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2023-02-24黄桂香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教育

黄桂香,吴 芳

(安徽三联学院 机器人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是面对国内外局势深刻变化和当前思政教育不断受到挑战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其实践经验的积累。他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及方法。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思政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容丰厚、要点突出,不仅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理论指导,还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指引和教育指南。

1 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1.1 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体系

首先,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指出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时代重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注重思想引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好青年。

其次,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思政教育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内外发展的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发展基础,坚持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时总结我国思政教育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输入了新鲜血液,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规律等,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最后,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推进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学科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思政教育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2]329,明确了高校思政教育学科的性质,即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重要使命,严格规定了高校意识形态的属性及思想引导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政课是“关键课程”“不可替代的课程”,强调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领导,为高校思政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优化了思政教育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2 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具备的两个发展条件:一是深化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二是帮助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一方面,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巩固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居于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手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加强我党对意识形态的正确领导,也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更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有认知。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先进理论的着重强调和最新发展,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加强各大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教育学科的重视,便于强化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把握。

另一方面,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历史使命,帮助大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用青春梦想指引人生发展,鼓励学生勇于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奋进者,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激励引导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为广大青年指明了正确成长道路,创造了良好成长环境。”[3]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一些无良思想趁虚而入,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意识和信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强化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更好地做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1.3 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能力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主要以课堂传授为主,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一,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变化,思政教育工作理念必须与时俱进。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思政发展需要,积极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构建了“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和“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大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为思政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思政教育方法的革新。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实践经验和自身发展提出了系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自我修养与榜样示范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载体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等方法,特别强调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与现代载体相结合的工作方法。21 世纪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必须积极与互联网信息资源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第三,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有利于思政教育队伍素质的提升。思政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做好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启蒙者角色。在学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新时代教师和思政课改革提出了“六要”和“八个统一”的新要求,努力打造一批素质过硬、政治觉悟高、能力突出的高质量思政教育队伍,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三全育人”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2.1 贯彻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1.1 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高校承担着向国家输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5]379他不但深刻指出了高校党委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对高校党委建设提出了殷切期待。高校党委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承担起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政治责任。同时,高校党委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教育,落实主体责任,增强领导和管理技能,以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带头作用。

2.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心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习近平指出:“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6]6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抓住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义和深刻内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第一,完善教材建设。思政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是立德树人的依据,因此要加强教材建设,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材,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增强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性。第二,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以文件形式要求高校思政教育积极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三,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帮助大学生发展成为“三观”正确、人格健全的“四有”好青年。

2.2 贯彻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落实铸魂育人的教育主题

宣传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刻内涵。习近平高度重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重心,把育人成效作为衡量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高校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传承和发展传统美德,使其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具体到行为层面,要求高校学生自觉爱党爱国,听党话,跟党走;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服务人民,奉献国家。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德”与“才”紧密相连,辩证统一:“德”是“才”的根本,必须把“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以“德”规范、引导“才”,以“才”涵养、滋润“德”,二者只有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加强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习近平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高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思政教育工作的战略位置,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完善教育设计,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感染力,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树立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用千千万万个个人理想服务于国家的远大理想,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工作技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拓展课外知识,锻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工作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

2.3 贯彻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强化“三全育人”功能

习近平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379,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一是要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全员”即学校全体教职工、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成员。高校要积极树立“三全育人”理念,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不断汲取养分充实“全员”,为学生树立有理想、有品德、有担当、有智慧的学习榜样,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同作用,形成思政教育全员育人的新格局。二是“三全育人”要遵循客观规律。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化,及时提供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遵循思政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员”要积极整合全面育人资源,凝聚全面育人力量,从多方面、多环节、多领域实施思政教育,确保“三全育人”的连续性、全面性、彻底性,以更好地服务于思政教育工作。

2.4 贯彻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融入党史国史教育

高校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党和国家的发展征程,使其更好地领悟、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勇于承担起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推进党史国史教育发展,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7]405。党史国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利用好历史教科书,还要充分利用好红色基因库,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馆、烈士陵园等,以营造良好的党史国史学习氛围。同时,引导大学生自觉加强党史国史学习,使其做到“耳到”“眼到”“心到”。要求大学生做到:多听红歌,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感受党的精神;多看红色电影、纪录片、宣传片,将红色文化尽收眼底,感受党的丰功伟绩;积极主动到红色圣地挖掘红色资源,汲取革命精神,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8]

2.5 贯彻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坚持传统方式和现代载体相结合

新媒体以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得以快速发展,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与推崇,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9]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要因时而进,将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活动。首先,借助新媒体优势创新思想教育内容载体,优化教育手段,增强思政教育的及时性、互动性,以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其次,加强舆论价值导向。“互联网在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10]204鉴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新媒体技术操作能力和媒介素养,积极入驻新媒体,建立个人账号或官方账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第一时间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引领网络舆论发展方向,让正确的舆论为高校思政教育服务。最后,高校各媒体平台要坚持正确的传播原则。一是党性原则。新媒体是宣传党的思想的重要阵地,高校各大媒体平台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确保所传播内容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二是人民性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新媒体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听取群众意见,表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三是真实性原则。高校各媒体平台要摒弃功利化思维,抵制各种不良信息,杜绝虚假宣传,为大学生用户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2.6 贯彻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思政教师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学生三观养成、思想塑造起着教育引导作用,因此思政教师要自觉增强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提供一节又一节有温度、有思想、有深度的高质量思政课。二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作为高校里与学生走得最近的特殊群体,不仅参与学生学习生活管理,还对学生心理情况、思想变化负有重要责任,因此高校要加强辅导员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等,以更高标准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辅导员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向着丰厚的学识见地、宽广的胸襟气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努力,要常怀仁爱之心,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深入学生群体,倾听学生心声,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及困惑。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观点和论断,值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者认真学习和领会。高校思政教育要结合习近平思政教育论述坚持守正创新,树立“三全育人”格局,更好地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