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策略
——以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为例
2023-03-05陈方芳陈潇雪
陈方芳 陈潇雪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76)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2021 年12 月,湖南正式提出“三高四新”战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基于湖南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新挑战,体现了湖南在全国大局中的担当使命。民族工作事关湖南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进程中,能否拥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关系到新发展理念在湖南的贯彻,关系到激发全体湖南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切实参与“三高四新”,关系到湖南人民能否在改革发展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过程中民族领域的独特优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湖南民族地区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要从如下方面深挖潜力。
(一)发挥好历史渊源的优势
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红色热土,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红色教育资源颇丰。民族地区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构成,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湖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是新时代湖南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1]。考古学家分析,在旧石器时代,湘西地区就已经进入农耕文明,当地少数民族通过劳动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文化。龙山里耶秦简、凤凰古城、永顺土司城、傩文化、土司文化……透过这些符号我们看到了湖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从语言到服饰,从嫁娶到丧葬,从戏曲到音乐,无不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这是今天民族地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精神指引,也是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离不开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培育,否则就是无源之水。这些厚重的文化资源,不仅要好好继承,而且可以作为可开发的文化产品,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优势。
(二)发挥好湖南中部区位独特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关注湖南发展,希望湖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中部崛起机遇。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南时对湖南提出寄望,湖南要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湖南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加上如今立体交通网四通八达,区位战略重要性持续提升。坐标地处“一带一部”的湖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发挥好“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与沿江开放经济带共舞,能够为湖南寻求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市场。“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也强调湖南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湖南地处我国中部,在地理位置和经济梯度发展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要努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努力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自发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这是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任务和必由之途,也是湖南民族地区走开放崛起之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优势。匹配中部崛起,国家将不断配套各种利好政策,加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为民族地区发展持续造血。中部区位协同带来了市场开放、平台搭建、信息互通、要素保障等多种便利条件,成为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机遇。
(三)发挥拥有广阔市场的优势
湖南是多民族省份。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68.52 万人,占10.06%。各个市州、县市区都有少数民族分布,民族地区涵盖1 个自治州、7 个自治县、3 个比照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县区、6 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和84 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17.8%和28%。[2]从湖南民族地区的市场特点来看,面积较大、物产丰富,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场广阔而发育相对不足,劳动力富余而就业能力有待提升,总体发展需求很大。湖南民族地区通常也是生态功能区、资源涵养区,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以张家界为例,2020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56.68 亿元,第三产业在其GDP 比重中占到49.0%,旅游总收入达到569.0 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4949.2 万人次。[3]折算下来,旅游业创造了60%以上的GDP 收入。民族地区无论是从内部市场资源潜力,还是从发展外向型经济而言,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制定实施了诸多差别化的区域性政策,在产业、财政、社会、土地和金融等方面系统配套了衔接政策,助推湖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开发建设。
二、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过程中民族工作的着力点
(一)以建设国际大通道为引擎,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交通现代化是各民族间更好地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过去,民族地区之所以发展较为滞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地区多位于交通条件不太便捷的地区。促进协同发展,要通过民族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十四五”期间,湖南将着力打造综合交通网,通过系统开发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等通道,形成“三纵五横”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同时,按不低于8 车道标准对G4 京港澳高速、G6 沪昆高速湖南段两条主通道全线进行扩容改造,31 个省际出口将做到高速公路通行“全覆盖”。此外,《湖南省“十四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还提出构建江海直达水运网、多层级综合交通枢纽全域覆盖公路网、客货统筹铁路网等,系统提高交通运输体系的现代化程度。湖南民族地区将从大通道建设中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二)以推进区域合作为核心,助推全面互联互通
“在不同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区位、资源、经济等各具特色和优势,互补性强,合作动力和发展潜力巨大……以区域间资源要素互补性为前提,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机制’的框架,以区域间市场化利益和补偿机制为运作机理,产生区域经济合作的耦合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区域合作的凝聚力。”[4]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湖南发展的机遇,是湖南民族地区制定发展策略必须考虑的区位优势。2021 年4 月23 日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中部地区要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湖南要充分利用“一带一部”的地理条件,深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撑,发挥高科技产业的带动功能,实现区域、城乡、行业的统筹推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岳阳、常德与湖北的对接,加强怀化与重庆、成都的对接,加强邵阳、永州、郴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的对接,加强衡阳与江西的对接。构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着力于交通物流、红色文化,大力打造“湘赣红”区域合作品牌。现阶段,应当把湖南民族地区发展与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相融合,抓住湖南对接区域发展的优势,为开放型经济提供动力。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和经贸往来升级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其他地区是常态,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这需要配套大量的资金,从投融资领域进行深度改革。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自然与人文资源,而资本资源则相对不足。长期以来,湖南民族地区的资本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自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总量较小,既限制了经济发展,又形成了恶性循环。为此,要基于湖南民族地区的独特情况,构建深度结合市场、遵循国际国内规则的投融资机制,以财政和金融、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并存联动促进投资体制创新,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扩大民族地区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完善金融信用机制,放宽实业投资准入机制,发展金融人才队伍,推动投融资活动法制化、规范化。此外,还要加强外资引入,积极利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深入发展外向型经济,增进与省内外、国内外其他区域的经贸往来。通过把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对内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相结合,拉动人财物资源的高效汇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四)以增进各民族福祉为导向,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
民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的应有之义,“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必须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关心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让三湘群众感受到幸福感的增加。湖南新篇章中对精准救助、幸福养老、宜居社区、托底公共服务等予以了关注。始终把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了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开展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为内容的科学素质教育,提升当地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宣传教育,进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完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机制,保障无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无民族分裂活动,无“黄、赌、毒”现象。
(五)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基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近年来,湖南推动召开了全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会及全省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修订了《湖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出台了《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今后,湖南还要继续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基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制定下一步的《湖南统一战线对口援疆工作计划》,推动落实一批产业、教育等方面的援疆援藏项目;要常态化召开全省高校宗教工作会议,推动有关高校配备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
三、民族工作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路径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动湖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工作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七进”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继续发扬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优良传统,营造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的重要手段。要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寺庙。在“七进”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化”,从目的上端正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注重“实体化”,即要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形成充分的联结,打造和谐的民族氛围;注重“大众化”,塑造大众广泛参与的浓烈氛围,使创建活动更具广度与深度,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从民族团结进步的角度去理解“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这一战略的出发点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三湘人民创造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高质量发展使经济社会与民生水平持续改善;其实践方式也要靠全体湖南人民包括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支持,切身参与,充分融入共同体之中,为最终的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基础;“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既丰富了社会产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矛盾纠纷也会随之减少,民族团结的氛围才会更加浓厚。
(二)建立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并非短期行为,而是立足长远。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从宏观大方向对湖南今后如何开展工作进行战略布局,对“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湖南发展提出了行动纲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与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一致的。为此,“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形成长效机制,匹配“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而提出的各个领域的政策也要形成长效机制,以此推动湖南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利于推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绝对贫困已经消除,少数民族群众迎来了新生活,但少数民族乡村在自然环境、人口状况、村庄治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对标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要求持续改进。少数民族乡村走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涉及组织、人才、产业、生态、文化等多个维度,是系统化工程。为此,一是必须建立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加强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等为抓手,多渠道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二是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传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强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提升“造血”功能的体现。为了使“造血”功能更强,需要由政府主导完善配套体制机制,这也是“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三)切实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其中重要的一个向度就是共享发展。城市建设的成果必须惠及所有在这个城市中生活或者工作的人,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群体。当前,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研究,立足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坚持以服务为原则,创新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一是继续优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矛盾纠纷调处,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品质,践行民族平等,体现共享发展要求。继续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获得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等多个角度实现更好的融入。把经济融入当成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的物质起点来抓,巩固他们的经济来源;提高政治生活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容纳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塑造城市各个民族的共有文化,营造具有包容力的社会氛围;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权益,保障公共服务、民生权力的平等性。二是扎实做好“十四五”对口援疆援藏等工作。一方面要聚焦核心职能援藏援疆,加快完善管粮管储体制机制,增强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强化项目资金援藏援疆,积极拓展智力援藏援疆,深化人才智力援助,加大科技援助力度;要选好用好、关心关爱援藏、援疆干部人才,大力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激发奉献边疆热情。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与西藏、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西藏、新疆的干部有机会到湖南来交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对口援藏、援疆工作水平和成效。
(四)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新时代涵养中华文化自信和全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更是国家和区域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对于国家而言,文化软实力代表了国家文化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对于一省而言,区域文化软实力代表了提升本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状况,决定了文化能否实现与外部文化更好的交流。湖南有着较强的文化软实力,文学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湖南文化软实力建立在民族地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文脉深远。当前,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湖南省在多个市州成立了民族文化工作领导机构,设立了专项资金,财政预算给予了大量支持;民族文化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助力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如大湘西文化旅游带以民族文化品牌带动周边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涌现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具有原创性的设计,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社会反响很好。今后,民族文化的发展要靠打造品牌,以文创、文旅品牌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弥补第一、第二产业的不足。这与新发展格局对于内生资源挖掘,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具有一致性。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上的天然优势与不足的考量,按照“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对于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实现民族文化走出去,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形成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