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栏山镇消逝的美景

2023-03-02金克亮

北京纪事 2023年3期
关键词:牛栏山潮白河浊流

金克亮

“泾渭分明”,是说发源于宁夏的泾河水流经西安入渭河时,两水一清一浊,同流数里而不混合,是一罕见天然景象。久而久之竟成了一句成语,用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被人常挂在嘴边。而在顺义牛栏山镇旧时亦有一处这样的美景,名“清浊流分”。牛栏山镇在顺义县城区北20里处。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曾至此,他这样描述牛栏山:“顺州(顺义)至檀州(密云)渐入山,牛栏当其要路也。”

牛栏山脚下,潮白河蜿蜒南流,波光粼粼,岸柳婀娜,水映山影,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在牛栏山北,潮白河和怀河在此汇聚,成就了“清浊流分”这一天然奇景。怀河,发源于怀柔西部,怀河上游植被茂盛,草木葳蕤,因此,水质清澈。而潮白河从密云经怀柔入顺义,在史家口村东北与怀河相汇。怀河水清澈,水中水草扶摇,鱼儿游动,清晰可见,而潮白河水浑黄,深不可测,两条河水一清一浊,汇合后向南经牛栏山、下坡屯、张庄等村,同流数里,清浊分明而不混合,当时为县内一景。

旧时每遇晴好天气,风和日丽,上游水源充足,一些文人雅士会结伴到这里,吟诗作赋,欣赏这天设的奇景。民国时顺义师范学校校长杨得馨曾咏诗:

白水浊兮怀水清,两河相会自天成。

牛山南枕频翻浪,渔火中烧别有情。

泾渭合流原不混,薰莸同器各分明。

濯缨濯足歌孺子,留得芳踪付众评。

笔者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此,河兩岸青草萋萋,禾稼茂盛,“清浊流分”胜景早已不复存在。问河边一牧羊老者,老者答:“确曾听老人讲过,只是景致早已消失。”问清浊不混的原因,老者答:“潮白河水流急,怀河水流缓,当然不会混合。”老者还说,这种清浊分明的景象也并非年年都有。每至汛期,潮白河水汹涌,有时水面达几里宽或遇旱季,上游水量不足,水面变窄;冬季天寒结冰,就见不到这种景象。只有在春秋季节,水势平缓,这种奇迹才会出现。

“清浊流分”南亦有一处古迹,名“灵迹山”,与“清浊流分”相映成趣。似乎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山虽不险峻,却负盛名。顾炎武亦至此流连,他这样记述:山(牛栏山)北里许有一小山,昔有仙人来游,因名灵迹山。山上建有灵迹院(唐天宝三年建),院内大殿供奉有佛、菩萨、罗汉像。志书载:前面牛栏,后负怀水,东有龙潭,水深而漩,西有灵泉涓涓,可灌稻田。龙潭,位潮白河边,河水墨绿,深不可测,相传里面住一黑龙。每至月中,潭水平静,天上一轮皎月,倒映于水面,似梦似幻,皎洁妩媚,乃当时一景,名“龙潭映月”。山西的灵泉,泉水清澈,清冽甘甜,常年不涸,附近人开垦稻田,修渠,引此泉灌溉。

又因“清浊流分”和“灵迹山”两处美景,民国二十二年编纂的《顺义县志》载:潮白河上下行的船只都在此停泊,船工在此休息,补充给养,欣赏美景。志书上有怀河汇入潮白河的照片,水面上还泊有一大一小两艘渡船,从照片上可以约略见到旧时潮白河水运的情景。

不久前,笔者又来到这里,“清浊流分”已成追忆,而灵迹山也杳无踪迹,潮白河与怀河交汇处也移到牛栏山引水桥北侧。不由得感慨,保护环境,人类社会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不是一句空话,想起习总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更显语重心长。

猜你喜欢

牛栏山潮白河浊流
城镇河岸带植物色彩对视觉疲劳的影响
海底峡谷内浊流流动与沉积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从2亿到100亿 牛栏山靠什么步步为赢?
“问走”雾霾浊流 “询来”蓝天碧水
京沈高铁潮白河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牛二”商标纠纷:法院撤销商评委裁定结果
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潮白河密云水库上游径流影响分析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做文化人
浊流中的一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