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的评点方式及评点话语
——以十二本纪为中心
2023-02-27刘宁
刘 宁
(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65)
清代程馀庆编撰的《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搜集了169位评点家的议论,分别录于相应篇章之处,或眉批,或夹注,或篇末总评,不拘一格,众说纷呈,相与折衷,其中既有著名的“三家注”又有唐宋八大家如韩愈、柳宗元、三苏等人的评注、批语,更有明清学者如茅坤、归有光、凌稚隆、朱东观、方苞、吴见思、汪越、牛运震等著名学者的评注。该书创新体例,集注集评,有助于读者阅读《史记》、理解《史记》。该书对《史记》全书分章分节、断句标点,该书集古今之注,求字字有来历,尤其具体分析《史记》篇章脉络、结构、文法、句法、字法等,具体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正如程馀庆在道光十九年(1839)撰此书《序》中所说:
愚少读是书,……首音注,次训诂,次讲义,考误次之,论事又次之,而以论文终焉。汇为一书,名曰《集说》。譬诸正鹄,一人射之,固不如众人射之之所中者多矣。然则是说也虽未必尽合古作者之意,然读者由此好学而深思之,则因文而得其辞,因辞而得其志,当其心领神会而意与意相接,方将揖作者于一堂,与之上下其以论,而折衷其是非,则虽千百年之久,犹旦暮遇之耳。[1]8-9
《序》中提到的“论文”,《后序》中程馀庆说“于属辞比事、离合断续者疏通之”正是编撰《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一书的重要目的。本文将以《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十二本纪中的评注为例,对程氏《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的评点方式、评点话语进行梳理,阐释其文章学价值。
一、评点方式
“集说”就是汇集诸家解说,断以己意。《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是编撰者程馀庆将多位评点家对《史记》的评点汇集一书,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对原文作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书中引他人的评语标明“某某曰”,自己的评语用“程馀庆按”或“按”。程馀庆对《史记》一百三十篇逐篇评注,其评点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眉批、夹注、总评。
(一)眉批
《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每篇的眉批主要针对该页正文中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进行批注。此书有大量的眉批文字,这些眉批文字在解释说明、品评人物方面独具特色。
《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十二本纪的眉批数量依次为:《五帝本纪》1条,《夏本纪》3条,《殷本纪》3条,《周本纪》6条,《秦本纪》3条,《秦始皇本纪》19条,《项羽本纪》28条,《高祖本纪》13条,《吕太后本纪》4条,《孝文本纪》3条,《孝景本纪》1条。
《高祖本纪》13条眉批引自12家:卢大经、许孚远、袁黄、倪思、林云铭、何孟春、李德裕、朱熹、高参、刘基、王世贞,其中引林云铭眉批2条,其他评点家都是1条。
《高祖本纪》第一条眉批是针对第七段中叙述“高祖醉,拔剑击斩蛇”一事的。卢大经曰:
斩蛇之事,是必有之。老妪夜哭之语,则不过诡辞畏众,如鱼会狐鸣之故智耳。若白帝子果指秦而言,则今日斩之,明日国统当绝,何为二世传之子婴,且二世弑于赵高,子婴杀于项羽,刘季无为与焉?何赤帝子之斩竟无取验耶?子长书之,彪、固、司马光信之,误矣。[1]158
这条眉批分析了本段叙事的虚实问题。刘邦年轻时喝醉后斩蛇是事实,老妪夜哭所说的话则是虚构。但后代史官们,如班彪、班固、司马光等都信了,继续按照司马迁的叙述记录了这些内容。卢大经认为如果秦朝的皇帝果真是白帝子,那么杀白帝子的就是赵高、项羽,而不是刘邦。这就间接指出刘邦不是赤帝子。这条眉批针对《高祖本纪》叙事中神化刘邦、将其传为赤帝子的说法予以批驳。
《高祖本纪》第5条眉批出现在“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刘邦西入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对此林云铭评曰:
凡取天下,全在收民心。关中经秦暴后,忽闻高帝此语,犹倒悬之解,惟恐其不为秦王,固实情矣。后河北除莽苛政,长安除隋苛禁,俱借此做粉本。原其始,亦从武王式闾、封墓、散财、发众脱化出来也。文之简朴,如说家常话,然动人处正在此,以其真态耳。[1]164
林云铭对刘邦入咸阳后“约法三章”,并用简朴的家常话告诉百姓不要害怕,来此是替父老除害的,并不是来烧杀抢劫的,这些举措与说法深得百姓支持。得民心是刘邦最终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
眉批是对文本中具体叙述的深入分析,围绕核心问题展开。《高祖本纪》13条眉批针对文本不同处的叙述,都能与传主刘邦最终得到天下联系起来,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刘邦成功的原因。
(二)夹注
夹注是评点中最常见的形式。《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每一段都有大量夹注(仅《今上本纪》没有夹注)。这些夹注有四种作用:一是对文中重要字词的释义,二是对本段语句之间的文法进行说明,三是揭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段末大多有小结。以《五帝本纪》第一段夹注为例:
黄帝者,少典之子,少典:古诸侯号。《国语》“少典娶有蟜氏女,生荒地、炎帝”。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中间,凡隔八代,五百馀年,知二帝皆少典裔子耳。生者,本所生出也。姓公孙,名轩辕。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姬姓。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弱:孩提也。徇:遍也。齐:速也。言才智周遍,且辩给也。成:年二十为成人也。○突起,排五“而”字句法。[1]1
夹注中最常出现的是对文中重要字的释义。行文中出现某字+冒号,后面有一句或数句解释与说明的文字,即是此类。如《五帝本纪》第一段夹注中对“少典”“弱”“徇”“齐”“成”的解释,最后一段夹注中对“荐”“绅”“顾”“第”的解释。
再如《五帝本纪》最后一段:
太史公曰:凡赞中太史公皆当作司马迁。学者多称五帝,尚矣。尚,上也,谓久远也。言相传其名已久。○提一句,锁一句,下即转。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言《尚书》文又少,借其事为圣人所不录。○一转。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驯,训也,言非典雅之训。荐:进也。绅:大带。谓进笏于大带革带之间也。言百家虽录矣,然其文又涉于神怪,不可为训,故当时士大夫皆不敢道。○伏“择其尤雅”句。○二转。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百家中如《大戴礼记》及《孔子家语》,皆云传宰予五帝之说。似乎圣人曾言之,可以为据矣。但以出自百家之书,儒者疑非圣人之言,故不传以为实。○以《五帝德》《帝系姓》二篇出于孔子,故终本此以成书,所谓众言淆乱衷诸圣也。○三转。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点东、西、南、北,与篇中作映带。○又提。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言书虽有传信传疑之同,但以平日足迹所历,尝见称道五帝旧迹,与其风俗教化,固或有异。○忽纵。○四转。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然所见闻虽有异,而总不离于古文所载。是《尚书》固可传信,而百家之言亦未必尽传疑也。○忽擒。○五转。此段是通篇转捩,全以身所亲历得之耳,目闻见者为印证。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应前。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顾:犹乃也。第:犹但也。言《五帝德》《帝系姓》二篇,虽儒者所不传,而《春秋》《国语》又发明凿凿,乃人但弗深求其说耳。若二篇所表见者,长老既言之,皆不虚妄也。○六转。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言在《尚书》或缺略不全,而轶事多见于百家言中,岂可尽湮没乎?○七转。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非好学深思”,则不能“心知其意”,非“心知其意”,则不能辨其虚实而抉择于其间也。○ “好学深思”八字是作史本领,“浅见寡闻”四字,将“学者”、“荐绅先生”、“儒者”一齐抹倒。○八转。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应文不雅驯。故著为本纪书首。结。明所以作《五帝本纪》之意。○九转。[1]14
夹注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后文字往往是语句之间的文法说明,如《五帝本纪》第一段夹注○突起,排五“而”字句法;最后一段夹注中“○”后有“提一句,锁一句,下即转”、“忽纵”“忽擒”“一转”“二转”、直到“九转”等;段末有段落小结(个别段落没有),《五帝本纪》末段夹注的最后“明所以作《五帝本纪》之意”就是对该段的总结,段末小结可助读者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极具阅读指导性。
(三)总评
《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在每一篇篇末至少有一篇总评。十二本纪篇末的总评数量依次是:《五帝本纪》五家七段,《夏本纪》一家一段,《殷本纪》一家一段,《周本纪》两家两段,《秦本纪》两家两段,《秦始皇本纪》五家五段,《项羽本纪》七家十一段,《高祖本纪》十家十二段,《吕后本纪》六家六段,《孝文本纪》两家两段,《孝景本纪》三家四段,《武帝本纪》一家一段。其中《秦本纪》《秦始皇本纪》篇末总评中有程馀庆评论一条。
篇末总评主要揭示文章主旨、叙述重点、叙述线索、篇章结构等,总评中也会评价文章的风格、艺术价值、文学造诣等。例如《殷本纪》篇末总评仅一家一段,即吴见思的评论:
吴见思曰:《殷本纪》以兴衰二字作眼目,中以五兴五衰,一起一伏,经纬通篇。起则简质明晰,收束净尽,无瑕可指,亦是一篇好文字。[1]42
吴见思评论虽简单,但概括了《殷本纪》一篇的主旨:写尽了殷王朝的兴衰;叙事的重点:殷王朝发展过程中的五次兴、五次衰;分析了《殷本纪》开头与结尾写法特点:肯定了全篇的文学造诣。
再如《周本纪》篇末总评两家两段,即凌稚隆、李光缙的评论:
凌约言曰:太史始纪后稷,曰“民皆法则之”;纪公刘,则曰“复修后稷之业”;纪古公,则曰“复修后稷公刘之业,国人皆戴之,旁国亦多归之”;纪公季,则曰“修古公之遗道,诸侯顺之”;纪文王,则曰“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法,士以此多归之。盖亡归之?皆往归之,诸侯皆来决平”;纪武王,则曰“修文王绪业,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诸侯毕从武王,百姓咸待于郊”:见周家世德相承,人心固结,以培八百年之基业者有如此。[1]67
李光缙曰:《周纪》当作二大截看:前一截曰:“修后稷公刘之业”,“修古公之遗道”,曰“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法”,曰“修文王绪业”,曰“遵文王”,曰“申告以文武之所为”,曰“修告以文武之业”,曰“法文武成康之遗”。此八节关键,详西周之所由盛。后一截曰“政由方伯”,曰“齐桓公始霸”,曰“赐齐桓公为伯”,曰“赐晋文公为伯”,曰“秦献公称霸”,曰“致伯于秦孝公”,曰“秦惠公称王”:此七节关键,详东周之所由衰也。[1]67-68
凌稚隆将《周本纪》叙述中六处关键句子引出后,概括了《周本纪》一篇的主旨及司马迁在本篇中叙事的关键:世德相承,人心固结。李光缙对《周本纪》的理解不同于凌稚隆,他认为《周本纪》一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重点叙述西周强盛的原因,依次叙述了八个时期;第二部分重点叙述东周衰败的原因,依次叙述了七个重要的史实。我们通过凌稚隆与李光缙的评论,既看到了这两位评点家评论的相同处,也看到了李光缙对凌稚隆观点的修正与突破。两家的评论有助于后代学人准确把握《周本纪》的文章结构、叙事重点。
眉批、夹注与总评互为补充、相互呼应,构成了立体的、作用不同的文本评论体系。
《孝景本纪》仅有一条眉批,出现在正文第六段、第七段正文旁:
《汉书》载:景帝五年,遣公主嫁匈奴单于;六年,皇后薄氏废;中二年改磔曰弃市,勿复磔;六年,灭笞法,定箠令。此皆大事,不得不书者,《史记》皆略之。[1]212
这条眉批针对正文第六、七段所记景帝五年、六年《史记》简略的记录,提出将《史记》这处所记与《汉书》两段所记相比较,评论者认为《史记》所记都不是大事,而这两年发生的大事《史记》都略去。《孝景本纪》文后总评引了胡寅的两段评论、徐孚远的一段评论、牛运震一段评论。其中牛运震的评论恰好解释了《孝景本纪》所记内容与笔法简略的原因:
《本纪》仅录其召旨之大者,及其灾异、水旱、封爵、赐予、贬夺、诛罚、兴建、更除诸大事,至其政议事迹之详,则别见于《将相名臣年表》《列传》中,正其简严有法处。后人于此可以见《本纪》之体例焉,此必非褚先生所能补。且与班书互有详略,亦非褚先生所能增删也。[1]215
由此可见,眉批与总评是互为补充、相互呼应。
文章中夹注与文后总评也能彼此呼应。《五帝本纪》总评中程氏引了邵瞻两、徐与乔、吴见思、林云铭、牛运震五家七段评语。五家评论从不同方面呼应了前面的夹注,牛运震的评语专门总结了本篇太史公论赞,与夹注形成呼应,充分体现了夹注与总评之间呼应、互补关系。
二、常用评点话语
目前存世较早的《古文关键》是“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余篇,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2]。其卷首即冠以总论《看古文之法》与《论作文之法》,之后楼昉在《崇古文诀》中强调“文法”,“抽其关键,以惠后学”[3],谢枋得《文章轨范》:“凡所标举,动中窾会,要之,古文之法亦不外此矣”[4]。唐庚说:“六经以后,便有司马迁。三百篇之后,便有杜子美。六经不可学,亦不须学,故作文当学司马迁,作诗当学杜子美。二书亦须常读,所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5]明清评点家在评点《史记》时,也都关注其作文之法。程馀庆在《史记集说》的眉批、夹注、总评中对《史记》的作文之法有说明,最能突显《史记》作文之法的评点话语主要出现在每一篇的夹注与总评中。这些评点话语出现频率高,涉及文章脉络之法、结构之法、曲折之法、详略之法、序法等方面。
(一)脉络之法
文章脉络包括文章的线索、主旨、文眼等,是贯通全篇的枢纽,是作者行文思路的体现。《史记集说》评点中出现的“关目”“暗眼”“横担”等话语是概括文章的脉络与线索的。
例1:此下用汉之年月作纪事章法,关目清楚。[1]142
例2:“彼可取而代也”,此句是前半篇暗眼。[1]126
例3:此句伏后半篇暗眼,与前句“彼可取而代”句遥对。[1]139
例4:此句横担通篇。[1]138
《史记集说》评点中概括文章主旨的评点话语有“主意”“提纲”“纲领”“总纲”“关键”等。
例1:沛公之起,萧曹恐事不就,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二人安身立命,全在此一段主意。[1]128
例2:“先王耀德不观兵”,提纲。[1]52
例3:“以孔子相鲁”提纲。[1]81
例4:先提纲,下倒序。[1]83
例5:二句通篇纲领,应前“其德不违”句。[1]28
例6:立义帝以后,一日气魄一日,杀义第以后,一日衰飒一日。事一篇大纲领主义。[1]129
例7:特书一笔,与篇首“欲以并天下”作收应。此一篇大关键也。[1]97
例8:“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关键。[1]117
《史记集说》评点中概括文章文眼主要用“眼目”“点睛”等评点话语。
例1:自此一路往西击秦。有东、西二字,是篇中眼目。[1]127
例2:此亦天亡秦之时也。点睛。与后半“天亡楚”句。如中天双柱。[1]127
(二)结构之法
文章的结构非常重要。写作文章中出现的人和事都应给予妥当的组织和安排,所以评点家评点时都很注重文章结构的考察。《史记集说》中评点家主要从文章开头、结尾、衔接、伏、应等方面分析文章的结构。
(1)开头与结尾。开头即文章的“起”,文章千变万化,起笔也不相同。评点家对《史记》每篇开头的品评多使用“起”“突起”“提掇”等话语。
例1:突起,排五“而”字句法。[1]1
例2:提掇法。纪中惟吕侯、戚姬、孝惠、赵王为要,故先提明。[1]184
结尾与开头一样重要。需要用心思考,使读者有完整的感觉。《史记集说》结尾的评点话语主要有“收”“结”“总结”等。
例1:总收《五帝本纪》。[1]13
例2:以鲁事作馀波,乃借鲁直掉至怀王初封,作大照应,收尽通篇,何神妙乃尔![1]152
例3:闲闲借会稽作结,姿致天然。[1]33
例4:又借礼官议,作文帝断案。总结。[1]209
(2)衔接与过渡。古人作文,特别讲究文章前后的衔接,即承法。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过渡。《史记集说》中有关衔接的评点话语主要有“接”“领起”。
例1:径以此一语接之,关脉甚妙,风神逸绝。[1]117
例2:史公以贾生推言一句领起,全载《过秦论》,不添一字,另是一格。[1]119
引起对后文内容的叙述,或过渡到另一层内容。此处专指衔接处引出下文。“起下”“承”等都表示对上文内容的接续与继承。
例1:另作议论一段。起下。[1]82
例2:此节承上三大段,作一总束。[1]119
“结上生下”“关锁前后”“结上起下”,都表示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例1:四字结上生下。[1]30
例2:先点褒姒伯服,后乃补入史记夏后事,妙矣。乃借伯阳一叹,亦曰“周亡矣”,“祸成无可奈何”,只一句耳,乃分作两半,中嵌史记《夏后氏》一段,作夹序法关锁前后,不益奇耶![1]58
例3:此以理断之耳,后却不验。间入论赞一段,结上起下。[1]79
宋人吕祖谦认为作文章“换头佳处”是关键处,“换头”就是文章前后的连接处,指出了衔接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3)“伏”与“应”。“伏”即伏笔、埋伏。用预示、提及等方法为人物出场和事件发生准备条件,收到结构严密、情节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应”是回应。前边预伏,后必照应。《史记集说》评点中“伏”“应”使用频繁,可揭示文章前后的关系。
例1:伏齐叛案。[1]141
例2:伏杀戚姬,酖赵王案。[1]184
例3:先提九州、九道、九泽、九山、总序一段,下乃应完。[1]17
例4:应前谋弱秦。[1]6
例5:“渡淮”、“渡江”,俱应篇首,来去路也。[1]150
评点家们细读《史记》文本,准确指出一篇之中前后情节之间的“伏”与“应”,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厘清情节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作品。
(三)曲折之法
古人作文讲究翻转曲折,或一波三折,或千转万变。文章既要曲折生姿,文情也要反复多变。评点家们对于曲折之法的点评集中于考察“转折”“抑扬”“顿挫”“停顿”四种章法。
(1)“转”与“折”。《周本纪》段中转折分析,《五帝本纪》末“太史公论赞”九转,《孝文本纪》第二段四转四顿,都是例证。选《周本纪》两段以说明:
四十五年,周君之秦客谓周曰:“公不若誉秦王之孝,因以应为太后养地,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交善,周君必以为公功。交恶,劝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秦攻周,而周勣谓秦王曰:“为王计者不攻周。先立一句,以下转胜。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一转。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二转。兵弊于周。合天下于齐,则秦不王矣。三转。天下欲弊秦,劝王攻周。四转。秦与天下弊,则令不行矣。”五转。[1]66
五十八年,三晋距秦。提。周令其相国之秦,以秦之轻也,还其行。客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急见秦王曰‘请为王听东方之变’,秦王必重公。一折。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二折。齐重,则固有周聚以收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三折。秦信周,发兵攻三晋。结[1]66
“转”是更进一层,或另起一事。“折”有回环反复之意。评点家在夹注中指出这两段有五转三折,有助于读者深思、理解文章行文之精彩。
(2)“抑”与“扬”。“抑”是抑制、贬低、否定,“扬”是赞扬、抬高、肯定。“抑”与“扬”是两个方面,文章写作中往往两者兼顾、两者兼写。“抑”与“扬“相辅相成、互相对应,文章写作中兼顾了“抑”与“扬”,才能形成波澜起伏之势。
《项羽本纪》最后一段太史公用了先抑、极扬、抑、再抑、三抑的安排: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先抑。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极扬。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抑。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再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三抑。[1]152-153
评点家们尤为注意“抑”“扬”之法对文章曲折变化所起到的作用。
(3)“顿挫”。顿挫也形成文章的跌宕起伏。
例1:顿挫。此段补得好。《秦始皇本纪》[1]117
例2:从代来作多少顿挫,至此收住。《孝文本纪》[1]199
(4)“顿”“顿住”。“顿”“顿住”就是停顿,叙述中停止或文意的暂停,它使流畅的表达暂时被中断,作者可以在停顿处积蓄感情、等待喷发;也可转入另一层意思的叙述。总之,停顿也可以形成文章的曲折与波澜。
例1:正可为之时,顿住。下接赵高,以著权臣在内,而大将不能立功于外。[1]113
例2:顿住,下单叙项梁。[1]126
例3:忙中又复顿住。[1]168
这些关于“顿”的评语在揭示语意停顿的同时,也说明了停顿对文章带来的影响。
(四)详略之法
“详”是指写得详细、写得细密,娓娓道来,充分展开。“略”是写得简略、简单,三言两语。详略安排得当,文章就会内容错落有致,读起来更能吸引读者。评点家们对文章的“详”与“略”非常关注。
例1:鸿门谢羽,此何等危事!部署详妥,乃能履危而安,其间机缘所凑,有少一人不得,省一步不得。节次所置,有多一语不得,错一著不得者。此是古今排难解纷一大关目,细看之益人智意。[1]139
例2:序章邯击盗,简而有序。[1]113
例3:略序简净,下只详序代事,是文纪体。[1]197
例4:文帝之失,止新垣平一事,故约略写之,为贤者讳也。[1]207
毛稚黄曰:“详略者,题入手裁之以识,洞见巨细,巨详细略,尤细者去之,无烦涉笔。又,或略其巨,详其细,琐琐而不厌,恒情熟径,我其舍之,斯神化之境矣。”可看做是古人对详略之法的独到领悟,一语点破详略安排之法。
(五)序法(叙述之法)
序,次第,顺序。评点家们所说的序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叙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史记集说》中评点家们提到的序法主要有“插序”“补序”“逆序”“追序”等。
插序,在叙述过程中出于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全文中心的情况下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在《周本纪》夹注中出现了“插齐桓事”“插晋秦事”“插楚事”“插鲁事”“插晋事”等评语,让读者明白东迁以后诸侯国崛起,周天子的权力被削弱,重大事件与各诸侯国有密切关系,所以会常常叙述中插入各诸侯国的情况。
《项羽本纪》中也多用插序:
例1:忙中插入闲事作致。[1]158
例2:下乃插项梁宋义事。[1]161
例3:陡插一句,又疾接入项羽,文法敏妙。[1]163
带序也是插入叙述。《吕后本纪》中用到了“带序”,例如:带序诸吕官爵,为后王吕氏伏案。[1]184
《项羽本纪》中运用了“带序”,例如:带叙三田始末,为后张本。[1]129
补序,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片段提到前面,再从事件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叙述过程中对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交待。
例1:前从河北入关时,诸将自定他地者,有从攻秦者,忙中未暇夹序,就分封明著其由,补序法也。[1]41
例2:一段补序郦山,乃始皇时事。[1]110
例3:又补出一事,是彭越击楚,遥接上败萧公角事。[1]146
例4:又补出一事,是淮阴举河北。[1]146
逆序即倒叙,是先把叙述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断提到前边,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倒叙强调了事件的结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要注意起笔的“倒叙”与后文“顺叙”部分的衔接,使之连接紧密、过渡自然。例如:遂逆序出项梁。[1]126追序,追忆过去,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原因,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例如:追序囚二子之由。[1]60
此外,评点中也出现了互序、夹序等方法。
(六)品评文字
文章评点是一个“阅读—分析—表达”的过程,《史记集说》夹注中常有精彩的文字分析,体现了程馀庆深厚的文字感悟力。
《周本纪》“穆王将征犬戎”段中有评语: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提纲。夫兵戟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 “先王耀德不观兵”一语,提喝醒露。“不观兵”上陡寘“耀德”二字,十分火焰,下径接“夫兵”二字,激作有势。威、玩、震,三层累下,反正击射,又十分火焰。三“则”字三样用法,二顺申,一逆振,错出成势。其凌厉无前之气,崚嶒峭削之骨,尽于二十三字内。柳州文脱胎于此。[1]52
《秦始皇本纪》“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段: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可怜。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馀,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灭秦之后,各分其地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号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只四字结完两篇。秦之蚕食诸侯,暴虐黔首,提喝一句,为天下吐气也。○篇末三“遂”字,一“竟”字,见秦亡之易也。一“矣”字,余韵凄然。后五年,天下定于汉。○结处“竟”字,“矣”字,“定于汉”字,皆史笔最高处,非班氏所及。[1]116
程馀庆《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有丰富、多层次的评注,这些评注嵌入《史记》原文中,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学习《史记》。
《史记》既是中国史学著作,又是中国文学经典,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史记》研究自汉代以来,代代相承。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一种形式,明清《史记》评点中提出了许多文学理论问题,促进了中国古代文章学的建构与发展,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将推动《史记》作为中华文学经典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