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林中的古韵新意
2023-03-02梵雁平
梵雁平
北京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金名片”,作为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京园林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浓缩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于曼妙景观中。它们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北京记忆的同时,不断丰富着文化元素,在继承中发展,向游客展示着古韵新意。
先要提及的是皇家园林之首颐和园。2004耕织图景区进行重修复建,使乾隆盛世时期皇家耕织文化的园林式建筑得以呈现,使颐和园的文化内涵更加完整。这里桑柳夹岸、烟波浩渺,亭台楼榭、曲径通幽,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乾隆御制诗《题耕织图》中的意境——堤界湖过桑苎桥,水村迎面趣清超。润含植稻连农舍,响讶缫丝答客桡。柳岸风前朝爽度,石矶雨后涨痕消。分明一段江南景,安福舻中引兴遥。
不知当年乾隆皇帝兴建“耕织图”景区时,是否脑海中萦绕着南宋画家楼俦的作品《耕织图》,这部作品曾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清朝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重新绘制,设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诗一章。据说,乾隆帝也收录和翻刻了《耕织图》,并终究在现实中将画中美景复原,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衣食之本,用艺术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镶嵌在清漪园绚丽的湖光山色中。而颐和园对于耕织图景区的复建,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民生为本的思想在当下得到一如既往的推崇与尊重。
北京园林中的古韵新意不仅体现在景观风貌的复建中,还有对于有声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天坛神乐署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里在经历了1900年以来百余年的破坏之后,已是破败不堪,仅有部分主体建筑保留。令人欣慰的是,神乐署于2004年也得以重修复建并向公众开放,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神乐署历史、乐律词曲、琴瑟乐器、舞蹈服饰。更重要的是,对“中和韶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使皇家宫廷雅乐、祭祀音乐得以重见天日,让今人一饱耳福,感知明清两朝最高礼乐学府的魅力。
“中和”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儒家认为人的修养若能达到中和境界,就会产生“万物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韶乐”史称舜乐,源于五千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表现氏族部落图腾崇拜、祭祀典礼、农耕狩猎、部落战争等,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韶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韶乐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然而经唐历宋,便再不见韶乐被使用或表演的记载,于近代几近被历史湮没。
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经过不断的探究,天坛公园对于“中和韶乐”等有声文化的传播开启了新的篇章。不仅有乐队可以演奏中和韶乐,同时创新演绎曲目,丰富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不止于此,2014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天坛神乐署雅乐团应邀赴法国卢瓦尔河谷丽芙城堡演出了“天坛神乐之旅——中国宫廷音乐会”,将中国悠久的礼乐文化带进法国,这是天坛礼乐文化首次走出国门。2018年2月,天坛神乐署雅乐团在被誉为“欧洲最美广场”的布鲁塞尔大广场上展演中国皇家祭祀礼乐“中和韶乐”。天坛公园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致力于中和韶乐的传承和推广工作,使其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在新时期大放异彩的不止于皇家园林文化,还有寺庙文化。2014年,香山公园完成了香山寺的修复工程。香山寺古称大永安寺、甘露寺等,坐落于香山静宜园内南隅,是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乾隆皇帝赐名“香山大永安禅寺”。香山寺堪称中国古典禅寺与山地园林的完璧之作,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在国内实属罕见。 据史料记载,香山寺始建于唐代,历经辽、金、元、明历朝经营,至清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后于1860年废毁。如今,香山寺的复建使人们有幸一睹融自然景观和园林景观于一体的皇家庙宇的风采。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运河上的一颗明珠——紫竹院公园中的福荫紫竹院行宫。相比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名园中的景点,福荫紫竹院行宫显得低调很多。事实上,行宫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200余年。整个行宫分为两进院落,呈东西对称,中轴线上有大门、前殿以及后院中的报恩楼,又称后罩楼。在前院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两间妃子房,两旁各有一组游廊。1751年乾隆皇帝为崇庆皇太后庆祝60大寿,为此紫竹院一带开始修建行宫。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每年避暑都要乘船西游,途经万寿寺,烧香礼佛。由于河道变窄,大船无法经过。因此,需在行宫上岸更换小船,稍事休息。目前,行宫报恩楼内展示着慈禧用过的穿衣镜,门外有着与慈禧一同合照的玉兰树。
福荫紫竹院行宫及禅院亦是2014年复建完工,其主体建筑是报恩楼。报恩楼名字的由来有三个含义,当年皇帝题名报恩楼,其一是为了感谢自己的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其二是表达感谢佛祖,如果没有佛祖庇佑,自己的国家就不会如此昌盛;其三是感谢普天百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百姓,那么国则不成国。现在的报恩楼作为展室陈列的是运河文化展,向人们讲述着长河与报恩楼的历史渊源。
在行宫建筑群落中,最惹人眼的是院落中有着400年历史的两棵大银杏树。树木历经数百年沧桑洗礼,虽有的已经被雷击,但是从树体两侧新生出许多小的银杏,形成了一个子抱母的形态。两棵古树,古朴而苍老,春夏满株翠绿,入秋一片金黄,似漫天金蝶飞舞,蔚为壮观。银杏树的南侧相对伫立着两棵冠幅极大的七叶树,每逢春季,满树宝塔似的花絮招摇着游客久久不肯离去。
作为遗承北京古都风貌的复建景观不止于以上所述,如玉渊潭湿地已恢复景观并对外开放,景山公园寿皇殿复建工程完工。北京园林古韵新意的体现,除了在景观复建上取得很大成效,同时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园林科普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及重大节日文化活动的宣传策划和展示,使承載着古都风韵、蕴含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北京园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更加融入日常百姓生活,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彰显着自己的荣耀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