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舞蹈教师信息素养培养
2023-02-23叶静
叶 静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四川 江油 621700)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储存和交流的方式,书籍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信息技术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高速发展引发了教育的变革,使教育迈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
2016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其中指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1],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就是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由服务教学转化为服务育人,信息技术已从单一的旁观者变身为参与者,这是一个质的飞跃。2018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教育是舞蹈教育师资建设的目标,这就需要专业教师更新舞蹈教育观念,提高信息意识,增强信息化教育能力,改革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舞蹈艺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一、高职舞蹈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信息素养是基于思想意识和文化积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素养,教师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驾驭信息技术媒介方面所具备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3]。
(一)舞蹈教师缺少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在面对信息数据时的决策能力、分析能力和敏感性[4]。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和内容长时间没有更新,又因为教师年龄层次不一、接受知识敏感度的强弱不同以及舞蹈课以实践为主的专业特点,舞蹈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还不够强,在新冠疫情期间各种教学平台和在线教学软件的使用让大多数舞蹈教师难以适应。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发展,舞蹈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转变观念,将教学模式从“教”转变为“导”,进一步提高舞蹈课堂教学效率。
(二)舞蹈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弱
舞蹈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是以身体为载体展示音乐与动作的完美配合;信息技术则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二者载体、语言、处理信息的中枢均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从而造成舞蹈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一直处于较弱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由两方面造成,首先是传统授课方式缺少变化,教师常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法,主张言传身教,信息化教学能力锻炼的机会太少;其次是部分舞蹈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对于学习平台的运用、课件的制作、教学软件的使用、学习数据的监督和统计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学习,由于受到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限制,加之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不强,从而导致部分舞蹈教师授课还不能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
(三)学校信息化培训针对性不强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时常面向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培训,并把信息技术培训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此类培训多采用大班课教学,以普及信息基础知识为主,没有根据舞蹈学科专业特点细化培训内容,培训的靶向作用不强,加之培训时间呈现集中化、短期化,培训后期没有对前期培训内容进行回炉再造,导致教师后期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束手无措、无师可问,最终使信息化培训流于形式化。
二、教育信息化对高职舞蹈教师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提高舞蹈教师的信息素养,改革舞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主观能动性、信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信息能力的灵活应用以及信息道德的遵守四个方面。
(一)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新时代教育改革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在挑战教师的学习能力与主观意识,高职舞蹈教师要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改变,充分理解信息教育的内涵,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形成对自我成长和工作的重要价值,主动学习互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渗入,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舞蹈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信息知识,丰富知识储备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也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舞蹈课要实现信息化教学,使信息技术与舞蹈教学相融合,舞蹈教师除了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各种多媒体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媒体教学。舞蹈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灵活选用PPT 课件、微课、视频、图片、网络教学等多种资源,课后可以使用网络收集数据、上传文件、在线互动等方式,通过网络学习平台、QQ、微信、电子邮件等途径与学生进行学习反馈。
(三)掌握信息技术,增强应用能力
舞蹈课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舞蹈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对舞蹈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对信息化教育媒介的特性和功能、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教学办公软件(PPT、EXCEL、音视频软件、课件录制编辑软件等)制作课件,将优质微课应用于教学活动。提高舞蹈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首要就是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学习计算机的语言和操作方法,将舞蹈知识运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舞蹈教学以信息化的方式展开。
2.信息检索能力。教师要能够利用网络或者数据库有效地检索、获取、选择出教学信息,并能对优质的教学资源识别和利用。高职舞蹈教师要对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会使用各种检索工具(百度、Google Chrome等),会使用检索词进行精准检索,同时对海量的检索结果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网上检索的信息良莠不齐,只有对舞蹈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才能更好地让舞蹈信息服务于教学。教师还要会熟练使用网络平台传递信息,在舞蹈教学中开展讨论、评价、反思常常需要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有效利用各种信息交流软件(微信、QQ 等)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3.信息化教学能力。舞蹈教师要熟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懂得正确的操作方法,能够利用各种在线教学工具和平台实施线上教学。如使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自主建课、备课,授课前借助学习通平台将课程预习资料(PPT 教案、微课视频、电子教材、案例分析、阅读资料、思考题等)推送到学生手机端,学生根据老师推送的预习材料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可采用线上直播同步课堂讲授,结合课前预习情况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使用;授课后发布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录制视频并上传至平台,教师在线上进行批改、点评、交流作业结果。熟练使用各种学习平台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一种体现。
(四)遵守信息道德,坚守法律法规底线
信息道德是指教师在信息的下载、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5]。当今时代的信息获取非常便捷,海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供用户点击、下载,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里教师首先要恪守的道德底线,避免浏览或下载不健康、不安全的信息。其次是信息传播要有道德,智能手机的发展使我们实现随时随地、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交互,教师在信息传播中应仔细甄别,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也应在课程教学中教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此外,教师在信息使用上要有知识产权意识,保护好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侵害别人的权利。
三、培养高职舞蹈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一)制定激励制度,提升舞蹈教师信息素养
舞蹈教学信息化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完成,学校应该以鼓励的态度,以激发舞蹈教师的主观愿望为出发点制定激励制度,对积极使用信息化教学的舞蹈教师树立教学典型,为信息化教学成效突出的教师设立荣誉称号,鼓励舞蹈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同时,在教学评价和各种奖项的评比上要有一定的倾向,把信息化教学列入加分项,从而使舞蹈教师高度重视舞蹈信息化教学,从思想上改变原有的态度,主动投入舞蹈信息化教学研究,让舞蹈教师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二)重视舞蹈课改革创新,促进舞蹈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
长期以来,舞蹈教学一直保持传统“口传身授”的方式,教学程序化严重,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挖掘舞蹈信息化教学方法既能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一方面采用信息化手段设计丰富的线上课程,另一方面利用线下课堂解决学习难点和遗漏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可以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方便教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教育媒体为舞蹈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多种应用方式,可以用视频、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给学生带来具体、直观的情境体验,使学生能从内心上得到满足,信息技术促进了教法的创新,课程的改革,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目的。
(三)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舞蹈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
舞蹈教师的信息化培训要坚持小班化、专业化、长期化。舞蹈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敏感性有所欠缺,思维方式转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培训时间应以学期为周期、以年为阶段,制定信息化学习的进阶制,采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手段,将信息知识细化,以实用为原则,慢慢渗透到学习中。同时根据舞蹈课的专业特点使培训内容个性化,做到精准培训、有的放矢,如舞蹈教师除了学习做文字类的课件外,更多的是要学习音频、视频的编辑以及文字与音频、视频的结合等技能。此外,小班化的培训可以使信息技术人员跟舞蹈教师点对点互动,短时间提高舞蹈教师的信息技术,对信息化教学实践起到实质性的帮扶作用。
四、结语
高职舞蹈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者,同时也是信息化教学的使用者,其信息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舞蹈教学信息化的效果,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是大势所趋。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作为教育一线的舞蹈教师,应该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研究舞蹈学科特点,全面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推动舞蹈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