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夕阳西下 满目霞光
——怀念敬爱的刘斌教授

2023-03-05江一平

关键词:刘斌胚胎学体外受精

江一平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州 350122)

刘斌教授是我国人类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开拓者,在国内率先成功建立人类体外受精技术(1985),是我国大陆第一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婴儿(俗称“试管婴儿”)和输卵管配子移植婴儿技术的关键奠基人。早在1984 年,我还在福建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当助教的时候,就听外出开会回来的老教师说,北医(北京医学院,即现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简称)组胚(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简称)的刘斌老师从欧洲留学回来,正在研究引进试管婴儿技术。

研究试管婴儿!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听来,就像上九天揽月一样非凡伟大。因此,我对刘斌这个名字充满了敬仰。

试管婴儿是综合集成的生物‐医疗高技术,包括“配子采集”“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3 个阶段。其中,体外受精是关键核心环节,全世界科学家(有文献依据的)直接研究了近百年,才于1950—1960 年代获得实验动物上的突破,直至1978 年才获得世界第一例人类试管婴儿。

1988 年3 月10 日,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妇产科诞生。

这个项目,是刘斌教授在率先于1985 年完成第一例人类体外受精实验的基础上,率领北医组胚的研究团队与北医三院妇产科主任张丽珠团队(胚胎移植及后期监护等临床技术)密切合作下完成的(图1)。成功的消息轰动全国,各大媒体火速做了报道;时任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先生专程前往北医会见刘斌和张丽珠团队,并留下合影(图2)。值得注意的是,合影中站在部长身边的刘斌老师,是唯一一个身着手术衣者。

图1 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1988)。左,北医三院张丽珠教授;右,北医组胚刘斌教授

图2 时任中国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看望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研究团队。前排:右4,刘斌;右5,陈敏章;右6,张丽珠

30 余年后的今天,试管婴儿技术在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四处开花,成为保障国人生殖健康和造福不孕家庭幸福的常规技术。毫不夸张地说,刘斌和张丽珠两位教授,都是我国人类试管婴儿事业的开山鼻祖。遗憾的是,人们容易直观地看见临床医生的贡献,却感受不到实验室里的风云际会。北医三院和张丽珠团队理所应当地受到媒体的广泛宣传和赞誉,但人们却忽略或忘记了刘斌。多年来,不论公众媒体还是相关教科书,在提及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时,几乎没有笔墨涉及北医组胚和刘斌教授。

但刘老师似乎不以为意,只是默默地继续他的科研和教学,不停地开拓和创新。1996 年,他携手高英茂教授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胚胎学专著《人体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对全国组织学和胚胎学领域的学术青年成长和组胚学科建设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可以说,刘斌,是中国组胚学人触摸最多的姓名之一。

有一句古话,是学问人生的坚定信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刘斌老师为之做了最好的诠释。从结识刘老师起,这个信条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1986 年初冬,我在河北医科大学读研二,开始查文献选课题,手工检索太费劲还查不全,而且大部分文献找不到全文乃至摘要。有同学传递消息说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简称医科院情报所),有澳大利亚援助的免费联机自动化文献检索,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图书馆都提供外文文献的复印服务,因此我计划上北京去查文献。临行前两天,导师叫我去他办公室,交给我一沓信封,分别是写给北京几位专家的,其中最上面的一封信,就是给北医的刘斌教授。我敬爱且可爱的导师雷建章教授说,你好不容易上一趟京城,别只顾查文献,更要去请教真正的导师!这话听得我一楞,睁着困惑的双眼望着他。没等我开口,他接着笑眯眯地说,你考我的研究生是走对路进错门,虽然我们研究方向是生殖生物学,但除了会看看电镜讲讲课,做科研我没什么本事。可我还是有不误人子弟之心,所以介绍你去找好朋友们。这些信里的人,哪一个本事都比我强。你带着这些介绍信一个个科学家找过去,虚心请教,他们会弥补我的不足,引你做好科研。你要赶快整理好问题,以便请教起来更有针对性。

我就这样上了北京。在医科院情报所文献检索室排上队后,径奔北医,首先去拜会刘斌教授。

在北医组胚的走廊里,我遇上一个穿白大褂的厚道样子的年轻人,就是后来成为好朋友的唐军民老师。唐老师热情地带我挨个实验室找刘老师,结果在细胞培养室门口把还穿着手术衣的刘斌老师“逮”到了。后来的近2 小时里,刘老师除了详尽回答我的诸多问题外,还轮廓性介绍了体外受精、输卵管配子移植、精子冷冻复苏和活精子富集‐人工授精等技术要点,及其在科研与临床治疗不育症中的意义,以及硕士学位课题选题策略与范畴等。我硕士毕业后确定人类受精机制作为我的稳定研究方向,可以说,刘斌教授就是我第一个启蒙导师。临别时,刘老师还手拉着手亲自把我介绍给其他老师。

那天离开北医的时候,夕阳西下,满目霞光,我心头响着一句话——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参加中国解剖学会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简称青组会)之后,目睹北医组胚的博士们作为青组会筹备组主力之辛勤和得力,知道这背后恰有作为导师和系主任的刘斌老师及其麾下老师们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后来,刘斌老师接替贲长恩老师担任中国解剖学会秘书长,加上我作为连续10 届的青组会筹备组成员或指导委员,不时到北医参加筹备组会议,经常直接感受刘老师对中国组胚青年的成长和对青组会的关心和支持,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2000 年我在中国农业大学进行博士学位答辩时,农大生物学院请了刘斌教授作答辩委员会委员之一。答辩会上,我收获了一片赞扬声,唯一的一个批评意见来自刘斌老师。刘老师指着我的论文题目《甘露糖受体在人类受精中的作用研究》说,你的受精实验用的不是人卵而是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母细胞。由于人的卵母细胞来源匮乏,故以缺乏种属特异性的金黄地鼠卵母细胞来验证人精子的卵膜融合,是国际公认的实验模型,因此你的研究设计是合理且巧妙的。但这毕竟只是模拟而非真实的“人类受精”,因此,你的论文标题是不严谨的,建议改为《甘露糖受体在人精子受精中的作用研究》。刘老师给我纠正的这个一词之差,体现的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20 年来在我心里警钟一样地余音绕梁,一直绕到我的一个个研究生身上。

2007 年,刘斌教授退休后写了一份1 万来字的回忆录,平实地记录了职业生涯中的工作经历。在叙述其领导北医组胚教研室(系)近20 年的文字中,刘老师写到——“在主任工作中,我主观、急躁的毛病时有发生。而最大的缺点是教研室的梯队建设上没有解决好。因此,在我退下来后,原本在全国同行中有很高声望的博士点没有保住,这很令人痛心。”读过很多名人的回忆录,自我粉饰或文过饰非的很多,像这样主动在史料上自曝其“丑”的,不说闻所未闻却的确震撼人心,这就是学者的君子风骨和坦荡胸襟。

……

以上文字,是我在2019 年为中国青组会30 周年而写的一部长篇回忆录《一会情缘——我的中国青组会个性记忆》书中的一节,表达了我对刘斌教授的敬意和感激,以及追随刘老师一般君子学者足迹的情怀。我的文字在全国组胚学者的微信群里引起了广泛共鸣。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择善而从见贤思齐,是一代代学子的血脉相承,前辈的足迹自会有后来者追寻,这是榜样楷模的昭范也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斌教授亲自带出来的硕/博士研究生也像刘老师那样,具有踏实的作风和谦逊的心怀。例如,我所熟悉的宁夏医科大学王燕蓉教授,在条件相对艰苦的西北,几十年默默耕耘,几乎不动声色地创建起了全国第一家“生育力保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还有刘斌教授的另一个学生,北大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陈曦博士,也像刘老师那样,不仅在工作中注重研究注重提携而且把提高更广大同仁的专业水平视为己任。就在2019年那段时间,她在组胚之家群里说,她准备编写一部临床胚胎学的著作,来继承和推进刘老师开创的事业。我当即表示,我愿意并且引为荣幸来和她一起努力。如今,陈曦主持的《临床胚胎学》的编写工作顺利开展切近尾声。我知道,陈曦是多么希望能在新书完成之际,携着芬芳再去拜访恩师……

昨天(2023 年8 月29 日)晚上,瓢泼的大雨中一划闪电,我在“临床胚胎学编委群”里读到陈曦发出的噩耗——刘斌老师已经驾鹤,捐献遗体用作医学教育和研究……

我不愿意相信,因为我和陈曦一样有着期待,盼望再一次见到刘老师——再一次沐浴那一片“夕阳西下,满目霞光”的美好!

然而,这是真的。像季节变换日出日落一样的真实。

从昨天夜里到今日整天,一次次地回忆往日的经历,一遍遍地回读曾经的记录,我再一次沐浴着满目霞光——那是刘老师的遗愿——捐献遗体用作医学教育和研究!鞠躬尽瘁死而不已!那是智者一生的光华!那是仁者永生的绚丽!

我在夕阳下礼敬!我在霞光中长歌!和着一脸的泪痕与满怀的景仰!

夕阳西下,满目霞光!

猜你喜欢

刘斌胚胎学体外受精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Scalable fabrication of Bi2O2Se polycrystalline thin film for near-infrare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pplications∗
DYNAMIC ANALYSIS AND OPTIMAL CONTROL OF A FRACTIONAL ORDER SINGULAR LESLIE-GOWER PREY-PREDATOR MODEL∗
寻找快乐的机器蛙
THE GLOBAL ATTRACTOR FOR A VISCOUS WEAKLY DISSIPATIVE GENERALIZED TWO-COMPONENT µ-HUNTER-SAXTON SYSTEM∗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子宫血流测定在体外受精新鲜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后分娩情况随访的准确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