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
2023-03-05文吉昌
文吉昌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46)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2023 年6 月2 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型创新所付出的努力。对其相关论述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地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的必然性与未来趋势。相关研究方法要采取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思维逻辑,从其理论内涵、目的宗旨、实践路径等几个方面对之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塑造了共同价值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于它的民族属性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20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核,同时也是全国各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如何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西藏、新疆、内蒙古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特点,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边疆地区的文化转变也呈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象,在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提炼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以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治理问题提供价值导向,比如在乡村治理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挖掘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要根据时代的需求重塑乡土文化,展现农耕文明在中国文化基因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不论是建设乡村地理空间的精神标识还是弘扬团结友爱的优良品格,所有的道德教化都需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相适应。在宗教工作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宗教教义的中国化解读,要支持各宗教在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保持不变的同时,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塑造了共同价值,在2016 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相关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都集中表现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提到了很多与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相关联的功能与价值观,比如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以华夏为核心、“五方之民”共生共长的基本观念;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不论哪个民族问鼎中原,他们都怀有大一统的政治情怀。“洛阳家家学胡乐”“万里羌人尽汉歌”等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包容的生态下呈现的文化现象,成为民风习俗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的仁爱价值观、义利价值观、礼法价值观以及相关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天下为公、革故鼎新、为政以德等价值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而大一统的集体意识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共同价值不同于共同价值观,它是所有共同价值观融合后的高度提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意识形态提供话语体系与叙事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历朝历代都提供了新的话语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论述采用了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在谈论国家建设的和平理念时就引用了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虽大好战必亡等论述。在论述一个国家文化自信心和创新性时,总书记又引用了苟日新日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话语。在论述中华民族的历史观时,总书记强调维护国家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希望各国人民都能够在互鉴交流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强调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以古非今,要遵循古圣先贤学而时习之、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等价值理念,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整体性提升做出努力。从周公制礼乐开始,敬天法祖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孝悌二字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集体意识中的基本话语。《论语·学而》关于仁爱的论述就曾提到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后来的很多经典中也都论述过孝悌意识在中华民族集体意识中的基础性地位,“孝悌之至,通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2]5566。到了秦汉,国家政权得到了稳固,中华大地上各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与汉民族价值观念不断融合,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谏言,并提出了“天人三策”,强调华夏与四夷是一个整体,并希望汉武帝能够“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3]2524。董仲舒为汉武帝提供的意识形态观念和话语就是仁德与仁政,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推行下,四夷之民变成了天子之民,国家的文化凝聚力逐渐增强。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古代民族国家将天下观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话语和观念。中国历朝历代所形成的天下观与天下情怀从某种程度上看,与西方的国际秩序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的天下观突出了中国立场的基础地位,以多元共存的心态去包容、接受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也正是在中国特色的天下观与天下情怀的助推中,中华民族接纳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思想、从西方传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思想。西方的世界秩序观念及其背后所涉及到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从历史演进的规律和现象上看,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霸权性。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相关领域进行过多次论述,2019 年9 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发展始终遵循一点,即针对古代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热切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话语创新。比如殷商之际,百姓们敬畏鬼神,很多敬天祭祖的话语词汇应运而生;先秦以来,中国人表现出对孝顺、敬老的重视,国家意识形态便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家国一体、忠于国家等同于孝顺老人等论述。晚清时期,中国人为了完成救亡图存的重大使命,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形成了诸如“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话语的表述,这些现象都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不仅是政府单方面的规划,更重要地是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及其生成逻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相关论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2014 年5 月4 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在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4]18。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发展到现在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相关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精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精力和阅历有限,总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学习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需要经历“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的理念转变。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的文化受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表述也不同。面对领导干部时,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要培养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要像古圣先贤一样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道义担当。从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学习内容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比较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则是家风家训。2016 年他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 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5]。相关论述涵盖了新时代家教、家训、家风建设相关概念表述和理论结构,呈现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家风建设的价值导向与实践策略。家风建设直接关系官风政德,是实现从小家到大家和谐发展的基础,相关论述中“情感认同”“家庭关系”“家庭美德”等频繁出现,这种叙述方式和教导方法集聚感染力。这种以“家庭情感”为纽带的表述与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的仁爱思想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家庭作为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空间既有私人属性又有公共性;从小家到大家的文化推广与美德塑造也是传统文化差等之爱的现代化转型创新。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学生成长、家庭教育以及党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相对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上述三方面所呈现出的文化内容只是人生发展的“基础课程”。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形态进行论述,比如,他在2014 年对京津冀文化共同体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时,提出了“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论断。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空间地域方面的相关论述涉及到巴蜀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等;在文化战略方面深入分析过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丝路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敦煌文化、中医药文化等;在文化遗产领域还探讨了戏曲文化、建筑文化、陶瓷制作、茶制作文化等。总结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形式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每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也与之相对应,包含了中华民族各领域的文化形式。在相关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凸显两大方面,一是个人成长所需要的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和形式;二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休闲娱乐过程中所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前者是中国人成长的文化教育必需品,后者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战略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形式和具体内容的总结,不单纯是文化现象的梳理,而是在研究具体文化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进的规律。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在不同的文化生产模式的结合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成果,如同传统文化形式与不同时期的文化生产力相结合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形态一样。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主要凸显出物质文化形式、思想文化形式与民俗文化等形式,不同的文化形式与不同时代的文化主体结合后形成了魏晋时期的玄学特色、隋唐时期的佛学特色以及明清时期的理学、新学特色。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在于古圣先贤的思想创造,国家运转所形成的稳定机制也为文化的生产创作带来了保障。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单一的文化形态到有机的、整体的文化形态的转变,文化生产力与文化机制的发展创新等问题逐渐从传统文化内涵的论述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术界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方法论
2014 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6]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的审美要求重塑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其特点在于文化形式的改变,特别是物质文化形式的变化。从表面来看物质文化形式的变化带来的是文化形式的创新,促使传统文化元素加入了当代流行的文化元素。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变化带来的是文化空间的创新。物质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占据空间,而文化空间是当代人接受教育的最佳场所,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物质文化可以轻松便捷地与各领域的信息数据相结合,塑造出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物质文化空间。这更加贴近于公共文化共建的塑造,就是在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面主体的联合下,通过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科技的运用,让传统的物质文化活起来;增加文化受众与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文化受众参与度的同时,塑造了区域文化气质,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精神需要推动传统文化返本开新。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创造性发展就是把当代问题作为视角,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相关元素的中国智慧,以此吸取经验,寻找灵感。新时代以来,有很多新的思想理念的提出与推导都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中寻找到思想的根源,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思想等。这三种理念的提出和逻辑上的不断演变都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上,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直接来源就是《礼记·礼运》中所提出的大同思想,与之相类似的协和万邦、万国咸宁、亲仁善邻、求同存异等思想观念都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
在具体的“两创”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重点突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作为现阶段传统文化“两创”的重大战略。狭义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等空间物质,广义的文化遗产也包含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北京的明清故宫、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山西的平遥古城、山东的孔庙孔林、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的秦陵兵马俑等都是携带巨量传统文化信息的地理空间。经过空间整合、规划与创新,这些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能够与新时代的沉浸式体验、非传统旅游服务、数字化文旅商融合模式的新要求相匹配。2022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逐步推进数字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中国必须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2 年10 月28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提出了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所需要正视的数字化问题。“两创”工程的高质量开展不仅是文化资源的梳理,同时还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精神同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用流行的数字手段营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美感。二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将中国好故事、好声音以及中华文明传播出去,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影响力,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效能等问题,虽然问题域较广,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同样需要数字化平台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是一项新时代的伟大工程,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这一文化工程的核心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创新与发展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理论思辨,不是单纯借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阴阳五行的理论推导就能实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与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转型创新紧密相连,是新时代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石。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治理的文化基石。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涉及到传统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民族价值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从修齐治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价值的演进规律。在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容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包括古圣先贤的思想著作、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仁义为本的伦理道德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冷门绝学比如敦煌学、甲骨文学和中医药学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论述了地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通过对乡土文化、城市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问题的研究,提炼相关的地理精神标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在继承弘扬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国际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总的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建设的行动指南。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展开深入研究能够深化广大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指导和灵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各族人民思想融合的结晶,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也都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只有守正创新才能真正在发展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才能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铸造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