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准确把握祛邪与扶正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2023-03-08许颖智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3期
关键词:补气扶正正气

许颖智 高 颖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北京,100700;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中医证治重点研究室,北京,100700)

中风发病机制复杂,是多个因素和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邪正斗争的病理过程。祛邪和扶正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正确处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认识祛邪扶正在治疗中风中的重要意义,恰当运用祛邪和扶正治法,是决定中风治疗转归、改善预后、实现疗效最大化的关键。

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无论从现代病理还是中医病因病机来看,对疾病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即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症状多样化,乃多种因素夹杂而致,因邪正盛衰而有虚有实。历代医家对中风祛邪扶正有所论述,大部分医家认为中风急性期邪气盛,治疗以祛邪为主;恢复期邪气弱正气伤,治疗以扶正为主。以往医家有从内风立论、从痰立论、从痰瘀立论[1-3];有医家提出“虚”是中风病机的根本,而虚以元气虚损为主,治疗原则应针对“虚”立论,当培补元气[4]。历代医家对于中风的认识,推动了中医病因病机和治法的创新发展,但尚需要对中风的病情发展及不同类型的宏观把握进行系统规范的临床验证。如何系统认识中风,认识祛邪扶正在中风治疗中的意义,提出符合病理特点的、适时恰当的祛邪扶正治法有待探讨。本文将主要讨论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中风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祛邪扶正的具体应用,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 祛邪与扶正的辩证关系

祛邪与扶正是中医治疗学的两大基本治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有许多关于扶正与祛邪治则的论述,“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损者温之”“补不足,损有余”,此乃祛邪扶正理论的起源。中医学认为,病之发生、发展、转归都是正邪交争的结果。《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祛邪扶正理论正是根据正邪消长盛衰的变化及其对疾病发展的影响而确立的。祛邪扶正是临床中一项重要的治疗策略,也是理论剖析和临床实践中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深入理解和掌握扶正祛邪思想,可在临床上做到有的放矢,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疾病病理过程及治疗过程中的种种转归。

首先,“正”“邪”是对立统一的。“正”与“邪”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存在于一切疾病并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始终。一方面,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不同;另一方面同一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伴有不同的病理变化,疾病所存在的正邪关系也不同。在治疗过程中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邪”“正”孰轻孰重,适时恰当地运用“祛邪”与“扶正”。

同时,“正”“邪”是相互联系的。正足邪自去,邪去正自安。扶正有助于补正气,增强祛邪作用;祛邪则消除邪气对人体的损伤,从而促进正气的恢复。祛邪与扶正,二者相反相成,辩证统一。

再者,“正”“邪”是动态变化的。正邪消长盛衰是影响疾病趋向和转归的重要因素[5]。因此,运用扶正祛邪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疾病可能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患者自身恢复的态势,即同时考虑“正”与“邪”状况,从而准确运用“祛邪”与“扶正”来治疗疾病。

最后,祛邪扶正要正确应用。“祛邪”“扶正”的目的是达到“正盛”“邪去”,同时还应注意祛邪勿伤正、扶正勿留邪。临床上正确地把握祛邪与扶正的尺度,才能取得良好收效。

2 适时恰当地祛邪与扶正对中风预后的意义

中风乃本虚标实,邪实乃内生之邪,痰瘀贯穿始终;正虚涉及气虚、阴虚、肾虚,而正虚在不同人群、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在中风发病过程中,邪正交争、邪正消长盛衰对疾病发展趋势和转归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关系到疾病的病情和预后。因此,正确认识中风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邪正交争关系,给予准确恰当的祛邪与扶正治法尤为重要。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急性期发病过程具有邪盛伤正、由实转虚或者虚实夹杂的气虚渐显的发展变化特点。中风发病的主要证候要素是风、痰、瘀,2~3 d后向着痰、瘀、虚进行转化,中风发病6~8 d是证候变化拐点,此时气虚凸显[6]。研究表明,痰热证持续时间越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近期预后越差[7];以气虚为主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非气虚证患者更重;气虚证出现越早神经功能损伤越重,预后越差[6,8]。由此看出,邪气盛正气虚在中风急性期表现尤为突出,邪气越盛、正气损伤出现越早对疾病的发展与预后越不利。因此,紧扣邪正变化,适时运用祛邪与扶正治疗,对于改善病情、预后至关重要。

中风急性期发病多以邪盛为主要特点,但临床尚有部分人群表现不尽相同,使用祛邪治法效果不佳。此类中风发病究其原因是正虚在先,临床表现以气虚为主,病理机制多由血压不高、血流动力学异常、脑组织灌注不足所致,故临床治疗应先扶正后祛邪。补气扶正有助于推动血液运行,改善脑血流低灌注状态,临床获效更佳。

因此,在中风发病过程中准确认识正邪交争、邪正盛衰的发展趋势,把握好祛邪与扶正的时机,处理好二者关系,对于中风的病情发展和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3 中风不同时期如何准确把握祛邪与扶正

3.1 中风急性期适时祛邪扶正

3.1.1 先祛邪后扶正,前移扶正时间点

3.1.1.1 中风发病的邪正交争 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多重因素和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脂质异常、高血糖、高血压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或因心房颤动导致栓子脱落,血管堵塞,引发脑梗死。脑循环障碍导致一系列动态损伤级联反应,一方面,脑血流减少后数分钟至数小时,细胞去极化、氧自由基损害、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组织酸化即可发生,并可持续数天之久,导致细胞蛋白合成抑制;若脑血流未得到有效改善,缺血诱导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引起细胞ATP合成障碍而致神经元死亡,缺血半暗带则转化为梗死灶。另一方面,局部缺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和干扰素调节因子等内源性蛋白表达增加,可减轻缺血性损害,并延缓缺血半暗带恶化为梗死灶[9]。

这一病理过程体现了邪气损伤机体及正气防御保护的邪正交争,脑组织一系列缺血缺氧级联反应,导致神经元死亡和内皮细胞凋亡,反映了毒邪内生,邪气损伤机体的生物学基础;细胞蛋白合成抑制、细胞ATP合成障碍,体现了邪气盛损伤正气的疾病发展过程;而局部缺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保护性因子应激性升高正是机体正气奋起抗邪减轻损伤的保护作用。

3.1.1.2 中风急性期祛邪重在解毒通络 邪气盛、痰瘀成毒是主要病理因素。从中医角度来讲,中风的发病由于体质、饮食、劳倦等,致痰瘀内蕴,日久生成痰毒、热毒、瘀毒,若毒邪内盛,阻于脉络,致络脉瘀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可引发中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出了中风与瘀血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云:“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指出过食膏粱厚味,酿生痰浊,易致中风。《本草新编》明确指出,“中风未有不成痰瘀者也”,论述了痰在中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嗜食肥甘厚味、烦劳思虑过度、年老体衰,致脾胃运化失职,代谢障碍,水湿不化,痰浊内生,糖毒、脂毒壅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由此而生。痰瘀交阻,相互搏结,日久不解,郁而生热化火,火热炼津为痰,灼血为瘀,如此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火热痰瘀,伏于体内,侵于脉络,日久弥重,蕴积不解,终酿热毒。故诸邪积聚,日久成毒,如尤怡言:“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10]毒邪为患可导致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之间的关系失衡,热毒既成,既寓痰瘀之形又具火热之象,热毒痰瘀互结,其性峻烈,变化无常,传变迅速,发为中风。可见,中风发病痰瘀成毒是主要病理因素[11]。

毒损脑络是核心病机。中风的发病体现了“痰瘀生毒”“毒损脑络”的病机演变。中风急性期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参与了细胞损伤的过程,是毒邪内生的表现,瘀毒、热毒、痰毒等毒邪可破坏形体,损伤脑络。痰热之毒,责之于内生火热,火在中风发病中的意义在于可促进肝风形成和肝气上逆,并进一步耗竭阴液,生痰生瘀,“风火相煽”“痰热瘀互结,愈演愈烈,进一步损害脑络,使中风发病迅速,临床除口眼斜、偏身麻木等还可见口干口苦、舌质暗红、苔黄腻等征候[12]。毒邪具有败坏形质、增生异物的特点。脑循环障碍导致一系列级联反应,即缺血半暗带形成至神经元凋亡,脑水肿至脑组织坏死,均体现了“毒”败坏形质的特征。中风发病后,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病理产物的聚集符合“毒”增生异物的特点。

痰热瘀毒胶结是疾病进展的关键病理环节。虽然发病时毒邪损伤脑络为先,但是病机形成后,毒邪内聚、络损不通互为因果,致络难通、毒难去。痰热和瘀血既为成毒的病理因素,又为因毒所致的病理产物。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瘀阻不通,血管外组织水肿痰浊内生,加之血管内皮损伤、细胞间缝隙连接受损,导致痰瘀毒胶结、脉络不畅、络脉损伤,加剧了脑络脑髓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一系列损伤反应,形成痰瘀毒而胶结的局面:热毒内蕴,煎液成痰,炼血灼津为瘀,痰瘀阻于脉络,脉络不利,血行涩滞;邪盛伤正,耗伤气阴,终致痰热瘀毒难去,胶结不解,愈演愈烈,进一步损害脑络,败坏脑髓,使中风病情加重。临床除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症状外,还可见头晕、痰多,或大便不通,或神志昏蒙,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等痰热瘀毒胶结之临床表现。

祛邪治法当注重核心病机与证候要素相结合。针对中风发病毒损脑络的核心病机应尽早予以解毒通络,即使在没有影像学支持,无法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情况下,也可给予解毒通络方药,如醒脑静注射液[13]。解毒治法具有清除及抑制有毒物质产生的作用,清热解毒中药干预脑梗死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13-16]。20世纪80年代王永炎教授最早将清热解毒功效的清开灵注射液运用于中风的治疗,后经过临床及实验研究明确其疗效及机制[17]。之后有众多医家也提出毒邪致病的重要性,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8-20]。对于中风闭证的治疗,叶天士首开“凉开三宝”先河,成为自清代以来救治中风热毒闭窍致危重证候的重要手段,疗效卓著[21-22]。

紧扣病机结合证候要素辨证施治,在中风发病早期给予恰当治法遣方用药,可以使疗效最大化。本团队经过多年临床研究与实践,认识到清热化痰解毒通络在中风发病早期1周内的重要性,将核心病机与外在证候要素相结合,针对核心病机予以解毒通络;根据不同患者外在证候属性在“风、火、痰、瘀”顺位和权重上的不同,可结合息风、清热、化痰、活血、通腑等治法,使毒邪无所依附,方随证变、动态干预,以提高中风的治疗效果。在诸法之中针对痰热关键证候的清热、化痰、通腑尤为重要,团队创立“毒损脑络”病机学说,建立清热解毒、化痰通腑等治法,并研制系列方药如通络化痰胶囊、脑栓通胶囊、星蒌承气汤,形成以中医“祛邪”治则为核心的诊疗方案[11]。研究表明在解毒通络的同时,积极清热化痰通腑对于改善患者意识状态、缓解病情加重的趋势和减轻病损程度具有较好效果[12]。

3.1.1.3 中风急性期扶正重在及早补气 正气虚是影响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脑缺血缺氧导致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产生ATP提供原料减少,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导致ATP产生减少,保护性因子表达降低,正气受损,导致气虚进一步加重[23];气虚推动无力,郁久不能排泄导致毒邪更加聚集,阻滞络脉;血管受损,渗漏的液体造成组织水肿,进一步加剧血管闭塞;痰瘀相搏,加重络脉瘀阻、脑络损伤,导致脑髓失养,缺血半暗带进一步恶化为梗死灶。临床研究表明,对于中风发病始发态为风火痰瘀的患者,在发病后若干天病机由实致虚,证实了中风急性期发病过程中邪盛伤正、由实转虚或者虚实夹杂的气虚渐显的证候变化特点。《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病理邪火,燔灼正气;《类经·阴阳类》云:“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亦云:“火壮于外则散气,火平于外则生气。”痰热瘀聚而成毒是“壮火”内生的具体体现,毒邪盛损伤正气,而致气虚;而气虚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使病情加重,也是正衰积损,无力祛邪排毒的必然趋势。

气虚所致玄府开阖失常是络损髓伤的重要病理环节。玄府是存在于世界万物内部的细小幽微的孔隙。毒邪未尽,正气已虚,导致脑络及脑髓局部玄府开合不利,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及气液流通等功能,导致气液昧之,滞气停津瘀阻,积水成浊、瘀血内阻。痰浊瘀血蕴而为毒,浊毒泛淫玄府,碍神害脑,变生中风诸症[24]。玄府开合不利可见内皮细胞间连接开放,血管受损,血脑屏障破坏,渗漏的液体造成脑组织水肿;细胞膜玄府开合失常,如焦亡蛋白gasdermin寡聚化和孔形成,细胞内容物外渗,可导致细胞损伤死亡,继而出现神经元损伤、突触受损、神经冲动传递异常,导致中风神经功能缺损。

及早补气扶正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治法。气虚是影响缺血性卒中发病和疾病发展预后的重要因素。气虚证出现越早,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因此,在中风急性期要重视补气扶正的重要性。基于多年临床研究及临证经验,我们提出将补气扶正的治疗关口前移,注重早期补气扶正的重要性,认为在中风发病6~8 d出现证候拐点的时机叠加补气扶正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如在活血基础上加入黄芪等补气药扶助正气、益气活血,同时可用柴胡、石菖蒲等化痰开窍、开通玄府,收效显著。扶正是为了更好地祛邪,保护病灶周边脑髓;二者联用,增强效力,同时避免单用祛邪所致的邪气未除、正气反伤或邪气虽除、正气已虚的不良后果。

3.1.2 先扶正后祛邪,扶正以补气为要 临床上中风发病早期除了风火痰瘀之毒蕴积发病之外,还有一部分患者中风发病初始即出现一派正虚之象,如神疲乏力、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肢体瘫软、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这类中风发病多为低灌注所致,患者存在血流动力降低、脑灌注不足,脑血管狭窄或栓塞,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常见于发病时血压不高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及影像学以分水岭梗死为主要特点的缺血性卒中。

因虚致病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年过四旬元气虚”,即现代医学衰老过程,脑血管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形态和功能异常,如脑血管粥样硬化;而元气虚的本质为细胞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减退。除了年龄因素,过度劳累、入量不足也可致病,气耗阴伤,气虚推动无力,血压降低,血流速度显著下降致血管灌注不足,血行瘀滞,络脉瘀阻;或气虚致精血津液不能有序输布,微栓子不能及时被清除,堵塞血管,络脉瘀阻,络损髓伤,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坏死,导致中风发病发展。

此类中风病理过程表现为因虚致毒,气虚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痰凝滞,为毒邪形成及发病创造了基本条件。《周慎斋遗书》“凡毒,血气不足而成;气血凝滞,毒之所由发也”说明气血不足、虚气留滞是毒形成的基本原因。“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正因气血不足,络脉空虚,才为毒邪的产生、停留和弥漫播散提供了可能。中风“始发为气虚致病”病机内涵概括为:正气不足,不能推动血行,痰瘀内生,聚而成毒,凝滞于脑脉,损伤脑络,损坏脑髓。轻者运气行血功能异常,出现眩晕、麻木等偏于气络损的表现;重者气络损、血络亦损,更有脑髓损坏,脑神失养,而见发病急、病情重,难以逆转,终致肢体偏废失用,甚则神机消亡而不治。

补气扶正是治法之要。临床发现在低灌注所致缺血性卒中中常规使用活血药、钙拮抗剂等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药物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而常用扩容治疗亦是效果甚微,并且易影响心功能,临床应用受限;而以补气扶正治疗临床收效显著。正气足则可推动血液运行,以达血行津散浊化。因此,我们提出以低灌注所致缺血性卒中发病初始即应补气扶正。常用的补气扶正制剂如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以保护神经细胞[25-27]。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大样本临床证据。

3.1.3 溶栓后及时补气扶正 破血耗气是溶栓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缺血性卒中溶栓后破血耗气,气虚表现为能量不足,能量耗竭-钙离子内流-氧自由基形成,线粒体功能及结构明显受损,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导致神经细胞功能衰竭死亡;抑或出现溶栓后正气亏耗,固摄作用降低,内皮损伤不能及时修复,成为血栓再次形成的重要因素;加上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再次发生血行瘀滞,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再狭窄甚至闭塞,症状反复。

溶栓后症状性出血发生率约为6%,与预后不良相关,也是溶栓治疗率较低的重要原因[28-29]。溶栓治疗破血耗气,气虚失于固摄,表现为内皮损伤、基质降解、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气虚不能固摄营血,而见血流恢复后血液渗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溶栓后的气虚病机,溶栓前以瘀证、风证、痰证等实证为主,溶栓后以气虚为主;溶栓后痰瘀清、内风息,气虚的本质凸显出来[30]。此外溶栓药具有神经毒性和破坏血脑屏障等不良反应,可间接导致组织水肿和继发性出血。

补气调血是溶栓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治法。补气应贯穿溶栓及溶栓后全过程,根据不同情况或补气摄血或补气祛瘀。清代王清任、唐宗海等医家重视治疗气虚血瘀证,在补气消瘀的基础上更注重元气亏耗,不妄用破气之药,防止“气脱血走”,故溶栓后应补气固摄减少出血的发生。

对于溶栓后再闭塞应注重益气化瘀通络,通过扶助正气、推动血液运行,改善微循环状态,使络脉通、髓得养。临床研究证实溶栓联合益气活血法可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1-32]。

溶栓后出血重在补气摄血护络。补气摄血,可改善凝血状态;保护络脉,可增强微动脉结构完整性、保护血脑屏障,有效达到防治溶栓后出血的问题。临床常用的补气摄血代表方剂有生脉散、生脉类制剂。

3.2 中风恢复期补肾扶正兼以祛邪

3.2.1 络损髓伤是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 中风恢复期重在关注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是氧化应激及脑部自由基代谢紊乱造成的脑髓和脑络损害,即脑实质和脑微血管系统损害。痰瘀停留体内,阻碍气血运行,闭阻脑窍,脑髓失于濡养,导致络损髓伤。络损髓伤是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病机,与现代病理的脑微血管系统和脑实质损害相同,脑血管病变脑血流降低是络损的体现,神经传导异常乃是髓伤的体现。危险因素引发痰瘀阻络,络脉损伤,血脑屏障破坏,内皮功能障碍和神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从而引起神经毒性、少突胶质细胞病变、刺激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和脱髓鞘等一系列脑髓伤的反应,并增强对健康神经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对神经细胞突触的破坏作用[33],影响神经细胞的突触活动和神经传导,加重脑髓伤,最终破坏海马体,产生白质病变、突触损伤,造成记忆、认知、语言、行为等方面障碍[34-35]。

3.2.2 肾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是主要病理因素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中精气受损,肾精亏虚而致脑髓亏虚,加之痰瘀闭阻脑窍,络损髓伤,脑髓败坏,导致神机失用,神无所安,清窍闭塞,舌窍失利。神经功能下降出现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肢体功能障碍。肾虚是脑髓伤的发病基础,“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清代何梦瑶在《医碥》中言“肾之精也,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指出了肾精亏虚是脑髓亏虚、功能障碍发病之根本。临床研究证实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证型以肾精亏虚证最为多见[36]。其发病根源在肾,病位在脑,脑肾相济,疾病的发展转归与脑、肾密不可分。

3.2.3 补肾益髓护脑是中风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治法 “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提示补肾填精益髓是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张锡纯谓:“脑为髓海,乃聚髓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乃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灌注于脑。”此时若能调和阴阳,补肾填髓,方可精气充足,气血和畅,则病无处发也。因此,在恢复期治疗神经功能障碍应以补肾益髓护脑为主要治法,针对不同功能障碍予以侧重,如认知障碍治宜补肾益智,临床常用复方苁蓉益智等;语言障碍治宜益髓醒神,药用地黄饮子等;肢体功能障碍治宜形神兼养,予以补阳还五汤等。并且应注意在补肾益髓护脑基础上根据痰瘀侧重或兼以化痰、活血,同时注意调气,使补而不滞。

4 讨论

祛邪扶正是中医最常用的治法之一,在中风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如何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如何根据发病时机、主要病机、证候演变选择恰当的“祛邪扶正”治法,如何聚焦不同人群给予准确治疗是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中风急性期,从毒损脑络、痰瘀热毒胶结到正气亏虚,体现了病机发展和外在证候的演变,针对核心病机与证候要素相结合进行解毒通络、清热化痰、及早补气扶正等治法,形成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针对核心病机“毒损脑络”和关键证候“痰热”“气虚”的中医辨治方案;针对始发即为正气亏虚的低灌注所致脑卒中强调补气扶正的重要性;针对溶栓人群应以补气化瘀通络及补气摄血护络治法为要。针对恢复期神经功能障碍提出主要病机是络损髓伤,治疗以补肾益髓护脑为要,兼以化痰活血,并重视调气,使补而不滞。

通过对中风不同阶段、不同人群中医病机治法理论探索及“祛邪扶正”精准应用的系统认识,有助于更好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中医理论认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中风中医药临床疗效。目前尚缺乏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祛邪”与“扶正”有机结合的精准防治方案,缺乏系统规范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循证证据和临床与基础有机链接的作用规律探讨。通过对缺血性卒中“祛邪”与“扶正”的剖析认识,建立以“祛邪”与“扶正”治则为核心的防治策略并进行系统规范研究,以期形成完整的体现中医优势的中风精准诊疗体系,提升中风的中医治疗效果和治疗价值。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所有作者不涉及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补气扶正正气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hytochemistry,eff icacy,safety and clinical study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画说中医
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