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
2023-03-05董艾辉
董艾辉 阮 曼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22这一重要论断丰富了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精神生活作为人之本质的“特定存在方式”,其所蕴含的内容和属性直接观照着人的意识生成和现实状态,而对于精神活动中实践对象与实现目标的适切性则被认定为人是否得到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适应时代之变、顺应时代之需、回应时代之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不断顺应人民、满足人民、造福人民,不断深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识,把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评判依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回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时局之变的“出卷人”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精神生活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根据“时”与“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精神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体现为科学观历史观实践观的理论指向,又反映于世情党情民情的现实要求。
(一)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指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把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精神生活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生动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前提。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社会条件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产生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萌芽。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是使生产品为有计划的增值,为极公平的分配,要整理生产方法。这样一来,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幸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2]此时中国共产党人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设想是基于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3]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让普通大众接受新文化的洗礼,进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中国共产党人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政治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以此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基本政治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准备。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4]其中的“富”和“强”不仅包含经济生活,也内在地包含精神生活的富裕和强盛。“一化三改”的实施使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打底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育自己和全国的人民。”[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发展方向,随着扫盲运动和“教育向工农开门”工作的开展,使得大部分人拥有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能力。虽然此时人民的精神生活还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水准,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只有切实提高精神生活的水平才能彰显社会主义的特色,这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做好了思想准备。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形成文明风尚。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6]改革开放不仅要有市场经济的稳舵,也要有精神文明的助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高度。江泽民在邓小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精神文明,提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7]把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具象到人民个体生活之中,对人民的精神生活有了新的展望。随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胡锦涛指出“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他认为个体的精神生活发展能够推动全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从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发展经济之时重视精神生活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不断将精神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使文明风尚入脑入心,开创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局面。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4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团结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扶贫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9],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发展。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此时的社会条件已然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相对充分的物质准备,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可追逐、可实现的现实目标。
(二)民心所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矛盾变化特点和规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
第一,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助推共同富裕实践由“量变”迈向“质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先富带后富的方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揭示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实现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在改善民生上实施精准扶贫,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助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迈向“度”的临界点。
第二,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生活需求的适配异步使其紧迫性提升了一个层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矛盾和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上,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0]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是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角色,必须将高质量发展同美好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化解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适配性。
第三,人民精神层面的“隐性症结”亟需精神共同富裕的“良方”去治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精神生活领域也存在精神生活需要与精神产品供给不足、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物质文明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据此,亟待以精神共同富裕为治理靶向瞄准关乎全体人民精神层面的现实问题,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推动精神生活文化供给质量、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准对接各类群众精神需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丰富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供给,进而有效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繁荣发展。
二、勇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难局之惑的“答卷人”
勇立时代潮头,回答时代之问,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解决横亘在民生领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协调等方面的“难题”,以期在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中国方案中展现和把握精神生活的历史主动。
(一)中国智慧: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人民精神共同富裕已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滋养与哺育,具体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中的牵引力、附着力和再生力三个方面。
第一,融汇诸子百家思想,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牵引力”。在古代先贤思想中所体现的共同理念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在儒家宣扬“天下大同、人人为公”的大同思想;墨家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的互助互爱,反对侵略;道家倡导“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大道无为,淡泊名利;法家提议“以法治国”“废私立公”的平等精神的牵引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吸收借鉴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夯实了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底,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有了更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条件。
第二,赓续伟大建党精神,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附着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合和发展,在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强大的附着力,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和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附着于党的发展历程催生了一系列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附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衍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在文化与时代的融合发展中,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附着力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拥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第三,创设数字传播媒介,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直至今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过程中,通过数字传播媒介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生命力。坚持以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融媒体相结合,创新传播手段,增强文化传承的支撑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契合中,以新媒体载体加以辅助,提炼出时代所需的思想精髓与审美特质,建立同时代价值相吻合的精神共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中国担当:坚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人民群众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11]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是人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12]在“双百”方针、“二为”方向的指引下,精神生活的构建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新时代的十年,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全国各地新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促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普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为人民在精神生活中提供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服务平台。
第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人民对文化的体验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享有者是人民,“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13]通过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使其更好地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文化素材。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颁布《“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规划,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围绕“文化+”、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打造参与式综合性消费载体,培育文化新业态,给予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更全面、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模式。
(三)中国方案:坚持积蓄力量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掣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精神生活所需物质条件。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丰富的、充裕的物质财富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4]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民生福祉为导向,完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分配格局,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让消费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作用,创造精神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通过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全育人之中,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打造宣传平台,使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切实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生活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根基。
第三,实现高质量精神文化供给,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精神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面对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实行文化供给侧改革,在实现同质化向精品化转型过程中坚持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以“文化+”和“互联网+”带动跨界融合,发挥资源优化和集成功效,创作文化融合多元模式,引导文化产品供给呈分众化、个性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高品质的文化需求。
三、纵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局之果的“阅卷人”
规矩绳墨,人心如秤。精神生活的“好不好”“精不精”归根到底要看人民说“行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精神文明、人民精神品格、民族精神风貌显著提升,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公民个体层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相对充分均衡发展的现实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5]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就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层面的持续性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在精神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的获得感增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6]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使广大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切关怀。在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健全民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感体验感。通过打造新文明实践中心,建立“三馆一站”,整合文化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民众在发展中深刻感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建立起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的幸福感加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仅要推动物质生活高质量发展,还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同社会群体精神生活的需求呈现不同特点,要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系统工程中持续发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增进人民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让人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的安全感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研判世情、国情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加强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建设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及住房保障等体系。不断满足人维持自身生存的精神生活需要,消除焦虑、恐惧、暴力等威胁生存的精神心理因素,是在已经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为人的生存提供精神保障的必要措施。[17]在各项保障制度的落实中人民所获得的安全感显著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直抵人心。
(二)社会集体层面:凝结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精神共识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党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深刻启示。
在领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共产主义的契合之处,深化社会主义国家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知共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旨在提高全体人民的精神境界,这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意识体现。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和人文价值一方面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也高度契合。共产主义在正确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证明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美好前景。在以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人民对共产主义的价值性和真理性有了深刻认识。在理论体系和人文价值的层面深化理解共产主义信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厚植共产主义信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之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对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共识。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指引中国共产党战胜艰难险阻,充分彰显了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党的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为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精神力量。回顾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历史,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精神生活奠定了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为精神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精神生活创造了社会环境。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中国经验,越南、古巴、朝鲜等国家的执政党人纷纷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不仅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走相似发展道路的国家也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已然书写的历史中,更蕴藏在其正在创造的未来中。[18]在对中国道路的认可下,对中国经验的学习中,凝聚起共产主义信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价值共识。
(三)全世界人民层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9]这就内在地要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精神文明发展,塑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在与其他文明形态对比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日益凸显。资本主义文明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实现资本增值,社会两极化现象严重,资产阶级为取得更大的利益,“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20]在“利害关系”“现金交易”之中,无产阶级始终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劳动者虽然有人身自由却无法占有生产资料实现自我发展。与之相反的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面貌,重塑了世界文明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文明互鉴共融,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世界人民在中国的切身发展中所感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21]这生动体现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摒弃了西方文明中强调个人实现的物质文明,宣扬的是天下情怀和多边主义。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始终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展现了深刻的人类情怀。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抗疫精神”是取得疫情防控战胜利的“精神武器”,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丰富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邃意蕴。“一带一路”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的“天下一家”理念,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设搭建了“心联通”桥梁,凸显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