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野下高校红色教育亲和力的失衡与重构
2023-02-23肖湘玲
陈 阳,肖湘玲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1]“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2]红色教育作为高校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有力武器,在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红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亲和力的提高同样是时代潮流下的必然选择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红色教育生态主体与红色教育生态环体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系统上来审视和思考红色教育,解决高校红色教育亲和力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和高校红色教育亲和力的耦合关系
(一)理论的合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体生态哲学观与高校红色教育建设具有共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的发展具有系统性、组织性和复杂性。“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物质的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4]这种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生态哲学规律与红色教育自身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红色教育内部结构、各要素的整体关系相贴近。因此,我们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来审察和对照高校红色教育,从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出发,审视红色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教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使各个要素协调统一,生态化发展,形成紧密联系的合力,共同促进红色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二)实践的合目的性
生态哲学上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理论的最终目标是使人的发展最终回归自然,即处理好人与他人、自然和自身的和谐,可见人在这三个维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点和归宿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主张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关注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高校红色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设定高校红色教育目标,呈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生命价值为目的,遵循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促进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互相协调、和谐一致。[5]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雨般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信仰精神,让富有人民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价值引领。
(三)方法的合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哲学思维和方法,为解构红色文化现实问题、提升红色教育亲和力在宏观层面上提供了方法。汉斯·萨克塞在《生态哲学》中提到:“生态学的考察方法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6]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视野下,利用关联事物相统一的客观规律,将红色教育置于整体的、关联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态系统中考察。探讨红色教育要素在高校场域中的有序整合、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有效优化,并提炼出红色教育实践的方法途径。该过程既重视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整合协调与互动共生,更重视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共生性、协调性。因此,提升红色教育亲和力,加强红色教育实效,应该处理好教育主体之间的合力,协调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协调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红色教育模式。
二、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审视高校红色教育亲和力的失衡
1868年,赫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即“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7],即生态主体与生态环体之间全部关系的科学。作为体现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及与自然生态相对的存在形式,红色教育生态包括生态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以及生态环体,即教育内容、途径、方法等。笔者利用马克思生态哲学讲求事物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和组织性的理论与方法论,将这种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的原理机制运用到红色教育之中,以此考察红色教育生态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教育生态主体的失衡
1.师生关系对立导致情感隔阂。传统的课堂教师占绝对领导地位,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学内容“一刀切”,这种“话语垄断”导致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忽视了学生身心特点、个体需求,双方缺乏情感交流,导致师生关系主客二元化,受教育者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削弱了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红色教育生态系统发挥整体功能。此外,部分老教师固守填鸭式教学,教学艺术匮乏,课堂上语调平淡,教育情感枯燥,教学形式照本宣科,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师的低情感投入与对学生的高情感反馈期待相矛盾,知识的单向传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双方的思维碰撞,更是削弱了学生对红色教育的兴趣。
2.育人合力不足导致效果低下。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受到多方面思潮的影响。大学之道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综合素质良好,能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但不同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8]因此,在红色教育方面,应当使多元的教育主体共同合作,包括学校或社会当中的教师,教育媒体、党政人员和专家学者,家庭当中的长辈等,实现教育合力,达到1+1>2的效果。然而现实生活中红色教育主体在合力育人上仍然薄弱,各主体教育目标不统一,教育工作缺乏协调融合,教育内容不整合,课程安排不系统,教育时间不固定,使得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二)红色教育生态环体的失衡
1.教育内容缺乏多元性和深刻性。从红色教育物质资源来看,红色教育物质资源十分丰富,例如领袖故居、革命纪念馆、烈士公园、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品等。高校红色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物质资源,但在实际中,教育主体对这些资源利用意识不强,再加上这些物质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教育实施条件受限。许多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红色教育。一些老师能够结合丰富多样的案例资源,挖掘其中的内在思想和精神价值,丰富课堂内容。但也有老师习惯照本宣科,较少结合革命事迹,且内容陈旧,缺乏深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并不能保证红色教育能在课堂中落实。少部分高校专门为红色教育编写教材,如《红色文化十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三明红色文化读本》等,这十分有利于高校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地域资源,但这些主要围绕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红色精神编写,不适宜大范围推广,教材的地域针对性较强、普适性较弱的现象。
2.教育路径缺乏多样性和实质性。一方面,提高红色教育的亲和力,应该从不同的方式、载体、平台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通过多样化的培养路径促进红色教育的有效渗透。当前,红色教育主要通过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传播,缺乏第二课堂、实习实践和网络课堂的融入,部分高校虽积极开展,但力度还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9]相关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反映高校对红色教育的宣传主要以思想政治课堂为载体,教育方式较为单调,缺乏青春时代元素和互联网思维。加之红色教育资源尚待开发、利用、转化,红色教育以理论传授为主,缺乏教育实践。例如,由于受到资金、资源、地区等的客观因素的限制,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博物馆、红色文化人物故居等的实地参观调查,难以普及。以上种种问题导致红色教育路径缺乏多样性;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文艺汇演、创新创业、互联网媒体等方式尝试开展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但就整体而言,教育内容生硬、空泛,关注功利性大于实质性,活动内容单薄,红色主题不突出,忽视了红色文化本身的价值追求,缺乏育人功能和人文情怀,感染性不足。
3.教育环境缺乏陶冶性和规范性。红色教育环境指与学校红色教育相关的一切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环境。物质环境一般指建筑、场地设备等,精神环境主要指校风校纪、文化活动、精神氛围,制度环境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教学组织制度、学生生活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等。目前高校对于红色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视度不高。尽管一些高校兴建了一批红色文化打卡主题墙,举办了较为丰富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但大多忽视了红色教育的陶冶价值,很难触动学生的内心和灵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而在客观层面上,一些高校缺少有效制度环境的吸引与制约,例如缺乏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的反馈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资金支持机制等。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影响了红色教育工作人员的热情,在某种意义上也忽视了学生对红色教育的认同感、信赖感和归属感,阻碍了红色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野下高校红色教育亲和力的重构
(一)红色教育生态主体的重构
1.师生关系民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一对因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拉近心理距离。[10]红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一部分,也要实现师生关系去权威化,师生民主和谐相处。第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肯定人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将学生视为不断发展变化的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状况,道德和审美情趣。尊重学生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差异和个体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第二,以平等人格促进知识交流,营造“对称性沟通”的话语表达场域。教育者要将学生看出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其人格、独立的个性。教育者还应唤醒教育对象的主体参与意识,给予其充分的话语表达权,营造平等、和谐、积极主动自觉而非外在强迫式的红色话语语境;[11]第三,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增进生态主客体的沟通理解。在师生关系中,情感的和谐沟通交流能够促进受教育者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引发师生志趣的火花,带给受教育者思想情感的熏陶,促进受教育者内化知识的精神价值,培养良好的思想情趣;第四,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红色教育话语亲和力。结合青春时代元素,采用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网络图文、视频讲解,用抑扬顿挫、富含情感的声调,深入浅出地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使红色教育“接地气”,有感染力。
2.教育主体协同化。只有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优化为教育合力,才能达到最大的教育成效。第一,营造良好红色文化家庭氛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2]父母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培养学生红色品质和道德修养,使孩子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第二,发挥校园红色文化的隐性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如春风细雨,无处不在,潜移默化,悄然渗透。从物质文化着手,可加强校园建筑设施的红色文化历史底蕴,例如,通过校园布局凸显学校特色;赋予人文景点育人功能,例如,将伟人、校友的革命光辉事迹以展览栏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技术设施的技术含量,发挥校园网络环境的育人功能。从校园精神文化着手,可发扬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风、校训、校歌,培养学生的品格,熏陶学生的情操;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红色文化环境。社会是家庭教育和学习教育的外延,为红色教育提供了一个宏观环境。一方面,“通过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借助媒体加大红色文化基因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13]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为红色教育提供政策保障。
(二)红色教育生态环体的重构
1.丰富红色教育资源,优化红色教育内容。红色教育内容是师生传承的精神客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是教育内在精神价值的主要体现。因此,提高红色教育内容亲和力是实现红色教育整体亲和力的基础。第一,注重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一方面,要体现红色教育内容的历时性,从宏观历史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梳理,挖掘重要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资源。另一方面,要突出红色教育的地域特色,对不同形式的红色文化物质资源加以整合;第二,积极搜集、整理红色文化报刊、资料,推广丰富的红色文化产品。政府部门应该推广丰富的红色经典读物,推出趣味的红色文创产品,例如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广播影视、表演艺术、动漫、传媒、音像等,让红色文化以贴合学生爱好、需求的语体和载体进校园,传播中国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形成政府与高校的教育合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第三,建立红色教材体系,增强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多年来红色教育教学过程知识较为零散,缺乏系统连贯性,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思维结构。相关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不断完善教材体系,编写高质量的红色教育读物。
2.拓宽红色教育路径,增加红色教育实效。当前大学生的红色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红色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新媒体的多方面作用,实现多措并举,并增强红色教育的实质性。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4]教师应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中的红色教育资源,或根据当地红色历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结合丰富的案例资源,挖掘红色教育的精神价值;第二,发挥红色教育实践作用。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老区纪念地、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场所。[15]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基地组织研学活动,例如,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实习、见习活动等,组织学生重走红军路、抗联路,到革命旧址、纪念碑、纪念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和教育研学活动,实现红色教育基地的育人价值;第三,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互联网新媒体能够迅速传递信息,提供自由、开放、共享的平台,蕴藏丰富教育资源,能够带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高校红色教育要善于利用网络红色教育资源,通过高校官方新媒体推送红色文化文章,利用新媒体将线上线下的红色教育相结合,或者制作VLOG教学视频,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红色文化影视视频,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网络舆论环境,进一步完善高校红色教育生态建设的内容。
3.烘托红色教育氛围,完善红色教育环境。环境教育具有精神价值,合理科学的环境能够陶冶性情。提升高校红色教育亲和力要烘托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红色教育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第一,在物质环境建设方面,高校应加强红色校园景观等物质建设,同时应该深挖不同红色物质建设背后的深层涵义、故事,展现红色建筑主题,创办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学习角。充分发挥红色宣传栏、校园红色刊物、画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第二,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高校应保证红色文化活动的教育性,把握红色教育活动深刻的精神内涵。可发挥红色社团优势,开展红色文艺活动、娱乐活动、竞赛活动等,再现历史典故,弘扬革命精神,树立英雄榜样,增强文化自信。还可成立红色文化学术研究基地,经常举办红色教育学术讲座;第三,在制度环境建设方面,首先,高校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红色教育。例如建立红色文化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红色教育管理制度,细化红色教育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其次,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红色教育保障制度,确保红色教育的有效性,合理开发、运用与保护校园红色文化资源。提高红色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健全红色教育设备设施和活动场地。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
新时代的高校应以史为鉴、引领未来,提高红色教育亲和力,赓续传承红色血脉。针对红色教育亲和力的已有问题,可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维模式,从整体上、系统上来审视和思考红色教育,针对教育的各个要素采取多方面的应对举措,建立新型的、动态平衡的红色教育生态模式,让红色教育真正地走入人心,让高校学子高举红色文化之火,延续红色文化辉煌历程,知行合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