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研究的新材料
——《日知录》陈澧批语辑录
2022-11-29邹阳
邹 阳
(贵州民族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陈澧(1810-1882),字兰甫、一字兰浦,号东塾,广东番禺人,是清代渊博的学者。先后任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提倡朴学,成就甚多,是清代广东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中山大学图书馆藏陈澧批点本《日知录》①八册,共有批语百余条,涉及《日知录》相关内容的评述、辨析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2020年笔者发表《陈澧批点<日知录>述论》[1]一文,已对陈澧批点本《日知录》的概况、陈澧批点《日知录》的特色有过探讨,并以此批点本为基础,探讨了顾炎武“经世致用”学术思想对陈澧的影响。现文所着力之处,是对陈澧批点《日知录》的批语进行全面辑录,以期对《日知录》研究和陈澧学术思想的研究有所裨益。陈澧对《日知录》的批点较为随意,没有标准体例。因而本文辑录陈澧批语时,标明《日知录》原文卷数、页数、篇名及所涉的字句,陈澧批语则以楷体标示。
1.篇前:
《潘耒序》:“元名儒能为之”句,眉批:“元儒岂能为之?其王伯厚乎?其马贵与乎?”
《目录》:“卷之一”,下批:“《易》”;“卷之二”,下批:“《书》”;“卷之三”,下批:“《诗》”;“卷之四”,下批:“《春秋》”;“卷之五”,下批:“《周礼》《仪礼》”;“卷之六”,下批:“《礼记》”;“卷之七”,下批:“《论语》《孟子》”。
2.卷一:
《朱子周易本义》:“为费直、郑玄、王弼所乱”句,眉批:“费氏以彖象文言解说上下经,非乱也。”(第二页)
《朱子周易本义》:“必有待于后之兴文教者”句,眉批:“此书皆此意也。”(第五页)
《游魂为变》:“非有所托而生也”句,眉批:“诗人之意,竟似以为有所讬,而生有所乘而去。”(第十八页)
《孔子论易》:“自二子之学兴”句,眉批:“百年以来,误汉易者众,圣人寡过及身之学,去之也远。”(第二十四页)
3.卷三:
《韩城》:“世谓‘寒号’”句,眉批:“王肃好与郑立异,因《潜夫论》有韩侯国近燕之说,遂以当时所谓‘寒号’者当之。郦道元又因王肃之说而以高梁水所出者为梁山,其实皆由于《潜夫论》之谬说耳。”(第十八页)
《韩城》:“岂有役两千里外之人而为筑城者哉”句,眉批:“燕师至韩,当时必有其故,但不可考耳,不能悬断其必无也。《崧高》诗云:‘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召伯可以营申伯之城,燕师不可完韩侯之城乎?”(第十八页至第十九页)
《韩城》:“梁山、韩城皆有,不言其地”句,眉批:“《毛传》云:禹治梁山,据《禹贡》‘治梁及岐’之文也,安得云《毛传》不言其地乎?”(第十九页)
《韩城》:“又其追其貊”句,眉批:“因一‘貊’字而谓韩近燕,然则诗言‘因时百蛮囗(书页破损)’,又可因一‘蛮’字而谓韩近楚乎?”(第十九页)
《不吊之祥》:“皆少正卯、邓析之流”句,眉批:“少正卯、邓析亦不易得也。”(第二十页)
4.卷四:
《王正月》:“《传》以一字尽之矣”句,眉批:“朱竹垞亦曰:‘卯明一周字,可以抵千金’。”(第五页)
《谓一为先》:“不独谓年为元也”句,眉批:“今人亦然。”(第七页)
《阙文》:“《谷梁》有‘桓无王’之说”句,眉批:“《谷梁》之说是也。”(第十二页)
《楚吴书君书大夫》:夹注“‘吴本伯爵’”句,眉批:“此与滕子、薛伯、杞伯一条云:降其爵,非情也。颇相矛盾。”(第十五页)
《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杜预乃谓二子托楚以报君之仇”句,眉批:“杜氏之说往往如此,故焦里堂谓其书为司马氏作。”(第十八页)
《赵盾弒其君》:“孔子之言”句,眉批:“谓盾主之非也,穿既弒而盾庇之耳。”眉批:“讨穿则免矣,盾非司马师也。”眉批:“越境免于为弒君之贼耳,非遂可为忠臣也。”(第二十八页)
《文字不同》:“五经中文字不同多矣”句,眉批:“愚尝谓《说文》未出以前,右书多假借字。《说文》出而用假借字者,寡矣。《说文》真有同文之功也。古者惟有保氏教六书,然亦必无分别部居之书,故古人用字不同如此。由此言之,《说文》之功亚于六经矣。”(第三十七页)
5.卷五:
《三年之丧》:“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句,眉批:“期之丧,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祥,二十七月而禫,可知矣。亭林既引《杂记》而犹不悟王肃之失,何也?”(第十六页)
6.卷六:
《鬼神》:“如二子之说”句,眉批:“二子之说,盖以体物而不可遗,即妙万物而为言之谓。”(第二十一页)
7.卷七:
《子张问十世》,题上眉批:“此章之说,当以刑《疏》知前十世为是。”(第一页)
《朝闻道夕死可矣》,题上眉批:“愚谓道者,生死之道。有生必有死,有寿亦有夭。知此,则夕死可矣。”(第二页)
《忠恕》:“元戴侗作六书”句,眉批:“六书故极有佳处。”(第三页)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昔之清谈谈老庄”句,眉批:“孰知今日孔孟老庄皆不谈乎?”(第六页)
《管仲不死子纠》:“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数年矣”句,眉批:“虽云名在重耳,然至重耳返国,乃有君臣之称,前此未有也,竟以为君臣,则管仲不死相桓,贞非仁矣。”(第十一页)
《听其言也厉》:“言之决断,若金之斩割”句,眉批:“《正义》名言甚多,自采无人拈出,惟亭林先生耳。先生之读书,真不可及也。”(第十四页)
《考次经文》:“董文清槐改《大学》”句,眉批:“此必不可改也,‘知所先后’一语起下文两节也。”(第三十二页)
《考次经文》:“天祐之一节”句,眉批:“此但当着其说于十八节之下,移之则不可也。文言入于《系辞》《传》内有何不可,而必移之乎?”(第三十二页)
8.卷八:
《都令史》:“胥吏之权”句,眉批:“吾师陈厚甫先生曰:‘今之天下曰利、曰例、曰吏而已。’”(第十六页)
《法制》:“法行则人从法,法败则法从人”句,眉批:“亭林先生能拈出《注疏》中精语。”(第十八页)
《选补》:“各举廉慎明敏、宽厚爱人堪任知县者一人”句,眉批:“尔时以宽厚爱民为堪任知县,今知此者稀矣。”(第二十二页)
《员阙》:“不过索一丁忧之缺”句,眉批:“近时外官有病危者,则群起而谋其缺矣。”(第三十五页)
9.卷九:
《刺史守相得召见》:“有名实不相应”句,眉批:“召见必如此,乃有益。”(第十七页)
《京官必用守令》:题上眉批:“京官必用守令,是也。然亦有籍者守令称职则当久任,不称职即当降黜矣。当如何而入为京官,宜更酌之。”(第十九页)
《京官必用守令》:“古者郎官出宰”句,眉批:“《韩非子》曰:‘宰相必出于州郡。’”(第二十页)
《京官必用守令》:“始出补外”句,眉批:“今则外官不称职入为京官。”(第二十页)
《辅郡》:“夫踰山绝河”句,眉批:“此谓崇祯时大清兵至山东也。”(第三十一页)
10.卷十二:
《助饷》:“朝论以为‘教猱升木’”句,眉批:“天启时尚如此。”(第十二页)
《街道》:“何沟之不浚也”句,眉批:“自辛丑以后,广东省城不通六脉渠。”
11.卷十三:
《宋世风俗》:“知以名节为高”句,眉批:“今亦谓明之气节,由建文殉难,诸臣倡之方正学为明儒第一人也。”(第六页)
《名教》:“莫急于劝学、奖廉二事”句,眉批:“劝学、奖廉,即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也。”(第十三页)
《廉耻》:“羌性贪而贵吏清”句,眉批:“凡夷狄之性皆贪而贵吏清,若正身洁己,未有不威化大行者,此治夷狄之要道也。安得今有张奂以治通市诸藩乎?”(第十六页)
《廉耻》:“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句,眉批:“广东之事,昔时亦坏于王佖其人者耳。”(第十六页)
《重厚》:“今之词人”句,眉批:“袁简斋是也。”(第十八页)
《三反》:“今日情有三反,曰弥谦、弥伪”句,眉批:“‘伪’字当易‘傲’字。”(第三十二页)
12.卷十四:
《从祀》:“颜、曾、思、孟四子之配享定于度宗”句,眉批:“曾、思、孟三子配享非礼也,余别有说。”(第十八页)
《嘉靖更定从祀》:“古人每事必祭其始之人”句,眉批:“今乃祭名臣矣。”(第十九页)
《嘉靖更定从祀》:“召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句,眉批:“送祀之不公,不当不识礼意,最为咄之,可怪之事。”(第二十页)
《嘉靖更定从祀》:“始进旬况、杨雄、韩愈三人”句,眉批:“荀况、韩非、杨雄不当祀,韩愈当祀。”(第二十页)
《嘉靖更定从祀》:“进邵雍、司马光”句,眉批:“进邵雍不可解。”(第二十页)
13.卷十六:
《举人》:“未有使之游荡于人间者”句,眉批:“今之举人,真所谓游荡人间也。”(第四页)
《进士》:“积二三百年”句,眉批:“今又二百年。”(第五页)
《拟题》:“科场之法,欲其难,不欲其易”句,眉批:“不可太难,科场但取天下之中材,不可太难。”(第十五页)
14.卷十七:
《进士得人》:“故人心之趋向然也”句,眉批:“今亦如此。”(第八页)
《进士得人》:夹注“其法以诸生掌六曹”句,眉批:“诸生掌六曹,其事难行。”(第十页)
《进士得人》:“杀之而后矣”句,眉批:“陈新甲是也。”(第十一页)
《糊名》:“为侧艷之词”句,眉批:“如《菩萨蛮》是也。”(第十六页)
《搜索》:“如主司真具别鉴”句,眉批:“程侍郎典试至粤,告监殿曰:‘二三场能夹带者可中也,得我所出题者可中也。’”(第十九页)
《通经为吏》:“或以科与贡为二涂,非也”句,眉批:“今则考试捎纳二涂。”(第三十六页)
15.卷十八:
《四书五经大全》:“岂非骨鲠之臣”句,眉批:“有骨鲠之臣,但不欺耳,然其人无实学安能章教学之功、启儒林之绪乎?宋儒实学至元末而衰绝,此经学所以废,制义所以行也。”(第十页)
《举业》:“未有不流于小人之无忌惮者”句,眉批:“禅学心学之病,‘无忌惮’三字尽之。”(第十七页)
《朱子晚年定论》:“而序中又变‘定’字为‘旧’字,却未详本字所指”句,眉批:“增改古人文字而为他人看破。”(第二十二页)
《朱子晚年定论》:“夫得渔忘筌,得兔忘蹄”句,眉批:“忘筌、蹄,是忘本也。”(第二十三页)
《朱子晚年定论》:夹注“‘文成与胡端敏’”句,眉批:“胡端敏此言乃阳明定论也。”(第二十五页)
《改书》:“遂使古书日就讹舛,泪可忿疾”句,眉批:“今人得北宋板书珍如拱璧,岂知乃东坡所忿疾者乎?”(第二十八页)
16.卷十九:
《文人之多》:“但用文章提奖后生”句,眉批:“今则以文章提奖者,且无其人。”(第六页)
《巧言》:“天下不仁之人有二”句,眉批:“今尝谓《论语》言仁,以孝弟、巧言二章为首,是圣门言仁之要旨。”(第七页)
《文辞欺人》:“灵运身为元勛之后”句,眉批:“谢康乐以傲慢招,尤当时遂诬以谋逆,细读史传,诬枉自见,王西庄已为之雪冤矣。‘韩亡子房奋’等句,未必非诬陷者虚造也。”(第八页)
《古人集中无冗复》:“欧阳公作《尹师鲁志》”句,眉批:“此则欧阳公之过,不可为法。”(第十四页)
《古人集中无冗复》:“可见古人不必其文之出于己也”句,眉批:“此则可也。文集序但言其文,不及其他,且明言有退之之志,若祭文也。若欧阳公作墓志而亦如此,使范公祭文有师鲁名氏,欧公必不书耶。”(第十五页)
《古人不为人立传》:“《太平御览书目》列古人别传数十种”句,眉批:“然则非史官不为传之说,非也,别传即传也。”(第十六页)
17.卷二十:
《年月朔日子》:“若史家之文,有子而无日”句,眉批:“古史家有子无日,今不必泥古,当有日而不必有甲子,今人无以甲子数日者也。惟天下分裂之时,各国正朔不同,则当书甲子。”(第十五页)
《年号当从实书》:“编年为一大事而论世之学疏矣”句,眉批:“编年固不必以为一大事,然究以纲目书甲子,为无可议。”(第十六页)
《文章推服古人》:“韩退之……推许王勃”句,眉批:“儒行曰:博学以知服。”(第二十六页)
18.卷二十一:
《书法诗格》:“是今之真书不足为字也”句,眉批:“此语太过。”(第十四页)
《说文》:“武曌师之而制字,荆公广之而作书”句,眉批:“以武曌、荆公而集失于许氏可乎?”(第二十一页)
《说文》:“徐铉等列之”句,眉批:“‘徐锴’作‘徐铉’。”(第二十页)
《说文长笺》:“故吏尾敦于路劫虞”句,眉批:“此以尾敦为人名不误,非以敦路为人名也。”(第二十三页)
《千字文》:夹注“秦王俊令潘徽为万字文”句,眉批:“余少时亦点编《说文》之字,为万字文。”(第二十七页)
《千字文》:“非章帝书也”句,眉批:“《淳化帖》以为章帝书,误也。”(第二十八页)
19.卷二十二:
《四海》:“安知汉唐人所见之海非此类邪”句,眉批:“汉唐人实见西海、北海。”(第二页)
《九州》:“盖天下有九州”句,眉批:“近时西洋人编历四海绘地图,分为四州,其美利加州盖自古所未闻,余三州大海环之,乃古所谓大九州,驺子之言非荒诞矣。”(第二页)
《九州》:“驺子之言”句,眉批:“驺子之言有自,则三代以前必有遍历大地者,但不知何以驺子独闻其说耳。”(第三页)
《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句,眉批:“因魏赵燕者几十郡。”(第七页)
《郡县》:“秦始皇议封建”句,眉批:“亭林先生欲使县令世袭,余亦以为县令最高之选,不过道士而已,而使世袭,太过优矣。”(第八页)
20.卷二十三:
《已祧不讳》:“宋真宗名‘恒’”句,眉批:“《论语·南人》章,《集注》讳‘恒’为‘常’。”(第二十二页)
《自称字》:“乃是作文自称其字”句,眉批:“《后汉书·郑康成传》,应幼曰:‘泰山太守应仲远北面为弟子,此自呼其字也。’”(第三十页)
《假名甲乙》:“皆古人之所假名之也”句,眉批:“此似非假名,盖有意撰而名之。”(第三十二页)
21.卷二十五:
《介子推》:“行不昆和所致”句,眉批:“此似未完。”(第十二页)
22.卷二十六:
《晋书》:“当司马懿为魏臣之时,无不称之为帝”句,眉批:“此等处实可不必称帝。”(第十四页)
《新唐书》:“《新唐书志》欧阳永叔所作”句,眉批:“欧、宋各有病,愚谓宋高于欧不可,但摘字句之病以定高下也。”(第二十页)
《元史》:“其时国号未为‘大明’”句,眉批:“愚谓此等当作于易代之际,刊正之。”(第二十七页)
《通鉴不载文人》:“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句,眉批:“此论稍偏。”(第三十页)
23.卷二十七:
《汉人注经》:“元凯注传,必曲为之疏通,殆非也”句,眉批:“‘殆非也’句,即学郑注。”(第一页)
《汉人注经》:“宋黄震言”句,眉批:“范武子服膺郑学,故得郑氏家传,观《后汉书·郑康成传》亦知也。”(第十二页)
《左传注》:“而后儒遂传合《鲁颂》之文”句,眉批:“不云朱子而云后儒。”(第十页)
《杜子美诗注》:“此乃用《秦本纪》”句,眉批:“此似不然。”(第四十四页)
24.卷二十八:
《酒禁》:“遂以酒为日用之需”句,眉批:“岂知后世日用之需不止于酒乎?”(第十五页)
《酒禁》:“则真变而为火矣”句,眉批:“此不得谓之变而为火也,鸦片烟乃火耳。”(第十六页)
《赌博》:“其祸乃不踵此不详之物”句,眉批:“真不详。”(第十八页)
25.卷三十:
《月食》:“在星星微,月过则食”句,眉批:“微即食也。”(第二页)
《海中五星二十八宿》:“海中者,中国也”句,眉批:“然则海中犹云海内也。”(第五页)
《百刻》:“书夜百刻,分配十二辰”句,眉批:“画夜百刻分配十二时辰,始于梁武,而后人择日推命皆用之,岂可信乎?”(第十四页)
《正五九月》:“以大宝镜照四大神州”句,眉批:“宝镜不照之月,即食荤,是欺天地释也。”(第十九页)
26.卷三十一:
《潮信》:“小月则五十六回,无六十回也”句,眉批:“白云六十回者,举其成数言之不可泥也。”(第二十八页)
《济南都尉》:“观此二事,则知汉人立都尉治于陵之意矣”句,眉批:“读《地理志》须如此。”(第四十一页)
《邹平台二县》:“晋囗梁邹入邹县”句,眉批:“‘晋’下当是‘省’字。”(第四十二页)
27.卷三十二:
《而》:“故后汉督邮斑碑柔远而迩”句,眉批:“‘而迩’之‘而’当作‘耐’,即‘能’字也。”(第一页)
《巳》:“今人以辰巳之己读为士音”句,眉批:“士字本上声,今读去声亦误。”(第五页)
《里》:“今之六十二里,遂当古之百里”句,眉批:“《汉书·地理志》所记水道行千里者,约当今六百里。”(第六页)
《阿》:“唐萧淑妃谓武后为阿武,韦后降为庶人称阿韦”句,眉批:“周公阿杜。”(第十二页)
《元》:“汉‘原庙’之‘原’,皆作‘再’字解”句,眉批:“‘原’即水源之‘源’,作本字解未为不可。”(第十三页)
《豆》:“《史记》作饭菽而麦,下文亦作菽,古语但称‘菽’,汉以后方称‘豆’”句,眉批:“古音‘菽’与‘豆’同,故以同音假借用‘豆’字。”(第十八页)
结 语
《日知录》成书后,先后有阎若璩、钱大昕等清代著名学者对其进行过校勘和研究。嘉定黄汝成博采诸家疏解,对《日知录》重新校释,成《日知录校释》三十二卷,此后又有《日知录刊误》《续刊误》,《日知录》资料自此大备。对陈澧批点《日知录》批语的辑录,正是在诸家研究之外的新材料,可为研究《日知录》和陈澧学术思想提供新的思考。
注释:
①中山大学图书馆藏顾炎武《日知录》为清康熙三十四年经义斋刻本,索书号: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