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孤立主义
2023-03-11王为
王 为
一、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的缘由
(一)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地区,北连加拿大,南接墨西哥,东部地区毗临大西洋,西部则毗临太平洋。广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不仅可以使美国以更加独立的姿态作出外交政治决策,也将美国隔绝于战乱之外,即便是在一战和二战中,美国本土都没有受到很大的军事和经济伤,稳定的国家安全情况为其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局面。
同时,美国在美洲大陆也处于领头地位,在其地域周围没有一个可以与之匹敌的国家,北临的加拿大政治和文化与美国相近,是美国的忠实盟国。南接的墨西哥及其以南地区的拉丁美洲,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无法对美国构成较大威胁。19世纪初美国政府实行门罗宣言①,逐渐将欧洲势力逐出美洲大陆,拉丁美洲也始终在美国的掌控之中。
除此之外,美国本土地域广阔,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其农业使用面积约为4.3亿公顷,大约占全球农业使用面积的10%。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业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矿产方面,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等产量位于世界前沿。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美国有条件并倾向于保持孤立。
(二)传统的孤立主义情绪
17世纪开始,逐渐有欧洲移民进入美洲大陆,他们在这里开拓新的土地,订立法律,逐渐有了新的信仰,并最终在独立战争以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国度。从本质上来说,美国是一个逃离“旧世界”而建立起来的新国家,他们来到新大陆就是为了远离战争和压迫,这种思想代代相传,并逐渐根深蒂固。
18世纪末美国刚刚完成建国,国力弱小无法与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抗。为了能够在相对安全和平稳的状态下发展,1793年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发表《中立宣言》,宣布美国不参与英法战争的任何一方。华盛顿的《中立宣言》是美国建国后孤立主义思想的开端。1794年11月在妥协下美国与英国签订《杰伊条约》②,在深知与欧洲国家纠缠的危险下,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告别辞》,说道:“欧洲国家之间的对抗与我们不相干,他们的利益争夺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介入欧洲纷争与他们联系在一起是不明智的……我国独立于欧洲之外,我们必须制定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1]。《告别辞》正式标志着美国孤立主义的确立。
(三)一战后的孤立主义情绪
一战后,美国掀起了狂热的反战和孤立情绪,人民认为加入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造成了大量牺牲和经济损失,不想再卷入欧洲及国际事务当中。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后,美国银行业和金融业纷纷瘫痪,企业大批破产,美国政府和民众都高度关注国内的经济复苏和就业问题。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债务国却以经济受到大力冲击出现了赖债的行为,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进一步高涨,美国民众对此愤愤不平,最终对于与欧洲国家再次发生财务关系起了抵触心态。
1934—1936年,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使得国会对参加一战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结果让美国民众感到震惊: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是美国的军火商和银行家试图通过战争大发横财,美国的孤立情绪因此空前高涨。1937年关于美国是否要再次参加世界大战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每20个人中就有19个反对参战。一直到二战以前,这种思想在美国都居于主导地位。
二、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的实践
(一)九一八事变中的孤立主义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境内的法西斯企图通过侵略战争消除国内的经济危机,摆脱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霸权。1931年9月18日,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而此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无暇顾及日本的侵略行为。且当时美国在中国东北的贸易额远不及日本,出于利益考量,美国不愿失去日本这个亚洲贸易大伙伴。1932年,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发表“不承认声明”表示:“美国政府不承认违背了美国在华公民条约权利而造成的事态;不承认中日两国政府签订的有损美国抑或是在华公民利益的条约和因违反巴黎公约而造成的任何事态及订立的任何条约”[2]。史汀生不承认声明虽谴责日本侵华行为,但实际上不具备政治、经济或是军事上的制约效力,且强调的是美国在华公民的利益和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否和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是持漠然态度的。不承认声明庇护了日本的侵略行为,导致法西斯势力肆无忌惮地在中国侵略扩张。
(二)意埃战争中的孤立主义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不断进行对外扩张。1935年面对日趋紧张的意埃战争③局势,美国国内制定中立法的呼声也不断增高,同时随着参议员杰拉尔德主持调查的美国参加一战原因的真相的揭露,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当时美国反战委员会的每周广播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我们平白无故受到灾难,再次介入其中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害;现在已经到了制定中立之法,防止我们卷入其中之时了”[3]。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申明:在两个或以上的国家发生战争时,凡是由美国或其属地运送军事器械或装备到交战国,均为违法。该法案导致落后的埃塞俄比亚无法从美国那里购买军事装备或得到道义援助。而该法案不限制向交战国运送石油,石油又恰恰是意大利所急需的战略资源。其实质是援助了侵略者,打击了被侵略者。而美国不仅免于卷入军事纠纷,还促进了资本积累。之后迫于国联和舆论压力发布的“道义禁运”,即禁止向交战国出售石油、废铁、废铜等战略物资的声明也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应的,美国方面依然与意大利保持活跃的贸易往来。
(三)西班牙内战中的孤立主义
1936年7月,西班牙内乱爆发,殖民军在佛朗哥带领下发动兵变意图夺取国家最高统治权,欧洲局势愈发紧张。1936年8月,罗斯福政府宣布由于《中立法》没有规定涉及内战国家的条款,因此将对西班牙内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之后,GLENN L. MARTIN公司询问罗斯福政府,是否可以出售8架飞机给西班牙政府,罗斯福表示:这一出售行为不符合美国对外政策,必须保持“中立”[3]。这一政策的结果是,西班牙政府无法从美国那里购得战略物资,得到援助。而叛军却可以从德国、意大利那里得到补充,而这些补给大部分是美国出口给德国的。“1937年,美国卖给了德国价值1亿6千万美元的物资,意大利7700万,而西班牙政府却只有600万”。美国对西班牙内战实行的禁运,实质是挫伤了西班牙合法政府,帮助了叛军,加快了欧洲战争的发展。
(四)卢沟桥事变中的孤立主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了《白里安——凯洛格公约》,表示:中日之战,违背了世界和平的宗旨,美国支持“以和平手段解决一切国际争端”。声明虽表达美国将以“非军事和不卷入”的态度对待事变,但此时美国与日本仍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来往,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占总贸易额的8.6%,而中国只有1.5%[4]。1937年9月,罗斯福政府根据《中立法》指出:“美国官方商船不许运送任何战略物资去中日任何一国;美国私人商船如若运送战略物资去中日,自行承担一切后果”[5]。罗斯福这一声明使得当时处于被日本海上封锁的中国政府既不能得到美国官方的战略资源,又无法和美国进行私人运输。而日本方面,却可以畅通地进行私人贸易。中国的局势更加严峻。
三、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的特点
(一)模糊性
二战前,美国政府一直标榜其外交政策的“孤立性”。意埃战争期间,美国颁布的《中立法》名义上对交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但不禁运石油、铜矿等重要战略物资。意大利作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购买这些重要物资,而贫穷的埃塞俄比亚却难以购买物资和获得美国援助。西班牙内战爆发后,美国对西班牙交战双方进行“道义禁运”,同样使西班牙合法政府无法获得美国援助,也无法向美国购买军需用品。叛乱军却可以继续获得德、意的武器补充,而德、意供应的武器一部分是来自美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孤立主义并非“孤立”,不仅是由于它实际上打压了被侵略国,而且它并不实行“经济孤立”,始终奉行自由贸易。美国学者ROBERT·W·TACKER也指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政策,美国从未认真实行过,美国绝不会奉行一种真正的孤立政策”[6]。
(二)伸缩性
综观二战前美国政府的孤立主义实践都是应局势而变。1936年,美国《中立法》修正案表明美国的“孤立”并不是绝对的,一旦战火烧至自家后院,美国将不再保持沉默。1937年1月,美国修改中立法,规定禁运适用于内战国家,使欧洲国家维持均势,并使自身利益最大化。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永久中立法》,规定美国对交战国武器以外的物资实行“现货自运”,即通过放弃一部分海上自由权,避免国际纠纷,保证贸易通畅。美国因此大发战争横财,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霸权地位的形成。总之,二战前美国的孤立主义是随国际局势和国内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但是必须看到,孤立主义的核心依然是保护独立地位和贸易与外交自由,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三)孤立性
二战前美国的孤立主义控制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走向。为在战争中保障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独立、主权和安全,美国强调自由性并保持孤立,其表现为二战前美国不仅放弃了部分的贸易自由,实行禁运政策,而且其现购自运也表明美国为了避免卷入战争旋涡,放弃了一部分海上运输自由权。原因是一战中,美国与协约国的债务问题致使美国不得不参战以免自己的利益付诸东流,这样的教训使美国深知与交战国财政问题纠缠在一起的危险性,因此宁愿放弃自由权,也要保持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
四、美国“孤立主义”的影响
(一)对美国的影响
首先,在建国时期和一战之初,美国践行孤立主义是由于国力弱小,无法与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进行对抗。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经具备了同欧洲强国一争高下之力,此时保持孤立实为在纷争中保证自由贸易,刺激经济增长,夺得世界霸主地位。据统计,“1937年美国输出价值4600万美元的军火,到1939年已至1亿美元”[7]。美国依靠战争大发战争财,最终登上世界霸主地位。
其次,在二战前美国为了避免卷入战争旋涡,以牺牲部分贸易自由,来换取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自由。而在之后国际纷争中,孤立主义逐渐暴露出其无法有效抑制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后,开始向国际主义过渡。1939年3月,德国全面侵占捷克,并伺机侵略波兰,其扩张野心暴露无遗,美国国内的焦虑情绪开始上升,人们担心法西斯在征服欧洲后,最终会走上侵略美国的道路。因此。罗斯福开始着手修改《中立法》。1939年11月修正案规定:废除武器禁运条款,实行现购自运。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规定总统可以向其认为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之国租借、售卖粮食、武器、军用物资等。《租借法案》表示美国的孤立主义开始走向国际主义。
(二)对法西斯国家的影响
无论是史汀生不承认主义对日本的纵容,或是意埃战争期间的武器禁运都客观地起到了帮助法西斯侵略活动的作用。在这期间,美国与侵略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来往,1935年11月美国向意大利输出的石油比平时还增长了2倍。德国方面,洛克菲勒财团和福特汽车公司等与德国签下了巨额的战略物资订单,仅飞机一项,1934年8个月里美国对德国的出口数量就比1933年增加了不止5倍。1937年,美国占日本进口贸易总额的33.6%,输入日本石油3500万桶[8]。美国对这些侵略国的战略物资供应,无一不是在为法西斯扩张事业添砖加瓦。
(三)对反法西斯国家的影响
虽然美国的孤立主义可以暂时使自身免于战火之外,但是其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一面却给被侵略国带去了沉重的灾难。意埃战争期间,由于无法得到美国的援助,1936年5月,埃方人力物力枯竭,墨索里尼吞并埃塞俄比亚领土。西班牙内战期间,由于美国《中立法》,共和政府无法从美国那里购得战略物资,得到有效支援,实力远不及获得德国、意大利持续支援的佛朗哥叛军。内战后,佛朗哥建立了独裁政权。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之间,美国的孤立主义纵容了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1932年2月,东北沦陷。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美国的孤立主义不分侵略国与被侵略国,孤立了需要援助的被侵略国,最终致使战争规模扩大,加速了二战爆发,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结语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夏威夷珍珠港。偷袭之后,参议员范登堡指出:对任何现实主义者来说,今天孤立主义消失了。之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随后正式声明对日宣战。二战中,美国积极配合各同盟国作战,并最终促进了反法西斯事业的胜利。
综观二战前美国的孤立主义,确实给当时的美国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益,二战后美国已由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变为世界霸主。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美国的孤立主义阻碍了被侵略国家及时获得战略援助,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也最终使美国自身卷入战争。
二战后,美国由孤立主义到国际主义,不仅是由于意识到孤立主义政策最终无法避免其切身利益受到威胁和破坏,而且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单方面的孤立姿态已不可能隔绝于紧密联系的国际关系。美国意识到其并非独立或隔绝于世界舞台,而是稳固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只有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利益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注 释:
①门罗宣言: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向国会提出了由约翰·昆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
②《杰伊条约》(Jay’s Treaty):1793年4月,美国政府在英法交战中发布中立宣言。英国无视美国的立场,在6月和11月颁布的对法国进行海上封锁的两项命令中,宣布将扣留美国船只,两国关系趋于恶化。179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报复性法案,禁止美国船只在一个月内出航,后又延长一个月,英国惟恐事态不可收拾,影响其欧洲战事,宣布撤销了1793年11月的法令。美国抓住时机派遣最高法院院长约翰·杰伊为特使赶赴伦敦,谋求解决英国撤离在美据点,归还所掠美国人财产及海上通商等问题。杰伊于1794年6月抵英后,经数月艰苦谈判,11月16日双方签订条约,史称《杰伊条约》。
③意埃战争:指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1935年10月3日—1936年5月)。意大利以1934年12月一次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拒绝埃方的所有和解请求,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由于意大利相对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并且违反于1925年签署的日内瓦协议使用芥子毒气,埃塞俄比亚军队迅速溃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于1936年5月5日被意大利军队占领,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5月7日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吞并阿比西尼亚帝国使之成为意大利帝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