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内在奥秘

2023-03-06杨小东张鹏启

理论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永葆生机政党

杨小东,张鹏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纵观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长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党并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历程,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奋斗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适应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汲取自身成长的力量与智慧,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重重阻力,不断焕发生机。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永葆生机的唯物史观依据和历史图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具有重要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永葆生机的唯物史观依据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其永葆生机的内在奥秘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在唯物史观看来,政党生机的生成与保持是在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故而,政党要永葆生机必然要求始终处在一定的实践空间当中、处在科学有效的实践当中、处在持续不断的实践当中。唯物史观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政党永葆生机就是要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不断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智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而解决永葆生机过程中适应性、科学性、持续性三个问题,形成物质环境、力量源泉、价值动力三者的逻辑闭环。

(一)人民的创造性活动构成政党生机勃发的物质环境

政党永葆生机需要解决适应实践的问题。具有远大发展前程的事物一定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政党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其存与亡、兴与衰都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因而,判断一个政党的兴衰存亡,不能简单地看其外在是否强大,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其能否处在符合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实践当中。处在历史发展大趋势的阶级集团或者政党,纵使刚开始时只是星星之火,最终亦可燎原,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这是永葆政党生机的根本性与整体性逻辑,从客观上决定了某个政党的生命周期。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简而言之,历史的发展方向取决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活动,即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8因而,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又集中体现在对生产力改造、升级等实践活动上,从根本上决定某个阶级及其政党产生、变化、发展的物质环境。由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客观性,这就说明了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同样具有客观性,不以某个阶级或者政党的意志为转移。身处这种客观物质环境的旧有阶级集团只有顺应这种变革时,才能转变角色以延续生机直至使命完成;新的阶级只有成为自为阶级时,代表这个阶级利益的政党才会产生。为了适应由人民创造性活动构成的客观物质环境,政党往往通过革命、建设、改革等方式来完成与这样的客观物质环境之间的调适。回顾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史,可以发现其完全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环境。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经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取得实现阶级利益的发展性条件,即无产阶级政党要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来消灭私有制,建立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所有制,使无产阶级掌握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克服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最大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逐步优化无产阶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环境。因此,在一定的历史周期内,对于任何一个肩负阶级使命和利益的政党而言,都必须通过革命、建设、改革等方式使自身始终处在人民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而构建起永葆生机的物质环境。从永葆生机的历史长镜头来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通过革命掌握政权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深度参与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进程中去,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进而构建起自身发展壮大的物质环境。

(二)人民的实践力量构成政党生机勃发的力量源泉

政党永葆生机需要解决科学实践的问题。从现实性来看,政党生机直接来源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即政党生机必须在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生发、存系、维持。对于具体某一个政党而言,能否生机勃发、永葆生机与其实践能力直接相关。一个政党实践力量越强,其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能力就越强,其生机同样会持久、旺盛。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些大党、老党虽然从根本趋势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因为其无法科学解决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导致政党形象受损、政党地位动摇。

政党永葆生机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孕育、展开、维持的,“政党的兴衰取决于政党的社会基础、组织力量和政策能力”[3]。因而,政党永葆生机需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汲取力量,主要因为: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唯物史观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历史,在实践性上“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4]。由此可见,社会历史发展及其内容是由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所蕴含的力量决定的。人民作为一切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各类社会实践的进展。因此,作为历史活动具体形式的政党目标任务的完成,需要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对政党制定的目标任务认可支持、参与程度越高,政党汇聚的建设力量就越强,其生机活力自然也就越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原因。二是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复杂性。作为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人,其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性,这就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具有复杂性。政党永葆生机,需要洞悉社会历史环境复杂性背后的客观规律,具体体现为决策的科学性。政党制定科学政策必须不断了解民情,从中汲取智慧,并且“决不能仅仅根据一个集团或者一个政党的愿望和见解、觉悟程度和斗争决心来确定政策”[5]。为此,列宁指出:“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6]实际上,由于人民群众的意见、想法、做法往往是分散的,政党只有在集中和坚持的过程中,才能将群众的智慧汇聚起来,反映社会实践的全貌,为政党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行动提供指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了解人民群众的具体情况,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智慧并进行科学决策进而实现永葆生机。

(三)人民的利益诉求构成政党生机勃发的价值动力

政党永葆生机需要解决持续实践的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实践主体与利益主体的统一,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唯物史观看来,政党作为服务于人民利益实现的工具,只有持续性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不断扩大,确保党的性质不变,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生存发展下去。可以说,实现人民的利益诉求是确保政党生机的最后一环,与物质环境、实践力量构成永葆政党生机的逻辑闭环。因此,对于政党而言,致力于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构成了其生机勃发的价值动力。

从唯物史观来看,确保人民利益诉求的实现对于政党永葆生机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利于确保政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扩大。在现代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政党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党永葆生机的基本条件就是要确保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不断扩大,即政党肌体的增长优化。这种肌体的增长优化,直接取决于该政党所代表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程度。人民利益的有效实现,使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得以继续生产,在构建起政党生机勃发的物质环境同时,也确保了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持续扩大。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人的需要”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且认为人民享有价值成果是人民进行不懈创造的动力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7]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成长为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究其原因就是极为注重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实现,确保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持续扩大。二是利于确保政党性质不变。政党是具有阶级属性的,维持政党始终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是确保政党性质不改变的根本原则。政党性质一旦改变,永葆生机将无从谈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利益观来看,政党及其所代表的阶级群体的利益属于集体利益的范畴,是以集体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放大化;政党性质,根本取决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属性,而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属性又取决于阶级内部个体利益的性质,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以此推之,阶级内部成员个体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与合理实现会逐步影响一个政党的性质。因而,政党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积极实现,有利于确保政党性质的稳定。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政治建设,始终不改初心、牢记使命,持守为民政治本色,充满生机活力,就是对此最好的注解。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永葆生机的历史图景

政党的核心价值直接影响着政党奋斗的历史图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使其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演绎了从为民而立到为民执政、从为民谋利再到为民兴业的历史图景,展现出了勃勃生机。虽然中国共产党不同阶段的历史图景存在具体内容上的差异,但是贯穿其中不变的逻辑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使得党能够历经无数考验而不改初心,身处万千挑战而保持政治定力,久经风雨而更加生机勃发。

(一)为民而立:在救民于水火的历史重任中生存发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具象性地表现为中国各个阶级以自己的方式来谋求民族解放与独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全面把握近代中国人民创造性活动的历史实质,在解救人民于水火的历史重任中诞生并发展。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领导广大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解放。漫漫征途,历经各种曲折。大革命失败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清醒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革命道路的开辟需要“唤起工农千百万”,进而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在宣传工作方面,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的心声、想法、意愿充分表达出来,人民群众在觉醒中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实现了中国共产党肌体的壮大。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利益摆在阶级利益之上,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聚救亡图存的海内外所有革命力量。在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实行“三三制”,最大程度地汇聚不同阶级的智慧与力量。在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上,毛泽东深刻指出中国革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进而制定了以土地权益为核心的利益分配制度。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全力满足农民对土地及其它利益的诉求,“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2]691。纵观1921至1949年的中国共产党成长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心怀人民、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最终将中国人民从几千年封建剥削、近代帝国主义侵略、本国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综而述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解放而立,不断汇聚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与智慧,在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获得生存与发展,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二)为民执政: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中曲折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本着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的创造性活动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奠定基本的制度条件。人民群众实践活动重心的转变重塑了中国共产党保持生命力的物质环境。但是由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不足和当时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党在一定时期内的基本路线偏离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实际,导致党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了一定的曲折。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生活的需要,成为当时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国共产党开展粮食、棉纱、银圆“三大战役”,稳定物价,初步恢复了国民经济,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政治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经济上促进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基本确立,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在这场空前的改造运动中,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难以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制度前提也将难以实现。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将发展生产力、摆脱落后的农业国、建立先进的工业国作为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但是之后,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上的主观臆断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人民的一些真实情况、客观诉求、正确意见未能充分反映上来,党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使得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与智慧投入到了偏离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运动当中,党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了一定的曲折。总体而言,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执政党的身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积累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重要基本经验,历经曲折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与进步。

(三)为民谋利:在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改革道路中焕发生机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创造性活动表现为渐进性改革。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紧密联系群众,汇聚民众智慧,深刻认识、遵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规律,使得人民的创造性活动逐步展现出来,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了很大满足,中国共产党也在这个过程中焕发生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恢复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农村土地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基础交通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力量得以释放、建设智慧得以发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物质需要的改革道路上,邓小平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8]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小岗经验、深圳经验、浦东经验、改革先行区和示范区、听证制度、村委会与居委会的建立等等,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思路与经验。不仅如此,我们党深知社会主义改革不仅需要人民的参与和贡献智慧,更重要的是改革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必须回馈给广大人民群众。2006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直接惠及了中国9亿农民。同年,国家宣布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进一步实现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使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了教育福利。回顾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向“富起来”的转变,而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改革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四)为民兴业: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征途中朝气蓬勃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创造性活动阶段性地表现为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极大地优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国共产党也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征途中越发朝气蓬勃。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紧紧围绕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习近平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9]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党中央全面统筹,全国上下一盘棋,动员全国力量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基层干部对口帮扶贫困家庭、社会各界为脱贫攻坚献力献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扎实基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国各省、各单位、各行业,一批批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战中,最终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打赢疫情防控战,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赢得了时间与空间。在了解民情、发现问题、汲取民众智慧方面,2020年“十四五”规划编制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人民群众关于实现美好生活的建设诉求,实现了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习近平还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党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实践指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收入分配改革、打击垄断、实行双减、惩治腐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致力于共同富裕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奠定扎实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经受住了各种新的考验,全面提升了治国理政的能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创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塑造了光辉的政党形象,党在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征途中朝气蓬勃。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永葆生机的启示

在新时代如何继续永葆生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切的重大课题。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而生机勃发的历史图景来看,永葆生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永葆生机的实践,需要立足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实际,坚持人民史观,坚持扎根于民,坚持以民为本。

(一)坚持人民史观,使党保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清醒认识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岁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展现出磅礴的生命力量。面对百年历史成就,戒骄戒躁,保持清醒认识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行稳致远,再创奇迹,永葆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因此,在面对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各种历史成就的时候,需要全党上下继续坚持人民史观,保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清醒认识,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坚持人民史观,使党保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清醒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成长中的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党,书写了世界政党发展史的奇迹,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虽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充满生机,获得了国外学界、政界极大的关注与赞许。面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全体党员要时刻警惕、保持清醒,要充分认识到百年大党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纲领的拥护与支持。二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中的人民力量。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成就的取得是集体行为的结果。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不是单个政党、单个政治集团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而在顺应民意、群策群力的实践中实现的。党员干部要始终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奇迹过程中所展现的磅礴力量,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三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人民主体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是现阶段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民族复兴之路越向前越充满阻力。如何爬坡过坎、继续前进,很显然需要更加深厚的人民主体力量予以支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坚持人民史观,尊重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方能攻坚克难,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我们党要从人民史观的视角审视既往之成绩和预判未来之挑战,继续保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清醒认识,稳步塑造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物质条件。

(二)坚持扎根于民,使党持守开辟国家治理正确道路的科学方法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逐步探索完善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扎根于民,通过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调动民力、汇聚民智等科学方法,在国家治理道路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使党在科学实践中激发并保持了生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必须继续坚持扎根于民,使党持守开辟国家治理正确道路的科学方法。

坚持扎根于民,使党保持开辟国家治理道路的科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一要准确掌握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探索国家治理道路,首先必须立足国家社会现实,找出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的就是准确掌握民情民意。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拥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更强的政治意识、更全面的法治理念,更为丰富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的社会交往。党员干部在掌握民情反映民意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服务意识,坚决抵制“新衙门作风”;要畅通渠道,接待人民群众不设置人为的“门槛”;创新体制机制,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工作新模式;要深入基层,认真做好基层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基层变化的新动向。通过种种举措,为人民群众如实表达内心真实想法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构建通畅的渠道。二要广泛调动民力,积极汇聚民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集体性任务,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党的基层组织是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可以最大程度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国家治理道路的开拓。因此,党要继续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核心,确保村委会、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联系人民群众、汇聚人民群众实践力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仅如此,党推动国家治理道路的开拓要坚持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坚持群众路线,畅通言路,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汇聚建设经验,及时地听取人民群众对治理政策的评价,使党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扎根于民,确保能够科学掌握国家治理道路开拓的具体情形,从而在科学的实践中永葆生机。

(三)坚持以民为本,使党保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

政党永葆生机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现实的人”的需要上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以民为本,坚守初心使命,党才能永葆生机。新时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坚守初心使命。

坚持以民为本,使党保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主要包括:一是实施高质量发展,继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发展红利。进入新发展阶段,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能释放的红利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物质追求,对医疗、教育、养老、生态等多个领域的需求也在增加。面对人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党永葆生机必须立足发展的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就业、教育、消费、养老、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红利。二是致力于共同富裕建设,继续满足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擘画的美好生活蓝图,是为了极大满足全体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共同享有的宏伟目标。从发展的长期要求来看,实现美好生活的共同享有,需要党带领人民致力于共同富裕建设,注重发展内容上的均衡、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社会群体之间的均衡。具体来说,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强化中西部重点城市群发展、完善群体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等;要一如既往地重视物质富裕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地注重精神富裕的建设,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三是严厉打击腐败,继续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坚持以民为本,坚守初心使命,不仅体现在上述建设性的方法方略,还体现在预防性、惩戒性的方法方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党和国家要时刻严防腐败。腐败问题关乎政党形象,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可不可靠、值不值得信任的问题,本质上是能不能够代表、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要形成绝对力量,实现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战略态势,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而维护政党形象、永葆政党生机。

结语

永葆政党生机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富有追求的政党都极为重视的问题。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生机则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员,百年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展现出比西方政党更多的优越性、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同时也证明永葆政党生机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活动。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继续坚守初心,在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永葆生机政党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让阳台焕发生机
生机暗涌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脸蛋永葆年轻的秘密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永葆创新活力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