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发酵调味食品知多少
——专访发酵食品专家鲁绯
2023-03-03陈之秀
陈之秀 本刊记者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酱、醋均属于发酵调味食品。那么,对于发酵调味食品背后的故事我们又知道多少?面对琳琅满目的发酵调味食品又该怎样挑选?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发酵食品专家鲁绯,请她谈了发酵调味食品的那些事。
中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历史悠久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历史非常悠久,发酵食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和原料等的不同,生产出不同种类的发酵食品。发酵调味食品只是发酵食品的一部分。比如:酿造食醋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礼》中就有记载。其中,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四川保宁麸醋、福建永春醋为著名的四大名醋。”鲁绯开门见山地说,豆酱、豆豉、酱油、豆腐乳,被认为是我国四大传统大豆发酵食品。
鲁绯分别进一步讲了酱、酱油、腐乳的历史。她表示,早在周朝时期,酱便是祭祀、馈赠、宴请宾客、王族日常餐食中不可或缺的品种。《周礼》中记载“凡祭祀,共荐羞之豆实。宾客丧纪,亦如之。为王及后世子,共其内羞”。在《论语·乡党》中记载“不得其酱不食”,是说孔子认为没有找到合适吃这个食物的酱,便不再吃这个食物。秦简《日书·传食律》中记载“御史卒人使者,食米半斗,酱四分升一……”“不更以下到谋人,米一斗,酱半升……”,是指秦朝时官员根据官位阶品分配食物时,酱作为单独的一项进行分配。由此可见,酱自周朝起,已经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类食物。明清时,酱油出现在了书籍里,至今也有几百年。等到清朝时,酱油才普及。因此,最终只有酱,没有酱油。而腐乳的制作大约产生于北魏,盛行于明清,《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一千多年来,代代相传,根据各地口味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品种繁多的佳品。为此,民间还流传有“北人不可一日无酱,南人不可一日无豉”的说法,道出了人们对酱的深深喜爱。
鲁绯说:“酒也是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酒在远古时代就有了。传说中,洪荒时代的古猿将一时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久而久之,果实腐烂,含有糖分的野果通过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发酵而生成酒精、酒浆,因而有了‘猿猴善采百花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等传说。所以,最开始的发酵食品可能源于食物储存的方式。因此,从源头来探讨发酵食品,其实就是通过食物储存的方式获得的。”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历史非常悠久,发酵食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和原料等的不同,生产出不同种类的发酵食品。
用现代工艺提升发酵调味食品品质
提到中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与现代发酵调味食品的区别,鲁绯表示,传统发酵调味食品主要靠自然发酵。自然发酵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据说以前生产酿造白酒的企业,如果搬到新车间,前半年很难做出好酒,因为优良的酿造环境尚没有形成。在做酒的发酵过程中,环境中微生物非常重要。而现代的发酵调味食品,多采用了主要优势菌的纯菌种培养。
鲁绯称,传统的酱油发酵工艺主要特点是,“多菌种低温制曲、低温制醪、天然发酵”,主要采用天然曲发酵,采用“春曲、夏酱、秋油”的生产工艺,各种菌在发酵过程中相互协同作用,从而形成酱油独特的风味。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中采用纯种制曲、高温发酵,可以使发酵时间缩短,但该工艺发酵所得酱油的风味明显不及传统发酵工艺。所以,生产工艺对酱油风味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根据不同生产工艺的优劣,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取长补短,是提高和改善酱油风味,同时实现生产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的有效途径。
鲁绯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在技术和工艺上都有一些新的突破。首先是生产环境。以前一些小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改造生产车间环境,包括消毒室、工作服,用的工具以铁锹、木制工具为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资金的到位,车间环境有了大幅度改良,同时工具被不锈钢所替代。这样一来,产品品质就有了保证。其次是技术更新。发酵调味食品对发酵的温度、湿度的控制都很重要。传统的发酵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靠人的经验感受。春、夏、秋、冬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难以标准化。现在可以用传感器监测温度、湿度,自动调节,保证了优势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为产品品质提供了保障。
针对发酵调味食品的营养价值,鲁绯表示,离开用量谈调味品的营养是不科学的。
发酵调味食品的实质是丰富生活
针对发酵调味食品的营养价值,鲁绯表示,离开用量谈调味品的营养是不科学的。发酵调味食品的实质是调剂口感,丰富我们的生活,酸甜苦辣咸都有,适当的搭配,才是美味食品。发酵调味食品的丰富多样,使人们能品尝到各种不同的味道,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给生活充满了乐趣。
鲁绯说:“中国人是靠舌头吃食物的,为此,有了‘舌尖上的中国’之说。比如:腐乳是营养食品,因为它是黄豆发酵制作而成。根据产品特点的不同,腐乳可分为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酱方腐乳和其它腐乳。它们除佐食外,在烹饪中使用可起到赋咸、增香、提鲜等作用,红腐乳还可增色。但无论哪种腐乳,目前食盐含量都比较高,这样就限制了它们的食用量,日常生活中从中摄取的营养就很少了。再比如:酱油,它主要由水、大豆、小麦、食盐酿制而成,含有食盐、游离氨基酸、还原糖、有机酸等多种成分,色泽红褐色,以咸味为主,有独特酱香,能改善菜肴的味道和色泽。根据食物成分表所示,每100克不同种类的酱油约含钠1900-7700毫克。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健康成人每天盐分的摄入量不得超过6克,相当于约2300毫克钠。因此,对于酱油的摄入也是要限制一定量的。因此,离开用量谈发酵调味食品营养,没有意义,但可以从研究的角度去探讨并挖掘它的营养价值。”
只有做精才能做大做强调味产业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酱油总产量达520.05万吨,同比增长12.66%;食醋总产量170.53万吨,同比增长5.72%;泡菜行业近几年亦发展迅速,年产值突破400亿元;传统酿造食品产业总产值达1.3万亿元,占整个食品产业总产值的16%,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此看出,我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产业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如何做大做强我国发酵调味食品产业呢?
鲁绯表示,我国发酵调味食品产业要做大做强,首先需要做精,要有工匠精神。如果一个人一生把做十件事的精力放到一件事情上,一定能做精,因为他“专”了。调味食品企业亦是如此。做“专”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因此,调味食品企业要有工匠精神。其次,生产多类型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比如:在发酵调味食品的等级基础上,再辅之以不同规格、不同包装。最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这样可以有效节能降耗,加强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比如:科技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发酵食品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一方面,生产企业自身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业生产控制技术,实现发酵参数与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实行建立先进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鲁绯表示,我国发酵调味食品产业要做大做强,首先需要做精,要有工匠精神。
选择调味食品知多少
“调味品首先是个嗜好品,因此,在挑选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是最重要的。”鲁绯说,前面讲到我国四大名醋,你说哪个好呢?只能说与小时候的味道有关,也可以不同的食醋配不同的食物。“比如:对我而言,海鲜类食品,香醋可能会好一点。所以,个人选择产品时,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结合自己喜欢的口味。”
其次,要到正规的商超购买正规厂家的调味食品。因为进入商超的调味食品会有相应的资质要求,品质相对有保障。
再次,调味食品也有价格、等级等差异,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消费能力选择。在选择中,要关注标签。比如:酱油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其区别在于它的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不同。食醋没有等级之分,有酸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