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 品析散文
——以《紫藤萝瀑布》一课为例
2023-02-27魏军福
文| 魏军福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选取的作品展现了多样的语言风格,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艺术表现技巧的独特魅力,并学会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以系统的方式传达哲学情感。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极具美感的写景文章,作者以紫藤萝的美丽景色为切入点,回忆起十几年前家门口孤独的紫藤萝,将外部形态与内在灵魂相结合,将自然感受提升到对人生的理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与不朽,学会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
二、学情分析
经过对《春》《丁香结》等描写景物作品的学习,学生已经全面掌握了这些文章的核心思想,并能够运用恰当的文字对描绘对象进行深入剖析。《竹石》《陋室铭》《爱莲说》等古诗文,学生也已熟读并理解,因此对以物传情的表达手法并不陌生。然而,对于作家如何从花到人、从人生兴衰变化到个人体验进行思考,学生可能难以充分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详细介绍作者生平事迹,紧密结合主题进行逐步阐述,引导学生品味紫藤萝对于个人命运的寓意。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并掌握如何运用自身经历和感受去表达思想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应保持清晰的思维,深入理解并分析文章的核心内容,要细心体会并审视文中关键词语在特定语文环境下的含义与作用,同时积极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与讨论。在单元的互换环节中,教师要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充分发掘学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观察事物时,学生要注意抓住其核心特征,以便为作文的创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整合单元特定目的与文本特点时,应明确一个主要目标,即理解和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揣摩优美语句及表达效果。
3.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在阅读文章时逐步根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比较阅读,品析散文
(一)情境导入
在《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这样写到: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海伦·凯勒因水而获得人生感悟,引领她从黑暗的生活中走向光明。同样,宗璞从紫藤萝瀑布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那么今天,我们将探讨宗璞从紫藤萝瀑布中得到哪些感悟与启示。
(二)研习课文,体会情感
【课前预习】
在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运用PPT,以教师特有的方式,用低沉和坚决的语调朗读课文。随后,教师提出关键问题:在文中,作者描述自己停下了脚步,但结尾却说自己走得更快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作者步伐的这种变化?此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文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而学生在阅读及问题的分析中,逐步进行文章的品味和了解。
教师:文章中何处描写吸引作者,让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开得很盛的紫藤萝花。
教师:“开得很盛的紫藤萝花”的花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句话,有感情地朗读,并与大家一同品味它的“盛”。
学生1:第2 自然段描写紫藤萝的花朵,作者用“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比喻“开得很盛的紫藤萝花”,让人们在阅读中能深切地知晓紫藤萝花犹如“一条瀑布”,此种用盛开着的紫色藤蔓作一条瀑布,描写了紫色的藤蔓花朵,盛开旺盛,十分壮观。
学生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我认为这一句描写得非常细腻,点点银光描写了色彩,像飞溅的浪花,用了一种形象的比喻,使花朵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学生3:第2 自然段最后写到“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挑逗这个词用在这儿很有趣,因为它是描写人的词语,用在这儿不但富有活力、趣味,写出了紫藤萝花美丽可爱、俏皮玲珑,而且与太阳交相辉映,这就是在描写紫藤萝的盛开。
教师:这样富有生机的紫色藤蔓就这样留在了作者的面前,是否让作家的内在思想发生了改变?
学生:有,“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能将作者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悲伤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宁和快乐。
教师:谁能根据文章中描写的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作者的“焦虑和悲痛”从何而来?
学生1:来自“生死谜,手足情”。
学生2:来自作者自己的家庭遭遇,以及其弟弟患上疾病。
教师引入背景介绍并总结。
教师:原来这位作家心里有伤痛,她不仅被紫藤萝花的外表给迷住了,还被紫藤萝身上那股蓬勃的生机给打动了。她停下脚步,但是有一股力量在驱使着她走得更快。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来思考一下,她“停住了脚步”以及促使她“加快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呢?然后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吧。
学生1:紫藤萝花的活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2:从紫藤萝花的盛开中,作者体会到人生之河,没有尽头。
学生3:紫藤萝花带给作家强大的活力和自信。
学生4:作者家十年前,门前的紫藤萝花已经稀零,到了后来,连花架都被推倒了,似乎再也没有复活的希望。然而,十年之后,作家的面前,已经是一片生机盎然、盛开的紫藤萝花,这使作者感受到了人生的漫长,人生或许会有落潮,但是人生的河流永远在奔腾,且还会出现高潮的时候。
教师总结:是的,你们说的都很对。作者“停下脚步”是因为看见那蓬勃的紫藤萝花,而加快脚步则是为了让自己从心灵的阴霾中解脱出来,感受到人生的永恒与美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假如说,是水流将海伦·凯勒从灰暗的生活领进了阳光之中,而紫藤萝瀑布则把作者从最灰暗的生活中拉回了常态,使她对生活和未来更加坚定和自信。
(设计意图:教师把握了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处脚步的转变,以此为主线,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紧紧地把握课文,一步步地进行深度的思索,最终拨开云雾见太阳,促使学生了解作家对生命的思索与心灵的解脱。)
(三)激发想象,联系生活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宽视野,思维飞扬。在观察、思考和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学生应学会深入探究作家所描述的对象。为了增强学生的现场感,教师应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领他们进入意境的美丽殿堂。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将紫藤萝花的描写用笔圈起来,思考这是一株什么样的紫藤萝花。(学生边读边画。)
学生1:又密又盛。
学生2:生机勃勃。
教师:是的,看到这充满生机的紫藤萝花,作者不禁驻足,心中充满了欢喜。让我们再次感受那株紫色的紫藤萝花,体会作家的快乐。每个人都用自己喜欢的声调朗读,描绘出一幅美妙的画面。请你们分析一下,作家还从哪个角度描写风景?
学生1:从紫藤萝瀑布开始,然后是眼前的小花朵。
学生2: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
学生3:描写花朵在笑,这是一种拟人,说明紫藤萝花开得很茂盛、很漂亮。
教师:让我们读一读文章,感受花朵的美丽、活泼、温暖。作家为何要用笑和嚷嚷描写花朵。
学生:我觉得笑和嚷嚷都能表达出作家心中的快乐。
教师:对啊,“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因为紫藤萝花的美丽而打动了作者。作家把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倾注于对紫藤萝花的描写中,紫藤萝花含笑,这就是作者心中的喜悦。在笑和嚷嚷里,隐藏着作家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怀旧。
(设计意图: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情绪,培养他们默读和思考的习惯。同时,我会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语文知识,将描写景物的方式和手法等知识点串联起来,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意境。)
(四)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脚步:伫立凝望:欣赏开得很盛的紫藤萝花
十几年前:东一串、西一串→花朵较为稀落→最后没有→遗憾
现如今:又开了→盛、密→生机勃勃,给予作者自信和希望
作者:回忆与现实交汇→世事转变无常→生命长河永无止境
↓
加快脚步:紫藤萝花顽强生命力感染作者,应努力生活,创造人生
六、教学反思
(一)重视文本
首先,教师应对教科书给予足够的重视。入选中学教科书的文章都是大师之作,这些文章蕴含了作家的人生体验和思想精髓,同时展现了其文学技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受和理解这些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渐提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能力,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能提高其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对待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充分利用它们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重视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本质在于感性表达,这也是文章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核心所在。由于学生的经历、思想和精神各有特色,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情绪体验上也会存在浓淡、深浅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引导学生进入散文意境的能力,而这一过程首先要求我们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完全投入文章中,将我们对作品的真挚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下,学生能够从形态中感悟到神韵,从景色中感受到情感。当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艺术的境界,我们便能一同欣赏美、感悟美并且享受美。
(三)重视技巧
散文往往给人一种无迹可寻的感觉。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即使散文再散,其内在的精神和主题是能够凝聚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关键在于教学中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是文章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有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脉络,明确自己的观点,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