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逻辑视域下“饭圈”文化的乱象与良性发展

2023-03-06孙晓晖

理论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饭圈乱象偶像

孙晓晖

(华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642)

近年来,“饭圈”文化中存在的盲目崇拜、“氪金”(指支付费用)无度、“撕黑”无边、网络暴力等乱象广受社会关注。2021年6月,针对“饭圈”出现的此类问题,中央网信办启动了“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对负面有害信息、违规账号、问题群组、不良话题进行清理下架和整改;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加大对“饭圈”乱象的整改力度;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对“饭圈”乱象反弹反复予以严防,展现了国家在构建健康“饭圈”文化方面的决心。青少年作为“饭圈”的主力军,“饭圈”文化乱象对其价值观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分析“饭圈”文化乱象频现的致因,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便是资本逻辑对“饭圈”的渗透与控制。在增殖本性的驱使下,资本的操控之手伸入“饭圈”,并渗透到“饭圈”的各个微观层面,实现对“饭圈”文化发展的主导。资本逻辑主导“饭圈”文化的发展,塑造了“饭圈”文化“利益至上”的发展逻辑,由此催生出了“饭圈”文化的诸多乱象。从资本逻辑的分析视角出发,考察“饭圈”文化乱象频现的资本逻辑致因,有助于把握当下“饭圈”文化及其乱象的本质,进而为“饭圈”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启示。

一、资本介入与“饭圈”文化乱象

“饭圈”是粉丝出于偶像崇拜而集合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圈层。其中,“饭”代表“fans”即“粉丝”,“圈”具有分隔、独立的含义。在我国,“饭圈”的形成经历了从个体向群体化、从分散向组织化发展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港台娱乐明星的走红掀起了追星热潮,以学生为主体的“追星族”进入公众视野。21世纪初期,以《超级女声》的举办为标志,追星迈向组织化、集体化,追星族拥有了“粉丝”这一接地气的称呼,被组织起来的粉丝聚合成“饭圈”。2014年,随着韩国应援文化、日本养成文化的输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流量偶像走红,“饭圈”文化渐成气候。2018年起,《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偶像选秀综艺节目的爆红,加速了国内“饭圈”文化的发展。“饭圈”相较于“追星族”具有质的分野,它不再是个体的、松散的集合,而是组织化、规模化、制度化甚至职业化的粉丝组织,粉丝实现了从单纯追星到追星与造星相融合的角色转变。这既是粉丝的偶像逐魅逻辑演化的结果,也是资本逻辑推动的产物。资本就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1]。在资本增殖的本性驱使下,“饭圈”资本寻求一切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机会,无论是粉丝群体的组织化还是养成系偶像的爆红,抑或是粉丝经济的扩张,都可以找到资本的身影。粉丝的偶像逐魅需求是“饭圈”文化形成的基础,资本逻辑则是“饭圈”文化发展的操控之手。在资本逻辑的操控下,“饭圈”文化成为资本增殖的手段,并呈现出逐利化、极端化与低俗化的态势。

第一,资本介入使“饭圈”成为牟利的工具,“饭圈”文化呈现出逐利化特征。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饭圈”运行的主导模式由趣缘主导转变为利益主导,使“饭圈”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由此催生出“饭圈”文化的诸多乱象。“饭圈”的形成,最初是基于粉丝之间的趣缘。随着深度介入“饭圈”,资本不再只满足于售卖偶像的文艺作品及周边产品来获取收益。在增殖本性的驱使下,资本试图打造出最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饭圈”文化,使“饭圈”成为其牟利的工具。由此,资本逻辑开始主导“饭圈”运行、控制“饭圈”文化的发展方向。一是“饭圈”各个要素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饭圈”内部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都围绕着资本增殖而运动。同时,偶像的实力由流量吸引力、资本吸引力来衡量。不管是“黑红”还是“正红”,只要能带来话题和流量,就成为偶像们追求的目标。资本则利用偶像的吸引力,引导粉丝进行“打榜”、集资,并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对粉丝的控制。二是“饭圈”成为资本制造话题的“战场”。在无限增殖逻辑的主导下,资本不再遵守“饭圈”原有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公序良俗,通过制造对立、虚构八卦、控评、引战、扭曲事实、流量造假等方式营造出“饭圈”的虚假繁荣,并以此引导粉丝互撕谩骂、拉踩攻击,导致“饭圈”文化的虚假化、对立化、片面化。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利益化。“饭圈”文化源起于粉丝对偶像的喜爱,粉丝之间通过互动得到心理认同与自我满足感,偶像也会对粉丝的支持予以良性反馈。这种正向的情感投射是“饭圈”文化的本意。但在资本的视野中,“饭圈”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服务资本的增殖为目标,而非服务于人这一“目的本身”[2]929。“饭圈”不再是粉丝因趣缘而结成的文化圈层,而成为资本增殖的场域。粉丝之间、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情感关系被金钱化、数据化与资本化,变成一种被伪装了的利益关系。

第二,资本介入“饭圈”使无底线追星行为日益增多,“饭圈”文化呈现出极端化特征。资本的深度介入,使得“饭圈”的行为逻辑发生变化,即由粉丝自主选择的有限度参与转变为被动参与的无限度投入。在资本的塑造下,偶像与粉丝之间情感黏连的牢固度远高于传统艺人,粉丝具有了无限度关注和支持偶像的“动力”。“饭圈”文化逐渐走向狂热化、极端化,并引发了一系列无底线的追星行为。一是“氪金”无度。资本通过设置偶像的排行榜、势力榜等,诱导粉丝通过付费签到、充值投票;通过发布粉丝购买产品和投资金额的排行榜,诱使粉丝互相攀比,无度消费。因喜爱不同偶像而形成的不同“饭圈”之间也相互攀比。一些不愿进行打榜、高消费的粉丝被称作“白嫖粉”,成为“饭圈”内最受歧视的粉丝群体。二是互撕不止。资本认为粉丝之间的互撕拉踩有助于扩大偶像的“社会能见度”,是增加偶像曝光度进而提升偶像商业价值的方式。资本通过编造或购买黑搜索词条、炮制黑料发帖等方式引发不同粉丝群体之间的拉踩引战,使得“饭圈”互撕、网络暴力等现象层出不穷。三是造谣无边。粉丝为了增加自身偶像的知名度,通过制造“对家”、收集“对家”黑料并进行攻击来为自身偶像争取流量。“饭圈”日益偏离包容与多元的文化,成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对立文化滋生与蔓延的场域。四是无限包容。与对“对家”的谩骂攻击不同,在粉丝“滤镜”下,粉丝们对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往往无限宽容,甚至在偶像出现违背社会公德甚或触犯法律的行为时,某些粉丝仍为偶像辩解并表示支持,在基本的道德观和法治观上出现迷失。

第三,资本介入“饭圈”使偶像行为对主流价值观产生偏离,“饭圈”文化呈现出低俗化特征。资本的介入,深刻改变了偶像的发展模式。资本只在乎偶像能否为其带来最大利益,而不在乎偶像的道德品质、才艺水平。资本打造的选秀节目,尤其是“养成系”偶像的爆红,使得偶像可以通过参加选秀节目获得粉丝支持,才艺不再是成名的主要标准。资本通过赞助公司、网络平台等,使粉丝们参与“造星”。由此,在资本的深度介入下,偶像的行为逻辑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自身技能的发展转变为刻意迎合资本与粉丝的需要。如何“出圈”以获得关注度和流量成为偶像们追求的目标,进一步催生出“饭圈”文化诸多的乱象。一是重外在标签、轻内在才艺。在资本逻辑下,成为偶像的标准在于能够带来流量和利益,业务能力水平则成为可选项。由此,资本重塑了偶像的标准和粉丝的判断,“五官决定三观”,流量取代了技能。二是偶像作品的质量与层次较低。资本的介入使得“饭圈”日益呈现泛娱乐化倾向。为了满足粉丝的感官追求,偶像通过在作品中掺杂笑料、噱头、恶搞等娱乐情节与画面来取悦粉丝。由此,资本重塑了偶像作品的判断标准,使排行取代了内涵、播放量取代了好评度。三是偶像道德失范问题层出不穷。在资本的塑造下,“不看三观看五官”“不看作品看人设”的理念在“饭圈”文化中生成。一些偶像本身素质不高,道德自律和法律意识逐渐淡化。近年来,偶像吸毒、出轨、嫖娼等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不断发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二、“饭圈”文化乱象的资本逻辑致因

“饭圈”文化乱象频现的根源,是资本逻辑对“饭圈”运作的全面介入与主导。这种介入和主导,不是资本与“饭圈”的简单互动,而是资本与“饭圈”内部各个要素的结合及对它们的重塑,最终使“饭圈”资本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2]992当下“饭圈”主要由经纪公司、互联网平台、偶像与粉丝四个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出“饭圈”文化的基本样态。其中,经纪公司是资本的代表。资本通过渗透、再造与操控,逐步实现平台资本化、明星资本化、粉丝资本化,在“饭圈”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渗透于“饭圈”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饭圈”其它要素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进而通过对“饭圈”各个要素的主导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并催生出“饭圈”文化乱象。

第一,资本借助算法达成与平台的共谋,实现“饭圈”的平台资本化。互联网平台本身作为粉丝与偶像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交流的中介而进入“饭圈”,从而实现了“饭圈”运行从线下到线上、从个体到群体、从个人行为选择到网络平台运作的转变[3]。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认为:“网络为内容共享提供了新平台,随着更多了解他们的行为,发现他们的价值,粉丝人群也会大量增加。”[4]由此,偶像拥有了更多展示的平台,为其吸引公众的注目、增加粉丝数量提供了便利。但在资本增殖本性的驱使下,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圈”并提高圈内粉丝对偶像的黏性,资本不断寻求与平台的共谋,各类互联网平台成为资本争相占领的场地。

资本与平台的共谋,主要通过设计各类让青少年上瘾的环节,吸引青少年“入圈”,并且提高粉丝与偶像的情感黏连,从而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实现资本增殖。其中,“养成系”偶像选秀模式的兴起和发展是资本与平台共谋的典型表现。资本首先借助平台算法,准确把握粉丝不同的心理需求及其对偶像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平台基于用户使用偏好进行用户画像,实现粉丝身份认同的细化,将粉丝群体划分为“妈妈粉”“女友粉”“颜值粉”“性格粉”等,再根据用户不同需求选择养成系偶像。在经纪公司精心挑选的“偶像候选人”公开亮相之后,资本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出签到、打榜、各种排行榜与势力榜等内容,并把比较各个偶像拥有的流量作为其能否出道的依据。在“流量至上”的评比规则下,粉丝的支持度成为偶像是否可以出道的关键因素。由此,粉丝开始参与到造星之中,在造星环节中成为除经纪公司、媒体之外的“第三种权力”[5]。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也由粉丝的单向崇拜走向与偶像的双向互动,由虚拟走向了现实。资本打造出来的养成系偶像以情感营销为中心,满足了粉丝以自我认同为核心的消费需要,促使粉丝积极参与到偶像的成长与生活之中。粉丝在强大“使命感”的驱使下,疯狂地参与刷流量、“氪金”打榜、购买明星周边产品与代言产品。在这种环境下,粉丝对偶像的支持从自由选择变成了强制义务。

为了更好实现价值增值,资本通过平台为粉丝提供了各类交流场地,逐步强化资本渗透。粉丝群的建立,使得粉丝能够交流各自对于偶像的喜爱与价值认同等,通过传递粉丝口碑来提高偶像的“向心力”。同时,粉丝群的建立也给单个粉丝带来了无形的社交压力,通过推出粉丝购买力排行榜等形式,诱导粉丝之间进行相互比较,迫使粉丝接受资本设置的潜在“入圈”门槛。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不自觉地成为资本免费的“工具人”“数据女工”。资本还借助平台进行话题设置,通过制造对立、激化矛盾等话题,激发粉丝保护偶像的“使命感”;通过公布不同偶像的打榜金额、点赞数量,助长不同粉丝群体之间的攀比。平台还借助算法持续向特定粉丝推送某一偶像的各类资讯,形成信息茧房。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认为,信息茧房的形成使得“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的通讯领域”[6]。粉丝由此不断强化对某一偶像的喜爱,成为无限度支持某一偶像的“唯粉”。总之,资本与平台的共谋,成功实现资本向平台的渗透,顺利将资本逻辑美化为粉丝对偶像的爱意与支持,形成了有助于实现资本增殖的“饭圈”文化。粉丝在这种资本化了的“饭圈”文化下,心甘情愿地为偶像贡献时间与金钱。

第二,资本通过“人设”完成对明星的重塑,实现“饭圈”的明星资本化。明星是粉丝情感的寄托,通过明星从粉丝身上获取收益是“饭圈”资本运作的基本逻辑。资本介入“饭圈”后,利用明星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性,通过使明星与其作品分离,实现对明星的改造及设计,使明星为资本所操控,完成对明星的资本化。借助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心理,资本利用明星实现对粉丝的控制,进行资本增殖。明星处于资本和粉丝之间,实现明星资本化是资本介入“饭圈”并完成“饭圈”资本化的核心。

在资本介入之前,通过精湛的演艺能力和精心打磨出的作品,艺人得以获得粉丝们的喜爱,进入公众视野。对于此时的艺人来讲,作品和能力是其能够成为明星的基础,明星本人与作品是协调统一的整体。从哲学上讲,即劳动主体和劳动产品的统一。资本介入“饭圈”后,由于演艺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作品的打磨也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资本的扩张属性和无限增殖的追求使其难以具备打磨作品和提升明星能力的“耐心”。同时,由于作品涉及观众满足自我审美的要求,有时即使是耗费心血的作品也会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影响资本获利。在此背景下,资本将目光从作品转移到明星身上,通过对明星的打磨和包装,再利用粉丝对明星的崇拜心理,从而绕过作品直接实现粉丝对明星本人的崇拜。这时,明星与作品相分离。明星本人成为“作品”,他的长相、衣着、感情经历等成为卖点,明星本人成为了商品。至此,“饭圈”粉丝崇拜心理的建立出现了倒置。明星不再是“出演了某部作品的人”,作品变成了“被某位明星出演的作品”。粉丝们不再关注明星有什么作品,明星个人成为其最大的作品。

资本主要是通过“人设”的打造实现对明星的资本化。所谓“人设”,即给人物设置一种特定的角色,一般包含固定的外表、性格、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等,实质上是公众直接感受到并形成记忆的标签化符号。粉丝对偶像人设的认同,不同于粉丝对传统偶像的能力认同,其本质是一种价值认同,因而这种认同度更高。为偶像打造特有的“人设”标签以快速提高其知名度与商业价值,是资本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粉丝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偶像人设也应当多元化,经纪公司根据市场需要,为偶像的形象、性格、喜好等进行全面设定和包装。例如,针对有人指出“饭圈”偶像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资本塑造出偶像“高知人设”以博取公众的好感;针对有人指出“饭圈”偶像缺乏生活气息的问题,资本塑造出偶像“吃货人设”等标签,以偶像接地气的行为拉近其与粉丝之间的距离。人设标签确定之后,偶像通过参加综艺节目、发布微博动态、参与广告代言等方式,不断强化自身人设,增强粉丝的黏合度,为自己赚取知名度与商业利益。

资本之所以塑造偶像人设,根源在于资本与偶像之间利益的深度绑定。资本提供各类社会资源,为偶像人设的塑造提供支撑,也为偶像的成名提供“卖点”。偶像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资本收割更多粉丝,获得大量的数据流量与资金收益。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亲密关系把暗含于其中的资本剥削隐藏在一种除去了劳动、金钱与时间的“空中楼阁”式的关系之中[7]。在这种亲密关系下,“饭圈”逐渐形成了只有“真金白银才是爱”的观念,粉丝愿意为偶像付出更多的金钱。粉丝以为偶像消费证明自己拥有“粉籍”,以为偶像花费多少证明自己的热爱程度。“资本—社会资源—偶像—亲密关系—粉丝—资本”形成了关系闭环,并且不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一边是资本与偶像之间的利益捆绑更加紧密,“饭圈”文化的逐利化倾向更为明显,另一边是偶像发展的速成化和低俗化。偶像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其人设的塑造可以速成。长此以往,偶像的发展必然缺乏能力支撑,“饭圈”文化也呈现出低俗化倾向。

第三,资本通过“粉头”形成对粉丝的控制,实现“饭圈”的粉丝资本化。实现对粉丝群体的资本化、在粉丝身上实现最大获利,是资本介入“饭圈”的目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偶像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粉丝情感化消费产生的收入大约占据50%[8]。有学者指出,自我组织是系统实现自我优化、自我创造、自我设计与自我适应的最根本属性[9]。粉丝群体的自我组织能够保证自身的高效运转,同时也使资本节省了管理成本与营销成本。通过对“粉头”的控制,并以其为中介,资本实现了对粉丝群体的操控。所谓“粉头”,即粉丝团的管理者和意见领袖,通常为职业粉丝。“粉头”人数较少,在粉丝群体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他们大多与偶像关系紧密,起着联结粉丝与偶像的作用。基于粉丝组织的内部结构,资本对粉丝组织采取了差异化的管理方式,即通过与“粉头”结成利益共同体,并借助“粉头”的力量把自身的增殖逻辑贯穿于粉丝活动之中,实现资本对粉丝的直接操控。

在资本的介入下,“粉头”逐渐成为专业化团队,粉丝也在“粉头”的诱导下成为资本获利的对象。在“粉头”的带领下,粉丝组织一般会成立两个工作组,即负责管理工作的管理组以及提供具体技能服务的工作组[10]。“粉头”通过工作组加强对粉丝的操控,如粉丝在刷数据的过程中,“粉头”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把控全局,为粉丝指明行动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饭圈”传播逐渐形成了“偶像—‘粉头’—普通粉—‘粉头’—偶像”的闭合循环。这种循环增强了资本对“饭圈”的控制力,资本通过控制“粉头”来诱导普通粉丝为自身的价值增值服务。在资本与“粉头”的共同推动下,普通粉丝不断为偶像从事各类应援活动。由此,“粉头”实际上成为资本在粉丝组织内部设置的“定心丸”,依靠他们来实现粉丝经济的持久性,拓展粉丝经济的发展空间。由于“粉头”的行为受资本逻辑的主导,带有极强的利益导向,势必会催生出消极的“饭圈”文化。

三、引导“饭圈”文化良性发展的基本思路

资本逻辑的疯狂演绎,威胁着“饭圈”文化的健康发展。青少年作为“饭圈”的主力军,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饭圈”文化乱象将对其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打造清朗的“饭圈”文化环境,既是促进“饭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为此,要从“饭圈”各要素入手,通过加强对资本的约束、对平台的监管、对偶像的审查和对粉丝群体的引导协同发力,推动“饭圈”文化良性发展。

第一,处理好“饭圈”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关系,摆正资本在“饭圈”文化发展中的位置,使资本回归服务角色。“饭圈”文化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决定了“饭圈”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饭圈”形成了“利益至上”“流量至上”的思维方式以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价值取向,威胁着“饭圈”文化的良性发展。“饭圈”文化产业正处于快速规模化的初期阶段,若要稳步发展,就应尽快跳出依赖资本“造星”、过度追求流量变现的模式陷阱,重视“饭圈”的文化属性与文化建设,实现“饭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实现“饭圈”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统一,关键在于引导资本注重长期利益,而非聚焦短期利益。“饭圈”文化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文艺作品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创作、修改、练习等环节才能最终出炉。而“饭圈”资本通常热衷于挣“快”钱,通过流量而非作品本身实现偶像的爆红,建立起单一的“流量至上”的资本获利模式。引导“饭圈”资本注重长期利益,首先,要严格审查“饭圈”资本,禁止热衷于挣“快”钱的资本流入,引入注重长线投资的资本。其次,要打破“饭圈”资本“流量至上”“利益至上”的建构理念和输出规则,引导资本树立“既要造星更要树星”的理念,帮助偶像建立起“作品为王”“口碑立身”的发展意识。最后,要引导“饭圈”资本探索创造多元社会价值的可能,在注重“饭圈”文化双重效益的前提下,拓展“饭圈”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样态,为提高“饭圈”文化的双重效益创造新空间。

第二,加大对“饭圈”的审查力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领“饭圈”文化。资本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总是试图借助各种方式渗透进“饭圈”,实现对“饭圈”各要素的全方位控制。消除资本逻辑对“饭圈”不良影响的关键在于加强对“饭圈”各个环节的审查,阻止资本过度渗透,引导“饭圈”文化良性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大对互联网平台与偶像行为的审查。

一方面要强化对平台的监管。资本主要通过与平台的共谋完成从“造星——控粉——扩流——收割”的全流程操作。平台拥有技术优势,可以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快速传递与精准感知。平台如若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一味利用技术优势追求对流量与金钱的收割,忽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必然会导致“饭圈”文化乱象频现,并可能带来更大风险。加强对平台的管理,一要审查“饭圈”资本与平台的关系,消除资本逻辑对平台运作的过度干预;二要审查并纠治平台的各类不合理行为,如控评、打榜、互撕等;三要引导平台宣传“饭圈”的正能量人物与事迹,为粉丝提供有内涵的精神产品,如“‘饭圈’女孩”为国出征、抗击疫情时期的公益应援等,营造风清气正的“饭圈”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偶像行为的监管。“饭圈”的形成源于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偶像对粉丝行为起着示范作用。加强对偶像行为的审查,一要注重对偶像才能、道德水平的考察,引导偶像依靠艺术水平与道德品质来吸引粉丝,而非依赖塑造人设、颜值、炒作绯闻、煽动对立等方式博得粉丝的流量支持。二要严格查处偶像的失格行为。对于违反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的偶像,应制定专门的惩戒机制。同时,定期对偶像群体进行审查,对于偶像失格行为予以严格处罚。三要引导偶像发挥示范效应。传播社会正能量是偶像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偶像要树立“不当流星誓作留星”的理念,在思想与艺术上精益求精,为青少年发挥榜样作用。

第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自觉识别和抵御资本逻辑的裹挟。“饭圈”文化之所以形成,核心在于粉丝对偶像的情感依赖。通过自我期待的迁移,粉丝们在偶像身上实现了对欲望匮乏的弥补[11]。因而,偶像实际是粉丝自我的一种理想化投射,是他们的情感寄托。资本基于对粉丝心理的准确把握,通过塑造偶像的多样化人设来满足粉丝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把无底线的刷流量、打榜“氪金”等资本增殖手段包装为粉丝对偶像的情感表达与支持。在资本的操控下,粉丝对偶像的情感寄托与心理认同扭曲为粉丝对偶像的盲目崇拜与无原则的支持。因此,从粉丝的角度而言,粉丝错误的偶像观是“饭圈”文化乱象频现的重要原因。

引导粉丝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就必须尊重青少年的精神诉求。不论是“颜值粉”“性格粉”还是“演技粉”,体现的都是粉丝群体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欲望的弥补和成长发展的共情,也在粉丝群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了群体认同与自我满足。因此,相关人员不能谈“饭圈”及偶像“色变”。应在充分尊重青少年对“饭圈”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偶像、理性表达情感。具体而言,就是要积极引导粉丝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一是引导粉丝正确认识偶像。要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批判性思维与媒介素养,认识到资本与平台塑造出来的偶像与生活及现实中的作为“人”的偶像的差别,引导青少年粉丝摒弃盲目崇拜与排他性的价值观,合理追星。二是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学者指出,审美观教育是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12]。青少年对“美”的认知和判断是其追星行为产生的基础。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帮助其正确理解和建立对“美”的判断。同时,要帮助青少年合理把握追星的获得感与意义感。偶像崇拜不应当是“沉迷”“感官刺激”的同义词,也不应当仅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想象式满足与对现实缺失感的精神补偿,而应当是扎根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确证的愉悦;不应当仅是直觉上的冲动,还应当包含理性思考。为此,家庭、学校与社会要承担起相应责任,教育、引导青少年,使其不被畸形的“饭圈”文化裹挟,不以追求虚妄的精神愉悦为目的,而是以个体精神的健康成长为目的。

猜你喜欢

饭圈乱象偶像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整治“饭圈”乱象
偶像报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我的偶像
晨农直销乱象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