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社会学中的理性化思想概述
2023-03-11刘亚芳
刘亚芳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理性主义日薄西山,非理性主义思潮兴起,新康德主义应运而生,他们既承认自然科学的计量化、精确化方法及其技术发展的合理性,同时又把文化科学保持在表意化层面,这一变化使德国的社会科学带有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开启了社会学“理解”传统的先声。韦伯①的主要思想观念和世界观正是在19世纪后期这样一种背景和思想气氛中形成的,既继承了欧洲理性主义的传统,又接受了理性主义危机下的新思潮。
一、理性化——韦伯思想的核心
理性化作为韦伯思想体系的主轴,贯穿于韦伯学说的各个方面,从著作到演讲,再到论述,“理性”或“合理性”,“理性化”或“合理化”无一不被提及。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绪论部分,作者多次提到了“理性的”和“理性化”。例如,“绝对精准的核算或者估价是不存在的,这种计算更多的是一种推测或者说是一种传统作风和行事惯例,甚至各种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对于核算精准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这些问题影响的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获利的理性化程度而已。”[1]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智化、总之是‘世界祛除巫魅’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共生活中隐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领域,或者流于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这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提及的理性化[2]。
在“理性的法律思维的诸多范畴”论述中,韦伯提到“法创制和法发现可能为理性或非理性的。在形式上,其为非理性的情况是……在实质上,其为非理性的情况是……凡是未能在法学上被理性地‘建构’者,即和法律无关紧要。”[3]
以理性化作为考察韦伯思想的重心,经历了一个被学术界认可和接受的过程。
早在1929年,德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兰茨胡特在《社会学的批判》一书中就提出以理性或理性化作为韦伯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过与卡尔·马克思思想观点的对比,他认为,韦伯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提取了“理性”这一特点,而恰恰是这一特点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在不同的领域表现为“计算性”和“反神秘性”;1964年,弗赖尔在《社会学作为现实科学》中承继了兰茨胡特的观点,“围绕这一概念(理性或理性化),韦伯交织出了缤纷多彩的社会学思想体系”,但他表示,韦伯并非一味地赞扬理性主义。
20世纪70年代,理性化作为韦伯学说的核心思想被学术界广泛认可,这一过程开始于腾布鲁克和施路赫特。腾布鲁克认为,理性化是韦伯关注的一个普遍问题,运用此概念,他既对西方宗教的仪式主义、生活态度、救赎方式进行了考察,又对印度教、儒教、道教等东方宗教的模范型预言和神秘主义救赎进行了考察,由此,宗教社会学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围绕此,形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的根基;同样的,施路赫特也以理性或理性化作为整体观察韦伯立场的重心,他指出“以理性主义或理性化的问题作为整体观察韦伯立场的重心,乃是最恰当的。”[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理性化作为韦伯思想的核心观点被学术界认可和接纳。通过这一逻辑,韦伯宏大的学术研究体系有了一条明晰的路径,这使得学者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整合、研究韦伯的学术思想,评估韦伯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等学科领域上的贡献,也为理解其后社会学领域的诸多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二、韦伯理性化的含义
了解了“理性化”在韦伯思想体系中的主轴地位,我们应该搞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是理性化。
关于理性化的概念,国内学者苏国勋和傅永年给出了解释。苏国勋教授认为,韦伯的理性化概念源于他的法学思想,不同于哲学领域强调“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社会学范畴的理性化是指“当一个行动的目标确定之后,就应该选取最有效的手段去达致目标,为此就必须对目标、手段以及客观可能性和主观能动性做出周密的考量,务必使整个过程成为可计算的、可预测的,最终达到最优化的结果”[5]383。
傅永年教授也同意这一观点,“合理性”最早是在法律社会学中提出的,可以透过形式法律的特征明晰理性或合理性的概念。因此,傅先生认为,合理性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由法规支配的;具有严整结构、体系化的;基于逻辑分析意义的;由理智控制的”[6]。
我们发现当前有很多文章和书籍都介绍了有关韦伯“理性化”的命题,但是很难提炼出一个明确的理性化或者合理性定义。一方面,在韦伯诸多著作中,就这一个概念进行的专门论述却不多见;另一方面,合理性与理性、理性化与合理化总是伴随着学者们的解读,并没有加以区分。
事实上,合理性与理性、合理化与理性化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性化或合理化是一个不断计算、不断追求精确性,摒弃神秘性和随意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学者刘莹珠所提到的那样“如果说‘理性化’是一个纵向的概念,‘合理性’则是一个横向的多面概念”[7]。对此,韦伯也给出了理性或理性化较为清晰明确的说明,“理性主义既指以越来越精确的抽象概念为手段而越来越能理论性地支配现实,又指以越来越精确地计算合适的手段为基础而有条理的达成一个特定既有的现实目的。”[8]
综合韦伯的解释和其他学者的探讨,理性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步步彰显的过程就是理性化,其实质是社会通过精确的计算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事作风逐渐趋向规范化和准则化,驱逐神秘性和人性化。同时,为了描述方便,本文以理性化一词贯穿全文。
三、韦伯理性化的研究路径和话语体系
韦伯通过理想类型的建构分析社会问题,构建理性化思想。
当人们认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时,是把它当作自身内在的事物,此时问题产生了,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理解或充分认识所有的事情,这就需要一种概括性的工具,它能够包含尽可能多的特征,并从中抽离出其意义。由此,韦伯建构出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是一种用来描述事件的理念,是设想出来的事物表象,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因此,又被称为“理想图像”或“思想图像”。借助于理想类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研究者更容易获得行动者的真实动机,其愈是被明确地建构出来,越能发挥在形塑专门概念、进行分类和启发上的功能。例如,为了比较东西方宗教差别及对各自社会理性化的影响,勾勒出伦理性预言和规范性预言、禁欲主义与神秘主义;为了探究构成资本主义要素之一的理性的法律有什么特征,勾勒出非理性形式法、非理性实质法、理性实质法、理性形式法四种理念类型。
在运用理想类型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韦伯也意识到,任何理想类型的建构都不可能穷尽某一现象或行为中的任何情况,它只是一种最大可能性的建构和诠释。韦伯对社会行动分类后曾指出:“行动,尤其是社会行动,很少只会指向……单一方式……这些指向也绝不是穷尽所有方式的分类,他们仅仅是为了社会学的目的所创造出来的概念上的纯粹类型,实际的行动或多或少地接近这些类型或者更常见的是行动中混杂着来自不同类型的要素。”[9]
为社会学者所周知的,理解社会学是韦伯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基石,其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解和解释。在路径分析中,通过构建“理想类型”理解和解释社会文化中的意义;在话语体系中,韦伯以社会行动为分析单位,以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为背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
韦伯认为,作为社会行动的唯一承载者,个体即是行动者。当社会行动者彼此关联,彼此行动时,单个的社会行动便构成了社会关系,要维系社会关系的持久性,就需要有规律的社会行动。这种规律性体现在同一个行动者或许多人的行动过程会在一种典型的相似的主观意义引导之下重复地发生。韦伯认为,这种规律主要是习俗风俗,以及正当秩序的约束,前者的效力是非强制的,后者包括内在情感、价值理性、宗教以及常规和法律等的约束。行动者结成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共同体关系和结合体关系——共同体关系建立在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相互隶属之上,结合体关系建立在理性算计的利益基础上,基于双方认可的契约——组织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形式,例如,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宗教组织等。由此,社会行动扩展延伸成了组织行动,正是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下,他阐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过程。
资本主义理性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经济行动向理性经济行动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在市场中,交易双方能够以货币的形式匿名地、不碍于情面地、合理地计算利润,同时在法律、规则等市场管理制度的运行下保证交易的连续性。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心原力。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天职观”赋予了日常行为宗教意味,使每个信徒直面上帝,因行获救替代了因信获救;“预定论”淡化了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强化了教徒们的主体自律自为意识,他们积极投身世俗生活,在世俗执业中证明自己;入世禁欲主义的节俭使得资本积累和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法律的理性化。即法律制度的系统化和执法行为的制度化,法律完全世俗化,存在完全的立法和执法人物,一切与法律有关的行为皆以法律条文为根据。官僚制支配。资本主义市场中的职员通过入职培训和专业训练,承担不同的任务,担任不同的角色,根据职场规则和市场规范,不问对象是谁地处理事务。
以这些因素为基础,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过程逐渐形成。
综上,韦伯以“理想类型”为研究方法,以社会行动为分析单位,通过经济、文化、法律、政治诸领域中理性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征和理性化过程,呈现出其关于理性化问题的思想。
四、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
前述,社会行动是韦伯分析社会的独特视角,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因此韦伯构建起了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将社会行动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两大类,其中理性行动分为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非理性行动分为传统的行动、情感的行动。理性化是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理性化机制是韦伯著述的中心线索,因此目的理性行动和价值理性行动是韦伯研究的重点。
目的理性行动,又称工具理性行动,是指在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的前提下采取的社会行动;价值理性行动则是行动者“主观相信行动的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而不管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5]90。在目的理性行动中,行动者考虑的是运用哪种手段可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或者运用该手段是否可以达到预定的目的,而特定目的所包含的价值则不在考量范围内;在价值理性行动中,当前所要全力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恰恰是——行动本身是否符合个人价值判断,至于行动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目的,是否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在韦伯看来,理性与非理性是辩证的、是动态的、是相互转化的。以目的理性行动为例,它的合理性在于目的,即行动者使用经过理性计算的手段达到预期目的,行动效率和功能符合理性思维;但是,越是以追求结果为目的和出发点,越容易漠视人的情感、精神价值的实质,从而将功利目标视为唯一目的,丧失多元价值取向;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工具理性是缺乏创新性的,容易导致社会的庸俗化、交易化。因此,韦伯认为,任何实际行动既包含工具理性成分,又包含价值理性成分。
一种事物,只有从特定的角度来看,才能说他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对于不信宗教的人来说,所有宗教的生活方式是非理性的,对于享乐主义者来说,所有的禁欲都是都是非理性的。因此,理性与非理性的划分应归因于事物,是一对辩证性概念。当我们将这种辩证性用于社会结构分析时,就产生了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在某种意义上,韦伯将“目的理性”称为“形式理性”,将“价值理性”称为“实质理性”。
形式理性以形式为原则,通过逻辑抽象的手段分析、论证、解决问题,是事实之间的关系判断;实质理性以某些特殊的规范为原则,这些规范是某些“伦理的无上命令、功利的或其他目的取向的规则、政治准则等。
形式理性基于因果关系判断,具有计算性和中立性,是客观理性,而实质理性基于价值和信念间的逻辑判断,具有价值判断,是主观理性,关于二者的区分使韦伯社会学思想具有了方法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奠定了他使用“价值中立”作为研究西方社会秩序的地位。在政治社会学中,“官僚统治”“卡里斯马统治”②就属于价值中立的概念。
当然,韦伯没有忘记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相对性,任何现实社会行动都包含这两种因素,是同一社会行动的不同侧面,任何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包含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
五、理性化的困境
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是相互转化的,理性主义形式发展的过程中,价值非理性因素也涉入其中,于是,对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两难抉择构成了理性化窘境的根源。
其一是经济行为的二难抉择。现代社会,经济行为的形式理性是“以货币表现产生出高度的形式合理性”,而实质理性则意味着其目的可能是伦理的、政治的、平均主义的。以货币为计算基础的市场经济意味着无支付能力或支付能力较弱的民众无法满足其需求,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式理性化与实质非理性。
其二是官僚制的二难抉择。科层制最显著的特性在于其高度的可计算性,完全依照纯粹的法律制度来运行,在组织的完善化、职务活动的法规化、职务活动的规定性和程序化等方面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中的人们服从于规章制度,缺乏内在精神的支持,极易形成冷漠的公务态度,限制了精神自由。
其三是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普遍关注时间、效率、功能等外在的东西,逐渐淡化知识、理想、信仰等思维层面的东西,而正是思维层面的东西促进了公民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不过,面对理性化的困境,韦伯并没有悲观,而是认为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西方理性主义环境下的各种条件服务于人类。
注 释:
①马克斯·韦伯:全名马克西米利安·卡尔·埃米尔·韦伯(德语:Maximilian Karl Emil “Max” Weber,1864—1920),男,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西方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和埃米尔·杜尔凯姆并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与发扬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以及奉行实证主义的杜尔凯姆相比,韦伯更强调主观因素对社会研究的重要性。学者需要以主观选定的理想类型为研究框架,并可以以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主观理解为诠释对象。因此韦伯对宗教信仰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颇深,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注重禁欲的基督教新教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韦伯也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世俗化、理性化的过程。在社会组织中,理性化意味着从传统权威向法理权威的过渡。这两种权威以及魅力权威是韦伯对权威来源的分类。韦伯同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和亨利·法约尔处于同一时期,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作出杰出贡献, 是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②卡里斯马统治:指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或者楷模样板之上”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