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逻辑

2023-03-05黄向阳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现代化

黄向阳 柯 鋆

(1.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迁决定的,生产方式的特色决定着文化的特色;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稳定性决定着文化变迁的速度。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五千年而没有中断,与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为工业生产方式所取代,孕育中华传统文化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变迁,不断进行适应现代化的内容创新与形式转换,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与反映现代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通过创新融入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之中。

一、生产方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成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除了中华文化自身的特色,即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之外,与中国长期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外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但在中华文化的包容内核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外来文化或在交流碰撞中直接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或在适应中国传统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改变其原有形态而融入到民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并存,形成了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发展模式。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展现出独树一帜,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生产方式的特殊性。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虽然经历了社会制度的更替和王朝的多次变动,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持了跨越制度和朝代更替的相对稳定状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长期稳定为中华文化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土壤,使中华文化能够不断沉淀和优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聚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持了中国社会的相对稳定;同时也为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与社会环境保障,使中国能够演绎出完备的农业文明生产方式。农业文明生产方式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互动不仅使中华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明具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得以形成以我为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发展图景。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诠释中华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也充分证明了生产方式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印证了马克思关于文化、观念发展的唯物史观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2。生产方式制约和决定着人们的意识,生产方式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的意识、观念的变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当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成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部分时,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不仅被本民族的生产方式所影响,还会被世界先进生产方式所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也因对客观存在着的世界性的生产方式的反映而具有世界性的特点。这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在资本主义的推动下,“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404。

全球化使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孤立于世界之外,即使有民族不愿采取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自我进行改造并主动融入到世界历史进程中,最终也必然会被动地加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而被动加入的结果往往是一个民族不得不承受屈辱的后果。在谈到鸦片战争时的中国时,马克思一方面谴责英国的暴行并同情中国的遭遇,另一方面也尖锐地指出,中国的落后就在于其生产力与文化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2]804。虽然道义站在中国一边,但道义并未能使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落后的中国免于被侵略、被羞辱。马克思用唯物史观阐释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紧跟本国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还要紧跟世界生产力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下,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根植于旧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旧文化、旧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工业文明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需要基于工业文明视野审视传统,因此有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有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这种批判是基于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的变迁做出的,是因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3]506。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也掌握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即立足于一种思想产生的时代生产方式特征来评价思想的价值及不足,李大钊在谈及孔子时就指出:“若依新史观为他作传,则必把此类荒诞神话一概删除,而特注意于产生他的思想的社会背景”[4]524。这既是基于唯物史观辩证法,肯定了孔子及其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同时也是指出随着时代条件的改变,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儒家思想已经与时代不再适应,中华文化必须要有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中华文化的创新立足中国社会存在,是对中国社会存在的反映。毛泽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实际,精辟地论述了文化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指出“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5]664。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建立,中国的文化也必须创新,必须建立“在观念形态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5]695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坚持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但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因为形成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的消失而简单地抛弃传统文化,而是坚持以辩证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摒弃,既注重抛弃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需求不一致的要素,也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并特别强调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依据时代的发展而实现时代性的转化。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传统文化,但同时也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6]。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既不能简单地照套照用,应该“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同时更要注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以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来表现传统文化,特别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重现优秀传统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实生活回归,进一步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坚持立足现实生产方式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时代的阐释,如对传统“家风”和“孝”文化基于新时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重新阐释与解读,引导民众树立起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风”及“孝道”文化,为新时代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传统文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形式的民族特性

生产方式对文化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决定着文化的形态,而是和诸多条件一起共同作用和影响文化的发展。不仅文化的发展不能被简单机械地决定,生产方式自身的发展也为多重因素所制约,恩格斯明确指出: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7]648。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决定论,或者说条件论,生产方式与其他条件共同作用于事物的发展,形成推动事物发展的合力,虽然合力中每个要素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但只要是合力构成中的一部分,无论其力量大小都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事物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特征,也因此形成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生产方式的多样性,进而导致了各民族政治与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用历史事实肯定了国家形成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证明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时也科学地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外不同国家在形成过程中的其他因素的差异以及由于条件差异导致的国家形态差异,阐释了人类历史进程是一维性发展方向与发展阶段及发展形态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证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创造的过程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7]604-605。

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相对稳定的文化传承以及基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消除一切外来文化、外来生产方式的冲击,使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保持相对稳定;稳定而相对先进的生产方式又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使中华文化延续和发展的环境相对稳定,因此能够形成一系列内核相对稳定又能不断跟随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而不断创新的观念体系。生产方式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作用,使中华文化的特色更加鲜明,也使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稳固、更具特色。

但民族特色并不能完全代表先进性,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以及封建传统的桎梏,“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8]。中国错失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觉醒的中国人在尝试追赶上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次失败,使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并因此掀起了对传统进行批判的新文化运动,并最终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革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形成的共识,但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则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出现了过于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由于未能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时代特征,早期斗争实践中“许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却把它看成是死的教条,这样就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志”[9]817。

在对教条主义以及经验主义批判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中国民族特色相结合的道路。1938 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5]534。为解决这一问题,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5]532-533,以此来推动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设;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于1940 年提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5]707;因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因此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就在于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科学地解决中国的实践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表现形式的民族特性使民众觉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外来的理论,而是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增强了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众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团结奋斗。

三、生产方式变迁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迅速开启了在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探索,经过七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创新了资本主义时代以来的人类现代化的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开启的新的生产方式,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现代化的既定范式,也不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更不是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板的再现,而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下,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而开辟的新的生产方式。在新的生产方式的作用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基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坚定,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并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进一步结合的社会心理基础。

新时代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非现代性特征更加明显,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必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所依赖的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虽然这种文化在价值观念、人和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处理、家国情怀等诸多方面都包含着依然可以融入并对当代文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要素,但也存在着许多与现代生产方式不一致的理念;如果依然以传统的基于小农生产方式下的理念来指导现代生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观念碰撞甚至制约、阻碍生产发展。以传统文化中的勤劳致富理念为例,这一理念在小农经济时代无疑是具有现实性的,农业文明时代的财富与物是同一的,因此生产物的劳动与财富也就直接同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转换为代表着财富的货币,忽略市场需求的劳动投入不仅不能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增殖,还会因为交换中断而使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无法获取回报,勤劳致富从小农经济时代的必然性演绎成工业文明时代的或然性,生产方式的变迁使民众不得不重视自己的观念,并重新建构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理念。

在如何建构现代理念的问题上,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后发阵营的中国一直面临着西化还是走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虽然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认识到全盘西化的道路不适合中国,中国道路首先必须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但由于没有出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先例,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直有人主张照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但一些后发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实践遭遇挫折,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侵略性扩张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传统文化的湮灭,使人们意识到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并不适合后发国家,并不能使后发国家走向富强和人民走向幸福生活;与此同时,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取得的成功,使民众逐渐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进程及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有可能在与现代生产方式的融合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现实生活。

生产方式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现代生产方式不断冲击和削弱传统文化所赖以存续的生产方式基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迁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人们交往方式的变迁要求人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观念,不得不用变化着的眼光看待自己已经熟悉的生活方式和已经习惯了的观念,不得不跟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自己的理念,不断地与传统决裂,从而使传统文化面临着生存难题,而一些根基不太深厚的传统观念与文化也就完全为现代理念所替代,这也是世界上一些传统文化消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对于有着悠久传统和强烈传统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来说,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仅不会抹杀掉人们对传统的认同,反而会唤醒人们对传统的眷恋,甚至会唤醒人们强烈的文化回归意识。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越高、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深,中国民众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却越来越强的原因。

民众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文化多样性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充分利用好民众的文化认同心理,通过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共融共通之处,在共融共通点上实现共同的文化认同,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是极为有益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尊重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必须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注意用民众所认可的文化形式来表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现代化进程中民众文化心理的变化,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充分吸收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0]。

我们因此看到了这样的图景,在现代生产方式的作用下,民众的现代意识引导民众开始寻求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民众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使国家和民族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留存与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统一。现代生产方式因此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强大现实力量和社会存在基础,也成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现代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边疆治理现代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