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的探索

2023-03-11饶玉良严钰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医学价值观育人

饶玉良 严钰锋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是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实验内容有机融合而成的综合性实验课程[1-2]。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中蕴含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医学人文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等课程思政元素,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严谨作风具有重要意义。秉持立德树人初心、落实课程思政育人使命,本实验教学中心围绕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1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概况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融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多门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新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体系。本课程以人体、整体动物及离体器官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机体生理活动规律、疾病发生发展及机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本课程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医学必修实验课程,在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严谨作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充分挖掘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探索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设计、课程建设、教学实践、考核评价等主要环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动物保护、生命意义等问题,形成辩证统一的正确认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融入实验课程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医学机能学知识讲授有机融合,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夯实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坚定服务人类健康事业的理想与信念,于无形中达到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培养目标。

3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

2020 年5 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路线图,明确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3],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4],“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5-6]。课程思政将价值观引导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课程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医学人文、团队协作精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科学设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管理、科学开展考核评价,实现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培养目标[7]。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结合课程实际,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切实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出发,细化落实到切实可行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牢牢把握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属性,着重处理好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在育人环节上的互补与衔接,妥善处理好实验动物生态哲学理念与生物中心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合适方式将课程思政理念合理有效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更好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根本目的。

3.1 结合生态哲学理念和生物中心主义理论,辩证看待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多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正确认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对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非常重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既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施韦兹的敬畏生命原则、辛格的动物解放伦理原则等生物中心主义理论[8],加强尊重动物、珍爱生命的人文关怀精神,又引导学生理解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理念,以及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适度消费和再生利用的世界观,树立合理使用实验动物的思想[9];比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验动物合理使用观点和与以西方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思想,辩证看待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形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2 有效衔接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充分发挥实验课程思政育人优势

统筹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融通,明确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功能定位,统筹安排,有效衔接。结合实验课程特点,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意识,在实验室安全、实验技术规范操作、实验作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训练、自主学习创新研究等方面,树立客观科学的专业态度,践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负责的职业素养。开展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阶段的交叉综合思维模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3.3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实验课程,溶盐入汤润物无声思政育人

围绕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充分挖掘思政案例和思政元素[7,10-11],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注重复旦上医精神文化传承,倡导奉献担当的社会责任,歌颂医务和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的实践,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实践操作中、团队合作中、尊重生命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大局观、沟通交流、统筹计划、应变调整等综合技能,以及客观严谨、探索求真的科学素养,敬畏生命、珍爱动物的动物伦理观,帮助学生在思维模式、思想意识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全面提升,树立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实现知识、能力、思维、素养和胜任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获得综合性、系统性、原创性知识体系和理念。通过具体真实的临床案例、通过身边人物的鲜活事迹、通过落实落细落小的具体举措,衍射浸润出思政育人的内涵和要义,悄无声息,恰到好处。将课程思政的盐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汤中,溶盐入汤、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有温度、有情怀的创新型医学精英人才。

4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4.1 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以活体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外同类课程较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既与相关学科理论课思政育人相衔接,又有所区别,避免重复。从实验课的属性和要求出发,以“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切入点和整体设计的基石,系统规划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教学团队充分利用课程既有教学资源,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医学人文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的同时,补足精神内核的钙,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为人类健康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目标。

4.2 课程教学模块安排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面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等不同医学专业本科生,分别设置80/112 学时。课程分为总论、综合性实验、设计和创新实验三大部分,13 个教学模块。将思政育人的理念和方法具化到实验内容中,在训练思维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达成思政育人目标。

总论部分包括绪论和基础操作训练,主要介绍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概况、通用实验技术和常用设备器材;综合性实验部分,主要探讨各器官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或其他干预方法的原理、机制和结果;设计和创新性实验部分,同学们围绕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自主学习思考、自行设计实施、自我改进完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4.3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的路径

4.3.1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

通过对比动物实验的不同政策、认知和态度,结合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国情、国体、国策的不同,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和文化的优越性,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解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指导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

4.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刻理解领悟内涵要义。挖掘医学相关真实案例,体现教师甘当人梯、蜡炬成灰的敬业奉献精神,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勇敢逆行的伟大精神,展现医学科研人员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执著求索精神,身边故事,感人事迹,更能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为身边鲜活的形象,通过言传身教、榜样激励的方式,为医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初步培养贯穿一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4.3.3 深入挖掘案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充分挖掘蕴含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典型案例,深刻剖析案例内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观念方法和处事原则,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将对专业问题的理解、感悟拓展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考和探索中,达成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行事原则方法,实现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目标。

4.3.4 强化根植内心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相关内容为基础,认识我国历史上各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成就和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伟大贡献,结合重大医学事件如SARS、重大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和坚强韧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取得伟大胜利,激发家国情怀[12],焕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新时期党和政府为了促进人民健康事业所制定的政策方针和发展纲要,加深理解健康中国战略,并结合“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国际政策拓展国际视野,更加笃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3.5 多种思维模式的有机融入,启发学生思考

结合课程内容,融入科技重大进步案例、创新性技术方法和争议性科技创新等热点技术和事件,引导学生对逻辑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各种思维模式的理解运用[13],将多种不同思维形式从粗浅的望文生义,演进到具体直观的认识,逐步总结归纳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学以致用,运用到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在“缺氧”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缺氧的利与弊、病理损伤与临床应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哲学思维[14]。

4.3.6 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入,培养医学生温度情怀

在实验动物中,融入实验动物的奉献和牺牲,通过具体实验技术和操作细节来落实如何有效减少实验动物痛苦、增加动物福利和关心关爱实验动物,强化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教育,高度重视和正确落实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的要求[8,10,15-17]。加强生命观教育,尊重生命,敬畏牺牲。通过动物实验、动物安乐死、临终关怀和实验动物送别,辩证看待生命的长度与广度,拓展到对生命的敬畏,延伸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温度、有情怀的健康事业促进者。

4.3.7 科学素养的挖掘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用科学、客观的眼光发现科学问题,用科学、精准的语言描述问题,用科学、缜密的思维分析问题,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逐步系统设计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和素养。科学探索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不断尝试探索新的科学方法,科学家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创新探索、持续追求卓越,逐步具备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4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的方式

4.4.1 案例剖析,学以致用

精选实验内容相关案例,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方法,精心设计、科学讲解、剖析引导,提炼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内涵并贯穿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

4.4.2 讨论交流,团队协作

实验小组就是项目组,每位同学承担特定角色,明确职责,敢于担当。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组内讨论协作,组间交流互补,加深知识理解,科学探索交流,培养科学精神。

4.4.3 自主学习,翻转课堂

超星学习通平台《功能学科综合实验》课程提供丰富的思政和人文内容教学资源,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有机结合,自主学习、翻转课堂,锻炼提升自学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4.4.4 主题实践、学做一体

举办丰富的主题活动,如每年的世界实验动物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纪念活动,课堂教学与世界实验动物日纪念活动相结合,实践教学与拓展活动融合贯通,实现学做一体;在专业教师或医生带领下组织学生上街头进社区,为群众开展力所能及的健康服务如科普宣讲、无创检测等。

综上所述,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对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严谨作风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实践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实现了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夯实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帮助同学们坚定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的理想与信念,立德树人,思政育人,实现了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医学创新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医学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医学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