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路径

2023-02-23王雁茹黄朋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机构培训

王雁茹,黄朋月

(1.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鹤琴学前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336;2.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浙江 宁波 315336)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正常的休息、娱乐、运动时间得到保障,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空间得到拓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理念得以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如何获得转型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双减”背景下教育现状分析

(一)中小学生校外培训现状调研

通过对1 271 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调研,截至2023 年1 月1 日,有45.79%的家庭中有子女在参加课外补习,54.21%的家长未给子女报名参加任何课外补习。其中,参加补习学生中,有25.73%的学生只参加学科类课后补习,58.06%的学生只参加非学科类课后补习,16.21%的学生两类培训都在参加。“双减”政策下,非学科类培训受到家长更多关注,导致培训费用有所增加,优质培训资源相对紧缺。有52.64%的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对小孩课外补习无任何影响,有18.33%的家长表示“小孩学科补习时间均在周一到周五,学习压力有所增加”,13.45%的家长表示“非学科类补习集中在周六日,培训费有所增加”,14.56%的家长表示“不参加课外补习,小孩的学习进度可能会受到影响”,有20.85%的家长比较纠结,认为“如果不参加补习班,怕孩子的学习进度受到影响,而参加补习班又担心增加学习压力和费用”。在调研“双减”政策下家长对教育的期待时,家长表示“‘双减’后校内作业优化,孩子学习兴致提升明显,希望在户外活动方面再加强,还希望学校能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到底,同时各学校之间要互相监督,不要出现各校执行不平衡情况”“希望非学科类培训收费能更合理”“非学科类教育不要和升学挂钩,否则势必增加孩子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对美音体等学习的兴趣和初心”。“‘双减’后,学校虽然增加了很多兴趣班,但是因为教师缺乏,效果不好”。

(二)校外培训机构现状调研

在对37 家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调研中,关于“双减”政策对培训机构的影响,有81%的培训机构表示,“生源明显减少了”,33%的培训机构认为“排课时间比较紧张”,46%的培训机构认为“艺术类培训人数增多”,41%的培训机构认为“对培训机构师资的要求更为严格”。关于培训机构是否打算转型这一问题,68%的培训机构打算转型,但不知道如何转,16%的培训机构认为虽有影响但能应对,不打算转型。关于培训机构转型的方向调研中,83%的培训机构想要转为面向学生的素质类培训,16%的培训机构想要转为面向成人的学历或技能证书培训,68%的培训机构想要和学校进行课后托管的合作。多数培训机构表示希望政府能对艺术类培训进课后托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部分培训机构希望得到法律支持,以便合法遣散员工;少部分表示需要资金支持。

(三)学校教育现状调研

在对119 位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普通教师的调研中,关于“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问题,有94.96%的教育者表示“教师工作时间延长了”,61.34%的教育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增强了”,31.93%的教育者认为“课后托管较难安排”,44.54%的教育者认为“课后托管效果难以保证”,还有少数人认为存在“后勤保障工作增加,劳务费用增加;家长对孩子放学时间的要求参差不齐,给学校安排托管作息和错峰放学带来困扰”。在关于学校开展托管活动需要哪些支持这一问题,不少教师认为“校外优质艺术类培训教师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四)调研结果分析

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调研,我们将目前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学校由于艺术、科技、体育类教师数量不足,导致课后托管质量不高,效果难以保证。二是学校教师工作时间延长,挤压备课、批改作业、自我反思、自主学习时间,导致教师职业倦怠感增强,自我发展动力减弱。三是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需要各方面支持,如政策、资金、人力、时间、平台等,希望相关部门能提供相应支持。四是多数家长希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希望非学科类培训费能有所降低,减轻家庭负担。

二、国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政策

代蕊华等学者将世界各国根据国情所采取的校外培训态度及方法分为六种类型。一是放任自流型。这些国家认为校外培训是市场化行为,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发挥自我调节与自我约束的功能。二是监督而不干预型。政府往往只是统计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规模等数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校外监管功能,并没有付诸具体干预措施。三是规范控制型。世界上较多国家与地区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规范控制,不同国家根据国情确定规范的范围及规范力度,但几乎都对培训机构的资质界定、登记注册流程、培训机构的场地遴选、师资标准、安全标准等提出最低要求。四是积极鼓励型。持有这种做法的政府认为校外培训对学生个体及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就业岗位增加等方面均有成效,因此政府为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津贴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税收减免等。五是方法混合型。禁止学校教师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有偿辅导,但允许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六是完全禁止。通过官方禁令的方式杜绝商业性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柬埔寨、韩国、缅甸等国都曾采取这一做法,不过从实践来看收效甚微[1]。

三、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国际经验

校外培训对一个国家的教育及经济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来应对这一现象,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成效会因各国教育环境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财政支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过对各国校外培训管理实践的分析,可梳理出校外培训行业治理经验以供我国借鉴。

(一)对校外培训采取完全禁止的态度收效甚微

韩国在1980 年所采取的对策是对校外补习全面禁止的典型。1980 年韩国当局颁布了全面禁止补习的法令,1981 年开始允许开展艺体类、技能类以及活动课程的校外培训,1984年放开低分(成绩位于后20%)学生以及高中学生寒假的补习培训,1991 年开始允许中小学生参加私立学校的学术课程学习,1998 年允许校内进行免费补习,直到2000 年法院宣布校外补习的禁令违反宪法规定的人权,从而彻底废止。关于校外补习的禁令大旗在韩国时常被现实撕破,最终都未能真正有效执行。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大型培训机构、经济社会上层家庭及其子女、培训机构的教师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由上可见,对校外补习进行全面禁止是令出容易令行难,通过禁止补习来弥补主流学校不足的做法不合乎实际也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论从法律制度而言,还是从人民大众的需求来看,这一切都几乎预先注定了禁止补习的对策在现实中夭折的命运,对策前景不容乐观[2]。

(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助于校外培训市场的规范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减少家长及学生的学习焦虑,能够理性对待校外培训,所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能够起到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的作用。鉴于此,政府需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上开展行动,如提升教师单位时间的教育效率、提升学校管理能力、延长学生学习时间、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与投入度、雇佣更多的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设施设备等。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如在英国,大多数小学生表示他们不需要参加额外的校外辅导,因为他们的学校教师和家庭提供了足够的教育支持[3]。芬兰在PISA测试中时常名列前茅,校外的各种专业网络和教师在职培训被认为是芬兰取得教育成就的重要因素。

(三)防止教师在校外培训的腐败行为

因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校外培训的完全禁止比较困难。虽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颁布禁令,禁止公立学校教师提供课外辅导,但因为需求的存在往往禁而不止。政策和法律仅靠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没有规范群体的自觉认同与遵守是难以奏效的。因此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自觉性与自律精神。欧洲在校外培训机构的自律和监管方面取得了比较有效的实践探索,希腊的教师联合会、德国的辅导和课后学校协会、英国的培训教师协会等组织的行业规范对校外培训机构也起到引导、制约作用。

(四)加强政府资助的校内课外培训

政府资助的校内课外培训可使经济社会地位不利的弱势群体家庭子女享受公平教育资源。日本于2007 年出台《放学后儿童计划》,利用空闲教室和公共场所为儿童营造集学习与游戏于一体的安全健康场所。2006年,韩国教育部在总结“特长·适应教育活动”教育项目经验基础上,推出“放学后学校”教育项目,该计划旨在利用正规课程以外的时间,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学科教学、课后托管、特长教育等教育项目,构建一体化的校内课外培训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全人教育[4]。

四、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政策,引导培训机构良性发展

1.探索培训收费政府指导定价。政府指导定价可以避免培训机构因为打价格战而开展恶性竞争,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减轻家长负担。

2.探索课后托管的校企合作政策。出台细则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资质和服务范围,明确培训机构在校期间的管理职责、教学职责,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在寒暑假、周末、课后进校开展非学科类培训,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使用过甚和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

3.出台文件,规范学校托管收费及分配制度。建议各县市区根据实际制定学校课后托管收费标准、使用范围及标准,加强课后服务资金的管理。

4.鼓励相关部门探索校企合作的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相关政府部门探索课后服务校企合作的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规避教育腐败的风险[5]。

(二)培训引领,助推校外培训机构顺利转型

培训部门可根据培训机构负责人实际需求开展相应培训,为其提供政策分析、市场分析、转型指导等支持,引导其回归教育初心,以公益的心态进行教育培训,先引导他们思维转型,再实现业务转型,助推培训机构发展。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可根据自身优势向助力校内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几个方向发力。

(三)牵线搭桥,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发展平台

各级政府部门可为校外培训机构搭平台,牵线搭桥,助推校外培训机构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如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明确表示鼓励、支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园,但必须经过教材审核和师资评估,学校把心仪的校外培训机构“请进”校园参与课后托管服务。校外培训机构还可以走进企业,为他们提供菜单式培训,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走进社区,助力家庭养育子女。通过与不同机构、组织的合作,拓宽服务面,探索转型之路。

猜你喜欢

双减机构培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