自己学过的民歌一笔一划地抄录在笔记本上,便于深化记忆,温故而知新,在十几岁时,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当地举办的民歌比赛中拿到了奖项,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对于年纪轻轻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鼓励,在她夜以继日地不断练习、不断学习下,她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也得到了一个令她满意的结果,让自己对得起所学的向坝民歌。

(三) 中年时期

这个时期的杨福凤幸福美满。1968年,杨福凤与自己的挚爱邵济生结为夫妇,两人都是热爱劳动、善长民歌之人,结婚之后更是共同维护自己的家、共同歌唱彼此的歌。成婚不久,他们接连迎来爱情的结晶,累计生育三个孩子,二男一女;并且,他们的事业也得到了节节攀升,杨福凤在大家的推选下当上了村里的妇联主任,维护向坝妇女权益;同时,多年的积累也满足了杨邵二人的心愿,建一栋自己的房子,养几头猪,在广阔的世界中有一个自己的安身之所。

杨福凤在当上妇联主任后,积极维护向坝村妇女的权益,积极向村中妇女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带领村里的妇女们参与集体农活,同时协调村里妇女间的关系,处理好邻里关系,关心妇女和儿童的生活,在村里杨福凤是有名的能干好手,她也会经常和村里的妇女一起交流干活的经验,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生产小队的任务指标,她会在干活时为大家唱向坝民歌中的生活歌、小调等激励大家干活,舒缓劳动伙伴辛苦干活的疲倦和疲劳,给大家打气。她会走访村里的人家,询问村里妇女儿童的近况,了解他们的相关情况,针对她们提出来的困难,她会发挥自己的智慧,为他们想出能够解决的办法;她也会自己亲身上阵为他们处理困难,遇上她自己无法处理的,她会反馈到大队部集思广益,和大家集体商量共同处理;她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切实为村民们解决他们的困难。在结束了白天的辛勤劳作后,晚上他们要在一起开会,算工分,在算完工分后,杨福凤通常会组织村里的妇女,一起为大家唱向坝民歌,每次她都会为大家唱出一首首悠扬婉转的向坝民歌,她也会唱其他革命歌曲或者红歌,例如《东方红》《洪湖水浪打浪》《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等。尽管她每天要和大家一同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但是到了晚上她依旧会坚持为大家唱歌,在一片片美妙的歌声中,大家一天的劳动疲累也会有所缓解,虽然物质上得不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大家是可以自己创造的。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喜欢向坝民歌,我想要一直唱下去,我要让他们听到我的歌声,听到向坝民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累(身体上的疲惫),但是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感兴趣的民歌,她当然可以坚持不懈地唱下去。在唱歌时她的内心是充实的,心情是喜悦的。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杨福凤也进入了个人民歌创作的高潮期,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开展,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物质方面得到基本满足,国家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向坝民歌作为向坝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得到了基层党和政府的支持和挖掘。杨福凤作为传唱向坝民歌的优秀选手,在各种民歌比赛中与其他选手一起互相展示自身长处,一起交流进步,在一次次的磨练、提升中,杨福凤的表演舞台越来越大,越走越远,让向坝民歌走出十堰、走出湖北。在民歌传承上,杨邵二人也积极收徒,在收徒时没有繁琐的收徒仪式,只要有人上门求学,对向坝民歌感兴趣,他们就会收其为徒,并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教授适合他们的民歌。

(四) 晚年时期

杨福凤对生活充满希望,她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年代,在那艰难的时代,她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善着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打拼出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她勤劳能干,积极乐观,热情大方。她孝敬父母公婆,关心爱护子女。她是一位好妻子,她与丈夫一同经历风雨,一同面对苦难,相濡以沫,相互支持。她是一位好母亲,她对子女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来教子女为人处世,生存之道,她开明大度,通情达理,尊重子女。在她担任向坝村妇联主任即干部的四十多年来,她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她从小便学习民歌,在学习民歌时,她一直在向他人学习与自学的过程中不斷积累,她的天赋较高,可以轻松地学会,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有天赋而沾沾自喜和放松,她对民歌一直是求知若渴的,她明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她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向坝民歌,让自己的水平不断提升,能够演绎出她心中最好的向坝民歌。

杨福凤的努力与坚持获得了回报,2022年,她被评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非遗传承人待遇,同时也在为村民唱歌,为大众唱歌,并在唱歌中感受自己的价值。杨福凤对民歌一直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她从小就对民歌感兴趣,在外公和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她学习着向坝民歌,她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面对学习民歌道路上的诸多不顺,她迎难而上,锲而不舍,从不轻言放弃,对于她而言,民歌就像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她对民歌的喜爱是刻在了骨子里的,民歌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密不可分、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杨福凤并不是只会唱向坝民歌,她也会学习,也会唱别的地方的民歌,她会唱一部分湖北恩施民歌,她自己曾言:“恩施那边的民歌比我们这边的调子要轻柔舒缓,让人一听就会觉得轻灵欢快,有一次恩施利川有一个唱民歌的陈娟老师来我们这边交流,她当时唱的是《六口茶》,他既能唱男声,又可以唱女声,我很佩服他。”渝东、渝南一带的民歌与陕南一带民歌,她也会不少,她对于民歌的包容性很强,她在不断地学习,不断融会贯通,她也能清晰地对比出其他地方民歌与向坝民歌的不同。现如今,杨福凤已逾古稀之年,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在登台表演时连续唱几首民歌,会明显出现中气不足的现象,唱歌时速度不能过快,需要休息。尽管现在年纪大了,杨福凤依旧没有放弃唱民歌,她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唱着她热爱的向坝民歌,她依旧希望向坝民歌可以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向坝民歌。

四、 向坝民歌的传承与艺术特征

杨福凤对于向坝民歌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她对向坝民歌一直秉持着热爱与敬重的态度,就算生活艰难困苦时,她依旧持之以恒、砥砺前行地“曲不离口”。她深知,学习向坝民歌是一个持续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算有万般艰难险阻,她都应该跨过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向坝民歌是她从幼年到现在一直无法割舍的东西,就像她的一位知心好友一般。她现在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在演唱向坝民歌时,有时总是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标准,她唱民歌的持久能力明显不如以前,尽管如此,她并没有自怨自艾,她珍惜自己每次唱民歌的机会,倾力投入自己的感情,享受向坝民歌带来的精神愉悦。身为向坝民歌的传承人,她一直关心的便是向坝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她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向坝民歌,政府能起到领头羊作用,重视这一地方特色文化,将向坝民歌的所有传承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为向坝民歌的传承建言献策。她一直想要把向坝民歌推向更远的地方,走向更宽阔的舞台,能够推广到全国,让全国人民都了解向坝民歌。

(一) 传承特征

1.语言特征

作为民歌,欲想感知它的语言和曲调风格,就必须首先了解民歌使用的语言。民歌是村民在持续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音乐,方言作为当地村民主要使用的语言,具有地域性、通俗性和文化性,是民歌的主要演唱语言,这既使得民歌独具当地地域特性和文化特性,又形成一道天然的语言壁垒,令外人难以理解和欣赏。

向坝地处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在语言上深受川腔渝调及巴渝方言的影响,常带有拖音的语气助词,使得向坝方言在有更强的情绪表现力的同时具有音韵感,更加适合传唱民歌;受来自北方的秦文化影响,向坝乡民更具直率、坦荡、粗犷的特点,这使民歌也更加朴素、豪放,在内容上语意明确,通俗易懂。

2.内容特征

向坝民歌主要以艳、怨、贤、谐为主格调。艳歌以爱情为主题,有较为完整的情节,遵循“逗引—默许—约定—实现”的推理性格式发展,常用羞涩的语言含蓄委婉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怨歌则恰好相反,常用对比、反衬、夸张的手法细腻真情地表现了闺女少妇对爱情失落的惆怅与怨叹。贤歌通常塑造大义凛然、聪慧贤良的正面人物形象,常在细节上刻画逼真,语句清明浏亮,轻柔中透着理性。谐歌语言风趣,诙谐俏皮,篇幅短小,常一语双关,以善意讽人。例如《戏郎歌》:“四月里来四月八,情哥下河把鱼打,你鱼儿上了别人钩,快点去网她。”

3.旋律特征

向坝民歌以往的传承方式以口头为主,故没有固定的曲谱,只有相对稳定的曲调,向坝歌手也是根据传承下来的曲调,加上自己的认知和文化,创造出新的民歌。曲调是向坝过往歌手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当代的向坝歌手在曲调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使得民歌在新的时代也能不断创新,因此向坝民歌也可被称作“与时俱进的民歌”。

向坝民歌在形式上以五字句、七字句为主,对仗和押韵明显,有的还会在二三句之间加上一句衬词乐句,或是在较长的第三句中插入,形成四句体。同类型的词句,句与句之间节奏感强并且互相衬托使歌曲浑成一体,并且让听众更能把握歌词剧情和主线进度,在有节律地传唱基础上,适时的停顿更能使听众跟得上、听得懂、听得好。例如:“太阳出来照院房,情妹在院洗衣裳,青的拿清水洗,白的拿米汤浆,打扮情哥上学堂。”

(二) 传承特征

1.文化来源

向坝地处秦、楚、巴地域边界,古代楚民最早在这里开辟边土,而楚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因子的特点,文化上秉持多元开放的特质,在先秦文化融合時期,粗犷豪迈的秦文化和神秘富足的巴文化被楚文化所包容、吸收、整合,并在不断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向坝文化。向坝地区群山环绕,与世隔绝,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可以保存几千年前原汁原味的以楚文化为主、兼具秦巴文化特色的向坝文化。

文化上的包容性促使向坝民歌能够极大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接受新生文化,在过往的向坝历史中,向坝先贤们以自身生活为题材,融入作者思想、情感和期待,吸纳各种历史故事和人文经典,在传承下来的曲调基础之上,创造出一首首饱含向坝民风的向坝民歌。生活还在继续,民歌传唱不止,如今,极具包容性的向坝民歌站在全新的历史舞台,吸收来自中国其他地域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之后,谱写全新的民歌篇章。

2.主要题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向坝民歌作为向坝地区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历史和文化。向坝民歌的主要题材包括:与农耕相关的田园生活和农作场景、对爱情的期待和不满,以及诸如生老病死、分离团聚的生活百态、历史故事和生活传说。随着交通的不断改善和各种信息的大量涌入,向坝居民的生活开始出现巨变,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民歌内容和题材自然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展现向坝居民在新时代的新姿态。

3.传承意识

当群山的封闭被新修的道路打开,与世长隔的向坝乡开始与新时代接轨,面对青年群体因外出谋生而流失和流行文化对向坝青少年的受众争夺,向坝民歌的传承开始面临冲击。但是,向坝民歌作为向坝居民性格的作品化,承载了一代代向坝人心中的信念和生活,不会轻易地被外界随风而逝的流行文化所击垮。向坝民歌之所以能够长远流传,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封闭,更是因为向坝人强烈的文化意识,尤其是乡里干部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即使学业再忙,也会让向坝民歌走进校园,即使工作再辛苦,也要安排民歌培训、民歌比赛,民歌不是向坝人的累赘,而是向坝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 新时代向坝民歌传承人的创新实践

相较传统社会而言,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的非遗传承人需要树立新民间意识。所谓新民间,是相对传统民间而言。传统民间通常指的是乡村社会所构成的文化空间与社会群体,以农耕生产方式为基础,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基本社会关系准则,以家族信仰和村落观念为价值体系,其历史延续性与空间静态性特征较为典型。传统民间是熟人社会,具有情理兼重的网络结构。中国乡村社会的民间性代表着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朴素情感,也象征着安土重迁的乡土意识与保守精神。

(一) 新媒介创新传播实践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传媒,数字化新媒介具有观感佳、保存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匠心构筑的舞台和细心编排的民歌,在适当的机位下录制和观赏,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展示民歌。通过数字媒介的储存,可将民歌的生动演绎保留、定格,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随时重现。在数字传媒的帮助下,民歌演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新媒介将这一份文化宝藏送给每一位网民。以前需要在特定场合才能观看到的演出,现在只需通过数字媒介就可观看,这对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挖掘工作有着十分强大的助力,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得到极大提升,这意味着向坝民歌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借助新媒介,进入大众的视野,进入社会的舞台。

向坝民歌的传承需要传承人不断努力,让其登上更高的舞台,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向坝民歌,这就需要传承人不断守正创新,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喜好来进行调整,创新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保证民歌的原汁原味,所以,传承人要对向坝民歌进行探索,要把握住向坝民歌的深层含义,了解其内涵,提高演唱水平和共情能力。向坝民歌的发展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努力,而且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正如杨福凤所言:“我们也参加过政府和小学一同组织的民歌进校园活动。这也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学校也需要在酌情考虑下让学生们能够有时间学习向坝民歌,在初高中校园,向坝民歌很少进入学生们的视野,学生们大部分时间忙于学业,很少有时间可以学习向坝民歌,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向坝民歌学习课程,让对民歌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学习,当然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一刀切。”向坝民歌的传承与发扬,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多方面联动,持续发力,正如杨福凤的期盼:“我现在尽我自己的能力去唱向坝民歌,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登上更大的舞台,我想到北京去表演,我想让更多的人听到我唱向坝民歌,更多人了解向坝民歌,这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去努力。”向坝民歌是传承人毕生追求的一束光,也是贯穿杨福凤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它一直陪伴着杨福凤。向坝民歌的前程似锦,它值得踏上更广更高的远方,它可以在更多的人们耳边响起,它能在人们的脑海留下一抹美妙的丽影。而在这一切实现之前,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它,为它保驾护航。

(二) 新平台创新传承实践

向坝民歌生动地再现了向坝民俗文化中田间劳作的生活状态、奔放大胆的情感表露、意蕴丰富的生活情趣,展现了大山里人们生活与劳作中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演出中原生态的民歌调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歌词淳朴、原汁原味,将生活的劳动美、爱情美、风情美、风景美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感受到美好、淳朴、精彩、灿烂的向坝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时这场表演也让杨老师看到了向坝民歌民俗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希望。将传统文化推进到全新平台,意味着要让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艺形式相结合,而如何把握这之间的度,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原生态向坝民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容与现代人之间的审美距离有些过远,是难以吸引现代人注意力的主要原因。但与此同时,要保留住向坝民歌的本质特性,不能过度创新而抛弃了民歌的原生性。在新平台上,通过打造非遗传承人个人品牌,鼓励音乐与视频作者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直播非遗,以向坝民歌为蓝本进行文艺创作、二次加工,用新瓶装旧酒的形式让民歌融入现代生活,酒虽旧,却越陈越香[10]。

1.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一是制作民间艺术宣传片,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建立民间艺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三是举办民间艺术节。这是促进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有效手段。制定保护规划,完善保护制度。相关各级文化部门要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使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系统全面的保护。2.要建立传承机制,加强抢救工作。一是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对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鼓励和组织老艺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创作。二是开展传承人命名活动。对中青年艺术骨干专门建档,给予鼓励和跟踪培养。三是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3.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市县要设立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民间艺术资源的普查、申遗、保护、人才培养和传承人的扶持。成立保护协会,打造特色文化。一是成立“民间艺术保护协会”。开展“民间艺术大赛”和“优秀民间艺人”评选活动。二是民间艺术的展演要和旅游事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旅游景点和景区,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三是组建“民间艺术演出团”。4.建民间艺术馆,编入乡土教材。一是在市博物馆设立民间艺术馆。各县均可采取同样办法设立民间艺术馆,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基地。二是将民间艺术编入乡土教材,让民间艺术得到有效的传承。开展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即剪纸进入手工课,民歌进入音乐课,腰鼓进入体育课,绘画进入美术课。激发青少年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学习本乡本土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三) 新民歌创新文本实践

杨福凤认为在新时代向坝民歌创作还需紧跟社会大众走,打破传统民歌与现代人之间的“屏障”,要让观众在欣赏民歌时有亲切感,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人民是创作的灵魂,人民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新时代的民歌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努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始终把人民冷暖、人民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要做到“身入”“情入”“心入”。创作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与人民心贴心,真正懂得“为了谁”,艺术作品才能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引发共鸣。其次,创作民歌要有创新意识。“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作品的生命。非遗传承人要跟上时代,把握时代,融入时代,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要在观念和手段上以及内容和形式深度上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唯有把创新精神融入血脉,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贯穿创作全过程,促使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不断迈上新台阶,才能创作出好的民歌。作为民歌,演唱的形式不会有过多变化,歌词的内容可以与时俱进,与日俱新。在传承人袁连辉编纂的新民歌中,大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助力的故事,都成为新民歌的素材,包括但不限于見义勇为的徐洪刚、舍己救人的张华、全国劳模吴仁宝;传承人余昌美将民歌与情景剧相结合,在舞台上以表演的形式演唱,增加了舞台的表现力,引人入胜。传承人杨福凤与邵济生一起创作民歌《幸福不忘党的恩》,用民歌的曲调和风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填词,传播新时代思想。

時代在继续前进,文化也紧随其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歌,支持民歌在内容上、形式上与时俱进,鼓励新文本创作,不仅仅局限于传承人,广大群众皆可参与进来,由政府牵头,用科技助力,文艺社团与组织共同奋进,文化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从传统性、现代性、人民性与国家性等四大维度着手发力——既要传承、保护好传统乡村文化,也要创新、发展好现代乡村文化;既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也要坚持国家的外部引领。通过一系列乡村非遗实践,将唤醒尘封已久的文化乡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彰显赓续千年的中华文化基因,重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11]。

六、 结 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此意义上,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非遗传承人,恰逢其时地参与到国家文化建设中来,情感真挚,成为最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承力量。民间文艺家是人民的艺术家,他们代表着人民的声音,肩负着将古老传统保护下来、传承下去的历史责任。这种源于人民性的艺术传承,一代又一代地坚持着,折射出中国文化精神的坚韧性与生命力。因为他们所承载的是人民的愿望、人民的智慧和人民的历史,因为这种人民性来自土地的本性与根性,也来自于民间文艺家的文化使命感。源于人民性的文化使命古老而神圣,面向传统,担当传承人。但是这种使命定位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以文化韧性来承袭传统,以保守精神来强化传统观念。因此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既需要这种根源于人民性的神圣使命,阐释和传播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也需要基于人民性的当代生活的新使命,探索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非遗传承人就需要将两种使命融汇贯通,既强调对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承,也要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地区的技术、制度会影响它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的文化则会影响当地人的精神信仰和追求,真正影响它未来的走向。现如今,向坝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早已提升,向坝居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会愈加突出,而向坝先民留下的悠久流传的珍贵文化宝藏向坝民歌,为满足向坝精神文明需求提出了解决方案。从传承人入手,研究传承人的生活史、心灵史,透过民歌故事,展示民间智慧,使其承载的族群传统得以显现,让民歌的价值回归到“人”的价值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传统文化进入新时代之后,传承意识与传承方法的创新为大众所迫切需要,由政府牵头、以传承人为发力点、用科技助力、由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并与广大群众一起了解、欣赏、创造,向坝民歌传承人口述志的实践与研究能够为民歌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注释:

① 本文所引用向坝民歌作品,皆为笔者调查采录取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张明庚.向坝民歌起源·发展探究[C]//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2006:366-374.

[3] 李霖.鄂西北向坝民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6.

[4] 傅广典.向坝听歌[J].北方音乐,2005,(12):38.

[5] 袁渊,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鄂西民歌特征研究[J].理论月刊,2023,(03):72-82.

[6] 孙正国.非遗传承人口述志的理论拓展及其文化价值[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01):123-133.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DB/OL].(2005-03-26)[2023-05-09].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3227.htm 2005/content_63227.htm.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文非遗函〔2015〕318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执行团队培训班在武汉开班[EB/OL].(2019-12-20)[2023-05-09].https://www.mct.gov.cn/whzx/bnsj/fwzwhycs/201912/t20191220849757.htm

[9] 文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EB/OL].(2020-12-06)[2023-05-09].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012/t20201206_916836.html.

[10]何凤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川东北地区音乐类非遗创新发展研究[J].四川戏剧,2022(11):140-143.

[11]黄永林,任正.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02):115-124.

(责任编辑 文 格)

Inheritance Subject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of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Taking Hubei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Xiangba Folk Song as a Case Study

HE Chun-hui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 and Tourism / Center for Hanshui Culture Studies,

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hiyan 442000,Hubei,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is characterized by promo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with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n important content,including regional culture.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peech at the Symposium 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 macro vis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nd a valuable guide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to be included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for study.The inheritance subject of regional culture is the inherito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ho uses the method of oral chronicles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itself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meanwhile as one part of regional culture.The paper takes the Hubei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Xiangba Folk Song as a case study,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on its inheritor Yang Fufengs life history,and studi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life history and reg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The life history of the subject of reg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reflects the spiritual growth process of “human”; Using stories in folk songs as objects to showcase folk experiences and life wisdom;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song inheritance demonstrate the cultural innovation practice of the inheritor in the new era,providing a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New Era; regional culture; inheri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ral chronicles; Xiangba Folk Song

猜你喜欢

民歌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