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单促进小学数学“读思达”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2023-02-27文|

新课程 2023年24期
关键词:试商导学单读思达

文| 林 莺

问题导学单是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问题导学单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导学单上的任务,认真阅读、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在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中,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感悟思想、积累经验,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一、何为问题导学单

问题导学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它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转化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的“问题”,激活学习经验,与教材对话,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根据使用环节的不同,问题导学单可以分为课前预学单、课中研学单和课后延学单。

(一)课前预学单

课前预学单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预习新知识时使用的问题导学单。课前预学单促使学生在没有教材提示的情况下自主思考,充分运用自身的智慧完成新课的前置性任务。通过学生的课前预学单,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情,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课前预学单的内容有的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而这些内容又是新课教授的基础或数据来源,放在课前预学单中,既节省了新课教学的时间,又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一课,教师设计如下预学单。

为解决预学单问题,学生会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将三年级学习的周长定义迁移到圆的周长定义中,即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画圆与剪圆既复习、巩固了学生第一课时“圆的认识”的知识,又给予每位学生动手的机会。而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因为没有教材的提示,学生反而自主想出了更多:有的用毛线绕圆一圈,测量毛线的长度即是圆的周长,有的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来测量,有的直接用软尺绕着量,还有的沿圆的边线细细地剪一圈拉直了量。最后得到的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数据正是本节课探究的基础,课堂上教师只需要1~2 分钟即可得到多组圆周长与直径的数据,大大缩短了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课中研学单

课中研学单主要是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使用。课中研学单的内容主要是本课知识的重难点,旨在让学生思考、观察、发现、体验和归纳。课中研学单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同桌或小组合作完成。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与垂直”时,教师设计如下课中研学单。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进行分类,分类的过程凸显了今天所学的重点知识“平行与垂直”,在观察、对比、分类中,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有了深刻的感悟,对它们的含义有了明确的认识,进而掌握了“平行与垂直”的重点知识。

(三)课后延学单

课后延学单是在新课学习结束后使用的问题导学单。主要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建构知识网络,反思学习过程或拓展巩固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梯形的面积”之后,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后延学单。

借助延学单,学生尝试把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不仅将本单元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构建知识网络,还将三年级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知识加入其中,形成较为完整的小学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架构。教师从上交的延学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将这五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写下来,有的是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排列,有的是根据图形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公式推导过程之间的关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清晰的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网络,在归纳、对比中牢固掌握了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

二、问题导学单促进小学数学“读思达”教学法的有效作用

“读思达”是“阅读、思考、表达”的简称。“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且通过阅读、思考、表达,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教学法。它引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审题的习惯,给予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机会,最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才能独立思考并解决,甚至能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而问题导学单的使用促进了小学数学“读思达”教学法的有效落实。

(一)问题导学单引发精阅读

提到阅读,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更关注语文和英语的阅读,却忽视了数学的阅读,其实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与数学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不会审题,忽略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甚至出现看错题目、错误理解题意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薄弱的表现。问题导学单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题目、资料进行精阅读,帮助学生找到数学问题的本质,并通过信息整理,逐步分析、理解其含义。

如教学五年级“小数乘法”中的“解决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做到精细阅读,认真理解题意,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导学单。

有了问题导学单的要求,学生就会静下心来阅读题目,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反复阅读、理解、思考,有的用文字表述,精简题目,整理出如下信息:一共100 元,买大米2 袋,每袋30.6 元,肉0.8 千克,每千克26.5 元。再买10 元的鸡蛋够吗,20 元的呢?有的用列表格的方法,整理如下:

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都深刻理解了题目的已知条件与信息,为其后续正确解题奠定了基础。

再如,在高年级教学中,有时教师会让学生自学课本某一块的知识,此时问题导学单就能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精阅读,精准地从教材中找到数学知识的重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意义”正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学课本第47 页的内容,并完成如下问题导学单。

有了问题导学单的引导,学生自学就更有了目的性,更能梳理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问题导学单引导深思辨

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感悟数学思维逻辑,实现深度学习。问题导学单中的“问题”,恰恰能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核心,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思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笔算除法”中,将430÷62,197÷28 这两个例题放在一起教学,在学生学会试商笔算后,教师将这两道题放在一起对比,并设计了如下问题导学单。

学生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深层思考,得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要看除数,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而对于第2 个问题,学生思辨得相当激烈,通过不断的思考、补充、纠正,最终得出当除数“四舍”成整十数时,商有可能大了,需要调小,因为“四舍”就是把除数看小了,那么试的商就可能大了;而当除数“五入”成整十数时,商有可能小了,需要调大,因为“五入”就是把除数看大了,那么试的商就可能小了。这个问题深入剖析了笔算除法的试商情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试商时需要调商的原因。有了前面“四舍”“五入”的调法,学生在第3 个问题中马上就联想到如果除数“居中”怎么办?例如,除数是24、25、26 这样的数,也就是例5 中的有些除法题,按照“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次数比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这样的问题导学单不仅促进学生思考笔算试商的本质,还将不同情况的试商教学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辨别,在辨别中归纳,从而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解决除数是两位数试商的难题。

(三)问题导学单引领准表达

学生在数学表达中不仅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再次梳理,还要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进行再次巩固,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问题导学单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学生通过问题导学单的引领,可以明晰表达的思路,规范表达的语言,保障表达的严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设计了如下问题导学单。

有了问题导学单的引领,学生不仅能有序、有逻辑地表达小组合作的结果,还能抓住表达的重点,使倾听的人准确理解表达者的意思,进而实现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

三、结语

问题导学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精细阅读创造了机会,为学生积极思考搭建了平台,为学生精准表达提出了要求,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也就将“读思达”教学法落到实处,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试商导学单读思达
试论以导学单驱动语文单元要素的落实
除数除数不同不同 试商试商有别有别
分类试商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试商妙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学单”的运用方法
例谈导学单对思维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