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探究
2023-02-23文/张弘
文 /张 弘
引 言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这门学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文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而作业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更要做好相关的作业设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意,所设计的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而作业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以学生为本”来设计作业,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合适的作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最常见的读写作业意在加深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印象;而口语交际的作业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关社会实践的作业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在这些作业的辅助下,学生会逐渐提高综合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以学生为本”的作业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一些优质的作业设计来观摩,然后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作业设计,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作业。语文教师通过大量的观摩学习会逐渐形成自己作业设计的风格,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促进自身的职业成长[1]。
二、“以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的策略
(一)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主
1.中年级学生的作业设计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也逐渐适应了语文学习,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语文学习的难度也会增加,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关注学生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三、四年级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逐渐由不稳定转向稳定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让他们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课文中基本的生字,还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语文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作业模式,少布置一些抄写的任务,而是让学生根据教材中“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种格式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描绘一下“花的世界”是怎样的。学生1:“蝴蝶一来,他们便张开自己的怀抱欢迎好朋友的到来。”学生2:“狂风一吹,他们便扎深自己的根基,勇敢地面对逆境。”接着,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地肯定与表扬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这一个想法描述“花的世界”,并将其作为家庭作业。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抓住了学生有一定主见的这个发展特点,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2.高年级学生的作业设计
高年级是学生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有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相较于中低年级时期更能集中注意力。所以,语文教师不论是在课堂教学时,还是在作业布置时,都应该抓住学生注意力时间变长这个特点。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名著节选,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让学生对单元内的这几篇名著有一定的了解[2]。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变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直接为学生导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深入分析以后加深对课文中每个人物的印象。教材中的课文只是名著中的节选,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长期的作业让学生完成,即让学生找到课文对应的名著,完成一部名著的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充分抓住了学生注意力时间变长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运用一大段时间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就可以根据语文教师教授的阅读方法进行大量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主
1.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审美情趣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正向的审美趣味。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主题“看图画,写一写”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来为学生展示一幅与单元内课文有关的影视资料。例如,与《鹿腿与鹿角》这篇课文有关的,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与“鹿”相关的纪录片,然后选择一个画面暂停,让学生根据这个画面进行描述。语文教师为学生播放纪录片,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起来。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一步步描写某一个特定的画面,培养学生描写特定事物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以学生的审美兴趣为主,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有初步的审美认知[3]。
2.布置相关作业,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之后,布置作业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语文教师在完成看图写话的课堂教学之后,还需要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练习与巩固看图写话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把提前准备好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描述。语文教师需要精心挑选图片,可以选一些与风景有关的图片,如著名的景点、普通的街景;可以选择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常见的小猫、小狗等;还可以选择一些特定场景的描绘,如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的场景、游客在景点游玩的场景等。教师不需要把这些全部发放给学生,而要让学生投票选择,对于票数最多的一类图片,教师可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片完成“看图写话”作业。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让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自己作业的权利,还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自己看图写话的能力,为以后的写作做铺垫。
(三)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主
1.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我们常说,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教学宗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更要通过自身的良好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所以,要想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养成良好的品德,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为例,语文教师需要先把握好这个单元的整体内容。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教师在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这个单元的内容。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学生最熟悉的春节为开头,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我们在春节期间一些基本的礼节,先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就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为学生介绍传统节日。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4]。
2.布置相关作业,培养良好品德
想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只有一个好的课堂氛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好的品德习惯的形成不只是受学校环境的影响,还受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在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意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让家长良好的品德习惯影响到学生。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述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在重阳节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周围行动不便的老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时候只靠学生自己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家长的陪同。家长要为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模仿家长来完成这个特殊的家庭作业。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减少了实际的作业量,让学生通过在重阳节参与帮助老人的活动,培养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品德。同时,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完成了特殊的作业,使孩子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
(四)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主
1.开设主题口语交际活动
学生在小学期间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语文成绩的提高,而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其中,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十分重要的能力。教材中有许多口语交际的主题,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比拼。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演讲”为例,语文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讲解好演讲稿的格式,确定一个演讲的主题,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然后教师挑选一个课时让学生展开演讲。语文教师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要做好指导,指出学生在演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于表现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作业形式来要求学生,而是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能够让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能够让学生增强信心。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5]。
2.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
在传统的认知中,语文作业无非就是针对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产生的,但其实教师很多时候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帮助父母做各种家务等。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联合学校举办一次家务技能大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让家长帮忙录制学生在家中完成家务的视频,发送到学校指定的邮箱,并由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做家务能力做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布置家务劳动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以,作业的设计应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不只是要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要锻炼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6]。
结 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业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师的职业成长。“以学生为本”的语文作业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主。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得到锻炼。第二,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主。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为学生设计合适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三,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用相关的作业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学生只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实践能力。以上就是笔者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过程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有一定的帮助。