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科技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
——以“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制作”活动为例

2023-02-27李小玉苏明泽

新课程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多媒体评价

文| 李小玉 苏明泽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真实性教学方法,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也从“技术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并在设置学习内容时,也按照内容模块给出对应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主题,强调利用信息科技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跨学科学习是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整合两种及以上学科内容开展学习的主题教学活动,可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信息科技跨学科项目中,学生将借助信息科技工具,通过探究真实的问题或情境来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提高信息素养,从而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中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近年来,节日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知晓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笔者针对四年级学生设计“我是文化小使者”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中融合语文和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知识,让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活动实践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全面提升他们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一、跨学科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项目化学习的能力,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前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他们已建立稳定的学习小组,通过制作小组海报掌握了WPS 文字信息的基本加工处理方法,又在“谁是神秘人”探秘项目中体验了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加工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也十分熟悉在线学习平台ClassIn 的使用,已熟练掌握在线交流的技巧,并养成了共享学习资源的好习惯。

(二)主题确定

粤教B 版教材中,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学习用WPS 演示设计、制作和美化多媒体作品,并以制作广东风情游为案例背景。本次项目学习活动整合教材中的操作性知识点,最终确定制作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为总目标,并创设出评选“文化小使者”的活动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文化小使者的评选中,需要从节日起源、风俗习惯、特色活动等各方面去系统地查询、搜集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并借助数字化工具将这些节日文化知识合理、全面、生动地呈现出来。采用类似文化探秘的项目组织形式,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本次学习活动的主线,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中。

(三)目标定位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将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信息意识:能辨析多媒体素材的多种表现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数据的来源和呈现方式判断其可靠性。

计算思维:使用恰当的在线平台,获取传统节日相关的素材资源;以文字的形式描述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任务步骤,根据成员特长合理地确定小组分工。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加工信息,根据多媒体作品主题进行特色设计,形成各具特色的作品。

信息社会责任:了解知识付费时代引用网络资源时需注意知识产权,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四)方法辅助

项目式学习的课堂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呈现。笔者给学生准备了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课资源、导学单等,帮助学生突破操作的技术难关;在课堂上,借助共享文件夹存储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并将班级优化大师作为学生随堂评价、记录工具,以希沃展台作为学生思维呈现的课堂助手。

课堂以外,则以ClassIn 在线交流群作为学生交流平台,方便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资源的共享。

教学评价通过问卷星来进行,包括过程性评价(每堂课的随堂评价)和完成总任务后的总结性评价。课堂内外相结合,线上线下多举措,让学生充分体验多种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跨学科项目学习。

二、项目化学习活动实施

(一)项目准备阶段:项目任务分解及预期成果规划

将本次项目化学习的核心驱动问题从学生认知和探究视角进行分解,初步制订完成成果各阶段的主任务,如表1 所示。

表1

(二)项目分析阶段:传统节日知多少,小组合作巧分工

合理地创设情境,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活动的目标,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项目的导入课中,学生需明确项目的核心驱动问题——评选优秀文化小使者;各小组通过制作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向他人介绍中华传统节日,并清楚本次项目的最终成果——中华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在本次课中,语文学科核心知识要素是全面了解传统节日的内容。四年级学生对传统节日缺乏系统的认知。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先以学生较熟悉的有关传统节日的文章诵读来进入情境。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教师根据实际的时间节点来询问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引出本次项目活动的主任务——制作中华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教学活动流程见图1)

图1

在导入环节了解任务后,学生对什么是多媒体作品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教师展示两组不同风格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通过“倾听分享—分析内容—评价作品”三个环节,从节日内容(语文知识要素)和素材内容(信息科技知识要素)两方面分析传统节日多媒体作品中可包含的内容。设计这部分活动时,考虑到范例作品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影响,教师需展示不同类型的作品,解除思维禁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小组讨论、合作分工,经过作品评析环节,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概念。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确定小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任务、步骤及小组成员分工,并完成任务单的填写,最终展示自己小组的任务单,呈现小组思维成果。

(三)项目实施阶段

▲活动一:素材查找齐动手,共建资源全参与

项目实践课中,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在线搜索操作发现有效搜集素材的方法,如关键词的设置、对搜索结果的筛选等。教师提供系列微课资源,给学生提供操作指导。学习小组自主学习保存不同类型素材的方法,完成小组节日资料的搜集和整合。

资料搜集过程中,学生对网络中的大量信息缺乏甄别的能力。这节课通过展示搜索行为对比操作,如搜索清明节背景图片时,以关键词“清明节”和“清明节PPT 背景”进行搜索,结果截然不同。学生从搜索结果的对比中,自主总结在线搜索的注意要点。对于搜索出的大多数内容,学生还未形成辨别意识,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资料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进行质疑,培养学生评估数据来源、辨别数据可靠性和实效性的能力,提高信息意识。

▲活动二:小组分工齐制作,节日文化巧呈现

完成素材的查找和整理后,进入项目实践的第三个阶段——依据小组分工,开始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学习资源包,使学生取其所需的资源,按照小组分工完成多媒体作品封面、目录和内容页的制作,并进行小组作品的整合。

本环节中,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要学习合理的页面布局方式、信息呈现形式及字体设置、页面配色等知识。这部分内容由教师呈现设计的基本原则,提供作品的优化指导,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作品,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通过对节日相关资料的加工,更加系统地了解了传统节日知识。

(四)成果展示阶段:成果展示共交流,全面评价促成长

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为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本项目充分借助评价的力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项目导入阶段,设计学生评析作品的环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并在作品制作阶段,始终以此评价标准进行指导。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设置展示、评价环节。学生通过课前三分钟的阶段性作品评价,讲项目进度、小组分工和自我成长。教师作为记录者,全面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评价贯穿整个活动,包含师评、组长评、组间评和学生自评。师评借助班级优化大师平台,适时记录学习小组、学生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并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组长评则在项目活动结束后进行,对小组成员进行贡献值的评价。组间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在活动最后的分享评选交流会上,每组推选一位小评委,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在线评价(利用问卷星设置在线问卷)。学生自评作为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在完成项目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作为教师评价学习目标是否达标的依据。

三、反思

在本次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中,语文学科素养体现在传统节日知识上,信息科技学科素养体现在学生的在线学习和交流方面,突出学生在线搜索信息,利用工具加工、处理信息,创作简单作品,两个学科知识自然融合。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堂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多媒体评价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