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审美教育视阈下探讨初中现代文教学

2017-07-17李淑雨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次独特的审美体验,这是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基石。现以初中语文经典篇目《紫藤萝瀑布》为例,探讨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语文美育;《紫藤萝瀑布》;审美教育

美的形式多种多样,而语文课堂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培养学生形成审美情趣,进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活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当下语文教学对于审美教育不够重视,在应试考试制度下审美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形式化、机械的套路化,影响了语文审美的探寻和发展。因此,应该如何恰当地将审美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审美,审美又分为哪些层次等问题值得探究。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例进行审美解读。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的散文,连续几十年都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现在仍然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经典必读课文,如何将作者宗璞的所见所感、所想所悟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审美世界的独到魅力,我们有必要对《紫藤萝瀑布》进行不同层次的审美划分。

一、感触自然之美——藤萝花的绚烂

从古至今,不论是诗歌、小说、散文还是戏剧,作者都惯于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一个个自然的形象之后。借助自然的形象来表达作者不同的思想情感。回归《紫藤萝瀑布》一文,我们发现课文中的第2至6自然段就是重点描述紫藤萝花的形态之美。

对于课文中自然形态之美的鉴赏,首先,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进而整体感知紫藤萝花的美。其次,紫藤萝花美在哪里,对应的就是紫藤萝花的形状(船舱鼓鼓的)、颜色(深深浅浅的紫)、形态(仿佛在欢笑、在流动)等,让学生逐个感知。最后,借助图画展示的方法,将这些美的特点、美的不同形态都串接起来,创造意境给学生以独特的审美触动。

二、品味语言之美——流入心底的触动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1]确实如此,语言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载体。

宗璞的散文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精华,自成一体,气韵独特。从整体来感知,会发现她独特的散文写作特点:文字风格隽永清新,又不失活泼灵动之气;善从小处落笔,字里行间又给人平淡深长之感。

例如,文章的第3至6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描写方法,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是远写,说明“紫色的大条幅”就像一条不见首尾的瀑布一样,表现出了紫藤萝花开得茂盛、开得壮丽,给读者留下了一个阔大的想象空间。然后具体写每一簇每一朵紫藤萝花的美:“我在开花!”“我在开花!”“在和阳光相互挑逗”等。此外,课文中穿插运用了不同的动词来描述,“挨”“挤”“笑”等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紫藤萝花开的活泼可爱和生机盎然。“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花的颜色用嗅觉美的形式展示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感受宗璞的语言魅力。比如文章中写到“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将紫藤萝花的姿态之美、融会贯通的语境之美以及物我合一的意境之美通过反复朗诵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联想中去感触和发现,在反复诵读中去欣赏和向往,最终通过想象达到移情的效果,进而使得学生在心灵深处建构那一片紫藤萝花的炫烂世界。

三、透视生命之美——品味哲理人生

朱光潜曾说:“引起移情作用的事物必定是一种情趣的象征。”[2]具体在《紫藤萝瀑布》中,我们发现作者对紫藤萝的描写采用了一种象征的写法,通过对紫藤萝的今昔对比,暗示了人生中的跌宕起伏,以及社会风貌的兴衰变化。

当然这种象征只是作者表现的手法,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样状态下将自己内心的变化通过紫藤萝花表现出来的,必须回归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之前,弟弟正身患绝症,而此时作者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作者的父亲又卧病在床。作者在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久久不再下笔写作,直到有一日,作者在庭院中踌躇苦闷时,看到了大簇大簇的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才使得作者内心有了触动。作者有了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无论是花开花謝还是人的生生灭灭,都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和流动。面对不幸和挫折,我们应该去正视它,就像紫藤萝花一样顽强生长,用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去绽放生命的光彩和希望。

四、感悟意境之美—— 一花一世界

经典的文章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文章本身是经得起无数读者阅读、研究的。那么宗璞的文章通篇在写紫藤萝,其实都是她情绪的表露和体现。细细回想,文中瀑布仅仅就是指的紫藤萝花吗?作者在第2自然段开头就描述了紫藤萝瀑布的壮丽美。首先,写瀑布是写紫藤萝花开的多而茂、盛而广。其次,则是描写藤萝花的动态之美,是一种充满灵气之美。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活力的颂歌。最后,这条流淌的瀑布,“流向了人们的心间”,作者从忆花中终于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紫藤萝花以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的灵魂得到了感染,感悟又深了一层。所以,通篇看似在写花,实则在写人。作者使用情景交融的方式使得花与人的境遇和经历交织在一起,浑然天成,这就是作品的意境之美。

五、统筹结构之美——鉴赏布局之精

古人常说:“袖手于前,动笔于后”,充分强调了在动笔写作之前,文章构思和结构框架对于整篇文章的重要性。就像古代两军交战时,双方都很讲究排兵布阵一样。《紫藤萝瀑布》一文通篇写花,观花后忆花、悟花,作者的开头出其不意,统领全篇,巧妙地引出下文。开头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巧妙地设置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赏花这一环节中,作者将自己和花交织在一起,心情和花境合二为一,似乎从花的身上看到了更多对生命的喜悦。所以,文中最后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这是一种悟花以后的大彻大悟,“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最后作者终于卸掉了自己身上和心灵上的双重包袱,更自信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描写了作者情感变化的心路历程,是作者体验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一篇美学散文。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对课文按照不同的审美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审美体验。从文章中的自然美入手,反复诵读发现语言美,跟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体验意境之美,进而品味哲理人生,最后统筹发现文章的布局之精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运用优秀的语文经典课文,生动地创作审美情境,完美地诠释高雅的审美情感,以培养学生形成深切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为提高学生日后的审美创作动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1]叶圣陶.教育与人生 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5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作者简介:李淑雨(1993—),女,贵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在读研究生,主研方向为阅读审美教学。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阅读教学之审美教育方略
墨香满园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