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立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应有向度

2023-03-03黄元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立人思维方式思维

黄元虎

【摘要】从人的发展历程来看,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的走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并将思维能力确定为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四项内容之一。文言文千年不衰、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体现出思维之美。小学文言文教学,可以从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从众思维与独立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等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立人”,应成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应有向度。

【关键词】思维“立人”   价值向度   思维方式

文言文教学

从人的发展历程来看,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的走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部分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并将思维能力确定为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四项内容之一。[1]许多著名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而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2]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虽然不是教育家,但对教育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他提出:“教育的价值不是记住很多知识,而是启迪大脑的思维。”“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维的人。”跟已往教材相比,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较多的文言文,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出了新挑战。放眼实际的小学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较为重视语言的理解与积累、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评价等内容,普遍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从语言和思维的角度来说,思维和语言是依存共生的关系。它们的联系是在思想与词语发展的进程中发生、改变和发展的。[3] 文言文千年不衰、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体现出思维之美。小学文言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实现思维“立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思维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方式。在此,笔者试以不同思维方式,结合具体案例,谈几点做法。

一、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从方向性来看,思维可以分为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顺向思维,是指人们按照传统的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低到高等序列方向,进行思考的方式。逆向思维,是指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反其道而思之”。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许多老师在学生理解课文语句的基础上,往往组织讨论:在同伴命悬一线的时候,其他小伙伴因为害怕而逃离,司马光却选择留下来,用石头破瓮的办法救出了同伴。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教师的教学往往止步于此,却很少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司马光沉着冷静的背后靠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够在危急时刻,机智勇敢地挽救同伴的生命?笔者教学这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语句的基础上,组织深度探究: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个孩子,发现同伴落水,会怎样对待?(学生有的说可能会吓得撒腿就跑,有的说会动脑筋、想办法。)你们会想到哪些解救办法?(生1:跑去叫家长。生2:爬到假山上把他拉出来。生3:找根竹竿伸进瓮里,让他爬出来……)同学们善良而有爱心,动了脑筋!那么这些办法可行吗?(叫家长、找竹竿会耽误救人时间;爬上去拉他,有危险,甚至会出现一同落水的严重后果。)“拉出来”“爬出来”的办法,共同特点是什么?(人离开水,顺向思维。)司马光的办法跟我们想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水离开人,逆向思维。)现在,你对司马光有什么新的认识?(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背后是思维高人一筹。)这样的教学,教师不仅通过引导人物评价培育审美素养,而且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比较鉴别中领会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不同之处。学生就能够学会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依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方向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有时候巧妙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二、从众思维与独立思维

從主体与他人的关系来看,思维可以分为从众思维与独立思维。从众思维,是指人们不假思索地盲从众人的认知与行为,最大的特征是人云亦云,人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没有独立思考的品格。独立思维,是指一个人不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对别人提出的原理和结论,不盲目接受,而要坚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评价,创造性地去认识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而提出新的解释和结论。

如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同样面对“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属于从众思维的表现;“唯戎不动”,属于独立思维的表现。教学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培养学生思维的:首先,创设表演情境,体验诸儿之从众行为。教师高举双手扮演李树,六七个孩子扮演诸儿,争着跑上来采摘“李子”,从而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理解“诸儿”和“竞走”的意思,体会诸儿从众的心理。接着,激发探究欲望,感悟王戎之独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同样看到道旁李,王戎和诸儿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唯戎不动”)如果去掉“唯”字有何不同?(强调了王戎与众不同,独立而行。)最后,引导价值思辨,领会王戎之智慧。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之李?王戎真的什么也不“动”吗?(王戎虽然身体未动,但其思维在动。他细致观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与选择,“不取”背后有大智慧。)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就能在情境中真切地感悟从众思维与独立思维的利弊,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思维品质,从而在生活中养成慎思笃行的良好习惯。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从目的性来看,思维可以分为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以求得关于某一问题的最佳或最正确的答案,其主要特点是闭合性,方向同一,结果确定。求异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开放性思维方式。

如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笔者是这样教学的:首先,开展求同思维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杨氏之子的特点是什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甚聪惠”,非常不一般的聪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看出杨氏之子“甚聪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你是如何理解“此是君家果”的?(这是你家的水果。联系人物身份,据说,孔君平是浙江绍兴人,官至廷尉,掌管天下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全国司法部长。他的身份非同一般,这玩笑开得很有水平。)这句话有没有言外之意?(杨梅和你同姓,你们是一家。)孔君平用杨梅和杨姓之间的联系开玩笑,杨氏之子用什么办法来回答他?(用孔雀和孔姓之间的联系来回敬,“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求异思维的训练。教师利用课文语言的留白,创设拓展性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自主参与表达与交流:这么聪慧的孩子!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而是黄君平,杨氏之子会怎么答?(生1: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

生2:未闻黄河是夫子家河。生3: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同学们也是“甚聪惠”,学了“禽”字,立刻能用!如果来的是柳君平呢?(生: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如果来的是李君平呢?(生: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如果来的是梅君平呢?(生: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这样的教学,通过求同思维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精准而有深度的理解;通过求异思维的训练,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并能够在实践情境中活学活用。

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維

从加工处理信息的特征来看,思维可以分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一种加工处理形象信息的思维方式,它以生动、直观为主要特征,以想象、联想、整合为基本思维方法,在提高人们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抽象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用判断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认识。[4]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时,笔者首先通过两个步骤开展形象思维训练:一是建立文字与画面的联结,引导学生着重体会课文运用一系列象征、比喻手法描述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以“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比喻中国少年创造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是以刚刚磨砺过的宝剑比喻为创建少年中国而立下功劳的中国少年。二是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冲击,运用视频和音乐激情并引导学生抒情:播放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和一些有志青年激情朗诵《少年中国说》全文的场景,组织讨论:这些有志青年努力成为国之栋梁,共同创立了新中国。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而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作为当代少年,你打算怎样做?紧接着,教师组织欣赏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演唱的歌曲《少年中国说》。学生深受感染,在跟唱时,他们一方面可以练习背诵全文,另一方面内心真情流露,引发共鸣,从而深入感悟作者所表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点燃直观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归理性,透过语言表达形式的揣摩,培养抽象逻辑思维:一是探究课文层层深入的表达顺序,如第1自然段按照“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顺序,层层推进,指明少年的责任,阐述少年对国家的影响,说明“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紧密相连。二是揣摩步步为营的逻辑结构,课文虽然是节选,但从整体来看,仍然体现出逻辑之美:第1自然段阐述少年和国家的关系,指出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巧用象征和比喻手法,浓墨重彩地描绘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盛赞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助推内容。”层层深入的表达顺序、步步为营的逻辑结构,使全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使读者深受感染,深刻领会到“祖国前程美、少年责任重”。

需要澄清的是,思维方式没有绝对优劣之分,不同的思维方式适合不同的问题情境。依据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不同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体现着思维能力的高低之别。思维“立人”,应成为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应有向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5.

[2]张志兰.“三单四步”课堂范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教育视界,2022(01).

[3]张秋玲.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审辨[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18(01).

[4]宫凯峰.试论创新思维能力的构建[J].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5).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立人思维方式思维
立人设,行正道
“立人设”模拟实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分析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