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3-02-28邓玉梅
邓玉梅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多元化的学习内容融入课堂中,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适合小学生群体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涵。
关键词:多样教学;课堂质量;小学数学
小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已逐步走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革新,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的升级,当前数学课堂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已逐渐凸显。但在教學实践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和单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主要以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为主,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总结分析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这一现象体现在:第一,缺少对教师理论和教学方法及经验的总结,导致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学;第二,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这不仅会导致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指导意义,还会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第三,数学课程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难点、误区和陷阱问题,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有着一定难度;第四,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一味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点,产生这一现象有很多原因,教师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有的教师只喜欢使用一些“传统”手段,如板书、演示等,这一做法会导致教师自身教学效率低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要求。此外,在传统的讲课模式中,许多教师在板书呈现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板书内容过于单调,加之部分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同时板书授课只适用于对课堂教学要求较低的部分课程,部分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板书或者其他方法诠释和把握新课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关注到教学中的表面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较高,但学生人数较多,导致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缺乏足够的耐心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使得小学生在接受教师讲课内容时出现畏难情绪,同时影响了课堂效率。小学生接触新事物时,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尝试,但当前小学教师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难以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很少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相关学习活动,导致课堂质量较低。
此外,部分教师还不能做到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这一现象体现在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有些地方并没有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培养和能力提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现象,影响了小学数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与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多样化的策略研究
(一)课前导入,营造课堂气氛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不但给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课前介绍学习背景,营造愉悦开放的学习氛围,铺垫所要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引入课前学习背景,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化。教师可以在课前建立直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图形样式,随后再结合教学内容讲述课前小故事,如某餐厅使用自动做饭机器人,而工作人员在统计菜品白糖与食盐的用量中出错,导致菜品又咸又甜,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知晓本节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当学生可以完整地绘画出各种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开展随机提问,如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上台画统计图,随后进行点评,及时指出误区,使学生加深印象并进行记忆,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而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在同一数据中,各种统计图表不同的声、色变换,使学生在图表的变换中对图表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完成这一导入环节的内容呈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借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导入内容变得更为精彩,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二)通过情境创设,促进问题解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创设真实且生动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情境创设时要合理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进入真实世界,理解课堂内容并学会应用题目的内容解决问题。
例如,对数学情境问题的教学,教师应该多以实物及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活动,使其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在“圆周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所学内容分析解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圆周率”,并掌握其中的含义。而圆周率的应用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对它并不了解,甚至没有接触过。创设情境不仅能让教学内容起到吸引学生,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等作用,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
其次,在根据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具体实例引入新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2+1”“5+1”和“10+1”计算题时,要注重让课堂气氛活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内在潜能及兴趣点,激发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总结反思和获取新知识的热情,教师应更新教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加强指导学习步骤。
最后,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科学设置教学环节和活动。例如,在开展“数字相加”主题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课时、设置情境并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制作不同的纸板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上面写不同的数字,让学生随机寻找伙伴,在寻找到之后,让学生计算出两人纸板上数字相加的结果。
这样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三)确定学习目标,抓住课堂知识要点
学习目标的制订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数学任务合理顺利开展的关键铺垫。由于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本中的抽象知识,在其学习过程中仅依靠教师教学。因此,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教材知识点的学习目标,跟随教师的课堂思路,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而后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进行后续的課堂学习,完成课后任务的安排。所以,确定深度化的小学数学学习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开展“真分数与假分数”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对上一节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回顾,通常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分数,让学生将其转换为小数,完成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在知晓学生对上一节课的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之后,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背景,从而使教学导入内容更为形象化。教师接着可以列出等假分数,让学生将假分数与真分数进行对比,总结出假分数的特点,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假分数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后教师引出课堂目标: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假分数能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学生在知晓课堂目标以及对教材内容有所理解之后,在脑海中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相串联,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清晰,由此提高学习效率。
(四)加强学习氛围,构建数学课堂新环境
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进行互联网教学,这种方式既能让课程内容更加全面深入,又增加了课堂的灵活性。因此,在“高效课堂”的打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播放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平行四边形是怎样通过长方形变化形成的。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内容有哪些特点,还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差异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教师把这些生动有趣的知识融入课堂中,达到了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
(五)以学生为主体,提供多种解题方法
在数学问题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策略的选择,当问题出现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答案,或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应灵活变换问题的形式和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使问题消失,还要更多地体现为让学生自己选择和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在教学“求面积”时,教师可以采用“写—答”的方式提出问题,要求每名学生及时将答案步骤写在纸上,并做好记录,也可以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之后再进行解答,最后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进行总结,找出答案并运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抽象思想、算法、解题方法及数学应用方法等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数学问题教学应灵活多变,并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对一些开放性比较强,主题简单明确的知识点而言,学生很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但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运用,如“把这个问题给大家看一看”,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说出此问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而大多数学生只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这个现象说明了在学生的实际思维中,存在着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去发现整体,而具体运用时又联系不到整体这一思想过程。所以问题不是在教师讲完后解决,而是通过不断地推敲后得出结论。所以,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设计上一定要灵活多变,并且要做到既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又不失灵活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规律,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新大纲,掌握新理念。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最后,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吉.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53.
[2]李艳. 浅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当代家庭教育,2020(14):78.
[3]李其美.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新课程,2021(32):208.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