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翻译理论的创新性分析
2023-03-04李丹丹
【摘要】许渊冲是文学翻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实践家和理论家。许氏译论在继承中外传统译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翻译思想,颇具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通过深入探析许氏译论,本文认为许渊冲翻译理论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推动“文学翻译”转变为“翻译文学”;重视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主张译作对读者的关照以及强调译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许渊冲;翻译理论;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6-005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6.016
在我国现代翻译史上,许渊冲是少有的结合自身丰富的翻译实践,构建独树一帜翻译理论的翻译大家。许渊冲将中国古典诗词外译,同时将一些重要的英法文著作汉译,他是英语、法语、汉语三语互译的一座丰碑。他的《西厢记》英译本受到高度评价,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认为它“可与莎士比亚媲美”[1];企鹅出版社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联合推出了许渊冲英译的《不朽之歌》,这也是企鹅文学经典丛书第一次选用中国本土译者的中诗外译作品。“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2]这就是许渊冲和他的译作成果的一幅生动的画。在吸收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精华并结合自身丰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许渊冲针对文学翻译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最终构建了独树一帜的许氏文学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3]。译论从本体论、知识论、目的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对文学翻译进行了研究。“建构翻译学科的华语逻辑体系,探讨双向文学翻译问题”[4]。有学者认为“许渊冲翻译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终结”[5]。然而,相较于许先生翻译作品的大量出版和广受赞誉,其翻译理论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有学者对其翻译理论存在误解;因而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许渊冲翻译理论的创新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推动“文学翻译”转变为“翻译文学”
何谓文学翻译?何谓翻译文学?学界对两者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严格来说,“文学翻译”定性于原著的性质,是“对外国文学的翻译”;而“翻译文学”定性于译著的质地和水准,指“翻译成本国语的文学”[6];宋学智指出翻译文学“不可以忽略译者,或者说少了译者就很欠缺”[7]。许渊冲作为极有远见的翻译理论家,在建构翻译理论时,曾多次提到将文学翻译转化为翻译文学。许渊冲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翻译文学,也就是说,翻译作品本身要是文学作品。”[8]什么样的文学翻译可以称其为翻译文学?许先生认为“外国文学经过翻译成为中国文学的,英国作品有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法国作品有傅雷译的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可由此可以看出,许渊冲在文学翻译上是何等的苛求。而译者如何能使自己的翻译作品成为翻译文学呢?许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傅译和朱译所以能成为文学作品,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看就是他们发挥了译文语言的优势”[9]。
“发挥译语优势”是许渊冲在《翻译的标准》一文中首次提出。文章指出“译文首先要忠实准确,其次要求通顺流畅,最后要发扬译文语言的优势”。在随后谈及翻译的文章中,许先生对于“发挥译语优势”的内在涵义这样解释:“在中文里,我说的是‘在译文中发挥优势,但是在英文里,我不会用先进或者优越的语言,而是用完全使用来表达好的语言,翻译成中文,就变成了最好的译文。其实“发挥”就是“最大限度地运用”,“优势”则是“良好的表现形式”。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系重大,决定着译文语言是否地道,以及译作质量的好坏。与此同时,许渊冲认为西方之间的文字较接近,翻译时要尽可能做到“形神兼备”;而中西方文字差距大又各有优势,“亦步亦趋”的翻译只会沦为平庸甚至灾难,因此优秀的译文必须发挥译语的优势,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具体来说,即“当原文本比译文本高时,应尽量保持其内容与形式,充分利用其语言上的长处;当翻译水平比原作更高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许渊冲本着提高文学翻译质量的目标,着眼于解决中西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从非常具体实用的角度,主张发挥译者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发挥译语优势,译文可以胜过原文,文学翻译不再是对原文亦步亦趋的复制,而是在东道国获得新生,成为翻译文学。只有译文成为翻译文学,才能产生真正的文学性,有了文学性的翻译作品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从翻译实践角度来看,译文超越原文成为翻译文学经典的例子绝非个案。文学翻译只有成为翻译文学才能真正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不被时代和读者所淘汰。许渊冲对于翻译文学的重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对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深刻思考和终极关怀。
二、重视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20世纪后期,翻译被放在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建构,随后“文化转向”主张的提出使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本文认为,翻译不仅是跨语言交际,还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许渊冲历来强调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的重要意義,并且认为译者和翻译可以在中西双方交流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早在1982年,许渊冲就提出“我们中国的文学译者,有义务向中国文化中注入一种外来文化的血脉,并注入中国的一部分,这样,世界上的文化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辉煌。”许渊冲更是身先士卒、孜孜不倦地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西厢记》、《牡丹亭》等英译、法译,又将莎士比亚作品、《红与黑》等西方经典著作汉译。许渊冲是名副其实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中西方文化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许渊冲又道“我觉得,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创造一个全新的文明。”“二十一世纪,中国翻译理论要走向国际,就算不能一统天下,也要在新的世纪里,与西方并驾齐驱,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文化体系。”因此,许渊冲立足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主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走出去”,将西方优秀的文学著作“引进来”;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东西并立”,从对方的优秀著作中汲取养分,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建立新的世界文化”。当今的世界正面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局当中,中国面临新的时代机遇,因而我们应以大国的姿态将蕴含中华民族传统与智慧的作品传递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真实的中国声音,树立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许渊冲的英文翻译和法文翻译作品得到国外的认可,对中国文化目前面临的困难,“走出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我国优秀文学作品“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的质量决定着译作是否能够得到译语读者的认可,也是中国文化能否真正“走出去”的关键。“翻译的地位不应该在创作之下,翻译的质量也不应该低于创作的质量。”许渊冲提出必须用“再创作”的翻译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再创作”指的是原文的“再创作”,它可以在译文中重现原文的声音、意义和形式之美,让人有一种阅读原文的感觉。得到愉悦的感受。许渊冲站在民族、文化、世界的高度看待翻译的功能与作用,强调翻译在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意义,并以自身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文化走向异国的千家万户,用“再创作”的翻译搭建起一座跨文化交际的坚实桥梁,使中西方的读者通过翻译作品就能了解对方不同的文化、别样的风景,加深了东西方对彼此的了解,加快了中西双方文化交融的步伐,其观点的创新性和实际行动的有效性不言自喻。
三、主张译作对读者的关照
传统译论认为原文和作者是“主”,译者是“仆”,要求译作对原作绝对忠诚;近代译论提出翻译是理解、阐释和再创造的过程,译者是原作的阐释者,翻译须重视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近期在翻译界盛行的接受美学理论和读者反应理论则特别关注读者,主张通过研究和分析读者的反应,来评判译作质量。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感受,优秀的译作能够带给读者愉悦的阅读体验。译者应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充分考虑读者的兴趣、心理、文化等情况,在忠实传达原作的意义的基础上,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认可。
许渊冲在多篇文章中谈及“翻译目的论”即“三之论”。许渊冲这样阐述:“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认为这也适用于翻译。也就是说,忠实的译文只能使读者‘知之,忠实而通顺的译文才能使读者‘好之,只有忠实、流畅、充分发挥其长处的翻译,才能打动读者……‘乐之它代表着翻译的至高水平,代表着读者对其的最高赞誉,也是翻译领域的皇冠。”文学作品如何为读者所译“知之、好之、乐之”呢?许渊冲并没有泛泛而谈,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概括地说,可以采用‘深化、等化、浅化三种方法,这就是翻译哲学的方法论。”“三之论”强化了读者的重要性,并且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论”确保其实现,这样许渊冲将读者因素纳入翻译理论体系。许渊冲的读者中有自己的老师、同学,外国的编辑、教授,更有自己的学生,不论是谁都给了他的作品很高的评价,这也正是因为许渊冲在翻译实践中强调译作对读者的关照,始终致力于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他的翻译作品才能够在国内外拥有大批读者,在译评界得到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许渊冲打破了传统译论只重视原作和作者,而将读者次要化和边缘化的局面,从理论上强调关照读者的重要性,将读者作为译者和译作服务的目标,是对我国传统译论的一次推动和革新。
四、强调译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一词由费孝通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文化意识是“生存于某一特定文化之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的自觉”[10]。在当下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文化自觉要求译者“既要有‘自知之明,还要有‘他知之明,即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都要有‘知之明。要有一种正确的文化态度。一是不要有文化自卑感,不敢向外宣传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将所有的东西都排除在外。”[11]
许渊冲作为学贯中西的翻译家,一方面扎根东方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极力钻研西方文化,对西方的文学文化知之甚详,他对于东西方文化都有极清醒的认识。
许渊冲指出中国文化重宏观,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被当成艺术;西方文化重微观,翻译被当成科学。体现在翻译理论上,我国译学家提出“信达雅”“神似”“化境”;西方则提出“等值”“等效”等理论。正是基于对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准确把握,许渊冲认为西方翻译理论只能解决西方语文的翻译,而中西方的文学翻译需要我国的译者提出能够解决中西方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
由此,许渊冲的“三美论”“三化论”“争胜论”“创译论”等,都是他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地位。他将严复的“信达雅”发展为“信达优”,而“优”即发挥译语的优势来解决翻译时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高度的文化自觉促使许渊冲构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许氏翻译理论体系,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富有创造力的翻译,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西方文化“引进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许渊冲不仅拥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还是一位有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的翻译家。在20世纪末,许先生便提出译者要克服自卑心理,“译学要敢为天下先”。他指出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出版过中英互译的作品,而能解决中西互译实践问题的翻译理论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并非许先生的自我陶醉,而是他积累六十年文学翻译实践经验,潜心钻研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之后,发出的有信心、有底气的心聲。
一百多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向来以西方为师,截取西方理论的片言只字分析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这往往会涉及西方理论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然而没有信心,谈何创新?我国译者只有满怀自信心,在总结中国传统译论的基础上,创新出适合当今时代和国情的新译论,同时新译论必须从实践中来并接受实践的修正和检验。充分的文化自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促使许渊冲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翻译实践的动力,也是他不断提出创新的翻译理论的思想源泉。在当下盲目迷信西方理论,缺乏创新精神的译学界,许先生“敢为天下先”的译论显得尤为可爱和弥足珍贵。
五、结语
许渊冲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翻译家,其翻译作品远销海内外,赢得东西方读者的称赞。先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尤其是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的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许渊冲的译论是“革新了翻译美学理念,开创了翻译美学新理念的先驱,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了方向。”[12]我们认为许渊冲翻译理论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推动“文学翻译”转变为“翻译文学”;重视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主张译作对读者的关照;强调译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尽管学界对他的翻译理论仍有不同看法,但在当今世界翻译研究发展的文化背景之下,其翻译理论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我坚信,许渊冲的翻译思想必将像一轮朝阳般冉冉升起,照耀在文艺理论与实践的星空中。伴随着这轮“红日”的升起,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传统译论都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进入许渊冲的文学译论时代。”[13]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张智中.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论国内许渊冲翻译研究的误区与不足[J].中国化研究,2017(03):140-153.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贾洪伟.许渊冲翻译观之本质论——兼论中国翻译观之变异[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22-25.
[5]张智中.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美学特征[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8(01):144-146.
[6]张德明.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J].人文杂志,2004(02):114-119.
[7]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许渊冲:翻译的标准[J].中国翻译,1981(01):1-4.
[9]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0]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15-22.
[11]许明武、葛瑞红.翻译与文化自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102-105.
[12]郑海凌.解读“优势竞赛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8):42-45.
[13]党争胜.对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6-21.
作者简介:
李丹丹(1988.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语翻译学、法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