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检验法分析白酒中八种甜味剂

2023-03-03张远琴李忠军陈旭攀西钒钛检验检测院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食品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甜菊糖三氯甜味剂

文 张远琴 李忠军 陈旭 .攀西钒钛检验检测院 2.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采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规定七个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测定了白酒中八种甜味剂,其线性范围、稳定性、回收率均满足实验要求。但通过多批次检测数据分析,现有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限量依据,在限制白酒生产经营单位滥用甜味剂行为方面存在缺失,建议现有国家标准进行修订或出台补充检验依据。

白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蒸馏酒之一,以单粮或多粮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后得到基酒,再经勾调贮存而成,因为无色所以称为白酒。其工艺独特,品种繁多,从古至今均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或缺的特殊饮品。西南地区是白酒主要出产地,为当地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各加工企业生产环境、设备、工艺条件良莠不齐,尤其散装白酒小作坊、小经营店普遍存在设备不完善、配方不稳定、检验条件缺失等问题,导致生产加工的白酒品质口感良莠不齐,可能有焦苦味、辣味等,从业者则会使用甜味剂改善白酒口味,掩盖酒中杂味。如存在食用酒精勾兑生产的情况,以添加甜味剂来改善口感及味道的可能性就大。

为进一步强化散装白酒监管,提升散装白酒质量安全,2021年,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本地散装白酒经营制售单位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主要对白酒中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甜菊糖苷、瑞鲍迪苷A等八种甜味剂进行抽样检验。本文对这八种甜味剂的检验方法、检验过程、检出结果、检验标准、判定依据等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散装白酒中甜味剂检测方法、判定依据及监管需求提供参考和数据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标准

实验采用的检测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1。

表1 八种甜味剂检测标准及检验方法

1.2 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配ESI离子源;氮气吹干仪;分析天平(精度0.001g);恒温水浴锅;PUREL AB Flex超纯水仪(英国埃尔格);0.22μm水系微孔滤膜、0.22μm有机系微孔滤膜和0.45μm有机系微孔滤膜(均为天津市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剂材料

实验所用试剂:甲醇;乙酸铵;乙腈;辛烷磺酸钠;磷酸;三乙胺;乙醇;甲酸;甲酸铵。以上试剂均为色谱纯。实验所需标准品见表2。

表2 实验所需标准品

1.4 色谱条件

1.4.1 糖精钠:C18柱(5μm,250×4.6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溶液(6+94),流速为1.0mL/min,波长230nm,检测器:二极管阵列。

1.4.2 甜蜜素:C18柱(3μm,150x4.6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10mmol/L乙酸铵=85+15,流速为0.6mL/min,离子源:ESI,扫描模式:负离子扫描,定量离子对:178.0/79.9。梯度洗脱条件见表3。

表3 甜蜜素梯度洗脱条件

1.4.3 纽甜:C18柱(5μm,250×4.6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离子对缓冲液(称取2.00g辛烷磺酸钠加水溶解,加入1.0mL磷酸后加水定容至1000mL)(40+60),流速为1mL/min,波长218nm,检测器:二极管阵列。

1.4.4 阿斯巴甜:C18柱(5μm,250×4.6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mL/min,波长200nm,检测器:二极管阵列。

1.4.5 三氯蔗糖:C18柱(5μm,250×4.6mm),柱温为35℃,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器:蒸发光。

1.4.6 安赛蜜:C18柱(5μm,150×3.0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0.1%甲酸+5mmol/L乙酸铵(1+9),流速为1.0mL/min,波长214nm,检测器:二极管阵列。

1.4.7 甜菊糖苷和瑞鲍迪苷A:C18柱(5μm,250×4.6m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磷酸溶液(0.02mol/L)+甲醇+乙腈(67+3+30),流速为1.0mL/min,波长210nm,检测器:二极管阵列。

1.5 标准溶液配制(见表4)

1.5.1 糖精钠:将1000mg/L标准溶液按照表4的浓度用纯水逐级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并定容至刻度。

1.5.2 甜蜜素:精确吸取10μL甜蜜素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内,用水定容配制成1μg/mL的标准中间液,分别于进样瓶内加入1000μL、995μL、990μL、975μL、950μL、900μL和800μL水溶液,并分别于进样瓶内加入0μL、5μL、10μL、2μL、50μL、100μL、200μL标准中间液,最终配制成表4中标准工作溶液。

1.5.3 纽甜:将1000mg/L标准溶液按照表4中浓度用纯水逐级稀释于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1.5.4 阿斯巴甜:将1000mg/L标准溶液按照表4中浓度用纯水逐级稀释于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1.5.5 三氯蔗糖:精确称取三氯蔗糖标准品0.10025g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为1000mg/L标准储备液,再按照表4中浓度用纯水逐级稀释于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1.5.6 安赛蜜:将1000mg/L标准溶液按照表4中浓度用纯水逐级稀释于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1.5.7 甜菊糖苷和瑞鲍迪苷A:分别准确称取甜菊糖苷、瑞鲍迪苷A标准物质1.022mg、1.021mg,用甲醇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混合储备液,再按照表4中浓度用甲醇逐级稀释于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表4 标准溶液的浓度

1.6 样品的制备

首先采用沸水浴对酒样进行浓缩,通常浓缩10倍,再按照1.6.1-1.6.7步骤对浓缩样品制备后进样。当浓缩样品中检出目标物时,则用原酒样或稀释后酒样再次检测。

1.6.1 糖精钠:准确称取约2g(精确到0.001g)试样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水约25mL,涡旋混匀,于50℃水浴超声20min,冷却至室温后于8000r/min 离心5min,将水相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于残渣中加水20mL,涡旋混匀后超声5min,于8000r/min离心5min,将水相转移到同一50mL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取适量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待液相色谱测定。

1.6.2 甜蜜素:称取酒样10.0g,置于50mL烧杯中,于60℃水浴上加热30 min,残渣全部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并摇匀,经0.22μm滤膜过滤后备用。

1.6.3 纽甜:准确量取10.0mL试样于50mL具塞塑料离心管中,加人30mL混合提取液(分别吸取0.8mL甲酸和2.5mL三乙胺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振荡混匀。超声15min后,用混合提取液定容至刻度,若溶液混浊,以不低于4000r/min离心10min后,过滤待用。吸取10.0mL的过滤液以1mL/min-2mL/min的流速通过固相萃取柱,待滤液完全流出后,用5mL的混合提取液以1mL/min-2mL/min的流速淋洗萃取柱,弃去全部流出液,用5mL甲醇以1mL/min的流速洗脱,洗脱液在40℃水浴中用氮吹仪浓缩,用混合提取液定容至2.0mL,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作为待测液供液相色谱仪分析。

1.6.4 阿斯巴甜:称取酒样10.0g,置于50mL烧杯中,于6℃水浴上加热30min,残渣全部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并摇匀,经0.22μm滤膜过滤后备用。

1.6.5 三氯蔗糖:称取混匀后试样5g(精确到0.001g),置于50mL蒸发皿中,于沸水浴上蒸干,残渣用1.00mL乙腈水溶液(11+89)溶解,溶液过0.45μm滤膜,滤液为制备的试样溶液,备用。

1.6.6 安赛蜜:取样品适量,超声脱气20min。称取2g(精确至0.01g)试样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过0.45μm有机滤膜,供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

1.6.7 甜菊糖苷和瑞鲍迪苷A:称取混合均匀的样品2g(精硝至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加人10mL甲醇,加人适量无水硫酸钠,涡旋振荡5min,放置2min,60℃超声提取20min,以4000r/min离心5min,取出上清液,残留物用10mL甲醇再次提取,清液合并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取出10mL上清液用氮吹仪吹干,用甲醇溶液(甲醇+水为1:1)定容至2mL,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备用。

2.结果

2.1 八种甜味剂色谱图

阿斯巴甜、安赛蜜、纽甜、三氯蔗糖、糖精钠、甜蜜素、甜菊糖苷和瑞鲍迪苷A出峰时间分别为4.970、6.700、9.203、8.702、13.757、8.32、10.190和9.720min,标准物质色谱图如图1所示。

图1 八种甜味剂的标准色谱图

2.2 标准曲线绘制和检出限

按实验方法分别对阿斯巴甜、安赛蜜、纽甜、三氯蔗糖、糖精钠、甜蜜素、甜菊糖苷和瑞鲍迪苷A标准溶液进行测定。阿斯巴甜、安赛蜜、纽甜、三氯蔗糖、糖精钠、甜菊糖苷和瑞鲍迪苷A以目标物的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进行线性拟合。甜蜜素通过定量离子对和定性离子对确定目标物,再以目标物的浓度与响应值进行线性拟合。各甜味剂线性范围、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方法检出限和方法定量限为检测标准中明示值。由表5可知,八种甜味剂的线性拟合度较高,相关系数均大于99.6%,其线性范围数量级跨度大且均低于检测标准中的方法检出限和方法定量限,适用于样品中低浓度的甜味剂含量定量计算,满足日常检验需要。

表5 八种甜味剂标准曲线及检出限结果

2.3 准确度和回收率

以市售的两种散装白酒为本底,加入对应八种甜味剂,对加标样品进行3次重复测定,所得的方法准确度和回收率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低浓度加标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52-1.84%,回收率范围为92.4-98.3%,高浓度加标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5074-0.44%,回收率范围为95.3-99.8%,均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GB/T 27404-2008中对检测方法确认的技术要求,也满足日常检验需要。

表6 本方法的准确度和回收率结果

2.4 样品检出情况

2021 年开展了白酒抽检监测任务,针对散装白酒共抽检303批次,检出甜味剂16批次,其中甜蜜素检出7批次,纽甜检出5批次,瑞鲍迪苷A检出2批次,甜菊糖苷、安赛蜜、三氯蔗糖分别检出1批次。部分酒样中检出纽甜、三氯蔗糖、瑞鲍迪苷A和甜菊糖苷色谱图见如图2所示。

图2 部分检出纽甜、三氯蔗糖、瑞鲍迪苷A和甜菊糖苷色谱图

3.讨论

3.1 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多批次样品浓缩后检出甜味剂,且发现以叠加复合方式添加,但经浓度换算后或未浓缩进行检测其甜味剂含量低微,单独品种甜味剂实测值未达到方法检出限,目前依据国家标准不能对其判定为不合格(问题)样品。建议制定白酒中相关甜味剂限量值时以样品浓缩倍数(如样品浓缩十倍后)定值,并且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的规定,制定白酒中甜味剂混合检出时相关限量规定,以对在白酒中复合叠加使用微量甜味剂的行为加以限制。

3.2 多种甜味剂同时检测缺少标准方法

本文中讨论的7种白酒中甜味剂检测方法,均采用《四川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1年版)》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推荐检测方法。监督抽检作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重要技术支持,必修采取符合法律法规的检测方法,目前没有对白酒中多种甜味剂同时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这也导致一个酒样需要重复多次进行前处理上机检测,增加实验人员工作量。

针对白酒中多种甜味剂同时进行检测的方法屡见报道,如勇艳华等人采用LC-MS_MS法快速检测了白酒中10种甜味剂,尹艳艳等人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检测白酒中八种人工甜味剂。以上文章均得出对白酒中多种甜味剂同时检测,并且结果准确可靠。故建议,制定白酒中多种甜味剂同时检测的国家检验方法。

3.3 白酒滥用甜味剂食品安全风险来源

目前检出的不合格(问题)散装白酒,其中13批次样品来源为加工自制,3批次样品来源为购进,可见本地加工自制散装白酒风险较突出。通过采购方式进行白酒销售的经营单位,会更严格查验供货商资质及产品检验报告,在成本利润相差不大基础上,更愿意选择生产规范、品质有保障的大厂家供货。而散装白酒滥用甜味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加工自制白酒的小作坊、小经营店等。

结论

本文中讨论的七种检测方法检验白酒中八种甜味剂,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检验方法,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良好的稳定性及回收率,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目前国家标准对白酒中添加种甜味剂的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存在缺失,建议针对次情况及时修订相关限量依据,制定补充检验方法,以期对白酒中滥用甜味剂行为制定更规范严格的法律依据。

猜你喜欢

甜菊糖三氯甜味剂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乙醇沉淀法纯化甜菊糖苷工艺条件优化
欧盟食品安全局:三氯蔗糖无致癌风险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LX–T3树脂对甜菊糖的吸附与洗脱性能研究
蚂蚁爱吃“糖”吗
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在甜菊糖生产上应用进展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
批准高倍甜味剂advantame用于部分食品
添加有机酸加速2,4,6-三氯酚的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