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与吃食

2023-03-03魏世平编

阅读(书香天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金豆食俗春饼

魏世平编

我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浓缩了先人健康养生的精髓。古人根据时令季节的变化,地域物产的不同,顺天时,应地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日食俗。

立春吃春饼

立春是新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是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于金色软于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欲试的小草,都在等待着“春风吹又生”后的萌发吐芽与勃勃生机;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则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每年立春日,大部分人家都有吃春饼的食俗,名曰“咬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会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发展到今天,其形制亦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吃春饼讲究和菜一起吃,就是将时令菜,如韭黄、菠菜等,切丝炒制,叫炒和菜。有的地方还讲究把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就是吃个热乎劲儿。咬着热乎美味的春饼,仿佛看到春天正悄然走来。

“龙抬头”别忘吃面条

我国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龙抬头”这天,我国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且形成了相应的食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祈祷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二月二”还有一个名称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相传,武则天登基做皇帝惹怒了玉帝,玉帝下令3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为了拯救龙王,人们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就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从科学的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作“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春龙还没有醒的话,那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夏至日,食面日

夏至日是我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早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要放假一天。

面条起源于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面条与夏至相遇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绵延千年的饮食习俗。

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在夏至日这天,我国人民有吃面的習俗。有谚语说得好:“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作“入伏面”。

我国山东地区的夏至面是最具代表性的。这一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平阴一带,夏至日还要祭祀祖先。西北地区,夏至日有食粽、做薄饼、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到外婆家吃腌腊肉等习俗,但晚上还是要吃面的,炸酱面、麻酱面、打卤面、茄子汆面、牛肉面、辣酱面、牛肉拉面、鸡丝凉面、麻辣凉面、鸡蛋面等,极其丰富多彩。

立秋饮食风俗多多

立秋是秋季的开端,虽然秋后暑气难消,仍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里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中国古老的养生之道最注重季节气候变化,四时不同,饮食起居随之变化。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这时候就要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作准备。

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大部分人都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快到了,于是就萌发了要吃点美食的想法,如吃炖肉,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天津等地立秋时节流行“咬秋”。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预防痢疾。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少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按照中医理论与中华养生学,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这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

又逢冬至到,进补食趣多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自古以来,国人就十分重视冬至这一节气,既有请老中医望、闻、问、切,研制冬补膏方的传统,还流传着很多著名的食俗。

冬至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始于汉代。相传,有一天汉高祖刘邦吃狗肉时,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而那天正好是冬至,从此在民间便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人们也会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吃豆腐。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豆腐的食俗。豆腐的原料是金黄色的黄豆,制成豆腐后呈雪白之色,传说豆腐是金气的象征,有克杀阴气的奇效,象征平安吉利。冬至食豆腐有小葱烧豆腐、青菜烧豆腐、菠菜烩豆腐等,也有肉圆炖豆腐、鱼头豆腐等荤食,各显本色。

吃馄饨。我国很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餛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里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因此形成了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的食俗。关于馄饨的由来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

吃“捏冻耳朵”。“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之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进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病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这天都喜吃年糕。每逢冬至,他们都会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寄意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吃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个叫共工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进补。除了固定的节食以外,人们也有在冬至进补的习惯。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抵御严冬,身体会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热量。因此,以高热量的食品进补,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

大寒过后,进补要减

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大寒过后不到两周就是立春了。寒冷冬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祖国传统养生学最核心的内容是“天人合一”。按照这一理念,季节变化了,意味着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有所反应,因此,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要有所改变。

大寒为“冬三月之末”,又与立春相承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这个阶段的养生,除了要继续注重滋补肾阴之外,还要兼顾养肝。因为春天阳气生发,也是人体肝气生发的季节,饮食起居上应考虑到季节的变换,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条达打好基础。

大寒,顾名思义,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这时的北方已是冰天雪地,到处银装素裹。而相对暖和的南方,也陆续出现一年中的低温。因此,防风御寒是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里第一要务,此外还要适当进补,而进补不宜太过。

(摘自东方出版社《节日吃食俗 养生自有道》一书)

猜你喜欢

金豆食俗春饼
春饼迎春
小狗“金豆”
京郊寻春意 胡同吃春饼
清代山西婚丧食俗探析
水肥药一体集成新技术 让土豆变“金豆”
还我金豆
赣南食俗文化的体验式旅游开发探析
浅析满族婚礼中的食俗文化
论珠海岁令时节食俗的形成及其特征
我们班的金豆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